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元代宋梅洞的小说《娇红记》与明代孟称舜的戏曲传奇《娇红记》以其在各自领域取得的独特成就 ,赢得了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二记不仅本事相同 ,在人物情节、诗词说白等方面也都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 ,因此通过对这两种不同体裁《娇红记》的对比观照 ,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它们的成就与不足 ,走出单一研究《娇红记》小说或戏曲不可避免陷入的误区 ,从而能够重新给小说、戏曲以合理的定位  相似文献   

2.
“容与堂”刊本《李卓吾先生批评〈红拂记〉》传奇,署名李卓吾评点。此本思想上对《红拂记》中“崇尚侠义精神”和“崇尚真情”给予高度肯定,对原作中酸腐、道学的语言给出批评。艺术上李卓吾重视关目设置、重视文本中的现实逻辑,对原作不符合现实生活的部分进行批驳,并提出改进意见。通过对《李卓吾先生批评〈红拂记〉》传奇的研究,能够阐发李卓吾新的戏曲批评理论,丰富当下戏曲批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明代佚本传奇《泰和记》仅存于《群音类选》等曲选中的十几折曲文进行考释,从而勾勒其大致情节和剧作风貌,并由此对剧作的作者、本事来源、代表的戏曲现象进行了分析与解释。  相似文献   

4.
小说与戏曲传奇同源共流,互相影响和交融,而且,它们都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各自的特点,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独特现象,因而对于中国小说发展与戏曲传奇发展来说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因此.研究小说、戏曲传奇之间的关系,是切合我国小说戏曲传奇现象之实际而又必要的研究.本文试以<娇红记>为例,通过对小说版和戏曲传奇版<娇红记>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的情感两方面的分析,以此来探明小说与戏曲传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始自西汉,汉武帝“文治武功”,派遣卫青、霍去病力克句奴,昭令张毒遁使西域。东汉时期,中原道教文化大兴,其经典《老子想尔注》,《老于化胡经,等沿“丝绸之路”西渐。唐宋至元明时期,则有平阳版《刘知远白兔记》、《四美图》,以及神仙遭化的歌舞戏、大曲、杂剧、传奇、南戏、影戏等乐舞戏曲,以及变文、宝卷、诸官调、驱傩辞等长驱直入西方诸国,促使华夏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6.
俞樾是晚清著名的朴学大师,然其涉猎颇广,在戏曲领域亦有建树,创作有杂剧《老圆》及传奇《骊山传》和《梓橦传》。俞樾的传奇是晚清以“学问为戏曲”的杰出之作,同时俞樾还借传奇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符合当时社会“救亡图存”的进步思潮。俞樾不但正视戏曲的教化作用,而且对戏曲进行了诸方面研究,如考证戏曲等说唱文学本事、关注各种说唱文学的源头、关注一些不为人所知的作家作品及伎艺并且在推进女性传奇作家作品方面作了贡献。  相似文献   

7.
历来对孟称舜戏曲创作的研究多集中于他的代表作《娇红记》。从文学、思想、时代等多角度诠释《娇红记》传奇成了研究孟称舜戏曲作品的热点,由于孟称舜的戏曲创作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因此仅对《娇红记》传奇进行单一的研究并不能全面客观地揭示孟称舜的创作思想。文章试图把孟称舜的五种爱情剧联系起来分析考察,揭示孟称舜爱情剧创作前后期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我国《大闹天宫》、《哪吒传奇》等动画电影在人物造型、动作设计、音乐与对白以及意境营造等方面成功借鉴了戏曲程式表演和虚实相生的特征,将电影与戏曲两种艺术表现形式完美结合在一起,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动画电影借鉴戏曲元素的可行之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种借鉴一定要适度,并要充分注意动画电影的创作规律。  相似文献   

9.
富春堂是万历年间金陵著名书坊,今知其所刻传奇42种,其中有21种与《风月锦囊》《大明天下春》《群音类选·诸腔类》和《尧天乐》等戏曲散出选本同剧目传奇同源。今考其版本得出结论:富春堂刊本传奇《跃鲤记》等19种传奇为万历初、中期传奇。  相似文献   

10.
翻阅中国古典戏曲名篇《牡丹亭》《西厢记》《荆钗记》,翻阅《赵氏孤儿》《琵琶记》《窦娥冤》等,我们不难发现"才子佳人""大团圆"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大量出现在元明清的戏曲里。本文立足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理念,从文化的角度对这种模式进行了分析,旨在客观地认识中国古典戏曲中的"才子佳人""大团圆"形式。  相似文献   

