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设计】一 教学内容明确这篇哲学论文阐述的基本观点 ,理清作者的思路 ,弄清文章的逻辑层次 ,体会本文语言精确、通俗易懂的特点。二 课时安排1.课时 :两课时。 2 .课型 :自主学习课。三 预习要求1.读课文 ,明确本文所要阐述的几处基本观点 ;2 .根据课文后“思考和练习一”的要求 ,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论述思路和逻辑层次。四 教学蓝图课文的教学可分两大板块 :1.让学生自读、自理、自析课文 ,进而展开议论。 2 .教师点拨指导 ,本着科学性、少而精的原则 ,深入浅出 ,通俗具体 ,讲求实效。五 教学主要过程教学的第一板块———让学…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的】  1.阅读目标。能够辨别和筛选重要信息和材料;能够把握文中关键句,进而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了解序言的写作体例。  2.情意目标。了解达尔文及其进化论,学习达尔文尊重客观事实、深入细致、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筛选信息、整体把握的方法。  2.难点:如何提高学生对说明性文字的阅读兴趣。【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点拨引导,通过对疑难点的点拨,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讲练结合,通过练习提高文本阅读的可操作性。  媒体设计  …  相似文献   

3.
【设计理念】以学生自读自议为主线,读中激情,读中悟理。【设计特色】丰富教学形式,注重实践。【教学流程】一、设置问题,导入全文1.引出课题:惊弓之鸟。故事讲的是发生在很久以前的事,为什么能代代相传?(引导学生理解这则成语的学习价值,激发阅读兴趣。)2.按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全文,说说这个成语故事主要说了什么。二、研读课文,关注语言信息1.提出阅读要求:(1)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2)更羸是一位有名的射手,课文是怎样写的?请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2.检查、交流阅读结果,引出三个重点句:(1)一只大雁从远处飞来,边飞边鸣。更羸指着大雁对…  相似文献   

4.
【自读要求】 1.根据课文理解“空间旅行”“时间旅行”,积累有关科学知识。  2.整体把握文章思想内容,抓住关键语句,准确、迅速地筛选、提取有价值信息,进行思维训练。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  【自读程序】  1.导入新课  宇宙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 ?时间有始有终吗 ?这个人类最古老最基本的问题,始终受到人类的关注。本世纪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学者和宇宙学家霍金为此发表了震惊世界的名著——《时间简史》。而英国当代科普作家齐然尔曼运用科学推知法探索宇宙,试图引领我们去做…  相似文献   

5.
正【教学片段一】师:现在,请同学们静下心来读课文,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内容:1读读圈圈: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莫高窟?2找找画画:每个方面作者是怎样介绍的?3想想写写:选择一个方面,将你读后的感受用几句话写下来。4对于敦煌莫高窟你还有哪些了解?请你选择一个方面重点去了解一下,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是图片。(学生自读课文,圈圈画画,进行批注)【评析】前置性作业的内容应该是一节课重点的体现或是难点的突出,让学生在课前有充裕的  相似文献   

6.
【自读导言】  自读要求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 ,能快速从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理清思路 ,理解作者思想、观点,明确课文中心意思。  2.在教师指导下能对课文内容进行一定的阐发、评价和质疑,并能理解故事中“无知山谷”“知识的小溪”的象征意义和“先驱者”“守旧老人”这两个形象的典型意义。  学习重点  1.指导学生琢磨、领悟课文中蕴涵丰富哲理的语句的含义。  2.明确本文在构思和表现手法上的特点,并能从中受到启发,从而借鉴、吸收。  (解说 :这是一篇很有特色的序言,指导学生自读本文,一定要紧扣本单元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通全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3.精读课文第3、4自然段,学习总分总的段落结构。【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来写事物的。2.学习总分总的段落结构。【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师:我们的家乡在大海边,有美丽的沙滩,美味的海鲜。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也和海有关,它是我国南海上的一群岛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通全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3.精读课文第3、4自然段,学习总分总的段落结构。【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来写事物的。2.学习总分总的段落结构。【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师:我们的家乡在大海边,有美丽的沙滩,美味的海鲜。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也和海有关,  相似文献   

9.
【创新设计】一 教学内容理解回忆录的特点 ,了解文章的选材和布局 ,体会文中真挚的感情和简明平实的语言。二 课时安排1.课时 :两课时 ;2 .课型 :说读课。三 预习要求1.读课文 ,了解母亲的事迹 ;2 .根据课文第一层次练习“理解·分析”中的三个问题 ,理解课文记事的顺序和课文的结构布局。三 教学蓝图全篇文章的教学大致分为三个重要的教学板块 :1.整体感知课文 ;2 .整体理解课文 ;3 .整体赏析课文。四 教学主要过程教学板块之一 :整体感知课文。 ( 2 0分钟 )1.同学们读课文 ,体会文中母亲的事迹、母亲的品德。2 .请同学们用“母亲是…  相似文献   

10.
【设计理念】根据略读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自读质疑,以学定教,读中感悟,使三维目标有机融合。让学生在感受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同时,学会关爱他人,真正落实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查理发生的变化,感受理解、信任、充满爱心给人带来的快乐。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好汉歌》、课文朗读、重点词句及拓展阅读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一、谈话激趣,读题生疑1(.课前播放《好汉歌》)同学们,刚才我们听了一首《好汉歌》,在你心目中,你…  相似文献   

