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萤火虫优化算法(GSO)是一种计算多模函数多峰值问题的群智能算法,由模拟自然界中萤火虫发光的生物学特征发展而来。在 GSO 算法中,萤火虫根据自适应的感应决策范围寻找比自身荧光素高的萤火虫,并通过概率选择机制朝其运动,以实现寻优目的。简要阐述 GSO 算法基本原理,对算法各个参数进行分析说明,利 用 Matlab 软件构建 GSO 算法在整个寻优过程中的可视化环境,并给出算法源代码。仿真实验首先实现了自适应感应决策范围更新过程,然后通过多模函数仿真示例测试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从而实现了利用萤火虫算法解决多模函数多峰值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2.
衡伟 《东南大学学报》2005,21(4):411-413
提出了一种能有效实现物体表面三维图像数据配准的算法.该算法利用了三维数据采集时的三维点的阵列信息,这些三维点的阵列信息在采集原始三维数据时可以很容易获得,同时,还利用了三维数据矢量/顶点相似特征作为数据匹配的基础.采用迭代最小均方误差算法来自适应优化变换矩阵参数.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三维图像配准的性能,加快匹配过程的运算速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获得较好的配准后三维图像的主观效果.尽管该方法主要针对人头模型,但经过少许修改后即可适用于其他物体.  相似文献   

3.
随着智慧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中海量数据不断涌现。在海量数据中难免存在噪声数据,这些数据不仅难以提供有效价值,还会影响信息挖掘。针对该问题,采用基于密度的DBSCAN聚类算法进行异常数据处理。鉴于DBSCAN算法对参数敏感,结合数据集本身特性与统计学思想以绘制各点之间的距离升序曲线,预估出DBSCAN的Eps参数。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平均准确率达到99.6%,较传统算法提高了1.7个百分点,并且在10次检测中,改进算法只有3个数据判定错误,证明该参数设置方法对异常数据处理准确率更高,稳定性也更好。  相似文献   

4.
相比较于其它聚类算法,密度峰值聚类算法可将任意形状的数据与较少的参数和高效的聚类速度结合起来。针对当某个类中出现多个密度峰值时,聚类结果缺乏准确性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密度峰值聚类结果有效性造成的影响,算法通过比较类簇之间的密度属性,实现动态的子簇合并,减少主观因素对算法结果的影响。通过实验与已有密度聚类算法对比,改进算法不仅很好地避免了原算法人为确定参数给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而且具有更好的聚类性能。  相似文献   

5.
《柳州师专学报》2015,(6):108-110
K-means算法是一种基于划分的方法,该算法对初始聚类中心的选取依赖性极大,初始中心值的不同导致聚类效果不稳定.为此,本文利用几何概率的思想,认为每个数据点都是等概率的存在于数据集,通过计算每个数据点的点概率值,结合距离因素,选择K个点作为初始聚类中心.实验证明,改进后的K-means算法聚类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组卷系统组成试卷的效率和成功率主要依赖于组卷算法.结合传统的组卷算法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新的组卷算法,这种算法将聚类分析、共享技术和拥挤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可以有效的搜索多模空间的多个极值点.同时可以通过调节拥挤因子控制收敛到的生境数目,避免找到无效的极值点.这种算法无须事先确定生境的数目和生境的大小,可以适用于各种问题的优化.  相似文献   

7.
聚类分析在数据挖掘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到目前为止学者们提出了许多的聚类算法.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k NN的聚类算法k-Nearest Neighbor Cluster(k NNC).该算法首先找到每个数据点的k个邻居点,然后设置匹配点数n,通过使用每个点的邻居点进行匹配进而达到聚类效果.本文通过三个实验去验证该算法,并且与k-means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稳定的正确率,而其最大的优点是不需要预先设定聚类簇数,它可以大致的找到聚类的簇数.  相似文献   

8.
对基于距离的聚类及基于密度的孤立点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距离和密度的聚类和孤立点检测算法DDBCOD.该算法根据距离和密度阈值对数据进行聚类,并发现数据中的孤立点.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识别任意形状的聚类,对高维数据有效,能够很好的识别出孤立点.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微纳光学传感器的测温精度,基于多模微环谐振腔光芯片,搭建了高精度温度测量装置.装置通过采集微环谐振腔多模温度传感数据,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有效融合多模传感信息,提高传感灵敏度.实验结果表明,多模传感方法在24.9~32.0℃的温度范围内,测量精度为±0.074℃,与单模微环谐振腔传感方法相比降低了温度探测极限.  相似文献   

