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阿甘信箱     
《乒乓世界》2004,(7):i002-i002
黑龙江读者 褚国君:《乒乓世界》没有改版之前,每期都随杂志赠送国手的活页海报,所以,我每期都收集起来,但自从改版以后,再也看不到国手的海报了。请问阿甘,以后编辑部是否可以随书赠送海报,不一定要每期送,隔几期送也行啊!  相似文献   

2.
柠檬 《集邮博览》2011,(1):26-27
非洲的夜晚,因为少了都市的那份喧嚣,显得更加宁静。抬眼望去,天空中除了那一轮明月,更有满天星斗争艳。然而,南半球的星空,对于我来说还是很陌生的,再也找不到那些熟悉的星星,再也看不到那些美丽的星座,夜色也显得单调了许多。  相似文献   

3.
编读往来     
《网球天地》2011,(1):10-10
我是老北京人,现已退休在家,不过仍然坚持体育锻炼。这辈子工作只干了一样,体育运动却尝试了很多种。最早打乒乓球,看过《女篮五号》后开始打篮球,生活条件好一些就打羽毛球……九十年代开始学打网球,从此再也没有丢下过这项运动。看过这一期介绍的“北京网球队”,我感触颇多,一方面那些老队员们与我还有些渊源;  相似文献   

4.
《当代体育》是目前国内比较优秀的一本足球类专业刊物。从我开始着迷足球之日起,《当代体育》就一直陪伴着我的成长。我的信虫生涯也是由《当代体育》的天降信使栏目培养起来的,而且《当代体育》所附赠的漂亮的海报还丰富了我的签名收藏。在国内体育杂志附赠的海报中,《当代体育》的大型海报是独树一帜的,海报的纸质比较好,用铜版纸印刷,印刷质量很高,且海报的纸张比较厚,容易保存。海报所选的画面都比较精美,在国内其他体育类  相似文献   

5.
这该死的爱     
引子这是一张在篮球办公室悬挂了许多年的海报,有些褪色,但并不破旧。面对它的时候,你会觉得,我们只不过是过客。就像海报的主人,萨克拉门托国王的宿命。除了克里斯·韦伯,还有迪瓦茨、年轻的斯托贾科维奇,还有杰森·威廉姆斯、克里斯蒂,还有鲍比·杰克逊。许多年以前,那是一个真正可以震动人心的年代。在球迷的眼中,他们就像是一起前行的兄弟。许多年以后,这些已经步入中年的从前的兄弟,和他们那些画面渐渐消散到记忆里,定格在我眼前的这面墙上。 2006年1月,当那支带给我们无数美好回忆的梦幻球队最后的一位留守者斯托贾科维奇被萨克拉门托人交易去了印第安纳阿波利斯,这支风光了并且悲壮了6年的球队在性感篮球的舞台上谢幕了。没有怀旧、没有伤感、没有恍然大悟,没有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有的只是回忆,回忆,回忆。我想说的是,6年前,如果你开始爱上篮球,一定是因为萨克拉门托国王。只不过6年,短短的6年,我相信现在这个世界上也一定有人开始不看篮球,同样是因为萨克拉门托国王。曾经的国王队带给过我们快乐,悲伤,以及那些所有青春期必须经历的东西。  相似文献   

6.
读来编往     
我要海报! 编辑同志:今年的《网球天地》没有了海报赠送,可让我们好失落呀!您可知道边读《网球天地》边看球星海报,此乃人生一大乐事,如今这仅有的乐趣也没有了,人生还有何乐?如果不能继续送海报,为何不送一些更有意义、更便于收藏的东西呢?(董沛舟)  相似文献   

7.
编读连线     
不知什么原因,你们随刊赠送的海报大小为何只有原来的1/2?我还是喜欢那些“巨幅海报”。——沈悠(武汉) 《网球天地》:当初我们改变海报大小是为了球迷携带方便,而且画面的折痕少。但已有很多球迷告诉我们不介意这些,那我们今后将坚持“巨幅”到底了。 去年《球迷俱乐部》里的“球星人气榜”栏目挺不错的,是属于我们“追星族”的平台,希望继续保留。——王瑞(北京)  相似文献   

8.
我是传奇     
《电子竞技》2009,(11):6-13
最近,传奇杯的热度让沉寂已久的魔兽争霸变得温情和怀旧。玩家们看着那些昔日耳熟能详的名字,期待着这一次难得的跨越时空的碰撞。而那些已经成为传奇的选手们,即使只是看着他们的名字出现在对战名单上,也足以让每个人激动难掩。在这个喜欢怀旧的年代中,似乎再也没有比历史重现更让人激动的事情了。我想起了在2002年的时候,篮球之神乔丹也有过短暂的复出。他再也不能带来让人惊叹的球技,  相似文献   

9.
孟新宇 《收藏》2014,(3):142-143
一年中有大半年在山中画画,长时间的山里生活让我变得对都市里的灯红酒绿从内心深处感到一种排斥和陌生。在城市里待着虽然不寂寞,但时常感到孤独;在山中虽说寂静但不孤独。城里的忙碌和拥挤常会让我想念太行山的长岭大坡,想念中原荒野上的古代城池和遗迹,想念龙门和石窟寺的大佛,想念一个人在大雪纷飞的山中眺望,  相似文献   

