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教学目的的确定初中二册第五单元的四篇散文都侧重于抒写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但它们又各有特色。《荔枝蜜》由蜜蜂酿蜜引起联想,热情赞美了劳动人民的忘我精神,重在抒情;《猫》叙写了三只猫的不同境遇,重在叙事;《小麻雀》是一篇写物散文,描绘了小麻雀的受伤形象以及被猫咬的经过,重在描写。同时,为了表达自己对小麻雀的深切同情,文章还细腻地写出了作者当时的心理活动。心理描写和对小麻雀的神情、动态的描写,都来自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如果作者不是身临其境地仔细观察受了伤的麻雀,就不会那么生动逼真地写出小麻雀的外形、神志、动作,如果作者只是冷漠地对待眼前发生的一切,对小麻雀的遭遇没有深切的同情,也就不会把自己的心理活动写得那么感人。因此,指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活、热爱生活;培养学生全面而细微的观察能力,并让他们学习把自己的心神完全注入所观察的生活中去的观察方法应该作为本文的教学目的。二、疑难字词句补说近义词辨析: (一)表情、神情、神气这三个词意思相近,都指表露出来的思想感情、内心世界。但在其内涵和使用范围上有区别,试看课文中的句子: 1、它的举动和表情可露出了十分委屈和为难的样子。 2、它的眼睛现出进退为难的神情。 3、小黑豆似的眼睛带着点要亲近我又不敢完全信任我的神气。“十分委屈和为难的样子”是表露出来的思想感情,所以前面用“表情”。“进退为难”是它的内心世界,所以用“神情”。例3除有内心世界的活动外,还有表露在小黑眼睛中的某种气质。这儿  相似文献   

2.
感受生活是写好作文最关键的一步。也就是对生活要有敏锐的观察,心里要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只有这样才会写出生动、形象而又富于魅力的文章。许多小朋友说作文没有什么可写,或者写出来的文章干巴巴的,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这份观察和感受。学习写作文,先得学会感受生活!祝星晨小作者的《快乐》是一篇写得很棒的作文!小作者用通顺、自然、优美的文字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快乐,该怎么样去追求快乐。小作者没有用华丽的辞藻,却很有吸引力,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小作者对自己身边的生活有真实的感受。比如“当风儿呼呼吹来,在它脸上挠痒痒的时候,害羞的它…  相似文献   

3.
开心一笑     
《当代学生》2013,(11):64
观察日记老师让同学们回家后,仔细观察一种动物,写一篇观察日记。麦克按时完成了作文,并把作文本交给了老师。作文本很快发了下来,老师在上面写了这样的批语:"这篇作文语言流畅,词语运用恰当,文中动物描写得生动传神。可是,我亲爱的小作者,请你明天务必带上你家  相似文献   

4.
《小麻雀》是作家老舍三十年代的作品,这是一篇写动物的散文。通过记叙一只带伤的小麻雀又被猫咬伤的经过,抒发了作者同情弱小、关心被侮辱被损害者命运的感情。文章还透露出弱小者要尽快觉醒,勇敢地抬起头来掌握自己命运的热切希望。课文细致地描述了“我”所见到的这只小麻雀的形象:它羽毛“刚长全”,曾被人“养熟”,左翅的一根特别长的长翎“给扯坏了”,似乎要“脱落下来”;它只会“跳”和短距离低“飞”,模样“并不美丽”;“它被人毁坏了,可是还想依靠人”,“它的眼睛现出进  相似文献   

5.
老舍一九三四年写的《小麻雀》是一篇记叙性散文,写的是一只小麻雀受伤之后又被小猫衔住,最后被“我”救出的经过。在这篇不到两千字的短文中,作者让我们和他一起看到了小麻雀被害的惊险过程,也让我们听到了作者同情被损害被侮辱的弱者的心声。老舍借小生灵的遭遇,吐自己胸中的郁悒,感情真挚,观察细致,既有深情的叙说,又  相似文献   

6.
《小麻雀》     
角度之一,“小黑豆似的眼睛”描写,作者扣住“眼神”,对小麻雀的眼睛作了传神的写照,准确地透视了它复杂的心理过程,耐人寻味,课文中直接写小麻雀的眼睛主要有六处,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展示了小麻雀在不同情况下的心理状态,间接写小麻雀的眼睛,在第二自然段里较典型,接连三次间接写了小麻雀的眼睛,突出了小麻雀的“小黑豆似的眼睛”给人印象之深,表达了作者对小麻雀的深深的爱怜之情,苏东坡云:“传神之难在目。”作者正是通过对小麻雀“小黑豆似的眼睛”的描写,透视出受损害的弱小  相似文献   

