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网球》2010,(12):38-40
这是属于网球寡头的年代,纳达尔统治了所有的场地,费德勒尽到了大满贯的责任,他们之外其他所有人都是合唱团的一员,穆雷、德约科维奇、索德林、伯蒂奇、孟菲尔斯、罗迪克,他们只能被区分为不同档次的配角,他们对这一垄断之年唯一要感激的事情是,费德勒和纳达尔并没有抢走所有的决赛席位,他们仍然有机会去分享大师赛的奖杯,仍然有机会出现在大满贯决赛。  相似文献   

2.
2003美国公开赛战幕还未拉开,男女单打上届冠军就双双退出。去年美网之后一直没有参赛的桑普拉斯已宣布退出今年夏天的所有赛事,而小威则要为困扰多年的左膝上方股四头肌做矫正手术。老冠军退出给那些想在大满贯奖杯上刻上新名字的人更多的机会,他们就像美国上空的鹰,随时等待着俯冲而下掠走大满贯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serra 《网球》2011,(10):36-39
去年的法网之旅她已经击败了最好的选手,所有人都说那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最正确的机会。她已经把一个网球选手技术上的所有优点集为一体,还有什么是不可能,那就是她夺得大满贯的最好机会。  相似文献   

4.
网事直击     
《网球》2008,(10):38-38
纳达尔:事实证明,他的惊人冲刺维持大半个赛季已经是极限,奥运会是他2008年抓住的最后机会。在半决赛中对穆雷表现疲软,使他失去了创造罗德·拉沃纪录的机会:三种不同场地的大满贯冠军加上奥运  相似文献   

5.
专家发言     
《体育博览》2010,(10):34-34
“卡罗琳·沃兹尼亚奇看起来已经准备夺取她的第一座大满贯了。她更加有机会超越小威成为世界第一。一名球员职业生涯的成功取决于其实力和抓住机会的能力,沃兹尼亚奇已开始憧憬在网球的历史记录中找到她自己的名字了。”  相似文献   

6.
童可欣 《网球天地》2009,(9):129-129
如果不是因为要转播羽毛球世锦赛,我可能一辈子都没有机会到印度的海德拉巴这座城市一游。海德拉巴最初在我脑海中留下印象还是在2005年。当年一个叫米尔扎的印度女孩不仅在大满贯单打比赛中异军突起.还首次在故乡海德拉巴举办的WTA赛事中夺冠,成为民族英雄。  相似文献   

7.
《网球》2010,(10):62-62
首次进入大满贯前8种子的李娜首轮被K-邦达伦科(去年8强)爆冷,2006年澳网以来首次在大满贯赛场首轮出局。郑洁次轮不敌伊万,彭帅打进第3轮平个人大满贯最佳战绩后因伤退出下一轮。中华台北90后小将张凯贞首进大满贯次轮,两个0—6输给沃兹尼亚奇。  相似文献   

8.
伍飞 《桥牌》2009,(4):25-27
满贯叫牌在比赛中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副牌的得失经常会在二三十个IMP之间。比如你叫了一个大满贯结果宕一,事后发现敌方连小满贯都没叫;或者你们叫了一个3NT,同伴摊牌后才知道3NT的成功机会还不如六阶低花。这种事在比赛中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9.
走进国际     
法网夺冠后,李娜的微博粉丝上经超过232万人,早上起床随便发一条微博,都是数以千计的转发量。不过李娜对微博似乎并不十分热衷,主要是训练和参赛的任务太重。对新科大满贯冠军李娜来说,她没有时间和机会调整,这也是她必须要适应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赛场     
《网球》2007,(3)
无懈可击:布莱恩兄弟成功卫冕澳网男双冠军。他们在决赛中面对的是2006年大师杯赛双打夺冠的比约克曼/米尔尼,迈克和鲍勃表现得无懈可击,在耗时93分钟的对决中,没有给对手一次破发的机会。在豪夺第二座澳网双打冠军杯后,兄弟俩开始憧憬2007年大满贯之旅。  相似文献   

11.
2001年对于萨芬而言无疑是令人失望的一年,四大满贯的比赛一无所获,排名也由年初的第一位迅速下滑到年终的10名开外,在赛季末的两项室内大师赛的糟糕表现也使他丧失了再度参加大师杯的机会。这一切与他在前一年的辉煌战绩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  相似文献   