10.
来信选登     
《网球》2007,(7)
我来自“耍都”成都,十分喜欢贵刊在2007年6月刊里对成都的描述,有趣而又真切……我十分喜欢萨芬,可在我拥有的21期《网球》杂志中均没有他的海报,希望贵刊能尽快赠送。我  相似文献   

11.
李克非 《乒乓世界》2006,(12):12-14
孔令辉退役的那天,我在 MSN 上给慧敏的手机发去了一条短消息,"孔令辉真的就这么退了。"没有回音,仿佛石落大海。我思忱着,难道慧敏的心底,真的再也泛不起一丝涟漪?后来才知道,原来那条短信根本没有到达慧敏的手机。一个月后,为了把自已送回到十年前,去打捞那些失散已久的记忆,我赶着把各种杂务先处理完了,把手机关了,然后打开  相似文献   

12.
来信选登     
《网球》2008,(7):10-10
前几天大家又开始猜新的封面和海报。我在地铁里买的杂志,发现大家猜对了封面,毫无悬念的封面,但看到海报还是很震撼!我的一位朋友说,不用明星做海报会使你们损失一部分销量,我不知道他说得对不对,我觉得这是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好海报,值得所有网球迷收藏。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访谈法,对奥运海报的教育价值以及在学校体育中如何进行奥运海报的艺术教育与体育教育进行探讨。在北京奥运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视野下,奥运海报可以有力地推动着奥运精神的传播。研究表明,奥运海报是一种没有地域限制的艺术形式,不仅仅具有美育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它作为一种无声的语言,对人们进行体育教育。  相似文献   

14.
李震宇 《垂钓》2008,8(2):63-64
那个野塘留给我的是难以言说的回忆。作为菜鸟,能在离上海市区那么近的地方,在那么一个不起眼的野塘里,钓得如此丰收,在我一生中再也没有第二次。  相似文献   

15.
伦敦奥运会为很多项尖运动员的职业生涯画上了句点,在过去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耐门都在为这些人的成就疯狂。在他们中,有功成名就的.也有无奈退去的。他们不光是在奥运会之后退役,更是在多年的奉献和牺牲后退役。在他们中.有些人已经展开了对未来的计划,有些还没有,而我们,会很想念他们,因为再不能在泳池里见到那些熟悉的面容,更不用说在一些重大比赛中看到他们的身影了。  相似文献   

16.
南非离人泪     
南非世界杯的离人泪作为一种残缺的美,同样是不可缺少的记忆。为此本刊特推出世界杯失意阵容,与球迷共同想念那些无缘南非的身影。  相似文献   

17.
致命一击     
荡漾 《当代体育》2011,(48):18-22
斯科特·莱博如今居住在纽约,他现在的身份是《名利场》杂志的专职写手。但这位地地道道的克利夫兰人,曾经与这座城市一起经历了那些失意,沮丧,乃至愤怒的难忘时光。自从Browns队在1964年赢得全美橄榄球联盟桂冠之后,这座城市此后再也没有赢得过任何冠军奖项。  相似文献   

18.
培训经历     
谁唱过:如果有一天,你成了大肚腩,我会爱你依然。如今,那个风光无限的兔牙男果然没有爽约,光荣地成为了大肚腩队伍中的一员,可我们依然爱着风情万种的他。我们留恋那个在本图里贝鲁的小巷里追逐皮球的小男孩,也想念他的坏笑,想念他进球后的欢庆。此刻,我们将镜头拉转,一起定格他登陆欧罗巴后那一段段难忘的培训经历。每个男人都有过一段成长历练的过程,每个球员的职业生涯中也存在着迈向辉煌必不可少的培训经历,在那些日子,他们抽穗拔节,他们历经磨难,他们蜕变。同样,对于职业球员胖子罗纳尔多而言,也拥有这样的锻造期。去吧,去欧洲吧,那里是你梦开始的地方,时至今日,肥罗  相似文献   

19.
队长快跑     
当年王小波说自己是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我想阿森纳应该是另外一只——这个世界上再也找不到一个年年卖队长的足球俱乐部了.陈佩斯当年在春晚上对朱时茂喊“队长,别开枪”,让观众哄堂大笑,而那些像我一样年年都在迷茫中轮回的枪迷们,其实很想对阿森纳喊一句“队长,别走”,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知道那是怎样的辛苦.  相似文献   

20.
亲爱的NBA:作为一名NBA的球迷,我现在只想说:我们想念你。在喜欢篮球之前,我曾是一个狂热的足球迷,那时只觉得在宽大的足球场上疯跑很是过瘾,尤其是看电视转播,那如地毯般的草坪让人觉得真是舒服极了。而对于篮球我总觉得10个大个儿挤在一起抢来抢去实在是有些小气。这种偏见一直持续到上高中,直到有一天我被几个NBA的死党硬拉着看了一段NBA的集锦,从此以后情况就变了。我只得将曾经属于足球的那份热情分出一半给NBA,说实话我是完完全全被NBA给迷住了。那些高大强健的黑人在我的心中宛若天神下凡,能在窄小的人缝中完成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