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中国小康社会城市休闲研究的三个层面四个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闲是一种综合的社会现象,也是带有一定社会文化背景的经济现象.休闲活动理论研究是以人为本的研究,人具有社会属性,人在社会生活环境里具有多层次的心理需求.。因此城市休闲活动理论研究要看到其复杂性、交叉性、多元化特点,在心理需求、产业服务、法律监管三个层面,从休闲心理学研究、休闲行为学研究、休闲经济学研究和休闲法规学研究四个方面确立城市休闲活动理论研究的基本体系。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与进步,21世纪的中国正在步入一个前所未有的休闲时代.如何提高休闲质量成为目前的一个重要议题.就中小学教师而言,他们在休闲活动中还存在一些误区,比如,认为休闲就是浪费时间,休闲活动方式单一,存在失范休闲行为和跟风休闲.这些误区形成的原因主要在于概念理解、工作压力、活动条件限制等方面的问题.要提高中小学教师对休闲活动的认识,提高休闲活动的质量,学校必须减轻他们的工作压力,社区要加强文化建设,教师自身要提升休闲活动素养.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调研法、数理统计法、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对合肥市老年人参与休闲活动的阻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合肥市老年人感受休闲阻碍因素从高到低分别为:结构性阻碍、个体内在阻碍与人际间阻碍;不同个人背景变项的老年人在性别上受到的阻碍无显著差异,而在婚姻、年龄、先前职业、教育程度和月收入受到的休闲活动阻碍呈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休闲已逐渐成为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对福州市居民休闲行为进行深入的研究,必将对福州市休闲产业的健康发展和休闲资源的合理配置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对福州市区居民的问卷调查,分析了福州市休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发展缓慢且不平衡、产品缺乏特色、专业人才不足等主要问题,进而基于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和居民行为等,提出了发展福州市休闲产业的建议,以期促进福州市休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休闲与美学有着不可分割之缘。休闲的美,美在休闲活动进入了生命的本真;美在休闲的最高境界同时又是审美的境界;美在休闲体验是诗与思的统一;美在休闲境域的和谐;美在休闲主体自在、自得、自足、自由的情状;美在休闲活动的审美化。美的休闲应具备有益于休闲主体身心健康、有利于人的精神和人生境界的提升、有利于人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等条件。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中学生情绪智力与课外休闲活动状况的关系,采用情绪智力量表、中学生课外休闲活动状况问卷对濮阳市初中、高中共291名学生进行研究。发现:(1)情绪智力存在年级差异,初二学生显著高于初一、高一、高二学生;(2)休闲偏好、休闲参与的性别差异显著,年级差异显著;(3)情绪智力与休闲偏好、休闲参与、休闲满意都极其显著正相关;(4)休闲参与、休闲满意两个预测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它们联合解释情绪智力变异的12%。由此可见,中学生课外休闲状况对情绪智力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休闲体育作为休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调查法等方法对“珠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的休闲体育产业进行研究。分析休闲体育的现代价值,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一步提出休闲体育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我国老年人社区体育休闲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中国老年人社区体育休闲研究状况的分析,旨在认识老龄化社会进程中老年人社区体育休闲的本质,有助于对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中不同阶层的老年人社区体育休闲生活状况和制约老年人社区体育休闲的主要因素进行评述,能够正确引导老年人健康、科学、积极地体育休闲活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娄底城镇居民休闲消费行为特征的调研发现:娄底城镇居民休闲消费的主要目的是放松身心、消除疲劳,审关愉悦、怡养性情、开拓眼界、增长认识能力,不同人群参与休闲消费活动的目的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休闲消费行为方式呈现的特征为:以朋友和家人为主要休闲伴侣,以娱乐消遣类为主要休闲消费类型,居民在平时、周末、节假日三个不同时段所选择的活动类型有较大差异,休闲消费支出比重较为合理。娄底市城镇居民参与休闲活动最大的收获是自由行动与减轻压力。调查还发现,娄底城镇居民对娄底城市休闲状况并不是十分满意。  相似文献   

