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文明古国(埃及、中国、印度)的数学文献里,都不乏圆的度量问题,而圆的度量少不了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圆周率。在数学的漫长发展历程中,又有哪一个常数能像圆周率那样散发着如此经久不衰的魅力?古希腊数学家阿那克萨哥拉(Anaxagoras,公元前500~前428)在铁窗下仍醉心于化圆为方问题的研究;在德国数学家固灵(L.vanCeulen,540~1610)的墓碑上,刻着他生前焚膏继晷、夜以继日算出的35位圆周率值;巴黎科学宫中单独设有圆周率馆;记忆圆周率的诗歌层出不穷;日本人iroyukiGoto在1995年花9小时背诵π值达小数点后42万位;时至今日,计算圆周…  相似文献   

2.
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数学里经常用到的重要的常数叫做圆周率,通常我们用希腊字母π来表示.圆周率的记号π源自希腊语“圆周”的打头字母,它为琼斯(W.Jones,1675 ̄1749年)首先使用.东汉初年,我国的数学书《周髀算经》里已经有“周三径一”(就是说,直径是1的圆,它的周长等于3)的古率的记载.西汉末年,刘歆(约公元前50年到公元23年)定圆周率为3.1547,他首先开创了不沿用古率之先河.公元2世纪,古希腊大数学家阿基米德(A rchim edes)用逼近方法推算出圆周率介于31071与371之间.南北朝时,祖冲之(公元429 ̄500年)在他的数学著作《…  相似文献   

3.
人类祖先在采集和狩猎的漫长过程中 ,逐渐认识了“形”的概念 ,而从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的陶器多为圆形这个事实来看 ,“圆”应该是最早被认识的形状之一 .在古代不同文明 (如美索不达米亚、埃及、中国、印度、希腊 )的数学文献里 ,都不乏关于圆的度量问题 .而任何一个圆的度量都少不了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圆周率 .有人说 ,圆周率计算的精度在某种程度上是衡量一种文明发展的尺度 .希腊古典时期 ,雅典的辩士学派———鼎盛于公元前 5世纪末的一群职业教师提出三大尺规作图难题 :化圆为方、三等分角、倍立方 ,其中第一个问题就是要作出一…  相似文献   

4.
祖冲之和他的儿子祖日恒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科学家,他们在数学、天文、机械制造等方面都曾作出过巨大贡献,尤其是在数学方面曾经取得领先于世界的成就,最突出的应当是对圆周率和圆球体积的推算。圆周率是圆周长与直径的比值。一部计算圆周率的历史,被誉为人类“文明的标志”。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著名学者阿基米德(Archimada 公元前287~212年)首先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计算出圆周率约为3.14。公元263年前后,我国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利用割圆术计算了圆内接正3072边形的面积,求得圆周率约为3927/1250≈3.1416。最早算出圆周率小数点…  相似文献   

5.
圆周率π可以说是在数学中最为常见的一个无理数,在计算圆周长、圆面积、球体积以及很多相关图形(比如扇形、椭圆和椭球等)计算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它最早被定义为圆周长与直径的比值。而如何计算圆周率π也引起了古今中外众多数学家们的关注。利用"割圆术",我国古代著名数学家祖冲之得到了两个圆周率的近似值,分别为约率22/7和密率335/113。其中密率335/113足足比欧洲早了1000年。然而,由于"割圆术"方法的局限性,改进已有结果的难度变得越来越大。在本文中,我们主要介绍在微积分中利用无穷级数计算圆周率π的一些公式。利用计算机编程,人们甚至可以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10万亿位。  相似文献   

6.
π及其"谜"     
圆周率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值,是计算圆的面积等必不可少的常量,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π的来历以及在这方面作出贡献的数学家,可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圆周率     
圆周率,是指平面上圆的周长与直径之比。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常数,圆周率最早是用于解决有关圆的计算问题。中国数学家刘徽在注释  相似文献   

8.
圆·圆周率     
“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圆以它的匀称、稳定、和谐给人以美感.大至宇宙,小至粒子,无处没有它的存在.车轮的转动既平稳又省力;下水道的窨井盖,怎么放也不会掉下去;建筑中圆的造型,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圆的计算离不开圆周率.圆周率的精确度曾经是我国古代数学界的骄傲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将圆周率准确计算到小数点后第7位.这一数学成就在世界上领先了近千年.这里介绍4个有关圆周率的趣事:1.计算机巧算圆周率用计算器先做除法2143÷22,然后按两次平方根键,你就会惊奇地看到3.1415926.印度数学家拉马努金首先发现这个窍门,并提出了大胆…  相似文献   

