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阅读下文及其注释,按要求逐一答题.梁君出猎①,见白雁群.梁君下车,彀弓欲射之②.道有行者,梁君谓行者止.行者不止,白雁群骇.梁君怒,欲射行者.其御公孙袭下车抚矢曰③:“君止.”梁君忿然作色而怒曰:“袭不与其君而顾与他人,何也[甲]公孙袭对曰[乙]昔齐景公之时,天大旱三年,卜之曰[丙]必以人祠,乃雨[丁]景公下堂顿首曰:‘凡吾所以求者,为吾民也.今必使吾以人祠,乃且雨,寡人将自当之.’言未卒而天大雨方千里者,何也?为有德于天而惠于民也.今主君以白雁群之故而欲射人,袭谓君言无异于虎狼!”梁君援其手与上车归,入庙门④,呼万岁,曰:“幸哉今日也!他人猎皆得禽兽,吾猎得善言而归.”  相似文献   

2.
《离骚》中“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句中“皇考”一词,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二课的随文注释为“皇考,太祖”。笔者认为,将“皇考”释为“太祖”是不恰当的。第一,“皇考”本来就指“死去的父亲”。《礼记·曲礼下》中有“祭王父曰皇祖考,王母曰皇祖妣,父曰皇考”之说,并进一步指明“生曰父,死曰考”。由此可知,“皇考”即为“死去的父亲”。第二,据对屈原家世的考证,“伯庸”是屈原父亲的字,故本文中的“皇考”即“伯庸”,也就是“死去的父亲”。第三,从“太祖”这一称谓来看,它有两个含义:一为庙号,指一个朝代的开国皇帝…  相似文献   

3.
“万”字     
汝[2]有田舍翁[3],家资殷盛,而累世[4]不识之乎[5]。一岁[6],聘楚士[7]训[8]其子。楚士始训之搦管临朱[9],书一画训曰“一”字。书二画训曰“二”字,书三画训“曰三”字。其子则欣欣然掷笔,归告其父曰“:儿得[10]矣,儿得矣!可无烦先生,重费馆谷[11]也。请谢去[12]。”其父喜从之,具币谢遣楚士。逾时[13],其父拟召姻友[14]“万”氏姓者饮,令子晨起治状[15],久之不成。父趣[16]之,其子恚[17]曰“:天下姓字伙[18]矣,奈何姓万?自晨至今,才完五百画也。”初机士[19]偶一解,而即讠也讠也[20]自矜有得,殆类是[21]已。【注释】[1]本篇选自《应谐录》…  相似文献   

4.
古文今解     
[古文] 张耳、陈馀,皆魏名士.秦灭魏,悬金购两人.两人变姓名俱之①陈,为里监门以自食.吏尝以过笞陈馀.馀怒欲起,张耳蹑②之,使受笞.吏去,耳乃引馀之桑下,数之曰:"始吾与公言何若?今见小辱而欲死一吏乎!③"  相似文献   

5.
后羿射箭     
夏王使羿射于方尺之皮,径寸之的。乃命羿曰:"子射之,中,则赏子以万金之费;不中,则削子以千邑之地。"羿容无定色,气战于胸中,乃援弓而射之,不中,更射之,又不中。夏王谓傅弥仁曰:"斯羿也,发无不中!而与之赏罚,则不中的者,何也?"傅弥仁曰:"若羿也,喜惧为之灾,万金为之患矣。人能遗其喜惧,去其万金,则天下之人皆不愧于羿矣。"(选自前秦苻朗《苻子》)  相似文献   

6.
[原文] 齐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予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殆所谓之不祥也?”晏子曰:“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也。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刘向《说苑》  相似文献   

