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庭与幼儿园是幼儿生活中两个最主要的世界,在教育幼儿的问题上,如果家园能够有效合作,幼儿就会在心理上获得安全感,在各方面得到积极发展。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年轻父母接送孩子的次数越来越少,每天与教师打交道的多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些“银发一族”。怎样做好与这些老年家长的沟通工作呢?调动起老年家长的教育力量镜头一:佳慧奶奶抱着两个花盆,站在活动室的门口,犹犹豫豫地对老师说:“老师,我家里种了很多花,想送给幼儿园,您看行吗?”像佳慧奶奶这样热心的老年家长喜欢种花养草,修身养性,他们的一些知识正好可以弥补教师在这方  相似文献   

2.
孩子快升入小学了,有的家长特别关心孩子的数学学习情况,有些家长甚至整天把孩子搞得团团转,生怕孩子上小学后“输在起跑线上”,有时还采取一些不得当的方法。其实,只要善于发现,生活中有很多帮助孩子学习数学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前几天开班会,我问在座的家长这样一个问题:"让孩子飞翔,你准备好了吗?"有的家长说,通过打拼,自己已经为孩子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将来会让孩子考名牌大学,甚至送他们去国外读书;有的家长说,在生活中,他们会对孩子无微不至,会保证他们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和健康的体魄。"那么,你们有没有为孩子准备一些‘荆棘’和尖锐的‘石子’呢?"听家长们讲完,我微笑地问他们。家长们面面相觑。于是,我向他们讲述了老鹰筑巢的故事。我说:"老鹰是一种奇特的飞禽,因为它们都把巢筑在树梢,或是  相似文献   

4.
现在,不少家长都在暑假里安排孩子参加各种军训、训练营等,以磨炼孩子的意志,培养他们面对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诚然,让孩子在外面接受各种磨练,对于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吃苦耐劳精神是很有好处的,但笔者以为,很多"吃苦教育"其实完全可以在家中培养的。在多数家庭,孩子基本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到哪里都要人陪,依赖性很强。有的小孩都十多岁了,还不会自己洗澡、单独睡觉,至于洗衣服、煮饭、炒菜很多人连边都没挨过。这其中,可能有孩子怕吃苦的原因,但是,家长的错误观念也不无责任。有的家  相似文献   

5.
俗语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现在社会中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尤为重视,家长不想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用尽千般手段来锻炼孩子,可是有的方法是不对的。根据专家的市场调查表明:情境生活对孩子的教学很重要,其中占重要比例的就是在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可以开发孩童的智力,锻炼孩童的思维,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相似文献   

6.
花盆变了样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业余生活也丰富多彩起来,许多人喜欢上了种花养草。有场地的,种在泥地中;没有泥地的,种在花盆里。花盆可以搬来搬去,搬上搬下,灵活机动。传统的花盆只是在制作材料上动脑筋,有泥盆、陶盆、瓷盆等。现在,发明家却用他们的智慧,使花盆新意迭出,奇趣多多。  相似文献   

7.
《母婴世界》2013,(10):136-137
如果你的孩子像珊妮这般无法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可以考虑不送孩子上幼儿园。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只有0-6岁这个阶段与家长相处的时间最多,而这段时间也是培养亲子关系的最佳阶段。这时多陪陪孩子,了解孩子的一些想法,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对孩子性格和价值观的形成有很好的作用。当孩子一旦上了小学,开始了正规的学生生活,家长陪伴孩子的时间就会越来越少,孩子能自由玩乐的时间会越来越少。所以,别让幼儿园成为困住孩子的“牢笼”,让孩子在能玩的时候尽情地玩,享受她该有的快乐童年。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给孩子一点零花钱是很平常的事。但有的家长担心孩子手头有了零花钱,会由着性子花,容易养成出手阔绰、攀比、图虚荣的坏习惯。我认为,问题不是该不该给孩子零花钱。孩子不会合理地使用手中的零花钱,除了与孩子生活鉴别能力不高有关外,主要还是源自一些家长给孩子零花钱的方式的错误、目的的模糊,以及没有正确指导孩子该怎样合理使用零花钱。现在有的家长给孩子零花钱,是把它作为对孩子的一  相似文献   

9.
高竹姜 《家长》2010,(8):10-11
现在的家长多为双职工,既要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又要督促孩子的学习。为了家庭生活的质量有保证,家长在事业上也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孩子与事业对家长而言很难照顾周全。在这种情况下,让孩子上寄宿学校,成了很多家长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家校共育的教育理念备受推崇,很多家长也非常明白言传身教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家长过于敏感,孩子稍有风吹草动就冠以各种问题,当成一种"病"来看,使得孩子产生叛逆心理;有的家长为孩子代办一切,造成孩子严重缺乏生活经验,同时也给自身带来很大压力,常常对自己感到失望;有的家长竭尽全力配合学校工作,无意间成了随叫随到的校外辅导员。这些现象无论情有可原的、可以理解的,还是不可理喻的,其结果都大同小异,那就是孩子的习惯养成得不到持续跟进。  相似文献   

