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2 毫秒
1.
酒意诗情谁与共--从李清照的"酒词"透视其多重人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清照的词作中 ,有一半写到、提到了酒 ,李清照的酒词充分体现了她的多重人格 ,她豪放潇洒的日常生活形同男子 ;酒词中流荡的“欲”使她还原成一个“真女人” ;同时她还有孤高自诩的文人心性。酒使李清照其人其文都呈现丰富、立体、复杂的风格。  相似文献   

2.
读书行路     
读书要读活,写人要写活。本文是从读李清照词联想到李清照本人。看来,作者对李清照的词不仅喜欢,而且十分熟悉。从文章中还可以看出,作者有着丰富的想像力,从李清照的词中读出了她的内心世界,读出了她的人生遭遇以及她的追求与向往。作者以华美的词汇、诗一般的语言来描写人物,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既让人看到了李清照真实的内心世界,又增加了文章的艺术韵味。  相似文献   

3.
评价李清照的诗歌、词赋不应只重视她的词 ,而忽略她的诗的研究。李清照的诗、词体现了她的指摘时政 ,歌颂英雄 ,表现了她的爱国主义情感。  相似文献   

4.
李清照一生到过很多地方,有很长一段时间,她与家人居住在宋朝的都城汴京,因此汴京的文化也是一点一滴地浸润到李清照的词作当中去的。不论是她的前期词还是后期词,都有很多文化、习俗的描写是与汴京密不可分的。在南渡前,她的词主要以描写闺中生活和离愁别绪为主,里面穿插着汴京生活的点点滴滴。而在南渡后,由于经历了国破家亡,她的生活飘忽不定,所以词中多了对故都生活的怀念和向往。可以说,李清照的词中反映了汴京的文化,而汴京文化又影响着李清照词的创作,二者的联系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5.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杰出的女词人,对她的词进行研究的文章,不计其数。人们主要从李清照词的自我定位、审美意蕴、心灵历程、人格情操等方面进行论述,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从李清照词体现的人性色彩这方面来看,还有研究的余地。本文将以她的咏花词的多样性、情感外化、女性阴柔美以及易安词与其他词人的咏物词作比较,来探讨李清照词中"花"意象的人性色彩。  相似文献   

6.
周军 《新课程研究》2010,(7):171-172
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艺术成就最高的女作家,尤其是在词坛,她享有"婉约之宗"的美誉。在李清照的《漱玉词》中,抒写女子内心感受的词作占了大部分,而李清照词坛地位的确立,亦得益于她的这些词作。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宋代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及其词学观一直被人们研究着,成为宋代文学研究中的一个焦点。胡适曾称李清照为最负文学盛名的女文豪。从她的生平思想作品中可以窥见其词学观。本文主要从李清照的词学作品中探讨和研究,对她的词学观进行综述并结合其词作进行简要分析,进一步分析她的词学观及其创作。  相似文献   

8.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著名女词人,一生写下了很多成为千古绝唱的诗词。她的诗词中有许多独特的、耐人咀嚼的意象。“舟船”作为古代诗人经常寄寓情感的一种审美意象,也出现在了李清照词中,并且赋予了新的文化意蕴,承载了她的五味人生,寄托了她漂泊、忧愁的心绪。本文通过对李清照词中的“舟船”意象的文化解读,旨在折射她的百态人生和她所处的动乱的时代。  相似文献   

9.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一位著名的女词人。她在中国文学史上,尤其是词的创作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在李清照的词中,众多意象的巧妙组合,构成了优美的词境。本文通过对李清照词中帘意象的统计分析,结合帘本身所具有的分隔和屏障的功能作用,以及李清照的人生经历,探究帘意象在李清照词中的深刻内涵,以及帘意象中所寄予的词人的闺妇闲愁和国破家亡的哀愁。  相似文献   