7.
意外的一课     
一天下午,我和孩子们一走进教室,就听到有小鸟的叫声,原来是小麻雀飞进教室无法出去,正在乱飞乱叫。我们关好门窗,捉住了麻雀,孩子们高兴得跳了起来。他们问:老师,小麻雀为什么飞到我们教室来了呢?孩子们的提问给了我启示,为什么不用小麻雀这活生生的教材给孩子们上一节课呢?于是,这意外的一课就这样开始了。首先,我请小朋友观察麻雀的外形特征。经过大家的争论和我的介绍,使幼儿初步了解了麻雀的外形特征,并知道了麻雀是吃害虫的益鸟,我们要保护它。  相似文献   

8.
《麻雀》一课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教学时,要启发学生抓住动物的特点观察、体会,只有观察有序,才能写得有条理,只有观察得仔细,才能写得具体生动。通过下面板书引导,着重让学生理解课文是如何从动作、神态、声音等方面去刻画老麻雀的“勇敢”,小麻雀的“弱小”,体会老麻雀“奋不顾身”的原因——伟大的母爱。  相似文献   

9.
师:《养花》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生 :主要写养花的乐趣。师 :你说得很对。你是怎么知道课文主要写养花的乐趣的 ?能从文中找出根据吗 ?生 :从第1自然段“我只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可以看出。生 :从文章最后一节也可以看出。师 :同学们找得很对。作者在文章一开始就告诉我们 :“我只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最后又告诉我们 ,他从养花中得到了哪些乐趣。同学们 ,请你们再读课文 ,看看作者究竟从养花中感受到哪些乐趣呢 ?生 :把花养活是一种乐趣 ;通过养花得到知识是一种乐趣 ;养花锻炼了身体是一种乐趣 ;与别人分享劳动成…  相似文献   

10.
每当老师要同学们把记叙文写得生动感人的时候,总有同学说:“没什么好写的”,其意思是说,生活中的一些常事不值得写,要是有董存瑞、黄继光的事迹,我也能写得感人。可是,生活中炸碉堡、堵机枪的事情极少,而那些写常事能感人肺腑的文章却浩如烟海。但是只要你用心阅读,你就会发现,作者仔细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并细腻地描绘出来,这是文章感人的重要原因。细节,是描写人物、情节、环境的最小单位。它在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主题思想的表达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中学生写记叙文,要写得生动感人,也必须写好细节。下面,我们来看看作家怎样运用细…  相似文献   

11.
片段 (出示句子: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师:“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是什么力量使这只老麻雀不顾一切地飞下来救小麻雀呢? 生:老师,我觉得这是一种伟大的力量。 生:我觉得是母爱的力量。这只老麻雀是小麻雀的妈妈,所以它才不顾一切地飞下来救护小麻雀。 师:是的,母爱是无私的,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爱的怀抱里。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你的长辈是怎么爱你的?  相似文献   

12.
小麻雀     
“喳,喳,喳!”窗户上传来鸟的叫声,我的睡意一下子全消了,轻手轻脚地走到窗户前,一看,原来是一只小麻雀,我趁它不留神,猛地抓住了它。 这只小麻雀长着嫩黄的小嘴,粉红的爪子,黑色的身子。我把它翅膀上的硬毛剪去一半,小心地将它放进盒子里,铺上报纸,撒上一些碎米,但是小麻雀怎么也不肯吃。晚上,我怕小麻雀闷死,就用一根线牢牢地把它系在窗户的插销上。  相似文献   

13.
《麻雀》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写的。文章的主要内容是:猎狗看见了一只从巢里掉下来的小麻雀,奔过来想吃它。这时,老麻雀  相似文献   

14.
老舍的《小麻雀》写的是一只小麻雀“‘猫’口余生”的遭遇,寄寓作者对被伤害被侮辱的弱小者命运的同情便是全文中心所在。如果读者不了解作者当时的写作历史背景以及他具体身世和思想感情,那是很难领悟作者撰写此文的意图和文章的实质的。用什么方法让时隔六十多年后的学  相似文献   

