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诸位球友是怎样看网球比赛的呢?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能在看比赛时看出点门道,以提高自己的技战术水平。可到底怎么看,才不至于被归入只看热闹的行列里呢?提高“观赛能力”的确有诀窍,而且,现场看球与看电视直播也是有区别的。现在,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些深入观赛的门道。2009年澳网在即,不管你以何种方式观赛,都希望大家能看出些门道。  相似文献   

2.
陈慧 《网球天地》2013,(2):54-55
对很多球迷来说,澳网开始的时间是1月14日,可在此之前,澳网资格赛已经在墨尔本公园打响,男女单打备128名球员,为正赛名额开始了角逐。经过3轮淘汰赛后胜出的男女各16名选手,将有资格参加澳网的正式比赛。这对绝大部分资格赛选手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不仅能让他们的世界排名和知名度有所提升,对自己的网球事业也会有更明确的定位。  相似文献   

3.
语录     
我承认我曾经失去过希望和信念。我曾一度跌入最低谷。而现在我能从最低处再次回来,这种感觉非常奇妙。我觉得我是一个伟大的网球运动员。我天生就是打网球的。——塞·威廉姆斯去年的糟糕成绩让小威的澳网之路变得异常艰难——在7场比赛中有6场要面对种子选手。但是小威最终用一个澳网冠军证明了自己。在对决莎拉波娃的决赛中,小威更是以6:1、6:2的比分取得了绝对性胜利,这  相似文献   

4.
《网球》2008,(3):10-13
这是我第一次去墨尔本采访澳网,心情特别激动!近两周的时间里,我感觉澳网的"中国味儿"越来越浓。中国选手及其团队、中国观众及助威团随处可见,还经常能听到亲切的汉语。最后一天,孙甜甜还为中国拿到第3个澳网冠军!我拍摄了伊万诺维奇、汉图楚娃等以前未能谋面的选手,但我更喜欢、更应该聚焦的当属中国人。希望大家都来支持中国选手!——陈功  相似文献   

5.
胡力涛 《网球》2010,(5):164-165
拉里·埃利森接手印第安维尔斯和布奇霍尔兹从迈阿密抽身.是不是能让这每年头两站男女同赛的顶级巡回赛.开创出一个崭新局面?从今年的情况看并不太乐观。虽然分别号称”东部大满贯”和“第五大满贯”,但印第安维尔斯和迈阿密在时间段、地理位置和场地性质上.跟真正的两大满贯——澳网和法网之间都缺少天然的联系,有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因此那些在澳网上有出色发挥的选手.  相似文献   

6.
汪彦平 《网球》2008,(2):112-116
看了两个星期的澳网比赛,你一定全身痒痒。过了农历春节,中国大多数地方也就真正开始进入春季,是到了重新活动起来的时候。如果想让自己在2008年的网球场上有个全新的亮相、置备一身行头,那么就来个先睹为快,了解一下今年春季都即将有哪些新品网球服上市吧。  相似文献   

7.
网坛问答     
《网球》2007,(5)
王宁宁/北京:安西奇同学都快成玻璃人了,请问他又是哪儿受伤了?《网球》:安西奇澳网时还能和罗迪克大战5盘,可不到一个月后就连15分钟的散步都很困难。他患了单核白血球增多症,这个病比我们想象得要严重,曾一度让他无法运动,心脏也有些问题,几乎断送他的职业生涯。现在病情有所好转但仍需在医生的许可下训练。这种病不是免疫性疾病,必须依靠器官的复原,海宁也有类似的病症。安西奇自己很乐观,希望自己能赶上参加温网,同时还要准备法学院的毕业考试。  相似文献   

8.
数说     
《网球天地》2012,(3):16-16
3截至澳网之后.今年女子网坛的前5个单打冠军中有3个被非种子选手夺得,另外两个冠军(悉尼站和澳网)则都属于赛事3号种子阿扎莲卡。  相似文献   

9.
每年的第一个大满贯赛事──澳大利亚公开赛总能留 下一些耐人寻味的东西,今年也不例外。阿加西和卡 普里亚蒂这两位曾经坠落的天才如今又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伍德·布里奇送别老搭档后仍然能笑捧奖杯,克莱门特则谱写了法国版的“矮子神话”……但我们的目光更应该注意那些渴望职业生涯第二个春天的沙场老将,比如24岁的莫亚、27岁的鲁塞德斯基,还有30岁的马丁。他们都曾攀上常人无法达到的顶峰,他们都曾饱受伤病的折磨,他们也都在本届澳网取得了不俗战绩。 被誉为“西班牙之星”的莫亚,1997年曾进入澳网决赛,而输给了当时…  相似文献   

10.
《网球》2013,(2):128-128
在新赛季澳网开始前的几站热身赛中.加斯奎特状态回勇.拿下了多哈站的冠军;迪米特洛夫也闯入了布里斯班站的决赛,惜败于卫冕冠军穆雷。这两个人都有一个外号.叫”小费德勒”;而在奥克兰和悉尼背靠背夺魁的A·拉德万斯卡则一直有”小辛吉斯”之称。  相似文献   

