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信息论理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信息行为特征角度,论述信息开发利用过程中的信息伦理问题,提出在他律及自律的基础上提高社会信息伦理水平.同时对目前的信息研究作出评析.  相似文献   

2.
蒋捷 《今传媒》2013,(10):29-30
人肉搜索,是在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信息获取工具和信息交流平台。透明化的信息搜索和处理方式可惩恶扬善,对违法犯罪行为形成震慑作用;同时也带来如侵犯隐私权等种种弊端。人肉搜索模式下信息社会的伦理道德状况值得深思,其产生的伦理冲突亟待解决。该文以人肉搜索为着眼点,力图解析当今信息社会的伦理困境,并提出信息伦理构建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信息生态视角下社会网络伦理规约模型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岩  马捷 《图书情报工作》2016,60(14):56-66
[目的/意义]社会网络伦理作为社会网络信息活动中产生的新型伦理,其规约模型的构建较为清晰地描述如何规约信息人、信息技术、社会网络环境,从而为处理社会网络伦理缺失行为提供指导。[方法/过程]明确网络伦理的主体关系和研究范畴,基于信息生态的构成要素,阐释社会网络伦理的概念内涵。在对社会网络伦理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网络伦理缺失行为的主体根源即信息人的责任意识,以责任伦理为理论切入点,构建社会网络伦理规约模型。以“魏则西事件”为例,阐释社会网络伦理规约模型与该事件监管思想的契合度,最后提出基于社会协同的网络伦理规约实施策略。[结果/结论]建构社会网络伦理规约的理论框架,提出基于社会协同的网络伦理规约实施策略,对于引导和规范网络信息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时间是信息行为中普遍存在的情境因素,然而将时间视为稀缺资源,探讨其对信息行为影响的研究较为零散。本研究梳理信息行为领域中对时间限制和时间压力影响的相关研究,总结时间限制与时间压力对信息行为的作用和影响,以加深对时间因素的理解,呼吁信息行为领域对时间的关注。[方法/过程]在阅读与筛选近10年相关领域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系统性归纳与总结时间限制与时间压力对信息行为的影响,着重梳理时间限制与时间压力在不同类型的信息行为过程中的角色。[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时间限制与时间压力会对任务完成过程中的信息行为(包括搜索、浏览与撰写行为)、无明确任务下的信息偶遇行为和信息决策行为均产生影响。未来研究者应厘清时间限制、时间压力及其相关概念边界,明确时间压力测量标准,同时关注时间压力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信息伦理述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信息行为特征角度,论述信息开发利用过程中的信息伦理问题,提出在他律及自律的基础上提高社会信息伦理水平。同时对目前的信息研究作出评析。  相似文献   

6.
网络环境下信息伦理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伦理,其主导是信息价值观,这也是信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虽然只是人们信息行为的准则,但是它却是维系信息社会正常运转的力量。  相似文献   

7.
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一系列信息伦理问题的产生,主要缘于虚拟网络环境易导致档案信息行为失范、档案部门应对网络环境准备不足、网络与计算机系统存在安全隐患、网络信息立法不健全。解决当前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伦理问题,应结合产生问题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具体包括加强信息伦理教育、增强档案信息伦理意识,完善伦理决策机制、规范档案信息伦理行为,加强信息立法、正确引导档案信息合法行为,加强网络监控技术攻关、预防不道德档案信息行为发生。  相似文献   

8.
朱娴 《兰台世界》2013,(8):19-20
在单一的法律手段难以有效保护网络个人信息的现状下,应促使人们反思信息伦理。本文旨在以档案中个人信息保护为出发点,探讨个人信息立法的必要性和档案信息伦理对于个人信息立法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信息公平释义及其数字鸿沟问题 信息社会的特征有三个:第一,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与信息相关的因素增长。有学者认为,信鼠企业在国家中占的比重最高可以达到30%左右。第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相当大程度上体现在信息内容的丰富和信息手段的掌握。第三,信息和信息技术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取得实际效果。信息的重要陛引发了人们的获取欲,然而信息的稀缺性造成了人们对信息的争夺和竞争,信息公平就是人们在这种竞争情况下对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分配过程产生的价值期望,它要求在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分配过程中能够有对等平衡状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数字图书馆是赛伯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和研究领域,与网络环境类似也出现了许多失范的信息行为。为了有效地防止这些失范信息行为的发生,使数字图书馆能够更健康、更稳定地发展,我们必须积极采取对策解决数字图书馆的信息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11.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伦理问题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信息环境的发展,社会信息量的急剧增长,对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正在产生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社会中逐渐产生了一种新的信息伦理,文章探讨了网络环境下信息伦理的范围以及信息伦理的建立。  相似文献   