9.
我们知道,圆周年是数学上非常重要的一个常数,通常定义为圆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无论圆的大小如何,这个比值始终不变,其值为π=3.1415926不要认为求圆周率π值是件很简单的事。从表面上看,按照圆周率的定义,似乎只要知道了圆周长C和直径D,用C除以D,就可以求出圆周率了。其实并非如此。因为圆周是一条曲线,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我们都无法直接准确地度量其长度。所以,根据定义用圆周长与直径的比去求圆周率是行不通的。虽然圆的周长我们无法准确度量,但是圆内接或外切正多边形的周长我们却是可以(从理论上)准确度量的。…  相似文献   

10.
祖冲之(429年~500年),我国南北朝时代杰出的数学家。他博学多才,著述很多,但最重要的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我们知道,一个圆无论大小如何,它的周长与直径之比(即圆周率)都是一个常数。四千年前,古埃及和巴比伦人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曾用到圆周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三国时期的著名数学家刘徽,是世界上第一个找到圆周率"л"值计算方法的人.他于公元263年,创造了利用圆内接多边形面积接近于圆面积的方法,来计算圆周率.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数学家祖冲之,在公元460年时,就算出"л"值在3.1415926至3.1415927之间,从而把圆周率的计算,大大  相似文献   

12.
数学史上关于圆的度量和圆周率的推算,是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十分有价值的史料,但对这一数学史实的认识有许多模糊的地方,运用与中学数学教学有关的例证澄清这一数学史实,给数学教学以重要启示:关于圆周率的教育价值应得到充分挖掘和客观体现。  相似文献   

13.
祖冲之(429-500)字文远,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在数学方面的主要贡献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他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准确到小数第七位,是当时世界  相似文献   

14.
提起圆周率π ,每一位中华儿女都会想起中国古代 (南朝 )数学家祖冲之 .他是世界上将圆周率精确到 7位小数的第一人 .在科技相当落后的那个时代 ,他惊人地推算出3 .14 15 92 6<π<3 .14 15 92 7.随着时代的发展 ,信息技术的进步 ,计算圆周率π的精确值的工作突飞猛进 .下面就让我们借助常用的数学教学软件———几何画板———去探求圆周率π ,一起去探索、共同去体验数学的神奇 !首先我们用几何画板 4.0 5来做一个简单的课件 (几何画板软件熟悉的话只需 3分钟即可完成这一课件制作 ) ,步骤如下 :(1)利用工具箱中的圆规工具画⊙O(圆心为点O…  相似文献   

15.
圆周率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值,是计算圆的面积等必不可少的常量,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π的来历以及在这方面作出贡献的数学家,可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正>[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操作、猜想、测量、计算、验证、讨论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推导圆的周长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理解圆周率的含义,知道圆周率的近似值,了解人类研究圆周率的有关史料,感受数学文化。[教学重点]推导并总结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欣赏一张图片。(课件出示校园操  相似文献   

17.
圆的周长     
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含义。2.使学生体验圆周率的形成过程,探索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3.使学生认识到运用圆的周长的知识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数学的价值。4.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二、教学重难点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圆周率π是圆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公元前三世纪,古希腊著名的学者阿基米德计算出π≈3.14.公元263年前后,我国的数学家刘徽,利用割圆术计算了圆内接正3072边形的面积,求得π≈3.1416.又过了约两百年,我国杰出的数学家祖冲之确定了π的值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祖冲之之后,阿  相似文献   

19.
“山颠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把酒吃,酒杀尔,杀不死,乐尔乐!”众所周知,这首打油诗是圆周率前22位数字的谐音.说到圆周率不能不说“割圆术”.很多人都知道南北朝时代的数学家祖冲之用“割圆术”计算的圆周率精确到了小数点后7位;但是有更多的人不知道“割圆术”是由魏晋时代的数学家刘徽发明的,而“割圆术”所用的就是极限思想.  相似文献   

20.
圆周率     
圆周率是指平面上圆的周长与直径之比,用符号π表示。圆周率是一个极其驰名的数,最早是出于解决有关圆的计算问题。为求得圆周率的值,人类走过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几千年来古今中外一代又一代的数学家为此献出了自己的智慧和劳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