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要明原理摇知现象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证明氢气具有还原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uO劬H2O+Cu.实验现象:①黑色粉末逐渐变为光亮的红色;②试管口有水滴生成郾二、要懂操作摇知后果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步骤可概括为:先通氢,后点灯;撤了灯,继通氢郾也可形象地记忆为:氢气“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郾若氢气未经验纯,加热时可能导致氢气发生装置的爆炸或盛有氧化铜的试管炸裂郾若先加热后通入氢气,试管内原有的空气与氢气混合受热,可能会发生爆炸郾若先停止通入氢气后撤去酒精灯,则会使生成的铜在热的条件下又被进入试管内…  相似文献   

2.
氢气还原氧化钢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也是中考的热点考点,应很好掌握实验操作与现象。一、操作要领1.实验装置在装配反应装置时,试管夹应夹在距试管口约1/3处,同时使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导管伸到试管底部并且要紧贴试管上方内壁。排尽试管内的空气2.实验操作通氢气点黑色CUO变成红色燃酒精灯加热撤掉酒精灯固体冷却后.停止加热撤去导气管停止通氢气。以上操作步骤可简化为“一通二‘点三摄四停”;又可形象地比喻为“氢气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要领还可以用下列口诀概括:取出少量氧化铜,装入…  相似文献   

3.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操作顺序,我们补充做了一个对比实验:将一卷光亮红色的薄铜皮在酒精灯外焰加热,铜皮表面很快生成一层黑色的氧化铜(说明在较高温度下,铜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将黑色的氧化铜放入管口略向下倾斜的试管底部,先通入氢气,驱尽试管内空气后,用酒精灯加热,过一段时间后,黑色  相似文献   

4.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既是教师的演示实验,又是学生的必做实验。在做该实验时,要先通入一段时间的氢气以排完试管里的空气,然后才能加热氧化铜,但氢气何时能排完试管里的空气则很难把握。在这一步操作中,如果通入氢气的时间过短,则加  相似文献   

5.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既是教师的演示实验,又是学生的必做实验.在做该实验时,要先通入一段时间的氢气以排完试管里的空气,然后才能加热氧化铜,但氢气何时能排完试管里的空气则很难把握.在这一步操作中,如果通入氢气的时间过短,则加热时极易引起试管爆炸;如果通入氢气的时间较长(为求安全,大多数操作者在实验时都是这样做的),则较多的氢气直接排入空气中又极易发生燃烧(尤其是在学生实验时).另外,实验结束后用来冷却铜的较多氢气也直接排到了空气中,这就进一步增加了教室、实验室里的不安全隐患.该实验很有改进的必要.  相似文献   

6.
在现行初中化学教材中,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是用来说明氢气性质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它既是演示实验,又是学生实验,在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笔者对该实验的一些具体细节进行了探索,收到了十分满意的效果。a.试管大小的选择。在此实验中,人们习惯选用15mm×150mm和20mm×200mm两种规格的试管。这两种试管的规格较大,有利于观察,但需要通入的氢气较多,排尽试管内空气的时间较长。为此,笔者试用12mm×90mm规格较小的试管进行实验,并采用启普发生器制取氢气,结果只需打开活塞通入氢气2s即…  相似文献   

7.
初中化学中有三处“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演示。为了使实验更加鲜明准确,可作如下改进一、课本73页“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所用的氧化铜粉末,反应结果生成的铜,不具有金属光泽。如改用电灯花线中细铜丝灼烧其表面成的氧化铜(此反应可在讲氧气性质时让学生熟悉)代替,当通入氢气少许,加热,即可看到氧化铜还原成具紫红色光泽的铜,同时试管口有水  相似文献   

8.
观察能力,是人们有效地探索世界,认识事物的一种极为重要的素质。 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实验教学的目的要求,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进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特别重要,我们通常采用下列方法。1 全面观察法 进行全面观察就是要对观察对象变化过程中所发生的现象系统地、精确地观察。比如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其实验目的是使学生对氢气的还原性和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进行充分地感性认识。为达到这些目的,就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全面观察:(1)在干燥的硬质试管底部铺一层黑色的氧化铜粉末,管口微微向下倾斜——引导学生观察仪器的装置情况;(2)通入氢气后,加热氧化铜——引导学生观察操作顺序,观察试管底部有何变化,管口有什么现象发生;(3)反应完成,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氢气,直至试管冷却——让学生观察到反应结束时的操作顺序。  相似文献   

9.
一、氢气还原氧化铜1、化学反应原理是 :H2 +CuO △ Cu +H2 O氢气夺取氧化铜中的氧 ,氢气是还原剂 ,具有还原性。2、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 ,注意以下几点 :(1 )盛氧化铜的试管口应向下倾斜 ,以防止生成的水倒流 ,使试管炸裂  相似文献   

10.
谢京光 《广东教育》2002,(11):44-44
初中化学教学中,有关排水法制氧气实验的操作,停止时的步骤为:先把导管移出水槽,再撤去酒精灯。原因解释为:避免水槽中的水倒流回试管,使试管炸裂。(图1)另外,有关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操作,停止时的步骤为: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氢气直至试管冷却。原因解释为:避免灼热的铜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图2)据此,我展示用碳还原氧化铜并检测产物的装置。(图3)提问:这个实验怎样停止?学生们互相讨论。稍后请学生代表总结:1.若先把导管移出烧杯,则灼热的铜可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则实验失败。2.…  相似文献   

