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奇袭庙岭     
《临江文史资料》编者按:“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大肆侵略我国,而蒋介石集团采取不抵抗政策,将东北的大好河山拱手让给了日本侵略者。在这东北人民处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奴役之下,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坚决反对卖国投降政策,挑起了拯救人民,收复国土,驱逐外国侵略者的历史重任。东北人民在中共满洲省委的领导下,建立了抗日武装——东北抗日民主联军。它就像一支火炬,点燃了东北的抗日烽火,成为照亮中国人民希望的火光之一。1934年1月,杨靖宇同志率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独立师,从柳河界进入临江县境界(浑江市)开展抗日活动。成为临江县当时第一支共产党所领导的武装。他们既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宣传队。他们的足迹踏遍了临江的山山水水,宣传群众、教育群众,使临江成为共产党所领导的东北抗日前哨阵地之一。他们的业绩和脍炙人口的战斗故事,流传在临江人民中间,许多、许多……但因各种条件有限,本期只能发表“抗联”在临江区范围内的部分战斗。  相似文献   

2.
七道沟之战     
《临江文史资料》编者按:"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大肆侵略我国,而蒋介石集团采取不抵抗政策,将东北的大好河山拱手让给了日本侵略者。在这东北人民处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奴役之下,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坚决反对卖国投降政策,挑起了拯救人民,收复国土,驱逐外国侵略者的历史重任。东北人民在中共满洲省委的领导下,建立了抗日武装--东北抗日民主联军。它就像一支火炬,点燃了东北的抗日烽火,成为照亮中国人民希望的火光之一。1934年1月,杨靖宇同志率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独立师,从柳河界进入临江县境界(浑江市)开展抗日活动。成为临江县当时第一支共产党所领导的武装。他们既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宣传队。他们的足迹踏遍了临江的山山水水,宣传群众、教育群众,使临江成为共产党所领导的东北抗日前哨阵地之一。他们的业绩和脍炙人口的战斗故事,流传在临江人民中间,许多、许多……但因各种条件有限,本期只能发表"抗联"在临江区范围内的部分战斗。  相似文献   

3.
日本法西斯给东北人民生活造成的苦难,自有诸多史书和散见的史料来记载,然而历史往往以统计、梳理、概括为主要表达方式,具体的细节描写一般不足,而文学作品的书写正可以弥补这一缺憾。国难书写正是东北作家群创作的重要要内容之一。本文从多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考察:为九一八事变留下即时性历史面影;全面书写日本侵略军的种种暴行;控诉日本人对中国女性的肆意摧残;书写许多家庭人亡家败的苦难;描画日本人的入侵所直接导致的某些人们精神的瓦解和原有社会的撕裂;反映日本侵略者对东北人民经济生活的摧残;批判日本人大搞文化侵略的罪行;揭露日伪监狱中的暴虐;抒写日本法西斯统治给人们带来的灵魂桎梏;在更广阔的时空书写国难;剔挖日本人强掠中国儿童赴日进行奴化教育的罪恶;叙说其他民族所遭遇的巨大苦难。  相似文献   

4.
日本法西斯给东北人民生活造成的苦难,自有诸多史书和散见的史料来记载,然而历史往往以统计、梳理、概括为主要表达方式,具体的细节描写一般不足,而文学作品的书写正可以弥补这一缺憾。国难书写正是东北作家群创作的重要要内容之一。本文从多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考察:为九一八事变留下即时性历史面影;全面书写日本侵略军的种种暴行;控诉日本人对中国女性的肆意摧残;书写许多家庭人亡家败的苦难;描画日本人的入侵所直接导致的某些人们精神的瓦解和原有社会的撕裂;反映日本侵略者对东北人民经济生活的摧残;批判日本人大搞文化侵略的罪行;揭露日伪监狱中的暴虐;抒写日本法西斯统治给人们带来的灵魂桎梏;在更广阔的时空书写国难;剔挖日本人强掠中国儿童赴日进行奴化教育的罪恶;叙说其他民族所遭遇的巨大苦难。  相似文献   

5.
罗杨 《文化学刊》2014,(4):88-97
九一八事变后,傅斯年为驳日本"满蒙非中国论"写就《东北史纲》,此书开启了国内的东北研究,也影响了其后学者对于"何为中国"的探讨。他从神话、疆域与族属等方面梳理东北古史,这些历史关系是认识和处理中国东北问题的基础,也是当时中国与日本争议的焦点。《东北史纲》因特定的时代使命,力证东北与长城以内省份同源一体,但不应忽略书中呈现出的东北之开阔和多样性,以及将原本处于天下格局中的夷夏关系,框定到有明确疆域版图内的国家时的紧张。  相似文献   

6.
1934年冬,辽宁抗日自卫军失败后,临江人民饱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呻吟在侵略者铁蹄下的临江人民。失望、苦闷、悲痛、愤慨的心情,难以抑制:“我们东北三省的同胞就这样永远给日本鬼子当亡国奴吗?  相似文献   

7.
中国福利会     
中国福利会诞生在炮火连天的抗日战争时期。当时日本侵略者占领了大片中国国土,在周恩来的建议下,宋庆龄在国际友人的护送下,秘密地从日本人占领下的上海到达香港。1938年6月,在香港九龙嘉林边道寓所小客厅里,正式向世界宣告保卫中国同盟成立,发表了她签署的著名的《保卫中国同盟  相似文献   