11.
徐复祚(1560—1627?)是明代万历后期涌现出的一位杰出的戏曲作家和戏曲理论家。其现存的传奇《宵光记》、《红梨记》、《投梭记》和杂剧《一文钱》,在情节安排上,大多曲折回环,悲欢离合,以传其奇。《宵光记》为历史剧,《红梨记》、《投梭记》为爱情剧,  相似文献   

12.
元杂剧与明传奇,是我国古代戏曲发展史上的两大高峰,在戏曲史和文学史上均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戏剧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王实甫的《破窑记》杂剧和明代无名氏《彩楼记》传奇是元杂剧和明传奇兴盛时期的两部同题材戏曲作品,这两部剧作从内容到艺术表现形式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其原因与剧作家所处的文化历史背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冯梦龙作为文学家,著作颇多,从诗文、小说到戏曲,他的戏曲集合本《墨憨斋定本传奇》就是一本不朽之作。《墨憨斋定本传奇》共包括14部剧作,与原作相比,冯梦龙翻创后的作品在主题、内容、人物形象塑造上都有所创新,体现了冯梦龙的政治观点和情教观,对后代戏曲翻创和文坛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明代的戏曲分为唱南曲的传奇和唱北曲的杂剧,沈璟和梁辰鱼分别是今苏州地区的吴江派和昆山派的代表作家,他们以传奇创作为主,沈璟的戏曲有剧本《义侠记》、《红蕖记》、《坠钗记》等,梁辰鱼的作品主要是《浣纱记》。他们的作品中表现了吴地佛教文化,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宣传积德行善、远离诸恶的佛教思想;主张淡漠世俗、保持本真的人生态度;同情民众苦难、慈悲为怀的创作动机。  相似文献   

15.
《琵琶记》对明清戏曲的理论、创作和舞台表演等方面影响深远,有"曲祖"之誉。从脚色体制和音乐结构两方面分析明清传奇对《琵琶记》结构范式的接受途径,可以看出《琵琶记》在中国戏曲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关于《绿牡丹》传奇的形成与思想主旨,目前学界争议较大,有人认为内阁首辅温体仁弟弟温育仁未能加入复社而托名吴炳撰写《绿牡丹》传奇讽刺,也有学者认为这部传奇非温育仁讽刺复社作,也非温育仁托吴炳作,创作于明万历四十四年。《绿牡丹》传奇是当时科举文人结社的真实反映,带有剧作者故意讽刺之意图,可以三个方面作为佐证:《绿牡丹》创作于无地无社的明代末年,并与一场科举弊案相关;文社宗旨"以文会友"与品评社艺的社集活动在剧中得以展现;社集舞弊,选文刻稿等科举文社活动内幕在剧中亦有揭露。明末科举文社的兴盛对戏曲创作的影响还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社集活动促进了戏曲小说的繁盛、文学家结社运动对戏曲小说的推动作用等,这都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绿牡丹》传奇正是科举文社兴盛的必然产物,既有真实性,又有讽刺性,以上三点即为佐证。  相似文献   

17.
伸振奎作为清代改编《红楼梦》小说为戏曲的第一人,学术界一般只是将其与《红楼梦》的传播相联系,而对其戏曲创作的成就,特别是剧作总数至今没有定论。对仲氏在《红楼梦传奇》创作中所体现的“民本”思想和高度的戏剧创作技巧则论之甚少。  相似文献   

18.
从李渔的戏曲理论出发,以孔尚任的《桃花扇》为例,对"传奇"的界定,《桃花扇》的结构、语言等方面作了一定的分析研究。两相映照,在肯定李渔戏曲理论的同时,也进一步阐释了孔尚任《桃花扇》的成功。  相似文献   

19.
南京图书馆典藏《玉梅香》传奇残本,为孤本戏曲。作者凤凰山民为清乾隆末年之后的作家。该剧创作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之后,受到《西厢记》、《红楼梦》等传统戏剧、小说的影响,尤其以《红楼梦》为最。该剧继承了文人剧作家文词化的创作倾向以及浓郁的抒情特征等传统,突破了文人传奇剧一生二旦的结构模式,在戏曲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玉箫、韦皋两世姻缘的爱情故事在唐宋时已广泛流传,多种笔记小说中有记载。随着故事的流传,许多剧作家以此为题材进行创作,出现了元杂剧《玉箫女两世姻缘》,明传奇《韦凤翔古玉环记》、《玉环记》、《鹦鹉洲》,清传奇《玉环缘》、《玉指环》等戏曲作品。本文主要以元明间的戏凸作品为研究对象,探讨玉箫、韦皋形象的演变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