11.
<正>【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体会作者昂扬向上的感情。2.了解象征手法,把握托物言志散文的基本特点。【课前准备】1.自读课文,勾画出文中直抒对白杨礼赞之情的语句。2.整理并理解文中与白杨树有关的四字短语。【教学过程】一、导入(一)词语积累。课前同学们预习课文时整理了白杨树的四字词语,这些典雅的四字词语是西北高原的白杨树留给作者茅盾先生的印象。请大家齐声朗读(PPT):  相似文献   

12.
【自读要求】  1.了解姚鼐及“桐城派”。  2.结合注释通译课文,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3.反复朗读,整体理解,达到背诵。  4.学习本文烘托、动静结合的写景方法。  5.积累一点古文化常识。【自读程序】  1.结合注释①和教师的讲解,了解姚鼐及“桐城派”。  2.借助注释自读课文,找出文言知识点,并口头翻译课文。  3.用原文句子回答下列问题,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①由课文的哪些句子可以推断出泰山和泰山日观峰的地理位置 ?  ②作者是如何从京城到泰安的 ?  ③叙述作者登山的过程。  ④登上山顶后,作者按照由高…  相似文献   

13.
【自读导言】 自读要求 1.掌握诗词的有关知识,理解不同时代,不同作者经历同作品的关系。 2.把握作品内容和风格,体会作品的情味。 3.培养诵读习惯及阅读能力。 自读要点 1.借助于课文注释,较准确地把握作品内容,理解诗人抒情、叙事、寓理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作品诗情意味。 2.抓住诗体特点与作品风格,比较诗、词形式的不同;体会不同时代、不同作者其作品的不同。【自读程序】  1.明确《诗词五首》的诗体和类型;借助于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2.朗读课文并思考体味诗词。抓住重点句子,对照文中的注释,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领会过渡段在文中的作用。了解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2.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我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人民群众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难点】1.多层次阅读,体会文章是怎样突显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特点的。2.展开联想,仿写课文。【教学过程】一、读成语,导入新课1.读课文后面练习中的成  相似文献   

15.
陈卫兵  范里 《中国教师》2012,(12):68-71
<正>【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课《珍珠鸟》。【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2.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鸟儿由"怕人"到"信赖人"的过程。3.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精读重点语段,体会课文中珍珠鸟与作者之间的亲密关系,领悟课文中人与动物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激发学生创造更多美好境界的愿望。【教学重难点】1.了解珍珠鸟逐步信赖我的过程。2.体会课文中描绘的人鸟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相似文献   

16.
【教学设想】 1.初读破题,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说明方法。) 2.品读、美读,赏析语言,理解重点。(了解说明语言。) 3.写读拓展延伸,激发兴趣,训练能力。(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研究自然、利用自然的热情。)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提到文字,我们首先会想到书本上的文字,但今天我们要讲的文字却与我们书本上的文字不同,它是新奇的、有趣的。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1.体会文中亲情与责任背后对生命的尊重与呵护,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使命感。2.学习并掌握整体感知,抓细节、品语言,深入理解课文,再回归生活的自读方法。【点评: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教学目标,其中突出了后两个维度,抓住了语文教学的主要特点。因为语文不光是一个知识体系的问题,而“能力”又自然会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之中】【教学重点】学习并掌握整体感知,抓细节、品语言,深入理解课文,再回归生活的自读方法。【教学难点】由整体感知到深入把握文本的自读方法。【教学设想】通过整体感知…  相似文献   

18.
【教学设想】本文为自读课文 ,共计 2 30 0余字。指导学生自读此文 ,要有明确的指导提要 ,以便使学生在有限的4 5分钟内有读、有想、有议、有得。在这篇课文之前 ,学生已经学过了《鲁迅自传》和《哥白尼》,从中了解了传记文体的自传和人物评传。本文也属人物评传 ,关于这一点 ,学生阅读感知课文后 ,教师稍加提示或点拨即可。学生自读这篇课文 ,教师要在文章取材及语言特点上精心设计思考题 ,给学生阅读以指导。同时 ,要在导语中“瞻前”又“顾后”,使之起到衔接知识、自然导课、提出问题、明确学习要求之作用。【导语】学习前面一篇课文 ,我…  相似文献   

19.
【自读目标】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 ,给生字注音 ,理解“自读提示”所列词语含义 ,并加以积累。2 .整体感知 ,领悟“幸福”,树立正确的幸福观。3.品味文中富丽典雅的语言 ,丰富词汇 ,积淀语感。〔说明〕 散文的阅读重在“感悟”,品味语言。引导学生揣摩语言 ,说出自己的内心阅读感受 ,是本文教学的重点。【自读程序】一、整体感知1.学生默读课文 ,勾画生字、生词 ,借助工具书自己解决。2 .学生朗读课文 ,理清思路。围绕“为什么提醒幸福”、“什么是幸福”、“怎样享受幸福”进行梳理 ,并圈点批注自己深有感受的句子。3.以学习小组的方式交流…  相似文献   

20.
《信客》是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三册的自读课文。【教学目标】1、熟悉课文内容,解读人物,感受信客的品质和精神。2、树立诚信为本的做人理念。【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查字典解决生字词。教师检查字词掌握情况及读文流畅程度,为课堂教学的展开扫清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