11.
一、思考缘起 幼儿园生活是孩子一日生活的主要内容,但是离开幼儿园之后,孩子会去哪里?会做些什么?在南京师范大学里有一大片草坪,一年四季,但凡没有下雨的时候,下午接园时间一过,就可以在这里看到很多孩子追逐打闹,家长则围坐一边唠家常。每当看到这一幕的时候,  相似文献   

12.
木雨 《家长》2011,(8):50-52
九月,有许多孩子会告别生活了六年的小学校园,升入初中。在新的环境里,他们会面临许多变化,有的孩子能顺利度过这个过渡期,可也有很多孩子在学习和生活方面会感到不适应。  相似文献   

13.
《家教世界》2012,(1):54
家长给孩子报兴趣班有很多原因,阜阳颍州区的家长"淡香莲花"(网名)说,自己小时想学却没条件,所以现在一定要让孩子来学。针对家长给孩子报兴趣班的不同原因,我们给出了一些分析与建议。有的家长看别人的孩子都在上兴趣班,认为自己的孩子也必须要上。这就难免会"盲从"———每个家庭有自己的特殊  相似文献   

14.
<正>每到吃饭的时候,很多家长就会为孩子的吃饭问题而伤脑筋。有的孩子吃饭时东张西望,有的食欲不振,有的挑食偏食……那么怎样帮助家长们摆脱这些"烦恼",让孩子吃得好、吃得饱、吃得健康呢?镜头一妈妈把饭菜端到桌子上后,喊龙龙洗手吃饭,但是龙龙仍然在摆弄新买的小汽  相似文献   

15.
林芳珊 《家长》2008,(Z2):48-49
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首先应该暗示自己"我有这样一个可爱的孩子,我们要一起成长,我们要一起面对很多问题,我们会比别人生活得更幸福",并以此作为和孩子进行沟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每到幼儿园离园时间,经常会听到家长问孩子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老师教了什么?"如果孩子能说出来,家长会很欣喜,认为孩子在幼儿园的一天是有收获的。如果孩子说不清楚,家长会认为要么老师没有好好教,要么孩子没有好好学。在家长的观念中,孩子只有学会看得见、听得到的知识和技能,才认定老师是称职的,这所幼儿园是可以选择的。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很多幼儿园为了生存去迎合家长的心理,把会背多少古诗、认识多少汉字、会算多少以内的加减法作为  相似文献   

17.
正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并尽己所能为孩子谋求"幸福"。有的家长认为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生活就是给了孩子幸福;有的家长以为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为其投资未来就是在给了孩子幸福;有的家长则以为留下万贯家财是给了孩子最大的幸福。但每每问起当今的父母:"你的孩子幸福吗?"父母又似乎很矛盾地说:"现在的孩子们吃的穿的玩的,都是我们小时候没见过的,但他们的童年似乎缺少了心理上的幸福感。"谁偷走了孩子的幸福?抛开各种社会因素,笔者认为,父母错误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是孩子缺少幸福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孩子的零花钱应该怎样给呢?我要是给了零花钱他就会乱买东西,不给就偷着拿,怎么办?已经教育过多次了,不好控制。孩子小的时候拿家长的钱,大了会不会偷钱呢?蔡建新: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父母会给孩子一些零花钱,甚至把春节的压岁钱、让孩子买东西剩下的零钱、公交卡充值的费用、餐费等等都交给孩子自己支配。有的家长认为  相似文献   

19.
超市作为生活中重要的社区场所之一,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有助于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然而,生活中很多家长在购物时觉得孩子年龄小,带孩子购物不方便,就尽可能不带孩子去超市;还有些家长即使带孩子到超市购物,也只是将注意力放在购物上,没有注意到超市中丰富的教育资源,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加拿大在超市资源的运用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中”,其家长在带孩子购物方面也颇有心得。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加拿大的家长是如何带孩子购物的。  相似文献   

20.
<正>在孩子们刚读小班时,就有家长说想给孩子报个兴趣班,问我孩子平时在幼儿园对什么比较感兴趣。这个问题把我难住了,因为我发现孩子的兴趣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对什么东西感兴趣不仅仅是对某个事情或者某个活动感兴趣,其实有很多因素影响着孩子的学习兴趣。一、如何让孩子产生学习的动力经常有家长会跟我抱怨说:"小孩子特别爱问‘为什么’、‘这是怎么回事?’很多的问题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真的烦人。"面对孩子千奇百怪的问题,有的家长则会显得不耐烦。然而,这些问题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