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摆后拉是目前欧洲横板运动员,特别是横板左手运动员运用比较出色的一种接发球战术。除波尔外,像法国队的盖亭、比利时的塞弗等队员都是运用这一战术的高手。这一战术组合借鉴了中国直板运动员接发球的方法,非常适合目前高水平比赛通常都是从短球开始的竞技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因为欧洲运动员学会了,并且能够比较好地运用这一战术,才解决了长期没有解决的短球与长球的衔接问题,随之也就解决了接发球的主动性问题,从而具备了与亚洲选手,特别是中国选手进行强强对抗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说盖亭“不讲道理”是因为他无论是长球、短球,不管是正手、反手,是球就猛攻、猛拉,板板都想把对手“杀死”。 说盖亭是“乒坛的莫扎特”是因为他打球虽然凶狠,但不乏稳健,超人的速度和非凡的心理素质使盖亭的特长发挥得淋漓尽致,就像莫扎特的钢琴曲一样让人着迷。 就是这个“不讲道理的莫扎特”成为近年来世界乒坛顶尖级高手,并且成为法国乒乓史上首位男单世界冠军,被法国人称为“盖世英雄”。  相似文献   

3.
宋斐 《乒乓世界》2005,(10):20-21
波尔:孔给了我不少灵感 孔令辉拿世乒赛冠军是在1995年,我当时还不到15岁,通过电视我看了他击败盖亭的那场比赛,太精彩了!我没有想到从外表看来文质彬彬的孔令辉体内竟藏有这么惊人的能量,而且更没有想到中国人打横板能打到这个境界。虽然我当时的球在德国国内已经不错了,但是我感觉自己在速度上,根本北不上中国的横板选手,尤其是孔令辉,今天很多中国人都认为我的球有些亚洲化。近台速度快,我想,如果非要说的话,我承认是孔给了我不少灵感。  相似文献   

4.
1944年诞生于瑞典的STIGA(斯帝卡),一手辅佐过两个传奇:瓦尔德内尔,出道起就使用斯帝卡出品的Banda球板;中国国家队,20世纪90年代初,几乎清一色拿着由斯帝卡制作的Avalox球板,实现了从快攻到弧圈的复兴。  相似文献   

5.
装备秀     
《乒乓世界》2013,(4):132-132
Infinity VPS V 斯蒂卡 伴随Tube、Optimum、NCT技术一路走来的斯帝卡球板,又推出全新VSP技术。这款全新5层球板,结合了VSP与钻石触感科技,又将开启新一轮猜测和关注。  相似文献   

6.
斯帝卡是传统的,AC创造了销量神话,OC和CL创造了结构神话。斯帝卡是新潮的,率先使用黑檀木和玫瑰木,创造全新概念硬木球板。  相似文献   

7.
乒坛精英     
“乒坛莫扎特”盖亭 同为“凶狠派”代表的法国名将盖亭和比利时的塞弗交锋多次,互有胜负。但每每这两员猛将在大赛上相遇,占优的几乎总是盖亭。盖亭与塞弗同样凶狠,但比塞弗更稳健,心理素质更佳。 超人的速度和非凡的心理素质是盖亭制胜的两大法宝。他几乎把自己的特长发挥到登峰造极、超出常人接受能力的地步。他十分注意步伐移动和手臂启动等各种速度训练,又很讲究观察对手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8.
决赛对手是法国的盖亭,这场比赛打得像拳击赛一样,有很多快速、猛烈的相持球。瓦尔德内尔坚守球台边,一次又一次地将盖亭的正手全台快攻防回去,令盖亭应接不暇。第一局和第三局,瓦尔德内尔分别有六次发球直接得分。在他连丢了两个赛点之后仍保持着惊人的冷静,将盖亭夺取胜利的希望彻底打掉。当时盖亭以23:22领先时,瓦尔德内尔发了一个很转的半出台球,盖亭只能用正手轻轻拉起来,  相似文献   

9.
人造纤维球板中,“芳基”或“芳碳”球板的出镜率,仅次于碳板。有机纤维林林总总,用于乒乓球板的却相对有限。日系以蝴蝶为代表,使用称为Arylate的芳基纤维;欧系斯帝卡、多尼克和日系尼塔库等则使用杜邦命名的凯芙拉(Kevlar)纤维,中国品牌如银河、三维等,习惯上把黄色芳基标识为Arylate,  相似文献   

10.
郑少强 《乒乓世界》2008,(6):128-128
亚萨卡在中国有着大批的知心球迷,其实这也是马琳“惹的祸”。亚萨卡虽属日本品牌,但它的球板多数产于瑞典,是由托马斯的Wood House“梦工厂”代工生产,欧味很浓,风格同日产大相径庭,瑞典球板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生产周期很长,对材抖要求很高,多种互补性很强的粘合剂、独特的生产工艺,还有北欧得天独厚的气候自然条件,造就了高性能的瑞典球板——其最为人称道的是手感清晰、反馈直接。  相似文献   