8.
萧红凭借自己独特的生活观察力,用充满感情意味的文字生动再现了农民的真实生活,揭露了民间的愚昧无知、落后野蛮。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流露出强烈的人文关怀意识。透过萧红的《生死场》,读者不仅可以看到东北农村人们的真实生活,也可以感受到农民身上最原始野性的生命意识和坚决与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民族气节,以及民族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9.
左权县位于山西省晋中市东南部,太行山主脉的西侧。由于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驻扎在县城东南的麻田镇,使这座太行山中的小城出了名,使这深山大沟成了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更由于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八路军高级将领左权将军,在与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中壮烈牺牲于麻田的十字岭上,党和人民将这  相似文献   

10.
日本侵略者战败投降前夕,溥仪和他所谓的宫内府,连同许多价值连城的国宝,一并携至鸭绿江边的小镇大栗子。在宣读了“退位诏书”后,于8月18日按照日本人的安排,一行13人又逃至沈阳,企图由沈阳飞到日本。留下的伪满洲国宫内府人员,于1945年11月下旬,被安置到临江(现吉林省临江市)。十二月八日晚间,八路军进了临江城,临江解放了。据二格格夫妇回忆:“那天夜里,突然枪声大作,越来越密。大约十一点钟,枪声不响了,却传来了敲  相似文献   

11.
鄂伦春族是中华民族中勤劳、勇敢的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人口较少的民族.有史以来从事原始性的游猎生活,共同劳动,共同享受.这个民族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吃苦耐劳,勇敢无畏,性情直爽,乐于助人,能骑善射等.解放前,饱受封建统治、军阀和日本侵略者的欺凌,过着缺医少药、食不果腹、颠沛流离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世界语者把世界语运用于民族解放事业,团结一批世界语者,共同抵抗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他们出版刊物向世界介绍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争取进步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他们用世界语发表宣言,呼吁人民团结起来,投入到抵抗侵略者的战斗中去。当时,在中国各地先后出版的世界语刊物有《中国报导》、《东方呼声》、《中国怒吼》等等。一些文学青年还把一些抗战小说翻译成世界语发表在刊物上,极大地鼓舞了民众的抗战热情。世界语运动融入到中国的  相似文献   

13.
王天星 《职业圈》2012,(20):106-106
看过电视剧《亮剑》中都知道这个事实:李云龙这个部队从团长到士兵都有一种气质,桀骜不顺,性如烈火,整个部队就像一大堆干柴,能点燃这堆干柴的人就是李云龙,往往在投入战斗时。李云龙用几句话一煽,全团人就嗷嗷叫着往前冲。这就是团队领导的力量,李云龙的这个团队在他的领导下用子弹、用刺刀把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像狂泻的山洪一样冲向日本鬼子。  相似文献   

14.
在庆祝抗战胜利60周年的时候,提出"中国为什么汉奸多"的问题,可能有点煞风景.但在这一目子里,侵略者需要反省,被侵略者也需要反省.  相似文献   

15.
力强 《对外大传播》2003,(11):22-24
在中国的行政区划中,用人的名字名命的市县为数极少,左权县是其一。它是以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著名将领左权将军的名字命名的。左权县麻田曾经是八路军总部所驻地,朱德、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杨尚昆、左权等老一辈革命家和一大批中华民族精英云集于太行山区,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指挥着华北军民坚持抗战直到最后胜利,谱写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壮丽诗篇。1942年5月25日,左权  相似文献   

16.
横堀克己这篇稿子,我听说已久,谋面却晚,记得前年中央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后,外局行动很快,组织了期刊社的“老总团”赴东北学习调研采访,我有幸与《人民中国》杂志社的副社长(用日本新闻界的习惯又可称他为“编集长”)王众一同行。  相似文献   

17.
我的家乡是日本长野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里有很多的日本农民和生意人到中国的东北寻找工作,所以长野县的人民对中国怀有很深的感情。“二战”以后,长野县的日中交流活动也很活跃,受这种环境的熏陶,我也很关心中国,所以上大学时,我选择了中作为我的第二外语。  相似文献   

18.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积极策划在我国东北成立所谓"满洲国",以便进行殖民统治,并以此应付世界公正舆论的谴责。为了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日伪当局打出孔孟旗号,抛出"王道政治"的统治思想,在恢复中国封建纲常伦理的旗号下,日伪统治集团对东北沦陷区的妇女进行"洗脑",力图用封建礼教思想和殖民统治理论对其实施教化和改造,从而使广大沦陷区妇女顺从日伪殖民当局的统治,但是,这并没有阻挡住大多数妇女觉醒的脚步。  相似文献   

19.
50年前对日本军国主义的胜利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交战的法西斯国家的全面胜利。大多数历史学家承认,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由日寇点燃的,是日本派遣军队侵占了中国的东北。那是1931年的9月18日。这一天在世界其他地方很少被提及,却常常地铭刻在中国人民的心里。这比西方通常认为二战开始的时间要早许多年。例如,有的认为二战始于纳粹德国入侵欧洲邻国的1939年,有的则认为始于日本进攻美国的1941年12  相似文献   

20.
王一 《文化交流》2010,(3):54-57
1941年8月,美国志愿航空队即“飞虎队”赴华参加抗战。1945年10月美空军混合联队在桂林成立。这支由陈纳德将军指挥的空军联队英勇善战,重创日军,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在抗战时期,中美空军携手战胜日本法西斯侵略者的故事,一直被传为佳话。本文的主人公吴其轺就是中美联合空军“飞虎队”的一位飞行员,如今虽已年迈病残,半身瘫痪,居住在杭州文三新村的一幢公寓里,但人们对他却充满着尊敬和钦佩,而他自己始终认为那金光闪闪的勋章代表着“我的荣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