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周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称数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称数的不同,可以把西周汉语中的“余(予)”“朕”“我”“印”“吾”五个第一人称代词分为两类:一类是只指称单数的,如“余(予)”“朕”“印”;一类是既可指称单数又可指称复数的,如“我”“吾”。对每一个第一人称代词的称数情况进行论证和统计,重点讨论“我”在称数方面的历史变化及原因。  相似文献   

2.
在现有的西周汉语的语料中,有“我、余(予)、朕、卬、吾”五个第一人称代词。上述第一人称代词有其语音和语源问题;西周汉语第一人称代词和第二人称代词在语音上有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3.
通过考察发现,在《楚辞》屈原和宋玉的作品中,战国时期楚方言第一人称代词系统由“余(予)”、“吾”、“朕”、“我”组成,其中,“余(予)”句法功能最完备,“吾”宾语功能存在不足,“朕”不作定语,“我”不作宾语,且这些第一人称代词都不具有谦敬功能。  相似文献   

4.
《孟子》中出现过的第一人称代词有"余(予)"、"朕"、"我"和"吾"。其中,"余(予)"和"朕"已是古语词,使用频率低。"我"和"吾"使用频率最高且以表单数为主;在句法功能方面,"我"的功能较齐全,而"吾"只可作主语和定语,分工已较为明确。  相似文献   

5.
考察《论语》与《论语注疏》中的人称代词,发现从上古到中古,人称代词的演进状况大致是:①第一人称中“而”、“予”、“朕”已经消失,“吾”、“我”仍在使用,且“我”占主导地位;②第二人称“而”已经消失,“女”、“尔”一直使用;③第三人称“彼”、“夫”已经消失,“其”、“之”一直作为第三人称代词;④两部书中的“他”均作旁指代词。  相似文献   

6.
《国语》是记言性的史书,它保存了春秋战国时期大量的语言资料。在研究当时语言概况这个问题上,它和《论语》有着同样的价值,甚至可以说,它比《论语》更接近口语。下面仅就人称代词在《国语》中的情况,谈一点体会。 一、第一人称 《国语》中第一人称代词卬、戎、鱼、台、辞、均未出现,只有吾、我、余、朕、予等几个。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吾”,出现了308次;其次是“我”,出现了179次;再次是“余”,45次;最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表示现代汉语代词“我”的文言词有“吾”、“余”,“予”等,这几个词有时在一篇文言文中同时出现。如《黄生借书说》中:“吾不得而见之矣”,“余幼好书”,“今黄生贫类予。”又如《捕蛇者说》:“余闻而愈悲。”“吾尝疑乎是。”请问:出现这种现象,是作者信手拈来呢,还是“吾”、“余”、“予”等同表示“我”的文言词还有意义或语气或用法方面的微妙差别呢?  相似文献   

8.
尹烨 《现代语文》2006,(12):44-45
一、人称代词 人称代词用来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 (一)第一人称代词:表自称,称代自己或我方.单复数都可称代.《诗经》中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我、印、予、余、朕.  相似文献   

9.
今文《周书》的人称代词包括第一人称代词“我、予、朕、(印)”4个,第二人称代词“尔、汝、乃、而”4个,第三人称代词“厥、其、之”3个,同时还有“某、自、己、人”4个特殊指人代词,人称代词种类齐全、指称功能完备且出现分工互补之势.今文《周书》人称代词的总体特点是周代的时代色彩鲜明,人称代词和名词共现构成同位语的现象常见,人称代词在使用中已显示出谦恭礼让的文化色彩.这些特点为从语言角度验证今文《周书》的语料时代问题及真实性问题提供了有力的证明,同时也为上古汉语人称代词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语料,发现今文《周书》一些人称代词的用法及语用功能与过去学界认为的上古汉语人称代词的用法及语用功能有不一致的地方,这为重新认识上古汉语这些人称代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世说新语》中的人称代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世说新语》中的人称代词,第一人称有“我”、“吾”、“余”、“予”、“身”等,第二人称有“汝”、“尔”、“乃”等,第三人称有“其”、“之”、“彼”、“伊”等。这些人称代词,除第三人称“伊”较为晚出外,其他都来自经传古籍,有的还可以上溯殷、周的卜辞和金文,是古老的人称代词,反映了上、中古汉语之间的承传关系;同一人称,同时并用几个代词,这同上古汉语也是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论语》中的第一人称代词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并从使用对象、句法功能、称数三个方面对第一人称代词“吾”“我”“予”“朕”进行具体的讨论和研究,以考察它们在这三个方面所呈现的差异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2.
《先秦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研究》一书从汉藏语比较的角度,采用断代描写法,综合运用多种传世和出土文献对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综合研究.书中对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的称数问题、句法语用功能问题、“我”和“吾”的关系问题等做了深入研究,得出了一些具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本文通过汉语和汉藏语系第一人称代词的对比研究,证明汉语自殷商时期起就是内部一致、一脉相承的语言.  相似文献   