11.
《乒乓世界》2013,(3):82-83
双鱼323球台(三台)+红双喜天极506球板+金弓套胶(三套) 汤波(山东)黄凯(湖北)陈旭(天津) 斯帝卡Sense7.6球板10名 张帆(河北)杨媚(内蒙古)邢振凯(北京)尹学勤(河北)仲丽峰(河北)赵经纬(内蒙古)梁家勇(广西)程新(内蒙古)徐韬(河南)赵天宇(北京)  相似文献   

12.
李翔 《乒乓世界》2002,(8):46-46
在当今的国际乒坛高水平赛事中,我们已很难再欣赏到法国名将盖亭的风采。然而,在我的心目中,盖亭永远是一位英雄。 1993年5月,第42届世乒赛在瑞典哥德堡举行。在男单决赛中,盖亭与比利时选手塞弗演绎了一场火星撞地球的经典之战。盖亭那顽强凶狠的打法、勇者无惧的风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深深地吸引了我,并对我产生了极大的震撼!  相似文献   

13.
记得韩国公开赛和卡普杯的时候,施拉格和刘国正都拉住波尔的反手,让其侧不了身,取得了比赛的主动,一度让笔者觉得“大拉”的力量型打法较“小拉”的速度型还是有一定优势。时隔一两个月后的世界杯,波尔非常有针对性地克服了这个问题,反手还原极快,直接用反撕或反拉而不勉强侧身,赢得了对抗相持中的主动,效果可以说非常明显。 以前的小拉打法可以说还不是很成熟,盖亭、勒古绚烂的时候也经常被老瓦打得两边跑,只不过他们有一板从左返右的交叉步反手亡命弧圈。实际看看健胜苑的精彩录像,觉得就爆发力和身体条件来说,还是盖亭更敏捷一些。就年龄而言,波尔的成功却比盖亭要早不少。波尔的打法可以说是一种比中国还中国的弧圈打法,代表了当今的潮流。按笔者的观察,现将其特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王昊天 《乒乓世界》2014,(10):115-116
新球时代最终还是来了,曾有很多球友感言,新球又加大了,纯木球板是不是已经彻底成为过去式了?银河率先说了“No”。面对新球时代,银河从另一个角度去提升纯木球板的内功,研发出五层、七层两款纯木球板,并已供给多个省市队试打使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队龙腾英伦,挺拔三龙抢滩内地。继NimbUS、SinUS、GeniUS、PrimUS之后。AuruS将挺拔-US系列升级为五好家庭。除了PrimUs日套,另四组德套终于凑成一桌。此外,Aurus不只是胶皮,还有同名的两款球板。这种球板与胶皮同名的产品系列,已有露面不久的尼塔库的Flyatt、难见踪迹的亚萨卡MarkV、和容易熟视无睹的红双喜狂飚与天极,热度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6.
装备秀     
《乒乓世界》2014,(11):120-121
adidas/Accelum 眼下纤维球板火到了极致,而纯编织碳类球板似乎已经失去了作为纤维板先驱的光环,若不是adidas打出这款Accetum,我们仿佛以为编织碳球板渐渐地被世人遗忘。在新球时代,各大品牌都在为球板加料,似乎加硬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7.
桧木球板具有独特魅力,不论是高贵的气质,还是暴力的性能,又或是挥舞球板时在空气中残留的淡淡芬芳都会让人迷恋。达克是桧木球板的行家,但达克不只有单桧,近几年尝试了许多复合结构球板,超碳系列、万象系列,球板所搭配的纤维在不断改变,唯一不变的,是达克专属的桧木香。  相似文献   

18.
郑强 《乒乓世界》2006,(11):98-98
专业球板目前,市场上不同品牌的球板形形色色,国产的、欧洲的、日本的,算起来是不计其数。那么,究竟有哪些球板才是专业球板?也许有很多人会说,专业选手使用的球板就叫专业球板,这种说法没错,但只是广义上的解释,还不够全面和具体。因为专业球板并不是专业选手的专利,普通业余选手也有很多人在使用专业球板。对于专业球板,不同人的理解难免会出现一点误差,这很正常,萝卜青菜各有所好,条条大道通罗马,不同打法对球板的追求就有所不同。真正意义上的专业球板,笔者认为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9.
《乒乓世界》2014,(6):137-137
北欧,森林,自第一支STIGA球板诞生以来,STIGA专注球板制造,为收藏家贡献了无数精华藏品,为运动员提供了神兵利器,提及STIGA无人不知其球板威名,如今已有70年了。  相似文献   

20.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每当看到我的乒坛偶像们,挥舞着手中的“干将”、“莫邪”夺冠称雄,心中总是蠢蠢欲动:一定买一块好球板:虽然早有此念,可惜资金有限,终于借大阪世乒赛之春风,软磨硬泡,让女友松了口:就这一次。于是我开始在乒乓网上查资料,拉着女友逛遍北京的器材店,不厌其烦地端详球友们的武器,尝试各种类型、品牌的球板,终于在众多的明星中选出了自认为具有最佳性价比的球板。这是一只STIGA的老式五层球板,大约85克重,表面一层布满了细小的沟纹,说明球板的稳定性应该很好。用中指扣击板面各处,从敲出的声音中判断有无空心的地方,也借此检查球板的弹性和硬度。检测的结果,我的球板当然OK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