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构建了反映公共资本与技术进步之间关系的实证框架;在此基础上,利用我国29个省1988-2007年相关面板数据对公共资本、省际溢出与全要素生产率间的长期关系进行了协整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在长期中,"硬"公共投资比"软"公共投资具有更大的技术进步效应;无论是"硬"公共投资,还是"软"公共投资,各项构成的技术进步效应均表现出一定的差异;"硬"公共资本和"软"公共资本对技术进步的跨区溢出呈现不同态势.  相似文献   

2.
技术进步既包括科技发明等"硬"技术进步,又包括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软"技术进步。首先利用包含能源投入和环境污染产出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Malmqusit指数)将中国各省份技术进步分解为代表"硬"技术进步的科技进步指数和代表"软"技术进步的纯技术效率指数和规模效率指数,然后以能源生产率指数表征能源效率,用面板数据计量分析方法分四大经济区域研究了技术进步各组成部分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科技进步对能源效率改善贡献率最大,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贡献率大致相当,而从区域来看,技术进步三大组成部分对能源效率的提高程度,东北和中部要大于东部和西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各类项目的长期调查研究,给出了包括项目质量、范围、成本和时间在内的项目四个"硬"要素的科学配置关系和分步集成方法的研究结果。这四个项目要素的科学配置关系是在项目资源约束下的四要素间客观匹配关系的描述,而它又具有各种不同的要素目标优先序列。作为实现这四要素科学配置关系的途径和手段,基于配置关系与集成的关系,提出了项目四要素两两分步集成的基本方法和技术,为项目集成管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现今的排球比赛中,不仅需要技术、战术、身体素质等“硬”技术,更需要排球意识即“软”技术。笔者在阐述“软”技术的重要性的同时,还通过多年的实践教学和训练,提出了提高“软”技术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油田最常见的加热炉炉管结垢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着重对各种因素对结垢影响的程度和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对结垢机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分析了现场垢样的组成成份,提出:硬垢形成是一个化学过程,软垢形成是一个物理过程,硬垢的生成加速了软垢的生成,软垢的积累又加巨了硬垢危害,并对预防炉管烧损做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亚里士多德技术制作四因说思想是存在的,包括技术制作的质料因、动力因、形式因和目的因四个方面.论文探讨了亚里士多德技术制作四因说的基本内容,并作了简要的评论.  相似文献   

7.
试论情报系统的发展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毅 《情报科学》1992,13(5):18-21
文章从分析情报系统的硬、软两大要素着手,讨论了情报系统发展的动力问题,并总结得出了情报系统发展的三大规律:智能化规律、情报环境交互作用规律和系统内部要素有机协调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明技术联盟组织间知识转移的机理,文章尝试采用仿生学方法,构建了一个由知识菌种、知识酵母、知识媒以及进阶知识四种发酵要素组成的理论模型,透析其内部"转移发酵"的趋同、趋异和协同发酵过程,接着进行了相应的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遵循"转移发酵"规律,注重各发酵要素的培育,是确保技术联盟组织间知识转移顺利进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碳是一种既软又硬的非金属元素。说它软,可以做很软的铅笔;说它硬,由碳元素组成的金刚石可以称为硬中之王。经过采用一定的加工手段,碳元素可以被拉成很细的碳纤维。这种细丝竟然胜过钢丝绳,并且能够在惰性气体中,耐受3000℃以上的高温,是一种具有奇妙性能的非金属材料。  相似文献   

10.
“高技术”、“高新技术”是“技术”的派生概念,因此本文首先从“什么是技术”这个根本问题谈起。一、“技术”概念的内涵和要素是.“技术”内涵的发展。在人类的历史上,技术经历了一个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与此同时,人对“技术”这个概念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表1为不同时期技术的特点与其内涵发展的归纳。2.技术的四要素。硬件、软件、智能件和支撑网络正是构成技术的四个基本要素,它们的内涵可概述如下:技术的硬件(Hardware),这是指用于执行特定的生产或服务的、具有一定的物理结构和逻辑组合方式的工具、设…  相似文献   

11.
能力导向的中国技术引进溢出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引进的溢出效应是中国技术追赶过程中长期关注的重要议题。以技术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作为技术引进的衡量指标,以创新能力作为导向,分析了中国技术引进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FDI)逐步成为首要的技术引进方式,技术贸易方式已经实现从硬件向软件的转变;FDI和软技术引进对技术创新能力具有正向效应,而硬件技术引进则呈现负向效应;无论是外商直接投资还是技术贸易的技术引进方式,都严格依赖于东道国的人力资本积累水平,而不是R&D经费人员比。  相似文献   

12.
在要素禀赋匹配理论等经济学理论基础上,构建耦合行业特征与要素禀赋结构的技术进步路径选择理论分析框架。理论上,单一静态的技术进步路径、动态的技术进步路径和自主研发对国家实现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表现程度依次增加。以中国装备制造业为研究对象,采用修正的生产函数构建的技术进步路径选择模型对技术选择模式与技术进步进行实证研究;对行业特征和要素禀赋结构与技术选择模式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外技术引进与模仿和外商直接投资与模仿是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主要技术进步来源;国内技术引进与模仿和自主研发对技术进步有显著负向影响;行业特征和要素禀赋结构对技术选择模式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江昀 《软科学》2003,17(1):2-5
本文运用现代社会学理论,从社会结构、社会流动、社会变迁三个方面分析讨论了技术传播的社会学机制。作者认为,本土技术在社会系统中的传播方向依次为行动子系统层次→制度子系统层次→规范子系统层次→价值观念子系统层次;社会对技术传播控制的方向正好相反;外来技术在社会系统中传播的方向是同时向社会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层次辐射传播,外来技术的传播是某一社会系统进化(变迁)的重要根源。  相似文献   

