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考点说明】简明、连贯、得体是语言的基本要求 ,高考对此十分重视 ,每年至少有一道题涉及到其中的某一方面。所谓“简明” ,就是简要、明白。简要 ,用尽可能少的语言 ,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明白 ,意思清楚 ,不可产生歧义。用语简要 ,务必删去在表意上的重复和可有可无的词句。避免误解 ,当确保词句在具体语境中含义的确定性。高考对这方面的考查 ,最常见的有两种题型 ,一是要求对语段中重复嗦的词句进行删除 ,二是要求对一组句子进行辨认 ,选出有歧义 (或没有歧义 )的一项。所谓“连贯” ,是指语言表达中句子之间的组合与衔接问题。它要…  相似文献   

2.
【考点说明】简明、连贯、得体是语言的基本要求 ,高考对此十分重视 ,每年至少有一道题涉及到其中的某一方面。所谓“简明” ,就是简要明白。简要 ,用尽可能少的语言 ,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明白 ,意思清楚 ,不致产生歧义。用语简要 ,务必删去在表意上的重复和可有可无的词句 ,避免误解 ,当确保词句在具体语境中含义的确定性。高考对这方面的考查 ,最常见的有两种题型 ,一是要求对语段中重复嗦的词句进行删除 ,二是要求对一组句子进行辨认 ,选出有歧义或没有歧义的一项。所谓“连贯” ,是指语言表达中句子之间的组合与衔接问题。它要求在表…  相似文献   

3.
简明、连贯、得体是语言题考查的总体要求。 简明就是简要、明白,尽量少用语言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并取得最佳的效果。它体现了现代社会的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信息传递要准确、扼要、清晰。连贯就是对前后句子的意思连续贯通,没有阻碍。得体就是根据上下3C和语言交流的情境条件选择适当的语句表情达意。  相似文献   

4.
考测点导航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属于消极修辞范围。语言表达“简明”,指能够删掉多余的语句,消除歧义,使意思表达得简要明白。语言表达“连贯”的考查,主要指能够调整语句之间的顺序,注意前后照应和衔接。语意连贯要做到:①话题或陈述对象应  相似文献   

5.
陈孝国 《语文知识》2014,(10):23-26
所谓语言得体,就是指说话或写文章,要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做到语言有分寸,恰到好处。《文心雕龙·熔裁》中强调“规范本体”,也就是强调文章的内容、语言要得体。什么是语言环境呢?语言环境就是说话或写文章时的各种条件,它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内部语境,即上下文之间或说话前后之间的内部关系,要注意思路清晰、连贯,有条有理;因果、假设、条件、递进、目的等各种关系明确。  相似文献   

6.
[基础链接] 口语交际主要包括听说两个方面。听话,要听懂对方说话的意思。听清对方说话的思路,听出对方说话的重点。说话,要说得简明、连贯、得体。说话要清楚明白、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说话要看对象,要讲究方式。要注意场合。  相似文献   

7.
语言要得体     
无论是说话还是写作,都要注意得体。在说话和写作中,语言通顺,意思连贯是最基本的要素,而语言得体,则是在通顺、连贯基础上更高一层的要求。所谓得体,就是说话有分寸,说得恰到好处,适合人物的身份以及说话的环境、文体风格等等。比如用词,哪种人用哪个词,什么场合,由什么人说出来,都有讲究。只有说得恰到好处,才算  相似文献   

8.
〔考点说明〕语言的运用简明、连贯、得体 ,是近年来语文高考考查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 ,因此 ,我们在复习时必须加以高度重视。所谓“简明” ,有两点要求 :一是简要明白 ,不罗嗦 ;二是表达意思清楚 ,不含混难懂 ,用语合乎语法和语言习惯 ,合乎逻辑。高考对这方面的考查 ,一般是通过修改不通顺的语句来进行的。所谓“连贯” ,是指语言表达中句子之间的组合与衔接问题 ,它要求一个复句的各分句之间 ,或一个语段的各句子之间互相衔接 ,有条有理 ,前呼后应 ,做到文气流畅 ,和谐上口。高考对语言连贯性的考查形式一般有填写关联词、选…  相似文献   

9.
歧义句例析     
(一)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对语言的实际运用提出了“简明”的要求,初中语文第五册(统编教材)知识短文中谈到“语言清晰明白的第一个要求,就是不要让对方误解”。章熊同志也指出;“‘明’含有效果方面的要求,就是意思要表述得清晰,使对方能够明白无误地理解。”(《“简明·连贯·得体”》)而在现实生活中(包括学生作文),有很多语句不  相似文献   