13.
二王《杂帖》中的人称代词系统与上古汉语及中古时期其它的文献相比都有明显的不同,那就是相当简单。它的第一人称代词只有“吾”,第二人称代词只有“汝”,第三人称代词只有“其”和“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固是由于地域和方言的不同。《杂帖》只有一套“吾、汝”对称法说明这是从上古延续下来的鲁方言中固有的一种人称表示形式,在魏晋时期它仍在口语中占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统计第一人称代词“吾”与“我”在上古典籍《庄子》、《左传》等中的使用情况,并进而探讨“吾”与“我”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朕"主要用于殷商、西周汉语中,可以指代任何说话人。殷商汉语中的"朕"只是一个普通的第一人称代词,没有谦敬等语用功能;西周汉语中的"朕"具有了表尊敬义的语用功能。语境在"朕"语用涵义的判断中具有重要作用。西周汉语中的"朕+称谓+名字"模式对战国汉语仍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借助统计数据,对《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中苏轼文章中的第一人称代词进行解读,发现其文具有爱用专用于单数的第一人称代词"余""予"作主语的特点,即便要用可表示复数的第一人称代词"我""吾",他也是有条件的,或是用不客气的"我"表达其傲视一切的独立人格,或是获得他的"自我"认同的同道中人,才会被他称之以"吾"。这透露了作者鲜明的主体意识和独立人格。  相似文献   

17.
从语法功能的层面,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吾""我"在上古文献中可以同作主语,且比例较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从语义的角度来说是"我"具有对称的语义特点,而"吾"只是单称,这也从另一方面解释了"吾"不能作句末宾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系统比较复杂,到了战国时期,“吾”“我”成为最重要的两个第一人称代词.本文从语言的地域性差异角度出发,通过对战国时期楚方言的传世文献——《楚辞》以及楚地出土的战国竹简的全面考察,发现战国时期楚方言中的“吾”是比“我”活跃得多的第一人称代词;“吾”较“我”在宾语功能上存在不足;二者在语义方面存在差异,但在称数及表谦敬功能上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19.
在上古汉语中,“焉”是一个出现频率较高的词,用法亦较为复杂。既作实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也作虚词(语气词、介词等)。有时是代词兼语气词,有时相当于介词加代词(于 是),于是又被称作兼词。作为指示代词的“焉”和所谓兼词的“焉”,前人概括为“用与‘之’同”和“用同‘于之’(或同‘于是’)”。这种解释往往凭现代语感而定,即用现代汉语译文来判断它的词性和用法,这是极不科学的,常常见仁见智,甚至相互抵牾矛盾。文章将同一语境分布中的“之”和“焉”作了比较,并从句法关系的角度和它们指代的对象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上古汉语中绝大多数的指示代词“焉”都不能简单解释为“同‘之’”或“同‘于之’”,实际上“焉”与“之”的区剐是:“之”常作宾语而“焉”常作补语。  相似文献   

20.
二、一般人之间的称呼。所谓一般人间之的称呼,是指除了帝王以外的人与人之间的称呼。这一部分还可以分一般人称和特定人称两类。 1.一般人称。一般人称包括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A、第一人称代词有:我、吾、余、予等。当“我”或“我的”讲。如: (31)、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