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乒乓世界》2012,(4):108-109
本篇我们将为大家介绍削球选手在使用反手长胶时的两种技术——“磕”和“刺”。 “反手磕”通常在应对上旋球或不太转的下旋球时使用。由于长胶胶粒的特性,磕过去的球能够卸掉对方来球的力量,而且带有一定的下旋。质量高的话出球可以不出台,给人感觉“不往前走”。  相似文献   

2.
有很多业余爱好者反映不知如何对付削球。大多数人觉得平时与削球选手练得少,对削球的旋转和节奏不太了解,但只要改变一下观念,往往就能取得突破。 我们在面对削球手时,不要有畏惧心理,只要将削球当作是搓球的延伸。就不会对削球束手无策。由于对方削球的弧线较长,旋转变化与搓球相似,因此我们对来球旋转和落点的判断就较为容易。当我们的观念转变之后,再根据打削球的三大原则,逐渐学习攻打削球的方法。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顶级选手在对阵削球手时的作战方法——“连续拉加转弧圈球”、“调短压长”和“大力冲杀”,这是进攻削球的三大原则。  相似文献   

3.
《乒乓世界》2006,(10):81-81
C 组图中,为大家赏析的是直拍的传统法宝——如今国际比赛中已难得一见的反手(正面)攻球。何志文搓球后(图1-2),卡尔松送了一个近乎不转的球到何志文反手底线(图3-5)。卡尔松此举算盘打得很精,按照常规,直拍反手对付这种不太转、不太往前走的长球很别扭:搓吧。来球不转容易搓高,推吧,来球轻飘飘借不上力,弧线又不高。因此,直拍选手往  相似文献   

4.
《乒乓世界》2006,(9):91-91
类似晃搓这种“假动作”,不仅可以主动出击,也可以用来做救命稻草,K组图就是一个借助晃搓反败为胜的成功例证。梅兹搓球后,马林本想侧身抢拉,球拍已沉至台面以下(图K2),待发觉灭球太短再匆忙上前时,已错过了第一点的击球时间(图K3)。但马林自有应对之道,他深知此刻已很难给球加转、加力、唯有用变化扰乱对手,只见他手腕一晃,球拍侧向划过一段优美的弧线(图K4→K6),球在空中拐着弯向梅兹的正手大角飞去。由于这种球的弧线飘乎不定,不易找点借力。  相似文献   

5.
快搓动作小,球速较快。借对方的力量回击,在上升期击球的中下部。搓球摆短动作小,回击快。弧线低,落点刁而短。搓球摆短动作与快搓基本相同,搓加转与不转球。当搓加转球与不转球时,两种手法要尽量相同。造成对方判断错误而给自己创造抢攻的机会。搓加转球时,要远离球心。拍面后仰,加快触球的速度,磨擦球的中下部,手腕外展,利用小臂、手腕、手指向前下方用力将球搓出。搓不转球时,用球拍中上部或中部托击球,小臂手腕、手指触球瞬间多向前用力。用力方向尽量通过球心。当球离拍后,球拍要继续做搓球的假动作,来迷惑对方。五、削…  相似文献   

6.
《篮球》1999,(14)
家住沈阳市三台子的赵光,今年40岁。从小爱玩篮球,虽然球技不大专业,但旋转球的技术却让专业选手望尘莫及,被人冠以“转球王”的美称。说赵光转球是绝活儿有两个原因:一是转球时间长,一般两三个小时没问题,最高纪录是连续转球6个小时(据目前报道过的转球纪录是一个半小时)。二是花样多,球可以在身体左右统来绕去,或举过头顶,或从胯下穿过,能做到随心所欲。目前,他正准备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赵光的绝活“转球”  相似文献   

7.
搓球是乒乓球所有技术中最重要的一项,但是几乎所有业余爱好者甚至专业选手都忽视了这项技术的练习。在前三板环节,我们多会通过搓球来过渡,然而搓球并不单纯起到过渡的作用,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掌握这项技术,还可以用来调动对方,甚至起到进攻的效果。总体来看,搓球分为搓长、搓短两大部分。  相似文献   

8.
《乒乓世界》2013,(3):86-90
在处理对方拉过来的弧囤球时。反手使用长胶的选手采取“削”和“挡”的防御回球比较多。当然。这是比较有效的方法,而对方一旦熟悉了回球的特点。光靠防御性回球依然可以让对方形成连续进攻。用长胶接球。击球点和集中发力很重要。如果在接弧圈球时把防御性与进攻性技术交融到一起使用。会很好地破坏对方的连续能力。使用长胶打进攻。海绵越厚、胶皮越软,越容易使用。如果是没有海绵的单层胶皮.胶粒不长不细也可以打出进攻的特点。在接触球的一瞬间,手腕发力可以制造上旋球.但手腕发力容易使拍形晃动,击球不稳定。所以,用更多带有“推挡”性质的回球。保持手腕稳定,是回球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世上本没有长胶,是张燮林发掘了它,让乒乓的世界里从此有了“魔术师”一族。那是他还在上海市队的时候,某天去仓库领新胶皮,一时间却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型号,只得暂具换上一张别人不愿意用的次品——颗粒偏长,超出了正胶的既定规格。快攻讲究的是“快”字当头,过长的颗粒会减慢出手速度,别的选手自然将其视同废品,但直板削球的张燮林一试之下,却有新的发现:用它削过去的球飘飘乎乎,旋转令人琢磨不透,按说搓过去的球应该是下旋,他搓的却不转甚至带上旋,一般推过来的球应该不转,他推出的球却稍带下旋,攻过去的球更是“发沉”……虽然自己也较难掌握,但更令对手头疼。  相似文献   

