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选择比较就是用差等比较的句式表示两者之间有所取舍。在实际语言中,选择比较结构虽然从形式上看并没有表示否定的词语,但从意义上看,却总是会有否定成分,这是因为选择一项,必然意味着舍弃另一项。翻译这类句式结构时,可根据语境分别译成“与其(说)……倒不如(说)……”,“  相似文献   

2.
1.根据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把不理解的词语换成其他词语,在这个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如仍能讲得通,符合语言环境的特定意思,那么这个替换的词语就可以作为不理解词语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填句子补全对话”题是近几年全国各地区中考英语试卷中出现的新题型,它既考查考生的语言知识和阅读理解能力,又考查考生在一定的语境下运用语言的能力,与以往的“选择句子完成对话”和“填词完成对话”的题型相比,难度加大了,灵活性和综合性也更强了,这要求考生必须具有一定的词汇量,掌握常用的句式和各种表达方法,并能正确地、全面地、完整地理解一段对话的意思。本文拟结合近几年全国部分地区的中考英语试题谈谈如何做好“补全对话”题,希望对同学们的复习备考有所帮助。一、熟记词语,掌握常用的基本句式和日常用语在初中英语课本中大约…  相似文献   

4.
能够根据语境辩析词语的音义,能正确使用词语 【考点说明】该考点讲的是理解和运用词语。理解要根据语境,就是说要根据词语所在的句子以及上下文所形成的语言环境对词语作动态的理解,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考点对考生的具体要求是: 1.辨析词语中汉字的读音。不少汉字是多音字,(如“行”、“长”、“朝”)但在具体的语境中,读音是唯一的。 2.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意思。词语除了一词多义之外,还有本义、比喻义、引申义之别,有时还有特定的修辞义,只有通过具体的语境,才能准确解释。 3.选用词语要准确。主要是注意词义的细微差別,如语义的轻重、语气的强弱,准确地传情达意。 4.要准确地把握词语适用范围的大小。 5.要准确地把握词语的感情色彩,做到褒贬、庄  相似文献   

5.
现代文阅读中,"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是指一个词语具体的语境义。"文中"是指具体的语言环境,词语含义的理解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整体文意的词语理解,二是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词义理解。一个词语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受上下文的影响,会有临时的意义。解题技巧有以下几种:一、结合语境,理解词义。这里讲的"语境"即上下文,结合语境即做题时"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  相似文献   

6.
词语教学是1~6年级的重要任务。《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联系上下文 ,借助生活积累 ,在语言环境中“了解”、“理解”、“推想”、“体味和推敲”词句的意思和作用。这是因为 :一方面 ,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 ,词语的含义往往是不同的 ,因此 ,词语的运用最重要的特征是依赖语境 ;另一方面 ,一个词用得对不对 ,好不好 ,都要凭借整体语境来判别 ,离开了语境 ,便很难鉴赏词语运用的审美价值。[课例1有位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再见了 ,亲人》中的“雪中送炭”一词时 ,和学生有这样一段精彩的对话 :师 :谁能说说“雪中送炭”是什么意思?生 :雪中送…  相似文献   

7.
<正>在人教A版高中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5页例2的第(2)小问中有这样一道题:根据数列{an}的前4项2,0,2,0,…,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题不难,但很典型,教材编者希望通过这道题回归数学概念本质,强化对“数列”和“通项公式”定义的理解,就看能不能挖掘它的深层价值,这也是命题的切入点.笔者进行了尝试,期待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8.
所谓揣摩语言就是对语言进行品味、辨析、反复思考推求其意味。其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增强语感,提高阅读能力。那么,揣摩语言应从哪几个方面“引思”呢?揣摩语言的方法又如何做到“善导”呢?揣摩语言的含义。这是揣摩语言的最基本要素。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发展的,我国语言文字的发展也在不断延伸。揣摩语言的含义,首先,要理解词语的基本义。如《荷塘月色》中“斑驳”一词,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拿来主义》中“摩登”原指时髦。其次,要辨析词语的语境义。所谓语境义即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语言环境包括外部…  相似文献   

9.
一、看准题目要求,切合命题意图语言表述题是要求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词语、句式和适当的表达方式,进行适当组合的一种常见题型。正是因为语言运用目的变化无穷,才使有限的语言形式变得丰富多彩。所以语言表述题注重对语言运用的目的性的考查,而考生在审题与答题时就要特别注意题目所规定的目的或主旨。如2005年全国卷Ⅰ第19题。该题考查在具体语境中按一定要求运用语言的能力。题目要求写的两句话要字数相等、结构大致相同,也就是以“远离毒品”为内容写一副对联。既然有此要求,对题干中的“写两句话”,就不能理解为是毫不相干的两句话…  相似文献   

