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意六合拳六艺之鹰捉,必须在鸡腿、龙身、熊膀的基础上,方可盘出鹰捉之内劲。因鸡腿为使下三节贯穿一气,龙身、熊膀为使中节贯穿。下、中节劲贯穿,方可以身催肩、肩催肘、肘催手,发出鹰捉之内劲来。如单独盘练鹰捉,则如无源之水。拳经云“把把不离鹰捉”,可见鹰捉在心意六合拳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精武》2006,(3):20-21
心意六合拳六艺之鹰捉,必须在鸡腿、龙身、熊膀的基础上,方可盘出鹰捉之内劲。因鸡腿为使下三节贯穿一气、龙身、熊膀为使中节贯穿。下、中节劲贯穿,方可以身催肩、肩催肘、肘催手,发出鹰捉之内劲来。如单独盘练鹰捉,则如无源之水。拳经云“把把不离鹰捉”,可见鹰捉在心意六合拳中的重要性。[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张峻 《武当》2003,(5):11-13
三要论 (原文)夫气本诸身,而身之节无定处。三节者,上中下也。身则头为上节,身为中节,腿为下节。头则天庭为上节,鼻为中节,海底为下节。中节则胸为上节,腹为中节,丹田为下节。下节则足为梢节,膝为中节,胯为根节。肱则手为梢节,肘为中节,肩为根节。手则指为梢节,掌为中节,掌根为根节。以此为例,是故自项至足,莫不各有三节也。  相似文献   

4.
心意六合门的六艺之熊膀,是取熊的两膀下垂,两肘坠裹,含胸拔背,打通人体的上三节之窍道,而用胯催肩,肩催肘,肘催手,发出浑厚的熊膀之劲的内意。膀为  相似文献   

5.
秘宗靠截肘是秘宗截肘中的技法,实战对敌中,根据敌我攻防距离,攻势劲力及身步变化,采用上步靠截肘、撤步靠截肘、顺势靠截肘、逆势靠截肘等技法抓拧住敌攻防手臂,同时以肩靠截敌被抓拧手臂之肘关节外侧,致使敌肘臂断折,并以连手招法迅猛攻击敌要害部位,直至将敌制服。1.靠截肘的空截技法训练:由右玄机步守门势,两手左上右下成开合手,空出中盘;身步右门左转,同时两手左封右托向身前合抓,随即边时针旋拧,左手向左拧拉之同时,右手臂下伸,以右肩向左前猛力横靠,身腰左转助增横靠发力之同时,右脚向右后滑蹬成左横裆步;目先…  相似文献   

6.
螳螂拳对身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可使人体各部分得到全面的发展。它以密集多变、矫捷速疾的手法著称于武坛。在训练过程中,手臂的伸缩变化比较频繁。防守或待攻时,两臂回收至胸前,强调将力量含蓄内部,进攻时,突然放长击远,有“甩肩抖腕”之势,力达拳面或掌端,做到力发于腰,顺于肩,达于手,力通“三节”(梢节、中节、根节)。这种时而收,时而放,时而短,时而长的运动形式与特点,要求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灵活自如,协调一致,有力地训练了上肢各关节的伸展收缩能力,使肌肉群和韧带得到全面的锻炼。 在 练习 螳 螂拳的 过程…  相似文献   

7.
肩部擒拿法     
刘世君  郑长林 《武当》2000,(9):33-34
肩是人体上肢之根节,为周身最灵活之关节,是肘、手的运动枢纽。技击时,蓄劲发力皆赖于肩的传递才能实施,否则肩不动手肘亦不能动,身僵体滞,技法无法实施,无法充分发挥。格斗中,采取有效的方法擒制对方之肩关节可重挫敌气。因肩关节是一个比较  相似文献   

8.
伦峰子  朱伯伦 《武当》2004,(12):20-22
六合者乃内三合与外三合。心意六合拳者炼的即六合心意、心意六合。外三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根据人体结构和打斗特点,根节相合带动中节、中节相合催发梢节、梢节相合发于合打效应。古谱云:“肩胯相合,肘膝随之,手足相应”。加之内外三合总是合修并炼,故有“不合不打,打顾不分,后发先至”之说。外三合宏观炼形合打效应,易理解和接受。  相似文献   

9.
心意六合拳以六艺为身法,膀为上肢之根节,故为上肢发力之源。练熊膀必须在下三节鸡腿贯为一气而通过龙身时,经脊背过熊膀催肘至手,才能发出内劲。此为心意拳由下而中达上节节贯穿,从而发出整体内劲的不传之秘。如只有鸡腿到龙身,不经过熊膀之劲,力是无法发出来的。  相似文献   

10.
三、上肢的训练手臂是交战时的先锋。打击的力量由手臂外发,变化多端的招法由手臂来完成。手臂的柔韧素质对于手的灵活性、协调性、反应灵敏性,以及手臂活动范围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此手臂必须锻炼得像两条有弹性的皮鞭一样,才能在接触到敌手臂时,作到缰绕滑懈。锻炼的部位:肩、肘、腕、手。  相似文献   

