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黎野 《中国科技纵横》2010,(5):240-240,162
毛泽东与邓小平的物质利益观,是马克思主义物质利益原则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光辉成果。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从党性高度强调给人民群众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物质利益思想,内在地回答了实现人民物质利益的标志和根本途径问题。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揭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建国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曾做了大量有益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果,积累了许多经验,但也有过深刻的教训。毛泽东的探索成果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本文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三个方面简要论述了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邓小平理论及改革开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毛泽东功利思想的构成要素、本质与核心分析,阐述了毛泽东“人民利益为本”功利思想的实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探讨了毛泽东功利思想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对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以及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解决社会道德问题与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指导作用与价值.  相似文献   

4.
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的构建王学俭在邓小平同志特色理论指导下,中国人民通过十八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实践,特别是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四年多来,使人们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华民族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操作...  相似文献   

5.
刘德涛  纪旭 《科教文汇》2009,(1):184-184,188
毛泽东、邓小平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分别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对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作出了巨大贡献。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最初探索者。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6.
中国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毛泽东同志继承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主要思想,并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联系起来,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的青年观。毛泽东同志充分肯定了青年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中国社会变革中的作用,精练概括了青年的本质特点,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玉明 《科教文汇》2012,(1):192-193
近年来,在我国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一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其中一点就是把1978年以前3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看成"只是一部荒唐史",赞扬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是对社会主义的否定和对"以英美为师"的"近代文明主流"的回归,把改革开放的历史与前30年的历史割裂和对立起来。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奠基人,在建国后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毛泽东对中国如何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进行了宝贵的探索和艰辛的开拓。研究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这一思想,对于我们目前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胜利70周年。毛泽东同志在这一时期的经济思想有效的解决了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困难局面,为实现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回顾毛泽东同志在这一时期的经济思想,对于当前我们全党全国人民都在为努力实现中国梦有很好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卢蕾  冯流 《科教文汇》2008,(20):25-25
中国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毛泽东同志继承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主要思想,并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联系起来.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的青年观。毛泽东同志充分肯定了青年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中国社会变革中的作用,精练概括了青年的本质特点,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的创新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的整个体系。从中国革命初期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活动,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谢佳 《科教文汇》2009,(6):235-235
毛泽东的创新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的整个体系。从中国革命初期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活动,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的教育思想所包含的内容丰富,它是在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教育思想基础上的新发展。邓小平同志的教育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指导新时期我国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小平同志为我们留下的极其珍贵的遗产,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我党思想、理论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对于指导我国人民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昂首走向新世纪,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小平同志的科技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源于他对当代世界科技经济发展的深刻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反映了当代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他高瞻远瞩,面向未来,不仅是指导我们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断进行科技创新,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创造中国…  相似文献   

14.
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重要问题。毛泽东同志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进行了初步的有益探索。邓小平同志明确地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形成了邓小平发展理论。江泽民同志作出了“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论断,形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理论体系,这是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创新;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完善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人正是这样深化对发展理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学会》2008,(12):12-13
<正>向科学进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新中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1956年1月,毛泽东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同年8月,国务院组织全国600多位科学家,制订出《1956—1967年科  相似文献   

16.
谋民利者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毛泽东作为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高度认识民生问题的重要性,深刻理解关注人民群众的必要性,十分强调关心人民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7.
今年12月29日,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中国科技界最有威望的领导者、中国发明协会名誉会长聂荣臻同志诞辰100周年,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纪念和缅怀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特别是为中国的科技事业包括发明事业付出毕生心血和...  相似文献   

18.
2009年3月21日,中国未来研究会在北京召开了“纪念中国未来研究会成立30周年大会”。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宋南平同志到会祝贺并致辞。30年来,中国未来研究会的全体同仁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饱含着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热爱、对真理的热爱.艰苦探索、开拓进取,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卓著的贡献。今后.中国未来研究会将继续发扬学科优势,更广泛地团结全国未来学研究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社会责任,同心同德,振奋精神,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作出新的贡献。中国未来研究会理事长张文范同志在会上作了题为“科学发展,引领未来”的4艮告,我们将报告全文刊出,供读者参阅.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取得新成就、创造新经验,有效发挥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强大作用,鼓舞和激励全国人民在党中央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奋进。本文从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多元文化的背景三个方面对建设精神文明进行了探究,旨在丰富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陈松林  李辉 《科技创业月刊》2013,26(5):146-147,150
建设现代国家,是辛亥革命开创的中国政治建设的任务,实现民主共和是辛亥革命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取向。历经孙中山渐进民主和毛泽东激进民主的艰辛探索过程,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新的经验,中国逐渐走出了一条有序民主的政治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国家建设,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制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