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所指关陇地区包括关中西部和陇东地区。关陇社火历史久远,独具特色,尤重民间传承。社火脸谱、服装、把仗是关陇社火表演的三要素,它象征和凸显着社火所扮演的人物身份、文化性格。在关陇地区,社火会组织社火表演,行使自己的组织权和经济权,是中国民间组织的一种表现形式。社火传承人是社火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活态载体,无数社火传承人通过心口手相传,实现了关陇社火的历史传承和现代创新。  相似文献   

2.
西安市长安区魏寨街办崔家街村太平水官社火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在社火活动中保留了祭祀社火祖师爷和庄王老爷的仪式;二是将水文化和社火有机结合在一起;三是保存了古老的祈水活动中的一些信息;四是太平水官十方居士祭拜太平水楼。  相似文献   

3.
“扎马角”社火近几年出现在晋南农村的年节文化活动中。这种社火的形式颇具特色,扮演马角的村民用钢针刺破脸腮是社火的主题造型。这种社火蕴含有远古巫舞和傩祭的遗意,还有原始农耕社会血祭的意味,是节令性特征鲜明,功利性祈愿意图明确,较为典型的农耕文明传承中农事祭礼式的社火活动。对扎马角社火造型意蕴的考究,即是对影响和支配其造型活动的乡土文化观念和民间审美取向的阐释。  相似文献   

4.
社火是民间节日期间举行的各种游艺杂戏活动的总称,蕴涵着丰富的民俗意味和浓烈的文化色彩,在中国各地城乡、尤其是广大农村流行颇广。作为城乡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社火有其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在社火表演过程中,人们除获得情感释放外,还实现了一系列的文化及社会功能。城市社火和乡村社火作为同一民俗事项,具有许多相同点,但由于表演语境等诸因素的不同,在某些方面仍存在着差异。本文即重点对西宁城乡社火的表现形态和文化功能作一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5.
鼓是社火表演中节奏的总指挥,也是社火表演中打击乐器的灵魂,体现和展示着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统一。社火鼓谱不仅是社火鼓子得以传承的载体,更是一个地区特色民族文化的重要记录,承载着非遗文化抒情达意的独特魅力。张掖高台社火鼓历经600余年的演变,表演风格现已趋于固定。如何挖掘整理传承保护这一非遗文化——张掖高台社火鼓谱,既是新时代传承优秀中华文化的使命,也是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浚县民间社火最初是人们用来祭祀神灵,祈求风调雨顺、人寿年丰的朝拜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将戏剧、神话、战争中的人物、音乐、舞蹈融于社火表演,逐渐成为当地红火的的民间文化活动。社火积淀了当地几百年来的文化精髓,通过社火的表演,积极的发挥了它的社会功能,教育功能等。  相似文献   

7.
原生态陇南民间社火具有神社火、武社火、俗社火三种文化形态,它包含着礼天的宗教文化、不同民族间的战争文化以及陇南人民的生活文化,是陇南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积淀,是陇南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8.
傅畅  王安霞 《文教资料》2010,(12):63-65
社火脸谱是从古代"假面"、"涂脸"发展而来的,是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民间造型艺术,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是我国最古老的脸谱之一。本文从社火脸谱的起源、艺术特点及文化意蕴等方面对陕西社火脸谱艺术进行了研析。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社火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体现了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深厚底蕴。从文化生态学角度出发,以西安市周至县社火为考察对象,通过田野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系统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论述当地社火民俗的文化生态变迁及其发展困境,揭示其传承和发展前景,为保护和传承社火民俗文化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在山西晋中一带,过元宵节有闹社火的习俗。所谓社火就是节日的民间集体游戏,其中一个重要节目是垒火,又叫烧旺火。社火、垒火、烧旺火,反正都和火有关系,图的是红红火火,祈盼日子越过越好。具体的做法是家家在大门前烧一堆火。山西盛产煤,过去的做法是用大块煤炭在门前垒一座小煤塔,到了晚上,点起火来,熊熊燃烧,人们在火前唱歌跳舞,闹腾到午夜。现在是用蜂窝煤垒一个空心塔,易码易燃,好做好看。到了晚上,点燃它,社火表演  相似文献   