10.
李晋  边玉翔图 《乒乓世界》2010,(11):110-113
很多业余选手都有一种困惑.当对方发到自己正反手小三角的球.不知道如何回接。如果直接搓回去。很难摆短,多是将出台的半高球;如果直接进攻。由于来球往往带有侧旋。因此在进攻时难以控制住弧线和落点。  相似文献   

11.
运用击球的弧线,增加球的威胁性,具体方法有三: (一)压低回球弧线高度,增加对方击球的困难。在运用削球、搓球、摆短、撇一板或拉球等技术时,都非常强调回球弧线要低。一般来说,回球越低,对方发力进攻的技术难度越大。 由于击球的拍形、击球时间、用力方向和用力方法的不同,击球弧线可分为四种:1.动作以向上为主,略带向前,拍形基本与台面垂直,击球的弧线高,弯  相似文献   

12.
《乒乓世界》2012,(11):104-105
1.“转不转”发球关键在于球拍和球接触的位置。纯转球的触球点在球拍的下沿部分,发力时摩擦的距离最长。纯不转球的触球点在球拍的靠上部分,发力时把球撞击出去。  相似文献   

13.
反手发强下旋至A的反手底线,此球尽量长,配合转不转短球至A的反手不出台。A搓回后(通常到我方反手位),侧身抢拉。我方发球后应注意侧身步法不要过于前插,以免A搓的长球把自己顶住,令我方无法出手。发球后抢拉的这一板无需太转,由于A搓的球速度可能较快,我方要把弧圈拉得很转有相当难度,故而以速度、落点为主,力量上以借力为主,击球时间不可太晚(避免侧身位置太靠后,结  相似文献   

14.
中性侧旋是一种非常难接的旋转,无论顺侧还是逆侧,都可以发出这种效果。接这种发球时,搓容易冒高,直接加力挑又容易下网,如果不采用带摩擦的反手拧拉,是很难控制住来球的。不管采用哪种接发球手段,都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在控制弧线上,这样无疑会影响接发球的质量。张继科在挑这板球时,动作轨迹明显向上,目的是为了控制弧线,但这样正好中了波尔预先设计的圈套,非常利于其实施第三板抢攻。发这种旋转的短球时,要摩擦得越薄越好,对方在难以借力的情况下,很难提高接球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不少人在底板上都贴了一块长胶。为使其能真正发挥作用,则必须弄清楚它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普通胶粒长为0.8~1毫米左右,长胶颗粒一般在1.5~1.7毫米之间,胶质较软,拍触球瞬间胶粒呈现倒伏状。所以,在对方来球较轻或不转时,回球亦不转;在对方来球力量越大、旋转越强时,回球亦越转。而且长胶回球为来球的反旋转:来球上旋,回球下旋;来球下旋,回球上旋。  相似文献   

16.
本篇为大家展示的正胶选手拉球后,长胶选手切上旋球的技战术图解。这个套路多用于接发球的二四板衔接,或者当对方搓球后的上手抢攻选择。正胶拉下旋球是中国运动员所创,虽然有些国外选手试图模仿过这种打法,但真正学到精髓的很少;长胶切上旋球是发挥胶皮特性的一项基本功,在双打中多起到改变球性和节奏的作用,令对方难于连续。  相似文献   

17.
手臂向前送出的动作要尽量快速、短促,充分摩擦来球的底部 蒋澎龙说:“通过加转摆短回球的时候,对手多半会回搓一板长球,此时我的基本战术就是随时准备拉这一板出台球。”加转摆短可以很好地控制对手,也为自己的下一板进攻创造了机会。业余爱好者在平时练习中要做好在摆短后上手的准备。  相似文献   

18.
《乒乓世界》2010,(12):92-94
本篇为各位球友介绍的是直板正胶打法中一项非常实用的发抢套路,即正手发逆侧上旋急长球后接正手进攻。正手发抢套路是直板正胶打法的主要得分手段,从细节上看,用正手击打上旋球与下旋球的技术动作和击球效果都有所区别:突击下旋球时,选手的动作幅度小,出球速度快,突然性很强,击球的弧线很长;击打上旋球时,撞击的成分更多,由于正胶胶粒的特性,回球弧线更加低平、更为下沉,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球很“贼”,球在落到对方球台之后向下“栽”的趋势比较明显,对方在判断回球落点时也会容易出现误差。  相似文献   

19.
孔令辉打球的风格比较细腻,特别是在台内球的处理上尤为出众。一般选手在接发球中,接下旋短球通常以搓球为主,但接上旋球和侧旋球,如果只会用搓球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学会挑短球很有必要。孔令辉在接反手位短上旋时,既可以用正手侧身挑起来(图E1~6),也可用反手挑起来(图F1~6)。 图E1~6中用正手挑短球时,与搓球的站位有所不同:左腿在前,身体保持平衡,出手时重心从右腿移到  相似文献   

20.
大漠老渔 《乒乓世界》2004,(1):i028-i028
业余选手中有一批五十岁左右,的老同志一直活跃在球场。球龄都在三十年以上,俗称“球油子”。一般的爱好者很难赢他们一他们多是直拍快攻。反手搓球转且稳定,搓几十板不失误是小菜一碟。反手推挡好。防守中等力量的攻球和弧圈较好,有一板搓中起板,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