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人们对静电现象并不陌生。人体及桌、椅之类的物体可累积相当大的电荷或电位。人体累积的电荷可高达25000伏特,而带有500至15000伏特的静电则是常有的事。实验证明,距离越远的物体相互摩擦时,产生的电荷越多。当静电电压高达10000伏特时,就会经由任...  相似文献   

2.
人在地毯上行走或从椅子上起立时,人体的静电电压可高达1万多伏;脱下衣服时的静电电压可高达数万伏;液体静电和粉体静电电压也均可高达数万伏;而橡胶和塑料薄膜行业的静电电压可高达10多万伏.静电电压为什么如此之高?这要从静电的产生原理说起. 1.静电的产生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而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质子.在正常状况下,一个原子内部的质子数与电子数是相同的,正负抵消,所以整个原子呈电中性.原子中电子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电子一旦受外力作用易脱离运动轨道, 而离开原来的原子A,到达另一个原子B中,这  相似文献   

3.
大家都知道,只有220V的照明电压一旦人体触碰,几秒钟就会丧命.然而,当人在地毯上行走或从沙发上起来时,人体的静电会高达1万多伏,脱化纤衣服时的静电电压竟然高达数万伏,橡胶和塑料行业有时产生的静电更是高达10万伏以上.  相似文献   

4.
静电现象一般由摩擦产生,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它们带上了异种电荷,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静电现象,如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梳子能吸引头发等等,静电既可利用,也会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5.
静电是一种常见的带电现象。在生产和生活中,某些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和分离或互相摩擦就会产生静电。例如生产工艺中的挤压、切割、搅拌、喷溅、流动和过滤,以及生活中的行走、起坐、穿脱衣服等都会产生静电。 静电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电量不大而电压很高,有时可高达数万伏,甚至十万伏以上。如此高的电压,很容易发生放电而出现静电火  相似文献   

6.
驾驶员在下车开门时,常常会有遭受电击的感觉.在空中飞行的飞机,与空气摩擦带的电如果在着陆过程中没有被导走,当地勤人员接近飞机,人与飞机间可能会产生电火花,严重时可能将人击倒.据有关数据统计,人在地毯上行走或从沙发上起立时,产生的静电可以高达1万多伏,脱化纤衣服时产生的静电也可达数万伏,而橡胶和塑料薄膜行业产生的静电可高达10多万伏.静电电压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塑料制品具有重量轻、外观优美、电绝缘性好、易于成型等优点。然而,塑料制品在显示高绝缘性的同时往往伴随静电的蓄积,因此,防止静电危害就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研究课题。一、静电的产生、危害和抗静电方法任何物体所具有的正负电荷是等量的,两个不同的物体经摩擦接触等机械作用,电荷就会通过接触界面移动,在一个物体上造成正电荷过剩,在另一个物体上则负电荷过剩,并在界面上形成双电荷层,而两物体之外的空间并不呈现静电现象。但当在此接触界面上施加任何机械作用而使两个物体分离,则在各个物体上分别产生静电,并在外部形成静电场…  相似文献   

8.
一、摩擦起电与摩擦生电“摩擦生电”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因为电荷不能创生 ,电荷存在于物质之中 ,构成物质的原子中有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电子 .在通常情况下 ,这两种电荷在数量上相等 ,整个原子呈中性 ,也就是对外不显示带电的性质 .当两物体相互摩擦时 ,只不过将原来存在于物体里的正、负电荷重新组合 ,即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使一个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荷 ;另一个物体因得到多余电子而带负电荷 .“摩擦起电”的说法是正确的 .摩擦使两物体的正、负电荷重新组合 ,使呈中性的物体显出带电的性质 .“任意两物体相…  相似文献   

9.
夜晚,你在黑暗的房间里脱下尼龙或涤纶衣服的时候,常会看到闪光并听到碎碎啪啪的响声.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物质是由带电的微粒组成的.通今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跟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总量相等,所以整个原子是中性的,对外不显电性.但物体间相互摩擦时,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较差的物体就会失去电子,带上正电;另一物体得到电子,带上等量的负电.士。果物体是绝缘体或被绝缘,那么,电荷在物体上不发生转移,我们称它为“静电”.人们在活动时,衣料之间由于相互摩擦而出现电子的转移,带上静电.尤其是尼龙、涤纶一类衣服,静电…  相似文献   