12.
混双趣谈     
姚昆 《网球》2013,(1):129-129
到2012赛季结束,费德勒总共获得了17个大满贯男单冠军,小威有15个大满贯女单冠军在手,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费德勒的大满贯冠军总数也只有17个,他在大满贯综合历史排名榜上只能并列为第12位,小威的大满贯冠军总数已经达到30个,排名历史第8位。无论费德勒还是小威,他们在双打成绩上的逊色,让他们很难在大满贯综合排名中超越前人。  相似文献   

13.
姚昆 《网球天地》2011,(9):64-66
2011年,李娜超越日本传奇球员伊达公子闯进大满贯四强的成绩,成为首位夺得大满贯单打冠军的亚洲选手,掀起了一股网球旋风。  相似文献   

14.
细数当今乒坛,取得世界冠军的人数众多,可历史上真正能成就“大满贯”壮举的仅有6人。他们是不同时代的代表人物,是国际乒坛长久留名的英雄人物。不过自从张怡宁在2005年完成“大满贯”之后,我们身边发生的更多是“错失”和“遗憾”.近几年,。大满贯”似乎“停产”。球迷们期待伦敦,因为这是一次最有可能产生新“大满贯”的奥运盛会,在等待伦敦的日子里,先让我们来回顾这6位“大满贯”王者的圆梦之路。  相似文献   

15.
火车 《网球天地》2023,(6):8-17
<正>运动员的本能目标是挑战最高峰,其实终究回归到挑战自我,比如,全程马拉松的最后十公里、网球大满贯的决赛。王座之争,世代交替。这是一届专家和球迷被普遍“打脸”的草地大满贯赛,一届黑马奔腾和大热被逆袭的大满贯赛,一届未来巨头奠基的大满贯赛。可贵的是,两位新老王者惺惺相惜,同时都展现了风度和谦逊。  相似文献   

16.
陈研 《网球天地》2012,(2):70-73
“他还在为大不列颠帝国争取夺得15万年以来第一座男单大满贯奖杯而努力……”费德勒在2010年澳网时的一句笑言如今看来颇有一语成谶的意味。当穆雷连续第二年捧着亚军的奖杯黯然神伤时,当人们对于“穆雷何时能夺得第一个大满贯”的疑问变成了“穆雷能不能夺得一座大满贯”时,苏格兰人的“杯具”看起来几成一世的魔咒。  相似文献   

17.
赛事速递     
本月最佳男球员 ——费雷罗 费雷罗头上那顶“无冕之王”的帽子戴得太久,现在终于换为一顶法网的王冠,等待还是值得的!大师系列赛的奖杯分量虽然也不轻,毕竟不如大满贯有说服力。去年他功亏一篑,眼睁睁地看着师兄科斯塔圆梦,今年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再抓不住机会就太说不过去了。费雷罗对自己在红土  相似文献   

18.
邱友益  李硕 《网球》2010,(10):72-77
复出无疑成了克里斯特尔斯职业生涯最鲜明的标签。在她退役前的八年征战中,经历了四次大满贯决赛的痛苦,才在2005年赢得了唯一一个大满贯桂冠;而她在09年复出之后,只用了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就收获了两个大满贯。更重要的是,她神奇的复出之路没有任何停止的迹象。  相似文献   

19.
邱友益 《网球》2014,(4):64-65
"从国家队退下来后,我当时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教练员,让我教出来的孩子站上大满贯的舞台,说实话,我没太敢去想要他们拿大满贯冠军。路需要一步一步走,第一个目标是进入大满贯的正赛,这点我很自信,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到了那个时候,我会很自豪地说,他们小时候是我带的,我是他们走向网球之路的引路人。"毕长武说。  相似文献   

20.
过去的16个月,21岁的乔科维奇非常努力,他的网球才华也一次次地在世人面前绽放光芒,不仅职业生涯首次摘下大满贯赛的胜利,还在随后的罗马实现了个人红土大师系列赛封王的心愿,随后半年多的时间中,乔科维奇先后有过5次机会可以取代纳达尔或费德勒中的一人,为一个二人统治了三年的时代画上句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