7.
乾隆二十年五月,平定准噶尔。冬十月,大宴赉四卫拉特部落旧附新归之众于避暑山庄,曰绰罗斯、曰都尔伯特、曰辉特、曰和硕特。四族台吉,各封以汗王,贝勒,贝子,公。若而人其无隶属之宰桑,则归之公,如内八旗,外四十九旗,喀尔喀四部之例。至是而内外一家,遐迩同风之言允符。昔我皇祖之定喀尔喀也,建汇宗寺于多伦诺尔,以一众志。式循归章,建普宁寺于山庄之北麓,而为之记曰:“皇天有辅德之私,至圣有越世之度,君子有见几之作,兆人有可格之诚。我国家抚有众蒙古,讵准噶尔一部,终外王化?虽庸众有“威之不知畏,惠之不知怀,地不可耕,民不可臣”之言,其然,岂其然哉?以我皇祖皇考圣德神功,经文纬武。其于奠伊犁,勒铭格登山,朝四部落之众,而锡之爵,赐之币,式宴陈舞,可汗起奉酒称万寿,如今日者何难?默契大造,意若有待,是以遵养时晦,垂成弗为。  相似文献   

8.
伯庸考     
《离骚》首二句,“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研究屈赋的,从王逸以来,于屈原自述乃高阳的苗裔无异说,独于次句则解说不同。王逸认为“皇考”为原父,云“父死称  相似文献   

9.
《离骚》“朕皇考曰伯庸”句所指究竟何义 ,为千古悬案 ,故近人各有所论。如于幽明中探赜索隐 ,皇考伯庸当指屈原对其祖先屈申的称谓 ,伯庸乃屈申之表字。  相似文献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濮阳人[1]吕不韦[2]贾[3]于邯郸[4],见秦质子异人,归而谓父曰:“耕田之利几倍?“曰:“十倍.““珠玉之赢几倍?“曰:“百倍.““立国家之主赢几倍?“曰:“无数.“曰:“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余食;今建国立君,泽可以遗世.愿往事之.“……  相似文献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濮阳人[1]吕不韦[2]贾[3]于邯郸[4],见秦质子异人,归而谓父曰:“耕田之利几倍?“曰:“十倍.““珠玉之赢几倍?“曰:“百倍.““立国家之主赢几倍?“曰:“无数.“曰:“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余食;今建国立君,泽可以遗世.愿往事之.“……  相似文献   

12.
萧统年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萧统,字德施,小字维摩,南兰陵(今江苏常州市西北)中都里人。汉相国萧何之后。 《南史·梁武帝诸子·昭明太子传》:“昭明太子统,字德施,小字维摩,武帝长子也。” 《梁书·武帝纪》:“高祖武皇帝讳衍,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中都里人,汉相国何之后也。” 其祖顺之。 《南史·梁本纪上》:“顺之,字文纬,于齐高帝为始族弟。皇考外甚清和,而内怀英气,与齐高少而款狎。……以参豫佐命,封临湘县侯。历位侍中,卫尉,太子詹事,领军将军,丹阳尹,赠镇北将军,谥曰懿。” 《梁书·武帝纪》:“天监元年夏四月丙寅……追尊皇考为文皇帝,庙曰太祖;皇妣为献皇后。”按四月丙寅,《南史·武帝纪》作闰四月壬寅。  相似文献   

13.
象虎     
楚人有患狐者,多方以捕之,弗获。或教之曰:“虎,山兽之雄也。天下之兽, 见之咸惧而亡其神,伏而俟命①。”乃使作象虎⑦,取虎皮蒙之,出于牖(you)下。狐入,遇焉,啼而踣(b6)③。他日,豕暴于其里。乃使人被④象虎,又使其子持戈守诸衢(qu)⑤。田者呼,豕逸于莽,遇象虎而反奔衢,获焉。楚人大喜,以象虎为可以皆服天下之兽矣。于是⑥,野有如马,被象虎以趋之。人或止之曰:“是駮⑦也,真虎且不能当,往且败。”弗听,前,为駮攫而噬(shi)之。【注释】①伏而俟命:趴在地上听天由命。②象虎:形似虎的物件。③踣:跌倒。④被:披。⑤衢:大道口。⑥于是:在这时候。⑦駮:类似马的一种猛兽,食虎豹。【文化常识】“牖”及其他。古代住宅中  相似文献   