10.
健康生活态度对人们休闲参与偏好具有一定的影响。以长沙市居民为例,基于抽样调查所获得的基础数据,采用聚类分析和T检验方法得出:根据对健康意识的认识程度,可以分为较高健康意识和较低健康意识两大类。两类健康意识人群在媒体类和文化类休闲活动方面的参与存在一定的差异。积极地参与休闲活动具有缓解压力,保持身心健康的功能,并且这一看法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群众的认同。  相似文献   

11.
采用幼儿教师工作压力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302名幼儿教师进行了调查,表明:(1)工作压力与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与心理健康呈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呈显著负相关。(2)自我期望和工作条件、工作负荷、幼儿和家长、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工作负荷、工资福利待遇两个因子通过社会支持间接影响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自我期望和工作条件、工作负荷、幼儿和家长以及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共同作用于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3)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验证了社会支持是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关系中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12.
采用网络依赖诊断量表和大学生闲暇生活调查问卷对55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网络依赖的检出率为23.0%,其对闲暇的认知存在偏差,在选择闲暇活动时存在着严重的从众心理,闲暇技能的缺乏,闲暇生活质量不高,生活单调乏味甚至消极空虚,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业和身心健康。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涯规划,开设闲暇课程,促进教师闲暇教育的专业化,防治"网络依赖"的团体辅导等闲暇教育能有效预防和矫治大学生网络依赖。  相似文献   

13.
运用ZTX和MHT量表对郑州市两所中学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主体性水平与其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负相关;中学生主体性水平越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则越高。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主体性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ZTX和MHT量表对郑州市两所中学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主体性水平与其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负相关;中学生主体性水平越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则越高.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调查1783名示范性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结果发现:示范性高中学生在量表各个因子上的检出率为4.3%~18.5%,学习压力和情绪不平衡两个因子的检出率接近20%,显示示范性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示范性高中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女生;汉族和少数民族示范性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没有显著差异;一类示范性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二类和三类示范性高中学生;示范性高中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一年级和三年级;来源为城市的示范性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来源于农村和乡镇的示范性高中学生;心理课开课情况和学校心理服务状况对示范性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影响他们自身的身心健康和生活满意度,而且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项研究采用主观幸福感问卷和自我和谐量表对山东、辽宁5所高校的142名辅导员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普通高校辅导员目前主观幸福感总体来说处于中等水平;不同学历、职称、工作年限的辅导员,他们的生活满意度存在着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examined levels of stress and associated coping strategies among UK academics. Adopting a positive psychology approach, the influence of the character strengths of hope, optimism, gratitude and self-efficacy on stress, subjective well-being (SWB), and mental health was examined in 216 academics in a UK university. The study explor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ping styles and the work-coping variables of sense of coherence and work locus of control and stres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the stress, well-being and mental health measures were found for participants’ gender, whether in full-time or part-time employment and level of seniority within the university. Participants using problem-focused coping experienced lower levels of stress while dysfunctional coping was a positive predictor of stress. Hope agency, hope pathway, gratitude, optimism and self-efficacy were the strongest positive predictors of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WL), while levels of perceived stress negatively predicted SWL. Gratitude, hope agency and self-efficacy positively predicted positive affect, while stress was a negative predictor. Gratitude, hope agency, self-efficacy and optimism were negative significant predictors of negative affect while stress was a positive predictor. Gratitude positively predicted mental health, while stress was a negative predictor and optimism was a significant moderator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ess and mental health. Academics with higher levels of gratitude, self-efficacy, hope and optimism report lower levels of stress at work and higher levels of well-being as measured by higher life satisfaction, higher positive affect and lower negative affect. New approaches to stress management training are suggested based on these findings.  相似文献   

18.
福州市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增长,居民休闲需求潜力巨大,而关于福州市区居民休闲行为系统研究尚属薄弱环节。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对福州市居民休闲行为特征及驱动因子进行分析,从多特性尺度阐析了福州市区居民休闲行为特征及驱动因子的作用,借此能对推动福州休闲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