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桂林文化旅游资源分布广泛 ,品种丰富 ,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根基 ,要促进桂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深入挖掘其文化底蕴。本文对桂林的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归类 ,并对如何开发、利用和保护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内涵、整合旅游产品、创新开发模式及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等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
重庆抗战文化旅游资源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战时期,重庆作为战时中国的首都和盟军远东反法西斯指挥中心,成为国内外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留下了丰富的抗战文化旅游资源.重庆的抗战文化旅游是都市文化旅游产品的核心之一.本文在分析开发抗战文化旅游资源的意义和分析极为丰富的重庆抗战文化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发重庆抗战文化旅游资源具体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周口市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周口市充分利用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文化资源旅游开发政策和措施,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得旅游业已成为周口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为了进一步挖掘区域文化资源开发的潜力,在分析周口市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周口市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一些建议和对策设想。  相似文献   

4.
胶东地区是全真教的发源地,蕴含着丰富的道教文化资源。本文从旅游的视角对胶东道教文化资源进行了分类,针对道教文化旅游开发中的问题,提出了注重开发道教思想、增强道教文化地方特色、开发道教养生旅游、设计以道教为主题的旅游线路等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5.
秦皇岛作为首批优秀旅游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本文着重对秦皇岛城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归纳、整理及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秦皇岛城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6.
针对肃慎族系文化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肃慎族系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与手法,提出肃慎族系旅游文化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主要为:与其他地域、其他类型的旅游资源结合,设计肃慎主题旅游线路;加快旅游商品开发步伐,丰富旅游商品种类;实施旅游地形象与市场营销策略;丰富肃慎族系文化物质载体,重点建设各类主题公园;培养与引进肃慎族系文化旅游专业人才,组建开发团队。  相似文献   

7.
连云港市拥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地方文脉特征十分显著.文章从旅游文化建设的角度分析了连云港市加强旅游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基础条件、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连云港市旅游文化建设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8.
以文化为牵引整合新疆旅游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只有通过深度挖掘旅游资源中的民族文化,以文化为牵引,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整合,旅游业的发展才能长盛不衰。本文通过一些国内外以文化为牵引成功开发旅游资源的案例,探讨了对新疆旅游资源进行文化整合的必要性,提出了以文化为牵引整合新疆旅游资源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四川是我国三国文化旅游资源大省,如何开发利用好丰富的三国文化旅游资源是四川旅游发展新阶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分析四川三国文化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入手,深入研究了其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三国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现状提出了开发理念,即:凭借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契机,以三国文化旅游资源为主体,结合周边优势资源来达到合理配置、共同开发旅游产品,并针对三国文化旅游资源的发展探讨了具体的旅游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0.
北京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具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其文化旅游在北京旅游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在立足阐述北京文化旅游资源及其特点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北京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并提出了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呼伦贝尔的藏传佛教文化资源具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良好、审美艺术价值和教育科研价值较高、藏传佛教文化的神秘和复杂等特点,它赋予以巴尔虎蒙古族文化、布里亚特蒙古族文化为主打品牌的呼伦贝尔文化旅游资源以深刻的旅游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2.
阿坝州藏羌服饰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及其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坝州藏羌民族服饰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审美及旅游开发价值。从旅游学的角度分析,阿坝州藏羌民族服饰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策略包括服饰商品、节庆活动与服装表演以及文化参与体验型旅游产品等。  相似文献   

13.
在大九寨国际旅游区民族文化里,藏羌文化是基础,外来文化是养分,这些充沛的养分,使得大树枝繁叶茂,反过来增强了藏羌民族固有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心理。认真考察总结藏羌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历史,不难看到,藏羌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本身绝非封闭自身、与外族隔绝所致,而应该归功于藏羌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再造力。“窥中原文脉,纳百川精华”无疑是对藏羌文化心态和文化传统的精辟概括。  相似文献   

14.
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作为我国西北、西南两大民族迁徙通道地区,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其中的寺观壁画同样也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瑰宝,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寺观壁画具有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而通过数字化手段则能够永久地保存壁画的信息。现代科学与古代艺术交融碰撞,充分体现了艺术与科技的完美结合。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数字化技术将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寺观壁画数字化,是永久保存该文化遗产的完美途径。  相似文献   

15.
藏区作为一个热点宗教旅游区,宗教在当地的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藏传佛教既作为一种人文旅游资源,又对整个藏区旅游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在藏传佛教文化的讲解中,导游必须全面掌握藏传佛教的文化内涵,灵活运用导游讲解的技巧,满足游客心理上对藏传佛教神秘性的探奇。  相似文献   

16.
羌族地区的旅游开发为探讨村寨精英成长与民族文化认同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村寨精英的民族文化认同不仅对地方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吸引和推进作用,而且对地方民众传承与延续本族文化也有着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文章以理县桃坪羌寨旅游社区精英龙小琼为个案,通过对其成长历程与行为方式的探讨,揭示精英自身文化认同对社区居民价值取向的规制与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明代初期董卜韩胡与杂谷二土司之争的过程、原因等问题的详细论述,并且依据田野调查资料,简略描述了雅安市宝兴县硗碛嘉绒藏族文化中的羌文化因素,对其原因也作了简要蠡测。  相似文献   

18.
文化旅游业作为一种文化型、体验性经济随社会发展带来的愈加激烈的竞争,必然要寻找创新出路。三明文化旅游业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生态资源,但由于发展过程中客观和主观因素的禁锢,面临着文化资源没有很好利用、体验性有待提升、城市信息传播断裂等问题。在面临体验经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机遇时,三明文化旅游业应形成有效的传播系统,同时通过生态旅游的文化策划、民俗文化的旅游传达、借助新媒介的城市形象传播和文化继承的组织管理等方式实现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地方文化以其个性鲜明、底蕴丰厚而日益成为当今旅游资源的一个重要部分。整理研究地方文化,挖掘地方文化旅游资源,是发展地方旅游的必要手段。云霄县地处闽南金三角,拥有丰富且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为地方发展旅游事业、推动两岸交流奠定基础,但由于主观及客观原因,云霄县的旅游尚未形成热潮。文章意在对云霄县的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梳理,分析其文化旅游发展的现状,对开发地方文化旅游资源提出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以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城北的一个小村庄——措古隆为例,探寻了民族地区在旅游业开发背景下,基层社区文化所发生的重构。措古隆是香格里拉县城北的一个小村庄,它毗邻于滇西北最大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噶丹·松赞林寺,深受藏族传统宗教文化影响。随着迪庆州香格里拉旅游业的发展,寺院参与旅游业的程度逐渐加深,这对措古隆村文化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或深或浅的影响。该文通过措古隆村文化变迁的镜像,探寻旅游业发展对民族地区基层社区文化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