14.
乌鸦喜谀     
粤西桂林,近有荒村,多树木,柽(chēng)荫森森,上多栖乌鸦。一犬翘着枝头,乌鸦食其上。犬欲上之,恨无何,伏地喃喃,仰视注目以待,颂曰:“乌兄,久慕高风,未亲雅教, 素仰雅曲,如赐一曲,犹慰平生,心亦足矣。”乌听之,喜不自胜,伸腰展翅,(口呙)(口呙)(wāiwāi) 数声,食尽堕犬之口。犬曰:“雅曲已聆,心愿已足。蒙赐佳味,终身铭德。”鸦讶曰:“非闻曲之为,乃欲我口中之食耶!”悔之莫及。  相似文献   

15.
埳井之蛙     
埳井之蛙谓东海之鳖曰[“2]:吾乐与[3]!出跳梁乎井干之上[4];入休乎缺之崖[5];赴水则接腋持颐[6],蹶泥则没足灭跗[7]。还蟹与蝌蚪[8],莫吾能若也[9]!且夫擅一壑之水[10],而跨井之乐[11],此亦至矣[12]。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东海之鳖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絷矣[13]。于是逡巡而却[1  相似文献   

16.
古代寓言     
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 “吾忘持度。”反归取之。乃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 “何不试之以足?”曰: “宁信度,无自信也。”  相似文献   

17.
西汉刘向《说苑·善说》中载:“鄂君子晰之泛舟于新波之中也,乘青翰之舟,插(?)芘,张翠[羽之]盖,而揄犀尾,班丽袿衽。会钟鼓之音毕,榜(?)越人拥楫而歌。歌辞曰:‘滥兮(?)草滥予?昌桓泽予?昌州州湛。州焉乎秦胥胥。缦予乎昭澶秦踰渗。惿随河湖。’鄂君子晰曰:‘吾不知越歌,子试为我楚说之。’于是乃召越译。乃楚说之曰:‘今夕何夕兮?搴州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于是鄂君子晰乃揄修袂行而拥之,举绣被而覆之。鄂君子  相似文献   

18.
[原文] 孔子之楚,有渔者献鱼甚强,孔子不受。献鱼者曰:“天暑远市,卖之不售,思欲弃之,不若献之君子。”孔子再拜受。使弟子扫除,将祭之。弟子曰:“夫人将弃之,令吾子将祭之,何也?”孔子曰:“吾闻之,务施而不腐余财者,圣人也。今圣人之赐,可无祭乎?”(选自《说苑·贵德》)  相似文献   

19.
汾湖石记     
叶小鸾 《中文自修》2006,(12):50-50
汾湖石者,盖得之于汾湖也。其时水落而岸高,流涸而崖出。有人曰“湖之湄有石焉,累累然而多。”遂命舟致之。  相似文献   

20.
阅读下文及其注释,然后逐一答题.齐景公惩奢齐景公惩奢而好俭,诸大夫复日浸(?)淫靡,(?)俱景公之知,矫情事(?).每入朝,驾羸马朴车(?)从,衣恶甚,冠缨殆欲绝也①.齐景公谓其诚也,怜焉.召群臣曰:“寡人使子囊带②,赐而锦衣一袭及鞞琫容刀各一以为身章③.而等勿过俭也.”皆对曰[a]臣等藉君威灵,得从大夫之后.食虽弗凿,不我馁也.衣虽弗华,未尝冽也.愿君久有此土,俾万子孙食君之俭.《传》④曰[b]俭,德之共也⑤[c]共则一和⑥,俭则从康,从康则豫;一和则辑⑦[d]唯君图之.”景公悦.一日出游,会诸大夫飨于鹿门⑧,入而观焉.其车则泽⑨而焕也.其马则骄而腾也⑩.其服食则丰明精腴也⑾.景公以其给己,大怒曰:“叱嗟!而吾臣也,敢尔乎?”尽收而戮之⑿.j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