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燕 《湖南教育》2002,(6):28-28
结合课本插图理解。学习课文《长城》中“蜿蜓”和“盘旋”两个词的时候。我先让学生看课本上的长城远景图,问学生看到的长城是什么样子?为什么远看长城会是这样的?再叫学生找出课文中写这个意思的词。这样做,使学生不仅形象地理解了词义,而且体会到了长城修筑之不易及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结合生活体验感悟。《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有一句讲作者肖复兴见到叶老“那样随便、和蔼,作者头顶上神秘的光环消失了,我的拘束感也消失了”,“拘束”什么意思?我引导学生:你们在生人面前感到不随便,这种感觉就是“拘束”,课文中指开…  相似文献   

2.
一、新旧联系 ,理解总结段 ,设计教学思路在学习《长城》之前学生已经学过《颐和园》和《赵州桥》这两篇同样是描写文化古迹的文章 ,三篇文章写法上有共同点。教学伊始 ,我通过一道思考题导入《长城》一文的学习 :“找出《颐和园》《赵州桥》《长城》这三篇文章中概括全文内容的句子在哪儿?起什么作用?”学生不难找出《颐和园》一文中概括全文内容的句子是“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这句话在文章开头 ,起总起的作用 ;《赵州桥》一文中概括全文内容的句子是“这座桥不但坚固 ,而且美观” ,在文章中间部分起过渡作用。通过读书 ,学…  相似文献   

3.
一、从“伤”说起《伤仲永》,题目中的“伤”字应该怎样理解?通常都将“伤”理解为“哀伤、惋惜”之意,认为《伤仲永》一文,旨在为方仲永的不务学而哀伤、惋惜!但观《伤仲永》全文,却并非以抒情为主,而是以叙事为主,辅之以议论。所以,我认为,题目中的“伤”应该理解为“伤害”,意即“遭到伤  相似文献   

4.
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夏衍同志的《包身工》一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对其中“佳肴”一词的合意,教师在讲解时常作反语分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中第一册教学参考书(第97页)也说是反语,即“坏菜”之意。笔者认为作反语理解不很恰当。菜肴的好坏有其客观标准,但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以及心理因素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抄歌     
现在的中学生朋友对“抄歌”这个词已显得十分陌生了,然而在我们读中学的那个年代,这两个字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80年代与90年代就只隔着一道门坎,然而80年代与90年代的流行音乐恍如隔世。今天的中学生朋友肯定对《让我们荡起双浆》和《年青的朋友来相会》这些歌不大感兴趣了。但在当年,长城内外,大河上下,年青一代,有谁不为这些歌曲陶醉。这些歌以一种激昂向上的情绪呼唤着年青一代的成长,正体现了改革开放之初我们整个民族的一种蓬勃向上、  相似文献   

6.
《水浒传》为传奇小说,学生不明白“传奇”的含义。有些教师理解“传奇”之意也似是而非。最早使用“传奇”一词的是晚唐裴铏,裴铏将其小说集定名为《传奇》,宋以后人遂以之概称唐人小说。著名的有蒋防的《霍小玉传》,沈既济的《枕中记》,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李朝威的《柳毅传》,白  相似文献   

7.
《教师之友》1997年第2期刊登了《浅谈“离离”之意》一文中认为,小语教材第三册《草》一诗中的“离离”一词应译为“一行行,一棵棵”。我对此有不同看法。我认为“离离”解释为“形容野草茂盛的样  相似文献   

8.
学生在语文课中提出来的问题,我做了些分析,常常发现有不少似乎是对课文中的一些词句不理解,而仔细一推敲,却又不是某个词某句话的问题,而是要从词与词、句与句的联系中去分析才能理解的。这样就得到了一点启发:学生原来对词句的不理解只是现象,实质却是对那些词句表述的深刻内容还不能确切认识,对词句表达的思想感情还不能贴切体会。例如第九册的看图学文《长城》,课文中有这  相似文献   

9.
“能”的常用义是当“能够”(动词)讲,但它在诗词中的意义跟它的常用义是不相同的。例如白居易《忆江南》这首词中有: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这里的“能”字课本中没有注释,不少人都将这个“能”字理解为“能够”之意,这实际上是错误的。这是因为“能”字在这里  相似文献   

10.
漫话“一”     
张雁 《语文知识》2002,(10):13-13
“一”是汉字中最简单的字,却有十余种解法。 李白《蜀道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个“一”是最小的自然数,是“数之始”。“一”有“纯一不杂”之意,如《管子·水地》:“故水一则人心正。”尹知章注: “一,谓不杂。”“一”作“全”“满”解,如李煜《清平乐》词:“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虞美人》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当“一概”“都”讲,如《荀子·劝学》:“一可以为法则。”而《孙子·谋攻》里的“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中的“一胜一负”,只有理解为“或胜或负”才是准确的。杜甫《石壕  相似文献   

