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意义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可概括为“两点”、“一线”、“两面” .1.两点(1)溶解度曲线上的点 ,表示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 .(2 )两条或几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 ,表示在该温度下 ,几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2 .一线溶解度曲线 ,表示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 .曲线的“坡度”表明温度对某物质溶解度的影响程度 :“坡度”越大 ,温度对溶解度影响越大 ;反之越小 .3.两面(1)溶解度曲线下面平面上的点 ,表示该温度下溶液没有达到饱和 .(2 )溶解度曲线上面平面上的点 ,表示该温度下溶液为饱和溶液 ,且有晶体析出 .二、应用1.根据溶解度曲线 ,结…  相似文献   

2.
题目 在t℃时 ,将 10 0 .0gKOH溶于玻璃槽内的 10 0 .0 g水中 ,用 I=6 .0 0 0A的电流电解该溶液 10 .0 0h ,然后将温度调至t1 ℃ ,分离出KOH·2H2 O晶体后 ,测得m(剩余溶液 ) =16 4.8g。t/℃ 0 10 2 0 3 0S/g 96.8510 3 .2 5111.8612 6.2 4已知 :①KOH的溶解度如表 :②在表中的三个温度区间内 ,KOH的溶解度S与t成线性关系。③每电解 1molH2 O放热 4 8.7kJ。散热及其他热损失为总热量的 4 0 .0 % ,比热容 :cKOH溶液 =4 .2 0kJ/(kg·℃ ) ,c玻璃 =2 .4 0kJ/(kg·℃ ) ,m(电解槽 ) =10 0 .0…  相似文献   

3.
若以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根据溶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描点而连成的曲线就是溶解度曲线。图1中是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一、意义从图1可看出,溶解度曲线反映了点、线。面三方面的意义。豆.点(l)曲线上的任何一点表示物质在对应温度时的溶解度。如A、B、C分别表示物质X、Y、Z在t3℃时的溶解度各为3、入C克。(2)曲线的交点表示在交点对应的温度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如D点表示在tZ℃时X、Y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均为d克。2.线从钱的角度分析,溶解度曲线反映了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曲线越陡…  相似文献   

4.
一、选择题 (每小题有 1~ 2个正确答案 )1 t℃时 ,欲使一瓶接近饱和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某同学打算采取如下措施 :①降低温度 ;②升高温度 ;③加入适量水 ;④加入适量溶质 ;⑤蒸发适量水 .其中一定能达到目的是 (   ) .(A)只有①    (B)④⑤    (C)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图 12 图 1是某固态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试判断该固态物质在a、b、c、d四种状态时 ,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   ) .(A)a (B)b (C)c (D)d3 X、Y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2所示 .在 2支试管中分别盛有t1 ℃时X和Y的饱和溶液 ,将其温度…  相似文献   

5.
解答有关溶解度图象类题目要把握溶解度的概念,其次要明确溶解度曲线的意义:(1)利用溶解度曲线,可求出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2)比较同温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3)根据溶解度曲线倾斜度大小,可以确定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程度,并判断析晶方法;(4)可判断物质是否易溶、可溶、微溶、难溶;(5)两条溶解度曲线相交,表示该交点温度下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同时也表示两物质在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6)曲线上的点表示溶液是饱和溶液,曲线以下的区域表示不饱和溶液区,曲线以上的区域表示配制的溶液为饱和溶液,但溶质有剩余; 例1 某同学根据如图所示溶解度曲线获得以下信息,其中正确的是().  相似文献   

6.
此图有误     
贵刊1999年第8期刊登了《创造呼唤形象和灵感》一文,笔者读后,受益匪浅,但该文中有一图像有误。为了便于讨论,现把原文摘录如下:例题1:已知t℃时,CuSO4的溶解度为25g,现在t℃时,向500g10%的CuSO4溶液中加入agCuSO4粉末,求析出晶体的质量。原文作者最后所给图形如图1所示。图1  笔者认为此图与事实不符。当向原溶液中加入CuSO4粉末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A%随a的增大而增大,溶液首先由不饱和转化为饱和,在此过程中两个变量不是成简单的线性关系,表示这一过程的图不能简单地画成一条线段。因为溶质的质量分数A%与a…  相似文献   

7.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100克溶剂中溶解某固体物质达到他和状态时的质量。它受温度和溶质、溶剂的性质的影响。各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各不相同,其影响情况可以用溶解度曲线直观的反映出来。溶解度曲线就是将某物质的溶解度与其对应的温度,放在以温度为横坐标,以溶解度为纵坐标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所画成的曲线。由于各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所以画出的溶解度曲线的弯曲程度及方向也就不同(参着初中化学课本第136页图7-1)。1、点的意义。(1)溶解度曲线上每一点,均表示物质在某一温度的溶解度。如图1中…  相似文献   