14.
基于系统论观点的企业技术改造二重性与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技术改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结构功能的存在使得系统功能同系统各要素的原功能并不一致.单纯从技术的先进性考虑会使引进的技术难以与企业其他要素相契合,致使企业技术改造的系统结构功能为负,因此,无论是引进技术的技术改造还是自主创新的技术改造,其系统的结构调整都不能脱离组织的管理.我国多年来技术改造成效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在技术改造过程中没有贯彻系统论的指导思想,只关注技术改造的技术属性而忽略了技术改造的管理属性.在研究企业技术改造的系统论与二重性、探讨企业技术改造应遵循的4个系统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系统论的企业技术改造模型.并进一步结合系统功能理论分析了企业技术改造系统的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15.
    科技服务业集聚结构与功能,与区域创新需求和条件息息相关。运用HDI、区位熵、灰色关联度对我国2003—2018年31个省域科技服务业集聚规模、时空分布态势、结构特征、区位因素进行研究,发现:(1)发达省域科技服务业集聚规模较大,省域间规模差距逐渐缩小;(2)研究和试验发展、专业技术、科技推广和应用三类服务业态的专业化集聚分别呈增长-重心东移、降低-重心西移和增长-均匀化趋势;(3)当前各省域集聚结构存在三种形态、两种主要演变趋势和四条演化路径;(4)区位因素对科技服务业集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但不同服务业态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最后,从省域间服务业梯次联动发展、不同经济水平省域当前服务业发展任务、基于区位因素制定服务业发展政策、服务业重点发展业态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研究有助于把握我国科技服务业集聚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区位影响因素,对于各省优化科技服务业发展规划与政策、改善科技服务业集聚结构和提升科技服务水平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各地区孵化器协会的纷纷成立,使得区域科技孵化网络由"地方政府—孵化器"的二级治理模式转化为"地方政府—区域孵化器协会—孵化器"的多中心治理模式。本文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研究了多中心治理模式下区域科技孵化网络的特征,提出了网络动态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结论表明:(1)多中心治理改变了区域科技孵化网络的主体功能和网络结构,使地方政府成为网络的外围支持性主体,更加强调区域孵化器协会对孵化器和其他相关主体的整合与管理能力,形成了三层网络紧密嵌套、实体网络和虚拟网络并存、不同层次网络紧密互动的结构;(2)以区域孵化器协会为核心的区域科技孵化网络应着重进行四方面动态能力的建设,即网络愿景能力、网络构建能力、关系协调能力和关系组合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技术链与产业选择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产业选择是后发国家发挥后发优势、赶超先进国家的重要策略选择之一.回顾和评述了现有的产业选择理论,指出随着全球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浪潮席卷全球,技术因素对产业选择越来越重要.技术、技术链与产业的复杂关系,使得产业选择中无法回避技术因素的分析.提出了一个包含技术因素分析的产业选择系统分析框架,着重描述了产业选择中的技术链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为了改善传统企业技术战略匹配的不足,在分析企业技术生态位与技术战略选择适应性基础上,运用双边匹配和多目标规划方法构建基于技术生态位结构特征(宽度和重叠度)的企业技术战略动态匹配模型,并以广州市萝岗开发区34家高新技术企业为例进行案例研究,通过Matlab软件编程求解得出34家企业应采用的技术战略.基于技术生态位结构特征的动态匹配模型可为企业技术战略选择提供一种更为宏观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张樨樨  董瑶  易涛 《科研管理》2022,43(7):124-134
数字经济通过压缩信息传递时空距离,增强了区域间技术转移活动的深度与广度。利用专利转让数据构建区域技术转移网络,结合模体分析揭示区域技术转移网络的局部结构特征,并通过指数随机图模型(ERGM)探究数字经济、区域软环境对技术转移网络形成的影响。研究发现:区域技术转移网络呈现出强互惠性、弱传递性的特征;数字经济发展推动区域技术转移向纵深发展,但数字经济发展差异导致技术转移网络中存在“富人俱乐部”特性与“技术孤岛”困境,将进一步加深区域间技术鸿沟;区域软环境因素中,法制环境、技术环境、政府治理环境、金融环境均对技术转移产生不同程度的正向促进作用,市场环境正向调节数字经济对技术转移的影响。据此为推动区域技术转移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0.
标准是企业乃至国家竞争的焦点,但标准的形成及其产业化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从而绩效不同。阐述了标准形成的不同机制及其特点,通过对大量案例的归纳整理,从标准的技术特征、市场环境、企业能力和政府政策等角度分析了影响标准形成及其产业化绩效的各种因素,由此提出了对我国ICT产业标准战略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