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大批农民工进城务工,农村留守老人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各种原因,留守老人问题在当前并没得到有效解决。传统的养老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留守老人的养老需要,为了让农村留守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在农村建设养老社区将会对解决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多年来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四、二、一”结构家庭的日益增多、城市化以及工业化的进程、农村“空巢老人”会更加普遍。而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已涉及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如何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已成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因此,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实行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和社区养老相结合的养老保障体系,开展多方面的养老方式,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3.
失独老人是我国计划生育制度下的产物,这一群体面临着养老照顾、医疗照顾、精神慰藉等一系列的养老问题,如何实现这一部分群体的安享晚年成为国家关注的重要民生问题。鉴于目前我国失独老人面临的养老现状及问题,失独老人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将成为解决失独老人养老问题,特别是精神照顾的重要举措,但这一养老模式的发展需要从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层面和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层面等多方面推动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农村老年人随年龄的增长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对他人的依赖越来越强。而今家庭养老仍为主要的养老方式,但随着核心家庭和外出务工现象的产生,"空巢老人"大量出现,家庭养老难以满足农村现代化养老需要,养老院养老亦存在诸多不足。故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需因地制宜,在农村地区采取家庭与社区养老相结合、养老互助的模式,且于落后地区辅以政府购买子女服务等养老方式。该模式的提出旨在为农村养老新思路的开拓提出建议,减轻社会经济负担、提升老年人养老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5.
提高农村老人的养老法律意识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湖南省祁阳县下马渡镇水冲村老人进行了实证调查,了解了我国农村老人养老法律意识现状,总结了导致我国农村老人养老法律意识薄弱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农村老人养老法律意识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互济养老模式是在农村社区组织相对成熟的条件下,以居家养老为基本方式,利用社区力量组织、协调、监管养老过程并进行部分社区养老资源的配置,在60岁及以上空巢老人中按照实际身体状况和个人意愿,安排老人进行一对一互帮互助的一种用以解决空巢老人日常生活照料和情感慰籍两大难题的养老模式。互济式养老模式是社区养老具体形式之一,完备的养老模式必须以社区养老为基础,首先解决物质和经济方面的问题,其次介入互济式养老,提高老年人养老生活的质量,只有两者相互配合,才能最终实现和谐农村和小康生活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养老问题,解决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就是解决农民的最基本要求的问题,也是解决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一把钥匙。因而,研究农民养老保障问题是现实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具有现实性和前瞻性。目前,我国农村养老面临着诸多问题,文章从目前我国农村具体情况出发,对农村养老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关于中国保障农村老人养老的有效对策,以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30年来,其取得的成果是举世瞩目的,但其在发挥积极的正向功能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潜在的负功能,失独老人便是一例.失独老人为失去独生子女的老人,受限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养老立法、保障制度不甚完善,失独老人的养老问题日渐迫切,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从我国失独老人的现状出发,系统地探讨了我国失独老人养老所面临的困境和从社工角度出发的具体的解决办法,希望能引发一些更深层面的思考,给相应的政策制定者带来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9.
《湘南学院学报》2021,(6):26-30
在人口老龄化程度城乡倒置的当下,农村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安土重迁的文化因素、未富先老的经济因素、人口流动的社会因素和计划生育的制度因素使得在贫困县农村发展互助养老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湖南省安仁县农村空巢老人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和访谈,发现农村空巢老人对互助养老需求较低,空巢老人对互助养老服务有具体期待:养老服务主体多元化、互助养老服务内容多样化、互助养老服务持久化。针对空巢老人的互助养老需求,提出三条在农村发展互助养老策略:一是政府主导,加大互助养老的宣传力度,出台相关制度,加大财政投入;二是构建多元立体的互助养老网,实现多元主体的互动、融合,形成多元化的服务主体;三是拓展互助化养老服务内容,全方位关注空巢老人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刘芳 《天中学刊》2014,(4):58-60
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是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农村互助养老在观念、经济、生活习惯等方面都适合农村老人需求,是农村留守老人养老的可行选择。结构松散,资金受限,缺少法律规范和政府引导支持,导致互助养老存在着不稳定性。为有效提升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质量,促进农村互助养老事业的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强化互助养老的制度设计,加大互助养老的宣传推广力度;开拓多元筹资渠道,增强资金效用;加快法规建设,促进互助养老的规范化;完善农村互助养老的政策保障服务建设,形成相应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1.
农村老人空巢率快速上升,空巢老人精神养老严重缺失,是我国面临的严峻现实问题。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养老作为准公共产品,无论从理论还是从现实看,政府都必须承担道德、行政、经济和法律等方面的责任。但是,由于思想认识、管理体制和现实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政府在履责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政府应构建明确的责任体系,切实履行自身职责,积极维护和保障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权利。  相似文献   

12.
谢婷  张静 《华章》2012,(17)
在农村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关注农村老人社会保障问题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实地调查,了解苏南农村老人养老方式现状、对现行养老方式的满意度以及对养老服务方式的需求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在养老方式上,大多数老人依靠子女进行家庭养老,其次是自我养老;在养老满意度上,评价水平为基本满意;在养老服务方式上的需求上,家庭养老为主,其次是居家养老及机构养老.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农村失地老人群体的扩大。而当前,家庭养老仍是主要的养老模式。对农村失地老人经济状况、日常生活、精神慰藉、医疗健康、安全隐患等方面的现状进行分析,归纳农村失地老人家庭养老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快速发展与失能老人数量的不断增加,大众对养老需求的预期不断提高。人们在关注养老模式的同时,开始研究介护老人的介护质量问题,探讨养老护理职业、介护职业与介护人才的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15.
老龄化趋势使我国的养老问题变得日益严峻,尤其是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更加突出。为更好地解决养老问题,全国绝大部分地区正在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通过农村老人这一全新的视角,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了解到他们对居家养老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并且愿意接受居家养老服务,而对服务内容的需求则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以B社区内建立的社会组织孵化园作为调查研究区域,通过问卷和访谈对社区内年满60岁的空巢老人、从事老年人养老服务的社区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和访问,主要了解空巢老人对社区养老服务的满意度以及空巢老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与高龄化问题严重,高龄老人作为老年群体中的弱势人群,他们的养老现状不容乐观.在收集安庆农村家庭养老相关数据的基础上,使用SPSS软件对高龄人群家庭养老满意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济支持、代际照护、精神慰藉、医疗情况影响高龄老人家庭养老满意度.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通过发展地方经济、加大敬老尊老观念宣传力度、加大对基层医疗财政投入、丰富高龄人群精神文化生活以提高其家庭养老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如今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由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城市空巢老人多以社区养老为主,那么本文就从城市空巢老人的标志性问题入手,进而从各方面分析社区养老的供需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解决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当前,随着社会的转型发展,城市化速度的加快给中国带来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同时也给中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带来诸如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空巢心理危机等问题。在特定时期,应该从法律、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社会支持系统等方面有效的化解空巢老人的养老危机。  相似文献   

20.
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来源包括子女、自身与政府。农村年轻人在城市中的"双重边缘化"状态,农村本身的生活机会匮乏,政府福利性制度的缺失,这些因素既折射出农村生活机会狭小这一结构性处境,也造就了经济供给不足、生活照料缺失、情感慰藉缺位和安全感缺乏的养老困境。化解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困境,核心在于重建农村的生活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