10.
高考“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中“正确使用词语”是一个很重要的考点.不仅涉及实词、虚词和熟语的运用三项,题量较大,而且在辨析并修改病句、语言表达和写作等项都会牵涉到词语运用。《考试大纲说明》(广东卷)对该考点的表述是: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要求为“表达应用E”级。具体考查两个层面的能力:(1)正确理解词语,即正确理解词语(包括熟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2)正确使用词语,即能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等。需要注意的是:考查不仅有使用是否正确的问题,还有使用是否更好的问题;近年各地试卷此题的考查形式越来越多样化,2010年高考也可能出现综合考查的命题,或者在语言运用题中穿插考查。不管命题形式是否会出现变化。大家一定要坚持扎实复习,做好语言积累,以不变应万变。下面分类型讲解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所谓仿句题,也叫句式运用题。它用于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品析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对修辞知识、语法知识的积累与运用能力。这类试题,通常给出一定的特殊句式,然后让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仿照所给的句式进行写作。实际上就是让考生理解语言环境后,仿写出符合语境要求,并与所给例句形式一致的句子。最近几年,全国很多地方的中考试题中都出现了仿句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一些例子具体介绍三种推断文言词义的方法。一、把握语境 ,结合文意理解词义文言字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总是有一个确定的意义 ,要准确理解字词的意义就要作到“词不离句 ,句不离文” ,通过上下文语境的分析 ,看解释是否使文意贯通 ,是否合情、合理。如贾谊《过秦论》中有这样一句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有人理解句中的“小弱”为形容词“弱小” ,从本句看 ,这种理解似乎可以。但如果我们注意句后的“雍州之地 ,崤函之固 ,自若也”一句 ,这种理解就讲不通。因为这后一句讲的是雍州的土地、崤山、函谷关的险固 ,依然如固并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13.
理解重要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阅读的基础,能在上下文语境中迅速地领悟词语的含义,是高水平阅读的一项重要标志,也是中考现代文阅读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这里的“文中”二字,一是指理解词语要有全局观念,从整体上把握全文;二是指要根据具体语境来把握词义。所谓“重要词语”,是就词语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  相似文献   

14.
语境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境 ,即语言环境 ,指的是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一定的具体场合 ,也就是产生语言活动的环境 ,包括时间、空间、语言交际参与者和语言活动的目的等等。根据交际的原则 ,语言交际必须切合语言环境。语言活动离开了语境 ,就无法进行 ,词语脱离了语境 ,其词义就无法理解。语境是语言交际的基础 ,正如这两句英语名言所说的“Nocontext,notext”、“Youknowawordbythecompanyitkeeps”。由此可见 ,语境在英语教学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随着语用学科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语言家意识到了语境的重…  相似文献   

15.
理解语境义     
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往往会产生一种“临时”义,这种临时义就叫语境义。根据语境辨析词语意义,是历年中考的热点试题。例如广州2002年中考语文试题中就有这样一道题:  相似文献   

16.
词语和语境     
词语的选择和运用与特定的语言环境,这两者之间关系极为密切。作品中的好些词语如果离开了特定的语言环境,就会使人感到不贴切,难以理解。因此,选择与运用词语必须先考虑语境。自然,理解词语也应这样。现从小学语文课本中举两个例子。“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米,象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相似文献   

17.
语境式词语教学是指师生结合文本语境、生活语境来理解词语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恰当地运用语境式词语教学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实现词语内化,丰富语言积累,实现“消极语言”向“积极语言”的转变。下面笔者简要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语境式教学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8.
正完形填空题是集知识型试题和能力型试题为一体的综合型试题。它集词语辨析、词的用法及搭配、语法、单句理解、语篇理解等的考查于一体,既考查考生的语言知识水平,又检测他们的分析判断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实践能力。完形填空题不同于单项填空题的主要之处就在于它能比较客观地测试考生在短文所提供的语境中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近几年高考的完形填空题在命题设计上出现了重大突破,一改过去对语法,句式关系及固定句型的考查,而侧重  相似文献   

19.
谈生命     
这篇散阅读题着重从三个角度来检测:一是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特定含义,2题解释“心平气和”,不是一般的词典义。而是具体语境义。同样,3题解释“新生的力量”也必须顺着上读下来,才能找到“雨水”这个答案。如果答成“大雨”,只得1分,因为“大雨”与“雨水”还有细微差别。二是对章的整体理解。4题是对一个包含哲理的句子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词语理解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怎样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呢?我认为,词语教学要走出“就词解词”的误区,而应该“还原语境,理解词语”。因为语境和理解词语有着最直接的关系,还原语境可以将词语融入到特定的语境中,使学生一接触到词语就在头脑中形成一幅立体形象的画面,从而使词语教学显得更加鲜活。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还原语境,进行词语教学的策略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