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白与月     
李白是诗仙,更是伟大的月光诗仙.有学者根据<全唐诗>统计,李白近千首诗中涉及到月亮的就有400多首,仅"月"的意象就出现了336次,也就是说,李白每写三首诗,笔触就要融入月的意象.可见,李白对月的热爱.传说他的死也是因为满怀诗意地捉月而坠江.历代李白图画中,关于李白捉月、泛月、玩月、问月者,与关于李白醉饮、扶醉、醉归、醉卧者一样繁多,一样得诗仙之神采.……  相似文献   

2.
我们的诗     
四川,"诗仙"李白的故乡,太白遗风孕育着一方水土一方人. 这里有"李白诗墙"、"青莲诗社". 在这里品诗写诗的,是青春年少的中学生.  相似文献   

3.
诗圣杜甫     
<正>中国是诗国,历史上涌现了许多杰出的诗人,其中李白和杜甫双峰并峙,是最伟大、最著名的两个,一个被称为诗仙,一个被称为诗圣。小朋友们喜欢排座次,禁不住要问一声:诗仙、诗圣又究竟何人为先,李白、杜甫到底谁是第一?  相似文献   

4.
课堂回放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一提到唐诗,我们不能不想到大诗人李白;一提到李白,我们不能不想到他的"诗仙"英名;一提到诗仙,我们不能不想到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这是为什么呢? 生:这是一首浪漫主义诗篇.  相似文献   

5.
董瑾 《华章》2011,(2):52-52
诗仙: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色彩。唐代诗人贺知章叹赏李白的诗,把他比作天上下凡的“仙人”。后人便把李白称为“诗仙”。  相似文献   

6.
闫伟哲 《文教资料》2009,(27):10-11
"诗仙"李白诗风豪放飘逸,"诗豪"刘禹锡诗风刚毅雄豪.刘禹锡在追求建功立业和独立的人格、强烈的主观情感的抒发、恢宏壮大的景物描写等方面都承袭了李白的诗风,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7.
说到唐诗,首先会想到李白与杜甫。诵读一些李白的诗,默吟几十首杜甫的诗,就不会惊异于他们被赋予"诗仙"、"诗圣"的美誉了。唐代诗坛上这两颗璀璨的明  相似文献   

8.
生活在盛唐时期的李白,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唐代的重要诗人中,没有一位像李白那样受到道教那么深刻的影响。"道教是李白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学道求仙不仅是李白重要的人生经历,更是契合了李白的天赋秉性,建构了李白诗歌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成就了李白的诗仙气质。  相似文献   

9.
诗仙: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同时代诗人贺知章叹赏李白的诗,把他比作天上下凡的“仙人”。因此,后世的人便把李白称作“诗仙”。  相似文献   

10.
李白,号称"诗仙"与"酒仙",诗酒结缘,风流一时及后世。酒是李白诗歌的精灵,诗作呈现着一种醉态思维,将诗人的浪漫情怀演绎到了一个癫狂的地步,无人企及。  相似文献   

11.
在诵读中走近李白——读得飘飘欲仙。为了读出李白的“仙味”,孙老师选了李白的三首诗《望庐山瀑布》《夜宿山寺》和《秋浦歌》。孙老师的示范读是自然的、情不自禁的,忍不住要诵读,没有说“听老师读”;是进入境界的读,读得让学生忘了这是在上课,读得孙老师“得意”地“讨”学生的掌声。李白是“仙”,写的诗极度的夸张、有着非凡的想象,但并不全部是浪漫。在诵读《秋浦歌》中第一句“白发三千丈”时。孙老师是“极度”的“夸张”,指导学生时要求读出“三千丈”,而不是“三丈”“三十丈”。孙老师收放自如,诵读得使人感觉仿佛站着一个李白,坐着几十个小李白。坐在台下的我也恍如走近了李白。在这人情入境的诵读中,孙老师和他的学生悄然走近了李白,有的说,要读出意境(孙老师随即表扬这是行家说的话);有的说,看似夸张却是极其的真实(孙老师很高兴,说这是鉴赏家的点评)。是啊,真实是可以用极度的夸张写出来的呀!诗仙,不愧是诗仙;诗仙,到底是诗仙。诗仙,我们来了。  相似文献   

12.
李白(701—762)、杜甫(712—770)是唐代诗坛上的双子星座。李白被称为"诗仙",其诗豪迈飘逸,代表了浪漫主义的最高水准;杜甫被尊为"诗圣",其诗沉郁顿挫,标志着现实主义的最  相似文献   

13.
李白的诗     
诗人李白,几乎我们每个人都是吟着他的诗长大的,他的《静夜思》也许是大多数人会背的第一首唐诗。诗仙李白,他带着豪情和美酒,一路纵歌,留给我们无数千古绝唱。若要你说出李白的哪一首诗最好,可能一时之间难以取舍,  相似文献   

14.
刘梅 《中学生英语》2013,(29):21-26
一、话题导读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李白是一位性格豪迈,感情奔放,不受拘束而又向往建功立业的诗人。他的诗充分表现了盛唐社会士  相似文献   

15.
李白诗歌名扬中外,酒名却不一定为外国读者所知。李白有"诗仙"之称,也有"醉圣"之名,他的"酒诗"更是别具一格。本文主要以李白诗歌中"酒"的意象做翻译研究,主要论述翻译过程中的文化流失,以期为汉-英诗歌翻译研究和川酒文化的传播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李白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以"诗仙"著称,李白虽然有兼济苍生的宏大报复,但由于受性格和世道的影响,他的诗有相当一部分是描写仙境或求仙寻道之作,明显表现出功成退隐、超尘出世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诗仙李白淡淡的一句"烟花三月"定下了扬州、一个充满内涵城市的基调——温软、恬静。倘若一定要找个地方代替春天的感受,又怎么能不是扬  相似文献   

18.
李白的女性题材诗对李贺具有重要的影响。李贺要想有所突破,必须另辟鸿蒙、别出机杼。他的策略是对李白诗歌进行"修正",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针对性地对前驱诗的续完;二是朝着个性化方向的"逆崇高"运动。李贺因此形成了自我独特的"诗鬼"形象,从而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并列于文学史。  相似文献   

19.
唐代诗人如繁星丽天,除了李白与杜甫这种灿烂的北斗星,王维,应该是其中最为明亮的一颗,或者说最为明亮者之一。不然中国诗史上就不会流传李白"诗仙"、杜甫"诗圣"与王维"诗佛"的美称。他们三人,宛如盛唐诗坛的三驾马车。  相似文献   

20.
诗仙——李白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诗歌多有寻仙访道的思想贯于其中,飘逸如仙,故称为“诗仙”。据《诗话嵬龟》载:“宋景文评唐人诗云:太白仙才,长吉鬼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