10.
【考点解说】能力层级“句子衔接题”是高考的“保留节目”,属于考试能力层级中D级(应用能力层次)。它涉及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乃至句式、修辞等知识,是高考试题中一道难度系数较大的题目。  相似文献   

11.
[考点解说]简明,就是语句使用要简要明白.“简”反映了量的要求,说话要尽可能少,不啰嗦重复;“明”反映了效果方面的要求,表达要合乎语法、逻辑、语言习惯等.一般是通过修改不通顺的语句进行考查.清晰,就是要求一句话或一个语段有一个清楚、明白的意思,没有歧义,不生误解,不晦涩难懂.一般通过辨识和化解歧义来考查.连贯,就是要求一个复句的各分句之间或一个句群的各句子之间要互相衔接,有条有理,有照应,进而做到文气流畅,和谐上口,一般通过填写关联词、排列语序、划分句群结构来考查.高考重在考查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和对语境的理解能力,在语言的交流与组合过程中考查.  相似文献   

12.
语言简明、连贯、得体考查的是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是近几年以来高考的热点之一。语言表达简明,就是以尽可能少的语言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使对方能够明白无误地理解,不会产生歧义,以达到最佳的效果。考查的形式主要有消除歧义、选择表意明确的句子和删改使之简明等。要做到“简”必须注意提炼内容要点,排除多余和冗杂的信息,并注意在语言上进行推敲,删除多余的成分,避免罗嗦重复。要做到“明”,一要排除歧义,二要避免费解,三要准确规范。主要方法有:(一)找出主干,理清枝叶,发现和删除赘余的词语,发现和消除歧义。(二)把握文段主旨,发现…  相似文献   

13.
国家教委最新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本)中明确要求学生说话要做到“语句连贯,意思完整、明白”;《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也强调指出,高中生写作时必须做到“语文规范、清晰、连贯”。近几年来的高考、中考都加强了语言连贯的检测,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加强语言连贯教育的重要性。语言连贯是语言运用中最起码、最基  相似文献   

14.
【高考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考查要求】语言表达的简明指删除冗余信息、消除歧义;连贯指调整语句之间的顺序,做到前后衔接和照应;得体指恰当使用语言,符合语境和语体的要求。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主要考查推敲、锤炼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陆秀筠 《学语文》2003,(5):24-25
联系生活 ,扎实、活泼、有序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近年来 ,各省市中考语文试卷都加大了对语言运用题的考查 ,这是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体现。它所考查的是考生的语言积累和实际运用能力 ,代表着题型改革的方向 ,能很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解答这类语言实际运用题必须遵循以下三大法则 :一、简明“简明”就是简要、明白。说话、写文章都要努力做到既简要又明白。在高效率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 ,信息的传递尤其是要注意准确、扼要、清晰。简明 ,一句话 ,就…  相似文献   

16.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解答时要利用所给词语,语意完整,扣住主题“征集全民健身口号”。语言要求流畅、富有文采。注意字数要求。答案示例:全民健身口号征集活动在一个月里收到应征口号千余条,稿件来源广,参与人数多,经过评审,最终入选口号为“我运动,我快乐”。  相似文献   

17.
能简明、连贯、得体地运用语言,是《考试说明》中对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所谓简明,就是简单明白,即语言表达成分不赘余。做到语言简明要注意:1.字面上词语避免重复;2.语意上避免重复;3.虚词、定语、状语等避免多余。所谓连贯,就是连接贯通,即语言表达思维不断路。做到语言连贯要注意:1.陈述对象要保持一致,话题要同一,表述要围绕同一中心;2.顺序要合理、正确,符合由轻到重、先因后果、从主到次等一定的逻辑关系;3.情境(语境)要  相似文献   

18.
【知识盘点】一、课标要求《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语言运用的要求是: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语言连贯"是指句与句之间以及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要连贯,顺序要合理,过渡  相似文献   

19.
一、考点分析 “简明”就是“简要、明晰”。所谓“简要”就是说话不重复哕唆,用语力求简练,不说多余的话,反映了语言量的要求;“明晰”就是明白无误,让人准确理解其含义,反映了语言质的要求。简言之,表达“简明”要力求避免语言哕唆、晦涩和歧义。“简明”的基本要求是:不说多余的话并让人容易理解。  相似文献   

20.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是近十年来高考考查的重点,特别是连贯,考得更多。所谓“连贯”,是指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使语言连贯,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保持统一的话题叙述一件事情,或者说明一个道理,要保持话题的前后一致。每一个句子要围绕统一的话题,使句子的话题与段的话题一致。话题前后一致,是保持语言连贯的首要条件。话题往往就是主语,在连续表述中,不要轻易改换主语。如:“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后面衔接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