11.
暴动的春天     
保罗·费恩  serra 《网球》2008,(3):30-34
2008年的澳网,最后展现给我们两个年轻人的瑰丽结局。在经历了一个冬天的蛰伏和磨砺之后,任何人对澳网的统治欲都是难以实现的,这正是澳网的本色。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既有萨芬和约翰森这样令人惊讶的冠军,也收获过舒特勒、巴格达蒂斯、冈萨雷斯这样勇猛的亚军。但比起往年来,2008年的澳网更具备历史的标杆作用,两个首尝澳网冠军的年轻人的诞生,使得网球的格局得以重新划分,两个亚军也将继续活跃,伊万诺维奇会继续冲击冠军,特松加将进入前10。此时,任何关于这四名选手是"冷门"的看法,都将是对他们的贬损。胜利,是对德约科维奇和莎拉波娃的智性和坚持的最高褒奖,胜利,也是他们超越年龄达到伟大境界的最佳方式。他们的成功,大大地削弱了费德勒、纳达尔和海宁对网球的掌控力,为未来的历史描绘出了轮廓。  相似文献   

12.
邱友益 《网球》2012,(1):29-31,28
1澳网一直是中国选手开疆拓土的奠基石。从第一代走出国门的球手李芳、易景茜,到李娜、郑洁、晏紫、彭帅、孙甜甜,再到孙胜男、袁梦等选手,她们都在澳网完成了自己绚丽的绽放。1992年,李芳在职业赛场初试啼声就闯入澳网第三轮;8年之后,中国另一位选手易景茜在墨尔本复制这一战绩,大满贯32强,也是这两位名将职业生涯在大满贯赛场获得的最佳战绩。2006年,李娜、郑洁、晏紫、彭帅、孙甜甜、李婷、  相似文献   

13.
伤春病思     
胡力涛 《网球》2012,(2):130-130
每年澳网开赛前.经历了休赛期的球迷总是满怀对新赛季的期望等待着第一个大满贯的上演.赛事总监也总是高调宣传澳网的出场阵容会多么齐整。但在今年.那些顶尖球员的身体终于发出了不和谐的声音。虽然不那么好听.但每个人都听得见。  相似文献   

14.
像往年一样,墨尔本率先开启了2007年网球赛事的大幕。澳网的对决,将给全年的走势定下一个基调,是费德勒继续稳坐钓鱼台,还是群雄纷纷揭竿而起,来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式的革命?作为球迷来说,希望看到革命。在众多狙击手中,萨芬、纳达尔和罗迪克三人无疑最有希望分别在澳网、法网和美网上完成对费德勒的狙击。  相似文献   

15.
吴洪耀 《网球天地》2009,(4):138-138
年初在看澳网期间.遇上一批当地的华人网球爱好者.跟他们有过多次友谊交流,大多数人提出的问题都很相似.其中较为突出也是他们最想改善的问题是.击球所产生的球速达不到自己的要求.他们都觉得已经尽量把力量和动作打出去了.但不知道为什么球的速度就是不够快。这种情况同样出现在国内的业余网球圈内。  相似文献   

16.
2007年9月的一天,墨尔本政府驻上海办事处颜宁先生的一封邮件到了我们主编的邮箱,盛邀我们参加2008年澳网期间由墨尔本政府组织的官方晚宴,还为澳洲网球的报道先锋——澳大利亚《网球》杂志牵线搭桥,希望我们两刊能有所合作。澳网前夕,带着重托和报道使命,我踏上了澳网征程。在两周的澳网战火中,我见证了大满贯酣畅淋漓的搏杀,其间,在希尔顿饭店,也如约见到了澳大利亚《网球》杂志的发行人米歇尔·米奇女士。  相似文献   

17.
话题澳网     
李硕 《网球》2012,(3):26-27
2012年初的墨尔本,依旧是骄阳似火,球员们在烈日的烘烤下也不禁心浮气躁,抱怨和指责层出不穷。但是,墨尔本带给球员也有很多欢声笑语,他们都愿意充分享受本赛季的第一个大满贯,祈祷自己接下来的旅程一切顺利。球员们在场内场外谈到的一个又一个话题,让本届澳网的气氛不断升温,最终达到沸点。  相似文献   

18.
日辰 《网球天地》2009,(3):52-53
澳网是中国金花的福地.她们曾在这里取得过网坛最高荣誉——大满贯冠军的辉煌。2009年澳网,中国金花们故地重游,希望重温旧梦。可惜天不遂人愿,在双打方面,郑洁/晏紫这对冠军搭档止步第三轮.创造近年来的最糟糕战绩,彭帅和中国台北选手谢淑薇搭档.倒是出乎意外地闯进八强.结果败在最后的冠军威廉姆斯姐妹的拍下。  相似文献   

19.
另一半     
《体育博览》2012,(2):18-20,22
情人节就要来了。每个人都希望情人节当天自己的身边就是另一半。不仅是情人节当天.就连平时人们也希望有另一半的陪伴。其实在体育界对自己的另一半也是很看重的.像球队需要有自己的当家球星、球星则需要给力的队友、而好的比赛一定要有好的裁判.这些都是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20.
热战     
谢明 《网球》2014,(2):5-5
很多人都在讨论塞琳娜年度全满贯的事情,但这个事情似乎特别没有来由,即使她拿到了澳网冠军也只是完成了第一步,似乎这个事情放在美网之前最为合适。回顾塞琳娜任何一个年份,她离年度全满贯都差得很远,她也从未在哪个赛季把这个当做真正的目标,自从1999年登上冠军舞台以后,她只有一个赛季拿到过三个大满贯,那一年是2002年,后来历史和她开了个玩笑,在她2002年夺得法网、温网和美网的冠军之后,又顺势夺得了2003年的澳网冠军,完成了一个跨年的全满贯。所以这是一个貌似奇怪,其实别有用心的话题,其真实的潜台词是如果塞琳娜不前进,那女子网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