11.
社火表演     
罗珍 《父母必读》2014,(2):118-119
正什么是社火表演?为什么起名叫"社火"?为什么我们城市里没有这样的表演?而要坐火车到乡下去看呢?正月十五这天,几乎每个地方都要举行热闹而隆重的社火表演,它是中国乡村普通民众的狂欢,如同我们都知道的西方国家圣诞节的盛装游行,在令人眼花缭乱的社火狂欢里,有着特别的意思!  相似文献   

12.
甘肃社火是家乡文化的杰出代表,它历史悠久,传承了许多古老的习俗,是认识乡土社会的一面镜子。甘肃社火特色鲜明,在流传过程中,始终固守着传统的表演模式,并与人们的祭祀、祈祷等活动相伴而存。甘肃社火注重在表演中传播传统文化,并形成了具有地方性的家乡文化特色,其丰富多彩的表演,能使每一个参与者深受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教育。因此,作为民俗文化的社火,不仅是家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认识人生、塑造品格的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3.
汤顺霞 《培训与研究》2009,26(10):43-44,90
兰州永登苦水街村"二月二龙抬头"民俗社火与兰州民间的春节社火不同,在农历二月初一开始连续举办三天。"社日"曾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悠久传统的民俗节日,沉淀和凝聚着中华的巨大情感,因元代统治者的禁止在民间失传。本文探讨了"二月二龙抬头"社火与传统"社日"的关系及文化内涵后,认为苦水"二月二龙抬头"社火以祭社为目的,以丰富多彩的民俗内容和盛大的规模,延续了"社日"的民俗传统,同样具有凝聚民族情感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现实意义,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4.
兰州永登苦水街村"二月二龙抬头"民俗社火与兰州民间的春节社火不同,在农历二月初一开始连续举办三天。"社日"曾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悠久传统的民俗节日,沉淀和凝聚着中华的巨大情感,因元代统治者的禁止在民间失传。本文探讨了"二月二龙抬头"社火与传统"社日"的关系及文化内涵后,认为苦水"二月二龙抬头"社火以祭社为目的,以丰富多彩的民俗内容和盛大的规模,延续了"社日"的民俗传统,同样具有凝聚民族情感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现实意义,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5.
2月22日,农历元月十五,传统的元宵佳节。早上10点,十师、北屯市文化广场上已经聚集了不少花车、表演者和观看表演的各团场职工群众。锣鼓声声闹社火,欢歌阵阵迎新春。随着主持人一声"社火表演开始!"广场上瞬间金猴亮相、龙狮戏耍、秧歌欢庆、鼓声飞扬……本次社火活动是十师、北屯市第六届"冰雪文化节"的系列活动之一。有46家单位、26个展演队和75辆彩车参加,参演人数达到了8000余  相似文献   

16.
社火是中国传统民间文艺,陇南市的民间社火,以西和县民间“黑社火”最有代表性,将灯光和系列美术造型及图像有机结合,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和艺术价值,也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7.
武都社火     
社火,它是我国北方许多省份民间每年从春节到元宵节期间举办的一种传统的文娱活动。武都人把社火又叫“花灯”。在演出形式和规模上,虽然城乡各异,但是主要节目基本相  相似文献   

18.
陕西泾阳社火与民间水管理关系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陕西一个小镇的社火表演为个案 ,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 ,采用象征研究的方法 ,分析当地民间社火与水资源管理关系 ,重点分析社火表演的队伍结构、节目单、表演时间、表演传统和表演冲突等 ,阐释它们对地方用水文化的象征性管理作用。  相似文献   

19.
社火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饱含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时代气息。本文就榆中北山地区社火的筹办方式、演出过程、表演类型及发展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描述和说明。  相似文献   

20.
宝鸡社火脸谱,历史悠久,古朴神秘,是宝鸡民间艺术奇葩,但传承和发展却面临诸多问题,提出解决其问题的方法,即在学校开设民间美术课程,同时阐述了把宝鸡社火脸谱美术资源引进美术课堂的策略。民间美术课堂教学承载着传承和发展的重任,民间美术进入课堂教学具有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