15.
校园绿树的树枝上,站着几只小麻雀,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一会儿,小麻雀们飞到草坪上蹦蹦跳跳。“小眯眼”眯起小眼睛,盯住了几只小麻雀,这是为什么呀?因为今天的作文课上,程老师将要指导大家学写“麻雀作文”。嘿!多新鲜的富有创造性的作文样式。不知怎的,“小眯眼”看到眼前的小麻雀,感到格外亲切、可爱。“丁零零”!上课的铃声响了。同学们都睁大好奇的眼睛,望着黑板上画的几只小麻雀,望着微笑地站在讲台上的程老师,兴致勃勃地等待程老师拉开学写麻雀作文的帷幕。“你们想学写麻雀作文吗?那么,先把自己变成一只小麻雀吧!听,小麻雀说话啦!…  相似文献   

16.
不论写什么文章,都要按一定的顺序来写,文章才会条理清楚、层次明白。请看下面这篇小文章,请注意小作者写玩具时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那是一件玩具——音乐小熊。因为它比较大,所以我又叫它“音乐大熊”。它的头很大,耳朵是半圆形的,脸上嵌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小巧的鼻子  相似文献   

17.
小麻雀     
刚踏进家门,奶奶就满面春风地告诉我:“朝朝,我给你捉了只麻雀。”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你不知道,对小鸟我有多么喜欢啊!我常出神地望着天空中翱翔的鸟儿,它们那美丽的羽毛,优雅的身姿,令我无比神往。而现在,我终于能拥有一只小鸟了,即使它是一只麻雀,也足以让我激动不已了。来到阳台上,只见小麻雀正在笼子里蹦来蹦去,别提有多兴奋了,我蹲在笼子旁观察着。这只小麻雀全身棕色,只有肚子是白色的,喙金黄金黄的,还挺漂亮的。我真是爱不17释手啊!要吃饭了,我拿来两个碟子,一个装满水,一个装满米,小心翼翼地打开笼子,把食物放进去。可小麻雀并不…  相似文献   

18.
《小麻雀》是人民艺术家老舍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描写一只小麻雀的遭遇,奇寓了对被侮辱被损害的弱小者命运的同情,同时含蓄地表达了对弱小者以抗争求生存的期望。 描写的细致生动是本文最突出的艺术特色。在形象描绘中,作者采用了画眼睛的写法。我们知道,鲁迅在人物形象的描绘上特别推崇中国绘画中画眼睛的方法,他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的是画他的眼睛。”老舍运用拟人手法,着力描写小麻雀的眼睛,不仪透露出小麻雀处境的艰难,委屈胆怯的心境,而且反映出作者自己的心理状态。 雨后,作者在自己的庭院里发现一只受伤的小麻雀,看它“小黑豆似的眼睛带着点要亲近我又不敢完全信任我的神气。”这是对小麻雀的眼睛的第一次描写。作者透过小麻雀的眼神,揣摩它的心理活动。受伤后的小麻雀委屈,恐惧,想求人帮助又有疑虑,有求生的欲望,又对人不信任。这些复杂的心理活动都是从  相似文献   

19.
放学了,我坐爸爸的自行车回家。突然,我看见路边有一只小鸟,好像不怎么会飞。我们下车一看,果然是一只刚学飞的小麻雀,它一见到我们就飞起来了。可是,只飞了一点儿路,它就再也飞不起来了。我们很快就把它捉住了。小麻雀的毛软绵绵的,摸在手上舒服极了,我很想把它带回家。可是,小麻雀好像不喜欢我,它用嘴啄我,还发出难听的叫声,好像在骂我。我想了想说:“我们还是放了这只可怜的小麻雀吧。”爸爸说:“当然好。”我们就把小麻雀放在草地上,继续回家。走了没多久,我突然想起一件事,我说:“爸爸,我觉得小麻雀身上好像发热,会不会有非典?你身上不…  相似文献   

20.
一天中午,我和同学们在操场上玩。正玩儿得高兴,我突然发现放置自行车的架子下面有个黑影一动一动的。咦,那是……我好奇地走过去,看到一对乌溜溜的眼睛正悲哀地望着我——呀,是一只小麻雀!再仔细看,原来它的一只小腿儿被车架压住了,翅膀也渗着血,样子非常可怜。我赶快叫同学们过来,大家都很同情小麻雀。一位同学提议把架子抬起一点儿救它出来,于是,我们赶忙找了几个同学帮忙,总算救出了小麻雀。可由于小麻雀的腿和翅膀都受伤了,趴在地上动也不动。我想:小麻雀不能捕食,操场上人来人往的,多危险呀!加上我特别喜欢小动物,爷爷又教过我养麻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