12.
网络信息生态环境的危机与保护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网络信息生态环境危机产生的表因是人们对网络的滥用与误用,内因是网络固有的开放性特征和网络主体伦理道德力量的不足,网络信息生态环境的保护要综合采用法律、技术和伦理等多种手段,同时也要为多元文化营造平等的交流环境。  相似文献   

13.
广告是传播信息的一种方式。广告在传播过程中,不仅对人们的消费行为、消费观念的变化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也会对整个社会的文化、道德伦理等方面产生一定影响。可以说,广告具有普遍的社会影响力,而这种社会影响基本是依赖各种媒体存在的,因此,媒体应该对广告的社会效益负责。  相似文献   

14.
信息伦理学是一门由多学科相互交叉、融合且具有广泛发展空间的新兴交叉科学,其研究的内容包括了在信息生产、信息传播、信息处理和信息利用等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伦理问题,并将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信息技术的进步在带给人类效率和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意想不到的伦理问题。本文探讨了网络环境下信息伦理的新特征,分析了当前各种信息伦理的失范现象。并就如何构建网络行为下的信息伦理提出了自己的构想。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的新媒体环境中,受众从被动的信息消费者转变为主动的信息生产者和传播者,信息的来源渠道被拓宽,信息传播的内容海量化、方式多样化。然而,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传播的参与者表现出道德观念淡薄、伦理失范现象普遍等问题。本文以"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和"姚贝娜事件"报道为例,分析新媒体环境给新闻伦理实践带来的威胁与困惑,并就其对策提出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信息活动的伦理维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活动不仅是一个行为技术问题,同时也是一个行为价值问题。准确把握信息活动的伦理维度是信息伦理研究的认识前提。文章从信息活动的内在价值尺度和信息活动的外在道德秩序与规范两方面对这一基础性问题进行了论证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赵静  毛强 《航空档案》2006,(3):53-54
本文主要介绍了信息伦理道德的概念及信息活动中存在的伦理道德问题,在此基础上剖析了信息伦理道德产生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 探析硕士研究生网络学术信息查寻行为中的情绪作用机制,以深化信息查寻行为中情绪问题的研究。[方法/过程] 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法,收集网络环境下25位硕士研究生学术信息查寻活动的相关数据,使用三级编码对质性数据进行分析,提炼其信息查寻行为中的情绪特征与行为特征。[结果/结论] 硕士研究生在网络学术信息查寻行为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类型的情绪效价和情绪唤醒度,前者包括积极情绪、中性情绪和消极情绪,后者包括高唤醒度、中唤醒度和低唤醒度;情绪效价与情绪唤醒度将引发不同类型的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  相似文献   

19.
苗菁  张卓 《新闻前哨》2001,(1):15-16
伦理学是有关道德的哲学,其核心问题是“善”与“不善”。传播伦理是伦理学在传播领域的实践,是贯穿在整个传播进程中的道德观念。如德国伦理学家包尔生所说:“道德哲学的首要目的并不是规定人们应当做什么和人们应当根据什么原则来判断,而是描述和理解人们实际上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而要理解这些就意味着要理解他们的风俗、法律和制度的目的论的需要”。①因此,传播伦理中的道德不仅是调整各种关系的社会规范,更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发展进程中,在传统文化笼罩下形成的一种集体的价值观与心理积淀,是传播过程中的无意识。这里讨论的中国…  相似文献   

20.
微阅读作为新型阅读行为,在当前阅读中影响越来越大.本文从阅读材料、阅读体验、阅读心理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微阅读行为的表现形态.同时,在深入探讨微阅读与浅阅读的根本差异后认为,微阅读是对当前迅速变化发展社会的适应,因而不能简单地将微阅读定性为浅阅读.此外,基于信息权利视角,本文还从信息隐私权、信息准确权、信息产权、信息资源获取权四方面对微阅读信息伦理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