10.
针对卫星通信信号均衡中常数模算法在α稳定分布噪声中性能退化,及均衡多模信号时收敛速度较慢、稳态误差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频域多模盲均衡算法。该算法将模值变换、快速傅里叶变换及重叠保留法融入到分数低阶统计量的盲均衡算法中,利用分数低阶统计量对α稳定分布噪声进行抑制,根据多模信号星座图的分布特点,模值变换将多模信号的多个幅度模值变换成单一幅度模值,快速傅里叶变换及重叠保留法减少了传统盲均衡算法的计算量,同时对均衡器输入信号进行正交小波变换,减小输入信号之间的自相关性。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稳态误差较小且收敛速度快,有效地提高了信号质量。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构建集装箱港口多式作业系统的分布式仿真模型的建模方法,阐述了分布式仿真建模中系统的分解问题以及各子模型整合过程中数据的交互一致性等关键问题。在分析系统作业活动的基础上,采用解释结构模型原理对系统进行分解,在此基础上,设计仿真联邦及其成员、联邦对象模型、联邦成员间的交互关系和作业时序等,并基于高层体系结构平台HLA实现了仿真模型。  相似文献   

12.
排序是数据处理中一种很重要拘运算,能够方便数据的查找。常用内排序算法时间复杂度接近O(n^2),优化的排序算法接近O(nlog2n)。基于基数排序的新排序方法,通过对关键字的低半部和高半部做两次基数排序,快速实现排序功能。最后给出了新排序算法和常用排序算法的数据排序效率比较,实验证明,它可以使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达到O(N),算法的效率远远高于常规的排序算法。  相似文献   

13.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了金红石结构SnO2的电子结构和光学特性.在不同的截断能下优化SnO2晶胞得:Ecut取380eV最合适,此时a=b=0.4900nm,c=0.3285nm,Eg=1.258eV.通过分析其复介电函数、反射谱、吸收谱以及损失函数等谱线的峰值,可知这些峰值与电子在价带导带间的跃迁有关.计算的光学特性与能带结构态密度吻合很好,为SnO2在光电领域的设计与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为改善实际工程结构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多性能指标,提供一种高效的区间多目标优化方法。创新要点:建立一个目标和约束均为区间不确定性参数函数的区间约束多目标优化模型,提出并实现基于径向基函数、区间分析和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II)的区间多目标优化算法。研究方法:首先,利用区间序关系将每个区间目标转换为同时优化其中点和半径的确定性双目标,利用区间可能度法将区间约束转换为确定性约束,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加权法和罚函数法将每个区间目标的约束优化问题转换为相应的无约束优化问题;然后,利用拉丁超立方实验设计和有限元分析构建预测各待优化结构性能指标值的径向基函数;最后,将径向基函数、区间分析法与NSGA-II相结合,快速求出转换后确定性无约束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所有Pareto最优解,并通过考虑材料不确定性的高速压力机滑块机构设计实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重要结论:目标和约束均为不确定性参数函数的区间多目标优化模型能有效反映实际工程中同时改善结构多性能指标的需求。基于径向基函数、区间分析和NSGA-II相结合的区间多目标优化算法将传统区间优化模型求解中的嵌套优化过程简化为单层遗传优化过程,大大提高了求解效率,并可获得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所有Pareto最优解。  相似文献   

15.
针对机械臂位置跟踪问题,基于RBF神经网络控制理论,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反演控制方法.该方法利用反演控制技术解决了系统的非线性问题,通过神经网络对系统中不确定函数进行逼近,实现神经网络自适应反演控制,最后通过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所得闭环系统的最终一致有界.仿真结果证明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传感器定位技术作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重要课题之一,为实现目标实时定位,提出一种基于核岭回归与卡尔曼滤波的定位算法。该算法在离线阶段使用核岭回归算法(KRR)对无线位置指纹数据库进行训练,从而得到一个可反映信号强度指标(RSSI)与位置坐标之间映射关系的函数|在线阶段先利用离线阶段得到的函数对目标进行粗定位,再结合卡尔曼滤波(KF)方法对目标进行精确定位。实验结果表明,在真实室内办公环境下,相比 KNN 算法与核函数(Kernel)算法,该算法能实现更好的定位精度,平均定位误差为 1.898 3m。  相似文献   

17.
非视距环境下基于散射体信息的被动定位(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传统的TOA/AOA定位技术在非视距环境下的定位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散射体信息的混合定位方法.首先,利用基站坐标信息和TOA测量值确定线性化的可行区域,产生移动台的候选位置点.对每一个移动台候选点,结合TOA和AOA测量值,计算各自散射体半径,通过与先验的散射体信息的比较,筛选候选移动台位置点.然后,运用自适应模糊聚类算法估计移动台位置,完成定位.最后,对所提出的定位算法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散射体信息的混合TOA/AOA定位算法能够减轻非视距效应,有效估计移动台位置.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在大数据环境下存在数据稀疏性及计算复杂性等问题,提出一种双向聚类协同过滤推荐算法。该算法首先从用户维度和项目维度两个方向分别进行属性聚类,然后在目标用户和目标项目所在类簇中分别使用改进后的相似度计算方法进行协同过滤推荐,最后通过平衡因子综合预测评分并形成最终推荐列表。在 MovieLens 公开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DCF)相比传统协同过滤推荐算法(TCF)、基于用户聚类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UCF)以及基于项目聚类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ICF),在平均绝对误差上分别降低了 16%、8.1%、7.5%,有效提高了推荐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