11.
张涛 《化学教学》2008,(2):11-11
"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常因氧化铜铺在试管底部,反应不够完全,只有表面的氧化铜被还原为铜,还原产物中还混有黑色的氧化铜,现象不很明显。下面介绍的方法,不仅现象明显,可见度也比较好。实验准备:向洁净试管中滴入2-3滴饱和硝酸  相似文献   

12.
在初中化学课本中,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共有三个,分别是用氢气、一氧化碳和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并都附有实验图。这三个实验装置各有不同。实验室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如图一所示,实验装置特别装有一个带导管的单孔胶塞,将生成的气体通到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用以验证生成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同时还防止了冷却后,空气进入试管,使新生成的铜又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氧化铜。在这个实验中存在着这样一  相似文献   

13.
氢气还原自制氧化铜实验甘肃崇信县一中(744200)张涛“氢气还原氧化钢”的实验,常因氧化铜铺在试管底部,反应不够完全,只有表面的氧化钢被还原为铜,还原产物中还混有黑色的氧化铜,现象不很明显。我这里介绍的方法,不仅现象明显,可见度也较大。下面对操作过...  相似文献   

14.
李于丹 《云南教育》2003,(11):27-28
一、氢气的性质1.初中化学55页检验氢气纯度,按教科书图3-12的方法收集氢气,试管里的水排不完,当把装满氢气的试管从水中取出,移近酒精灯火焰时,水会流下,有时如何操作不好,会使酒精灯火焰熄灭,另一方面氢气比空气轻,试管倾斜,试管里会逸出少量氢气,有时点不燃氢气。如图一所示。改进方法:经过多次实验证明,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氢气,试管口平行移近火焰点燃氢气,这时如果试管里有水,不会使酒精灯火熄火焰熄灭,试管里氢气容易点燃。如图二所示。2.初中课本208页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5g锌粒和约占试管容积13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与多少氧化铜…  相似文献   

15.
改进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教材中的实验大都是验证性实验,我们在教学时要改变传统的实验模式,让学生主动操作、探索,得出结论。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我改为探索性实验,在教学中首先进行预习点拨:一氧化碳能与氧气反应,它能否象氢气一样夺取氧化铜中的氧呢?两者还原氧化铜的装置是否相同?请同学们先思考下列问题,再设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装置:①通入的一氧化碳能否都与氧化铜完全反应?②如何使未反应完的一氧化碳不散逸到空气中?③如何检验生成的气体?④应将氢气还原氧化铜的装置作哪些改进?  相似文献   

16.
一、明确实验的目的性教材里安排的每一个演示实验都有一定的教学目的。课任教师上课前一定要把握好怎样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以达到预定的实验目的。如演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盛氧化铜的试管口为什么略向下倾斜?为什么要先通一会儿氢气后再加热?怎样进行加热?实验现象如何?反应停止为什么撤去酒精灯后还要继续通入氢气至试管冷却?在明确了这些问题之后进行实验,既可以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现象,又能够突出实验重点,分析实验现象,讲清实验原理,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认识和掌握实验操作规律。二、重视实验的启发性教师演示实验不能…  相似文献   

17.
初中化学所涉及的气体主要为三大气体 :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 .由于这三种气体的性质各不相同 ,故而它们的制取原理、装置、步骤、收集方法和气体验证方法、除杂方法也不相同 .下面精选几道试题示例解析 ,供参考 .1 在演示实验基础上深化的实验题例 1  ( 1 )实验室做氢气还原氧化铜制得固体的实验 (实验装置图略 ) .①在实验进行过程中 ,可回想观察到试管内黑色粉末逐渐色 ,同时在试管口有生成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 )若欲完成该实验以达同样结果 ,实验室仅提供下列药品、仪器及用品 :稀硫酸、氧化铜粉末、…  相似文献   

18.
二、实验步骤 1.检验氢气的纯度。 2.向铺有氧化铜的试管内通一会儿氢气。 3.去掉止水夹,点燃氢气。 4.待黑色的氧化铜变成光亮的红色时,夹上止水夹,熄灭火焰。  相似文献   

19.
一、有关问题 1.为什么盛氧化铜的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若试管口向上倾斜,可能会发生以下两种情况:①反应生成的水及药品里的湿存水受热气化后,在试管口冷凝成水滴倒流到试管底部而引起试管炸裂;②H_2比空气轻,试管口向上倾斜则不易将试管里的空气排尽,加热时可能引起爆炸,而且氢气与氧化铜接触不充分,反应需要的氢气量增加,会使反应时间增长。 2.氧化铜放入试管里为什么要铺成斜面? 这是为了增大氧化铜的受热面积和增大  相似文献   

20.
初中化学课本第73页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按课本介绍的方法,经多次实验均难达到教材所述的要求:“氧化铜由黑色逐渐变为光亮的红色。”只见到红色,但却不光亮。我们作了如下改进:先将黑色的氧化铜粉末少许置于蒸发皿中加少许蒸馏水,用玻璃棒调制成糊状,再用新毛笔(旧毛笔亦可,但虽用水冲洗干净凉干)蘸取糊状物,均匀地薄薄地涂在试管的底部(或涂在中部成环亦可),使试管口向下,并在酒精灯上烘干,最后按课本要求的装置;通入氢气,过一会儿再给氧化铜加热,即可清楚地观察到氧化铜由黑色逐渐变为光亮的红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