10.
小朋友们都知道,家里的各种电器都离不开电,电是哪里来的呢?是发电厂送来的,这是一种可以流动的电。我们今天做的实验是用笔发电,不过这种电能量很小,因为它不流动,我们就叫它“静电”。原理说明:塑料笔能发电是因为它在毛皮上穴或毛发中雪摩擦时产生了静电。静电电荷包含正、负两种,带有某一种静电电荷的物体会吸引带有另一种静电电荷的物体,塑料笔带有负电荷,而铁环带有正电荷,根据电子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规律,塑料笔发出的静电能吸引铁环不断地滚动。1.首先,准备好一支用过的塑料圆珠笔,一小块皮毛或毛料布,一把剪刀,一个空易拉罐。2.请…  相似文献   

11.
在空气干燥的季节,当你开门时偶尔会有电击的感觉,这就是静电放电。当你感觉电击时,你身上的静电电压已超过2000伏,当你看到放电火花时你身上的静电已高达5000伏,当你听到放电声音时,你身上的静电已高达8000伏。但是现代许多高速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碰到仅几十伏或更低的静电就会遭到损坏,也就是说当你接触这些电路时,  相似文献   

12.
问:摩擦起电的实质是什么?答: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即电子的得失过程.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摩擦起电不是“生电”,因为电荷是不能创造的.电荷本来就存在于物体中.构成物质的原子中,其原子核带正电荷,核外电子带负电荷,通常这两种电荷的电量相等,所以不显电性,两物体摩擦后,原来存在于物体里的正、负电荷重新组合,但它们的总电荷数仍然不变.问: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什么?答: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是中性的,因而物体呈中性.由于不同物体(如毛皮与硬橡胶棒)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当两个物体…  相似文献   

13.
电路·考点复习·一、摩擦起电 两种电荷1 物体有了的性质 ,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或者说 ,带了电荷 .根据此性质可判断物体是否带电 .2 用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叫做摩擦起电 .3 电荷有种 ,人们把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做电荷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电荷 .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 :同种电荷 ,异种电荷 .4 验电器是用来检验物体是否的仪器 ,带电体接触它的金属球时 ,金属箔由于而张开 .5 叫做电量 .电量的单位是.6 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叫做 .7 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 ,任意两个靠近均相互吸引 ,…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过程与方法:在探究活动中,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起电与验电     
所谓起电,就是使不带电的物体带电。其方法有以下三种: 1.摩擦起电。两个由不同物质组成的不带电物体,在相互摩擦时,由于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它们之间就会发生电子转移,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多余电子而带负电,并且两物体所带电量相等。  相似文献   

16.
翔太 《母婴世界》2014,(1):52-53
揭秘静电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人体产生静电的原因以及对人体的危害。 产生原因 静电是一种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它附着于物体的表面,使物体带有一定的电压。  相似文献   

17.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原子核所带正电的电荷跟核外所有电子带负电的电荷相等,原子处于不带电的中性状态.当中性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时,原子核所带正电的电荷跟所有电子带负电的电荷不相等,物体就带了电.用摩擦方法可以使物体带电,在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对电子束缚能力较弱的原子核失去电子,从而该物体带正电,而另一物体由于得到这些电子而带上等量负电.用毛皮摩擦橡胶棒后,毛皮带正电,橡胶棒带负电,用丝绸摩擦有机玻璃棒后,有机玻璃棒带正电,丝绸带负电.这种用摩擦使物体带电的方法叫摩擦起电.电荷之间相…  相似文献   

18.
电路复习     
一、知识网络二、学习指导(一)摩擦起电1.两种电荷(1)正电荷: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负电荷: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2)电荷间的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电荷检验:①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则该物体带上了电.②验电器:是利用其两片金属范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的原理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2.摩擦起电门)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带电的实质是物体电子的得与失.(2)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两个物体百十11摩擦时.…  相似文献   

19.
(第二册第七章简单的电现象) 一、填空(27分每空格1分) 1.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即____和____。两种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____,异种电荷____。 2.通常情况下原子是中性的,当电子发生____时,有了多余电子的物体带____电,缺少电子的物体带____电。 3.金属、陶瓷、空气、大地、橡胶、油、人体、盐溶液等物质,其中属于导体的有____,其他属于____。 4.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物理学中  相似文献   

20.
当电磁波入射到宏观物体或微观电子上时,引起物体上的诱导电荷和电流,或改变电子运动,从而向各个方向辐射电磁波的过程。以光波为例,它主要和物质(气、液,固)中的电子发生相互作用,因此,当光波入射到物体上时,波的电场使物质中的电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