11.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谈及的“形”,虽然其基本意义与“形式”这一词是不相同的,但是其中却包含着对于“形式”的理解。本文从刘勰对“形”涵义的理解出发,探讨刘勰由此形成的“形式美”观念。  相似文献   

12.
“奇服”不奇“余幼好此奇服兮”中“奇服”一词 ,教材注为“奇特的服装 ,指下文的长铗、切云冠等”。人教版教参也就据此理解为屈原自小爱着奇特服装 ,以示德行高洁 ,志向远大。这种解释或许本于王逸的《楚辞章句》 :“言己怀德不用 ,复高我之冠 ,长我之佩 ,尊其威仪 ,整其服饰 ,以异于众也。”殊不知 ,《周礼·阍人》中严格规定 :“奇服怪民不入宫。”而且先秦时期 ,“服以为礼 ,服以为仪” ,冠服与仪礼是密切关联着的。试想 :深谙礼制的楚大夫屈原 ,又怎会穿着奇装异服出入宫廷呢 ?也许有人认为 ,这只是诗人借机表露自身的高洁品质而已 ,…  相似文献   

13.
一、“《四书》不是杜撰”如何解林黛玉进贾府,与宝玉、探春等兄弟姊妹相识。谈讯之际,宝玉亲口说出:“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其言下之意,似乎对《四书》格外推崇。但我们都知道,宝玉是封建社会的叛逆,他对封建礼制、意识从骨子里厌恶、反对。在此却肯定《四书》,是否与人物性情相悖呢?对此又当如何理解呢?按:理解宝玉所言的“《四书》不是杜撰”,不可局限于文字表面,当解其言外之意。宝玉所言“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其言外之意,即将《四书》以外的作品,如诗、词、歌、赋、戏曲、小说等,皆…  相似文献   

14.
《长城》一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人教版“教参”上这样解释句中的“才”字:这里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多么不容易,饱含着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2002年版“教参”仅把这句话中的“赞叹”改为“赞美”,两个词的语义近似。  相似文献   

15.
释“落索”     
《颜氏家训·治家》引谚语云:“落索阿姑餐。”因谚文简晦,其“落索”一词甚为费解。旧说有二,似皆未允:卢文弨曰:“落索,当时语,大约冷落萧索之意。”郝懿行云:“落索盖绵联不断之意。”(《尔雅·释诂》“貉缩”条下疏文)王利器先生认为“家训此文,并无绵联不断之意。把‘落索’一谚放在全文中去理解,仍以卢说为长。”(见《颜氏家训集解》)  相似文献   

16.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检测 1.选出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嫉恨”的“嫉”,音与“疾”字相同,声调念去声。课文中的这个词,不应解为“因忌妒而愤恨”,而应理解为憎恨。 B、“诅咒”的“诅”,音与“祖”字相同,声调念上声,“诅咒”是咒骂之意。  相似文献   

17.
“不刺”一词,在金、元院本及以后的杂剧、传奇中屡见。但它究竟是什么意思,注家并不甚清楚。在解释《西厢记》第一折“颠不刺”一语时,王伯良日:“颠,轻佻也,不刺,方言助语辞。”凌濛初则以为是“没头脑没正经之意,在可解不可解之间。”  相似文献   

18.
东坡的中秋词,历来评价很高。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甚至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可是,对“中秋词”的解释却很不一致。不但对词的思想内容理解不一,而且就词的字面来说,也没有一个能为绝大多数人(绝不是全部,因为这是不可能的)都能接受的见解。最近《光  相似文献   

19.
刘佳红 《教师》2010,(32):118-118
在《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中,我们通过黛玉的眼睛,看到了贾府华丽富贵的程度。但在描写贾政、王夫人内室的那段文字中却连用了三个“半旧”:在研读了文本和原著后,对“半旧”一词的理解,我觉得站在儒学的角度从四个方面分析贾政,即从文化涵养、教子齐家、修身正己、恋旧情结来解读可以更全面更细致地解读“半旧”,也更显《红楼梦》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0.
1、《静女》中的女子应是男青年“寤寐思服”的美人解读《静女》一般不外两说。其一为刺时说,代表为郑玄。郑玄注《静女》为刺“卫君无道,夫人无德”。其二为约会说。张松如主编的《中国诗歌史》云:“《邶风·静女》一诗,是写情人幽会的……”(P89)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著的第三册《语文》教科书也从此说。约会说近中的鹄,却将静女理解为浪漫多情主动示爱的“美人”。对此,笔者谈谈一己之见。《诗经》中“静女”一词只在本诗出现。朱熹注为:“静者,娴雅之意”;“静女”就是指文静稳重的女子。那么,女子为何能文静稳重呢?看《诗经》中的诗句: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