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在半个世纪内共进行了八次修改,《武术套路竞技规则》是武术竞技水平的标尺,因此《武术套路竞技规则》的每次修改变化必将影响武术的训练和比赛。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法着重对1996年和2003年的《武术套路竞赛规则》进行对比,并分析规则的变化对武术套路的训练和比赛所产生的影响,以及所应采取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2.
从1959年第一版《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出台,到2002版新规则的实施,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修改了8次。每次修改都会引起武术套路编排、动作构成、训练方法及内容等方面的变化。为了加快武术套路竞赛与国际接轨,2002年武术套路竞赛新规则(以下简称"新规则")出台,彻底打破了武术套路保持传统性的原有发展路径,使武术套路从最初以"精、气、神"传统武术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为主,发展为以难度动作稳定性、创新非武术类动作为主的训练模式。这种变化给武术套路的发展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各运动队更加注重难度动作的完成及其稳定程度,渐渐将武术的基本动作与技术丢弃,使整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武术的技击本质为依据,试论武术“打练结合”训练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找出制约武术“打练结合”训练模式的相关因素为:⑴现代竞赛需要决定运动员的训练模式;⑵套路和散打项目在运动形式、运动性质等方面的异同难以使一名运动员兼习两种项目;(3)武术国际化市场决定套路和散打项目均需要各自改进加强。并提出套路运动S在练习套路的基础上练习散打、竞技武术套路动作的编排要有攻防含义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武术套路运动是我国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它起源于我国古代的“武舞”,历经千年延续至今。《武术竞赛规则》产生于新中国成立以后,是对套路表演水平的评价标准,是为套路运动服务的。同时也对套路运动的完善与发展起着推动作用,预示着武术套路的发展方向。《武术竞赛规则》从1958年第一个版本的诞生至今出现了6个不同的版本,它们直接影响了武术套路的发展历程。通过对《武术竞赛规则》发展演变的分析,我们可以预测武术套路运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对《武术竞赛规则》进行研究,对竞技武术套路规则提出设想,试图根据不同的训练阶段制定不同的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同时建立评论机制,来进一步推动中国竞技武术逐步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对武术发展的大力支持,近几年竞技武术赛事增多,对运动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从竞技武术套路训练现状的角度入手,分析了当今中国竞技武术套路训练现状,新规则对竞技武术套路及运动员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加强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科学化训练,加强武术训练与科研的合作。  相似文献   

7.
武术是时代的产物,套路是武术的表现形式.如何围绕武术套路的创编促进武术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武术面临的重要课题.武术的套路练习和对抗性练习,以及围绕它们而存在的功法构成了武术传统技术体系;而一系列有套路至单势散用,切合实用的训练过程构成了武术传统训练体系.因此,通过对表演性和健身性武术套路、竞赛性武术套路、实战性武术套路创编原则的探讨,为更好地正确认识继承和发展武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国际武术套路规则对竞技武术套路运动训练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国际武术套路规则的实施,在提高国际武术比赛竞争性的同时,也影响到武术套路的训练。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将2007年国际武术竞赛规则与2003年武术规则进行比较,探讨国际规则的实施对武术套路训练的影响,以及由此所应采取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9.
新规则实施对武术套路运动员的难度动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技武术套路规则的实施在提高比赛难度和竞争性的同时,也必然影响到武术套路的训练。本文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竞技武术套路1996年规则与2003年新规则进行对比,并比较探讨新规则的实施对套路运动员难度动作训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了丰富武术的训练体系,探索新的训练方法和理论,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探究SAQ训练法对高中武术套路特长生身体素质的影响,提供校园武术训练的理论经验。研究结果表明,SAQ训练对于高中武术套路特长生的灵敏素质、跳跃能力、100米成绩、800米成绩以及武术套路成绩的改善尤为突出,说明SAQ训练能够有效提高高中武术套路特长生的身体素质水平,是一种高效而又全面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美国产Power plate pros5TM振动训练器,对武术套路专业学生进行振动训练,经过十周系统的训练测试振动训练对其柔韧性,下肢力量以及难度动作完成情况进行分析测试。结果显示:振动训练后武术套路运动员竖叉横叉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下肢柔韧性得到了增强;振动训练对武术套路运动员立定跳远无显著性影响,对纵跳高度存在显著性影响;振动训练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武术套路运动员的难度动作完成质量,从而提高武术套路整体演练水平,优化了传统力量训练,是对传统力量训练的补充。  相似文献   

12.
武术套路运动员必须具备较好的柔韧素质,它是完成大幅度高难度动作的技术基础.通过对武术套路运动员柔韧素质的训练特点、影响因素、训练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为武术套路运动员进行柔韧性素质训练提供更好的训练参考,以期进一步提高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训练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专项力量是武术套路运动员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基础和关键。由于武术运动技术的特殊性,而决定特殊力量必须通过专门的训练才能有效地提高。武术套路对力量的总体要求是要有良好的腰腹力和上、下肢及全身的爆发力。由于武术套路的技术动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专项力量随之要有特殊的要求。科学地分析武术套路运动技术所必须的专项力量,采用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进行训练是提高武术套路运动员专项力量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4.
根据项群训练理论,武术套路属于其中的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目。文章对武术套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及其训练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浅谈音乐在武术套路训练中的作用与配用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音乐在武术套路中不仅能影响运动员的肌体,感染运动员的情绪,使运动员很好的进入状态,展现出武术的“精、气、神”,而且能够促进运动员训练疲劳后的恢复。为武术套路训练配用上合适的音乐,需要讲究一定的方法技巧。将音乐与武术套路训练相结合,不仅可以完善武术套路的“新、美”内容,提高欣赏性和艺术性,更能推动竞技武术套路训练的普及。  相似文献   

16.
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对武术套路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产生于新中国成立以后,是对套路表演水平的评价标准,是为套路运动服务的。从1958年第一次制定武术竞赛规则到今天进行了多次的修改,每次规则的修改都会对武术套路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而武术套路技术发展又会促进武术竞赛规则的更新,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文章通过研究武术竞赛规则探寻武术套路运动发展趋势,为武术套路运动训练以及规则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核心力量训练强调突出神经对肌肉的支配控制,不同肌肉群之间的相互协作以及协调与力量之间的联系等。核心力量训练在体育运动项目中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武术套路运动也不例外。文章针对武术套路运动项目为例,首先针对核心力量概念、武术套路运动以及核心力量训练在武术套路运动中的重要性进行阐述,进而围绕武术套路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展开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武术套路运动具有与其它项目不同的特点,通过对武术套路运动员的比赛心理进行分析,阐述了心理训练在武术套路比赛中的意义,并提出心理训练的有关方法和训练方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的实践与探索、竞技武术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存在问题两个方面阐述了竞技武术70年的发展历程。从1959年至2012年,先后出台了9部《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经历了53年。通过规则的不断实践、修改和完善,引领了竞技武术套路技术水平的发展,从中可以看出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的曲折和辉煌的历程。  相似文献   

20.
竞技武术套路新规则的实施,在提高比赛难度和竞争性的同时,也必然影响到武术套路的训练。本文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等方法,以辽宁省队和沈阳体院武术队40名运动员(武 英级15人、一级40人)为研究对象。对竞技武术套路1996年竞赛规则与2003年新规则进行对比,并分析探讨新规则的实施对武术套路训练的影响,以及由此所应采取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