10.
宋代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在她的词中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塑造了一些鲜明而又丰富的意象,其中"舟"的意象的特点就是形态各异、不断发展变化的。通过对李清照词的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词人笔下"舟"的意象从前期"舟"最突出的"轻快"到中期"孤独"再到后期"载愁、漂泊"特点的变化,可以感受到她作为一个女性细腻复杂的情感体验,可以体会到她欢乐和凄婉的人生历程。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李清照六首咏梅词的分析,指出梅花记载了词人不同生命阶段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变化,承载了词人一生丰富深厚的情感精神,是词人生命状态的象征。  相似文献   

12.
李清照的咏梅词,记载了词人不同生命阶段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变化,是词人人格情结和生命咏叹的凝结。梅花意象表现了女词人对美与生命的追求与爱惜,是女词人的心声,也是民族与社会的心声。  相似文献   

13.
两宋后的梅花诗多平庸,独高启梅花诗如绵绵丘陵间突起的奇峰,令人叹为观止。高启的梅花诗对传统的新变主要表现为其浓厚的主体色彩、复杂化的梅花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思悟。  相似文献   

14.
宋代咏花诗非常繁荣,"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杨万里对梅花表现出特殊的偏爱,在其现存4200百余首诗中有140首咏梅诗,这个数目在宋代、乃至历代诗人中都不多见。分析其原因,梅花不但契合了杨万里在诗中表达情志的需要,更与他个人的志趣、品节有关。通过考察杨万里咏梅诗,我们将不难发现,清新可爱的梅花是杨万里诗品和人格最好、最真的写照。  相似文献   

15.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一生创作了近万首诗歌,他生性爱花,特别是梅花,在蜀的几年中创作了三十多首“咏梅诗”,这些诗融进了诗人自己的身世之感,展现了一种民族的伟大而永存的精神美,具有普遍的典型意义;为此,从四方面对陆游蜀中的咏梅诗做一粗浅的探析。  相似文献   

16.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对花有着刻骨的痴迷,她笔下的花数量多品种多且别具一格,尤其痴爱梅花.她的咏花词突破了前人诗词的传统模式,新颖别致.她以自己花一般的生命投入创作,创造了精美绝伦的意境.  相似文献   

17.
齐己《早梅》一诗描写了“梅花开”的情状,是咏梅诗里难得的佳作.原本习禅的僧人齐己却渴望投身于士大夫的政治生活,具有与其身份不相符的矛盾性,这种矛盾性是晚唐特殊的时代造成的,《早梅》一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体现出这种矛盾性.  相似文献   

18.
林逋隐居孤山,以咏梅著称于世,遂有所谓"梅妻鹤子"之说。但林逋咏梅八首律诗中,所写多称"小梅"、"孤根"、"一枝"。同时文人造访其所,所见也以松竹为主,由此可见其隐所植梅不多。整个北宋时期孤山梅花分布也极有限。所谓"梅妻鹤子"说也不见于宋人著作,是后世的想象之辞。  相似文献   

19.
在诗歌史上,梅花很早就被文人赋予了高洁品格的象征意义。到了宋代,咏梅成为文人的一时趣尚,两宋之交的杰出诗人陈与义一生以大量的诗篇咏梅,在梅的意象中,或寄托高远的人格理想,或传达脱俗的诗艺理念,或寄寓深切的怀乡之情,托意丰富,风格清迥,梅花的人文色彩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相似文献   

20.
陆游是南宋的伟大爱国诗人,他创作了相当多的诗歌作品。历来对陆游诗歌的研究不胜枚举。陆游在作诗之余,写下了一百多首小词。这些词内容丰富,抒发了真挚的性情,却为人所重视的程度不够,对陆游词的研究也非常少。本文从陆游作词的态度,对其中属于豪放一派的词作,写作特点及咏梅词重点作了讨论和阐述。无论是以柔情写哀情的豪放词创作,直抒胸臆的作词手法,还是孤芳自赏的梅的意象,都构成了陆游词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