11.
马雷石 《精武》2006,(2):22-22
心意六合拳以六艺为身法,膀为上肢之根节,故为上肢发力之源。练熊膀必须在下三节鸡腿贯为一气而通过龙身时,经脊背过熊膀催肘至手,才能发出内劲。此为心意拳由下而中达上节节贯穿,从而发出整体内劲的不传之秘。如只有鸡腿到龙身,不经过熊膀之劲,力是无法发出来的。  相似文献   

12.
三、上肢的训练 手臂是交战时的先锋。打击的力量由手臂外发,变化多端的招法由手臂来完成。手臂的柔韧素质对于手的灵活性、协调性、反应灵敏性,以及手臂活动范围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此手臂必须锻炼得像两条有弹性的皮鞭一样,才能在接触到敌手臂时,作到缰绕滑懈。锻炼的部位:肩、肘、腕、手。  相似文献   

13.
肩臂为上肢“三节”(肩节、肘节、腕节)的主体,又称全身的“上节”,主管上肢一切运动。肩为上肢“根节”,是上肢活动范围最大的“轴”型球窝关节,能作屈伸、收展、环转等多种方位运动,其回环度可达360度。肘为上肢“中节”,能作前臂(又称”小臂”)的屈伸运动;通过前臂的桡尺近、远两个关节的共同活动,能作前臂的内  相似文献   

14.
东北秘宗拳膝截肘技法,属于少林武术中抗暴制敌的功法,适用于截折敌中上盘反握持刀直刺手臂。实战中根据敌刀前刺的身步变化,采用闪、绕、上、撤、转等身步法避敌前刺刀锋,同时以叼、拿、锁、扣等手法控制住敌持刀手臂。在旋拧敌腕臂中使其肘关节外侧转至向下或向外或向上时,即以双手抓拧住敌腕,肩关节用力向下抖按或向后抖按或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周红发球时身体主要关节声、(肩、肘、腕)运动轨迹解析,找出击球时鞭打动作的特征及其球速快的缘由.特征是以腰为轴,以肩、肘、腕三节鞭打的动作,使手腕获得较大的加速度、其他队员多是以肩为轴的肘、腕二节鞭打动作.  相似文献   

16.
贾澎 《中华武术》2004,(3):31-33
“金刚”是道教和佛教守护神,因之命名取其庄重、中正、威严之仪,无敌于天下之势。“对”是相合、相含、相对照之意。“三大对”是指身、手、步相对。拳势运动中身体移动、重心转换到某一侧时,须手与足、肘与膝相合,一动无有不动,一合无有不合,一对无不相对,不贪不欠,无过不及,头正身直,沉肩坠肘,吊裆松胯,气顺神蓄,气催力发,意动劲至,则五行百骸  相似文献   

17.
王军生  贺春林 《武当》2005,(10):38-40
传统擒臂手防身制敌术主要精选了武当拳中擒制性手法。擒臂手在实战制敌中主要运用缠丝劲和杠杆力原理,拧拉击打敌攻防手臂之腕、肘、肩等关节,将敌手臂拧伤,同时以滑蹬或勾翘脚抵绊敌邻近腿,用手、脚之反向合力或定轴旋转力制敌倒地而将敌擒住。  相似文献   

18.
续上期三、秘宗架截肘制敌的时机及连手秘宗架截肘是是秘宗截肘中的肘法,主要用于进攻和防守敌中上盘攻势手。对敌时,根据进攻、退守和敌,进退冲势,选用上步架肘、撤步架肘.顺步架肘、拗步架肘等技法抓拧架截敌攻防手腕及肘关节外侧,致使敌腕肘断折,随之以连手技法连击敌中上盘要害部位,直至将敌制服。(一)架截肘的技法训练1.架截肘的空截技法训练:由左玄机步守门势,左脚撤步或右脚上步,同时左手臂屈肘向前架起,右手右上起封按于左腕臂上侧。随即左手挑掌抓握向左下外旅拧拉,右手臂同时由左手内侧下落向右前上方屈肘横臂上…  相似文献   

19.
王安林 《武当》2007,(12):10-12
(接上期)第二十六式锳子捶右腿向右侧迈出一步,脚跟先着地,脚尖里扣落地,两腿转换成右趔马步;同时,右手臂随势向右侧撞击,整个手形不变,如同海底针捶一样。左手臂也同时以肘为中心,由肩催动肘部,斜向正前方弧形外旋推击整个小臂。头右转,目视右捶,此运动为闭气。右手臂在劲不丢的情况下,顺势以肘为中心,向右侧偏后方向内旋锳击右捶,劲点在肘部及右捶  相似文献   

20.
<正> 动作由分腿坐两手腿前握杠开始,屈肘、上体前倒,两手撑杠、含胸提臀、收紧髋腹,稍低头。在两肩接触并撑杠的同时,两肘外展下压,防止肩下漏。臀部过肩上垂直部位时(或身体重心提到肩垂直部位),两腿向侧分,伸展髋关节并拢两腿成肩倒立,直体稍抬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