8.
规律 1 在饱和溶液中 ,溶解度的数值大于溶质质量分数的数值 .例 1  2 0℃时 ,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6g ,则该温度下 ,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A)大于 36 %     (B)等于 36 %(C)小于 36 % (D)无法判断 解析 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可得 :2 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36g10 0g + 36g× 10 0 % =2 6 .5 % .应选 (C) .由计算可知 ,某温度时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值小于溶解度值 .规律 2 溶质质量分数不同而溶液质量相同的两种同溶质的溶液混合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原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9.
初中学生在学习“溶液”的知识时,经常遇到判断某溶液的状态,溶液是饱和的、还是不饱和的.学生往往发生认识上的偏差,造成判断的错误.其实只要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就能轻松判断溶液的状态,即某溶液是否饱和. 1.通过定性分析判断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①曲线上的每一点表示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如按坐标数据配制溶液恰好为饱和溶液.②曲线下方每一点表示如按坐标数据配制溶液为不饱和溶液.③曲线上方每一点表示如按坐标数据配制溶液,溶质不能完全溶解.  相似文献   

10.
例1 (2001年全国竞赛题)溶解度曲线中的任何一点都表示溶液的一种特定状态。当溶液状态发生变化时,表示溶液状态的点的位置(坐标)也将发生相应的改变,某固态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试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相似文献   

11.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与应用可从点、线\面和交点四方面来分析。1.点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个点表示的是某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溶解度。即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对应有相应的温度和溶解度。温度在横坐标上可以找到,溶解度在纵坐标上可以找到。溶解度曲线上的点有三个方面的作用:(1)根据已知温度查出有关物质的溶解度;(2)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查出对应的温度;(3)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或者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2.线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曲线的坡度越大,说明溶解度受温度…  相似文献   

12.
题目 已知 :在Rt△AOB中 ,∠AOB =90°,OA =3厘米 ,OB =4厘米 .以O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 1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设P、Q分别为AB边、OB边上的动点 ,它们同时分别从点A、O向点B匀速移动 ,移动的速度都为1厘米 /秒 .设P、Q移动的时间为t秒 ( 0≤t≤4) .图 1( 1 )过点P作PM⊥OA于M .证明 :AMAO=PMBO =APAB,并求出P点的坐标 (用t表示 ) .( 2 )求△OPQ的面积S(厘米2 )与移动时间t(秒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当t为何值时 ,S有最大值 ?并求出S的最大值 .( 3 )当t为何值时 ,△OPQ为直角三角…  相似文献   

13.
溶解度曲线是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或压强)改变而变化的曲线,反映的是物质溶解度和温度(或压强)的关系,以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纵坐标绘制的曲线。现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为例,叙述其涵义并摘录了近年来有关溶解度曲线的典型试题,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启发。一、溶解度曲线的涵义1.点的涵义①曲线上任意一点表示对应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  相似文献   

14.
三、有关溶解度的计算物质溶解性的大小用溶解度来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所溶解的克数,叫做这种物质在这溶剂里的溶解度.如果不指出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就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同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明确,在数值上,溶解度是指100克溶剂能够溶解溶质的最大量(以克表示).这时组成的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例如在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5.9克,就是说,在20℃时,100克水最多能溶解食盐35.9克.这时便组成(100+35.9)克食盐饱和溶液.所以,进行有关溶解度问题的计算,必须对溶解度和饱和溶液的概念有透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溶解度曲线是通过实验测出的各种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在直角坐标系中绘制的平滑曲线·它是溶解度与温度关系的数学(函数)表示法,其特点是直观、形象·一、全方位理解溶解度曲线1·溶解度曲线上每个点表示该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即曲线上每点都有确定的溶解度与温度一一对应,且溶剂质量为100克,溶质质量是相应的溶解度(S克),饱和溶液为(100+S)克·2·每条曲线都表示这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总趋势,即溶解度(S)是温度(T)的函数,其数学表达式为S=f(T)·(1)绝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曲线陡峭·如KN…  相似文献   

16.
溶解度曲线是以温度为横坐标,物质的溶解度为纵坐标绘制成的曲线图.它的特点是直观、形象,在近几年的中考中频频出现,已成为中考的一个亮点.一、溶解度曲线的原理1.点: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表示该物质在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即在对应温度下,溶剂的质量是  相似文献   

17.
1 利用知识模糊设计例 1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食盐水  (B)胆矾  (C)洁净的空气(D)澄清石灰水错解 :(C)或 (D) .分析 :如果望文生义 ,将纯净物与“洁净”、“澄清”联系起来 ,或者对结晶水合物的概念模糊 ,便会误入陷阱 .应选 (B) .2 利用限制条件设计例 2  2 0℃时 ,50g水中最多可溶解 5gA ;4 0℃时 ,1 0 0g水中最多可溶解 1 0gB .则两物质溶解度关系是 (   ) .(A)A >B  (B)A <B  (C)A =B(D)无法比较错解 :(C) .分析 :比较两物质溶解度大小必须有限制条件 ,即温度相同 ,否则无法比较 ,故…  相似文献   

18.
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某一物质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为了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在2007年各地中考化学中出现了许多与溶解度曲线相关的试题,现归纳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近几年中考都会出现与溶解度曲线有关的选择题,下面就以几道题为例,分析归纳学生容易忽视的细节.1.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C.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D.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 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解题思路A要求比较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当温度小于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当温度等于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当温度大于t1℃时乙的溶解度小于甲的溶解度,所以A错误;甲、乙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降到  相似文献   

20.
溶解度曲线反映了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由于它涉及知识点多、难度大,能更好地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知识应用的能力及获取信息的能力,成为中考的热点.现从点、线、面和交点四方面来剖析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与应用.通过2010年中考典例解析,引领同学们快速掌握解题方法.一、点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个点表示的是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即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对应有相应的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