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高考中对杂化轨道理论知识的考查也在不断加强,而据笔者长期教学实践发现,在一线教学过程中,和绝大多数教师一样,对元素原子杂化轨道及空间构型的判断主要采取价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法)和归纳记忆法,而这两种方法都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效果也较差.采用价电子对互斥理论,由于所需记忆知识及学习要点(如氧族元素的价电子对的计算)较多,  相似文献   

2.
对于苯胺的结构,在大多数国内外有机化学教科书、参考书中,几乎都是这样地描述的:苯胺分子中,氮原子在成键时发生了sp2杂化,5个价电子中的3个分处在3个sp2杂化轨道上,构成3个键,剩下的两个价电子在2p轨道上,并与苯环共轭[1,2]。有些虽然未直言氮原子发生了sp2杂化,但说氮原子的含未共用电于对的户轨道与苯环。轨道重叠[3,4],并用下面的结构模式来表示苯胺的结构:但是,物理方法测得的数据表明,苯胺分子是个棱锥形结构,H—N—H键的键角为113.9°,H—N—H所在的平面与苯环平面有39.4°的交叉角[1,5]。这些事实与上面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从第一性原理出发,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F)的杂化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G(d)全电子基组水平上对Mg6B14笼状结构团簇进行了结构优化和频率分析,同时对团簇的能隙、结合能等电子性质进行了分析,用自然键轨道(NaturalBondOrbital,NBO)方法分析了团簇的电荷布局特性和成键性质。结果表明,电荷从Mg原子上转移到B原子上,主要是位于环上的B原子之间成键。B原子主要是sp杂化形成的π键、大π键,Mg原子主要是S轨道参与成键。  相似文献   

4.
有机化合物含有不同的官能团,分子骨架中的碳原子可以不同的杂化态形成化学键,这使得有机化合物化学键性能呈现多样性.采用原子电负性无法解释不同官能团以及碳原子不同杂化态对化学键性能带来的差异,给化学键性能的理解带来困难.将电负性研究新成果引入教学课堂,利用碳原子不同杂化态的轨道电负性和电负性均衡原理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计算出碳原子杂化轨道电负性和基团电负性,讨论X-C化学键能、C-C和H-C键长、H-C键酸性以及H-G中1 H NMR化学位移的变化规律.用作图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有机化合物中化学键性能的变化趋势,突破教学难点,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配位化合物是形成体(中心离子或原子)与配位体(分子或离子)以配位键结合而成。配位化合物中的配位键,一般而言,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孤对电子成键:例如[Ag(NH_3)_2]~ 中,Ag~ 与NH_3间是孤对电子成键。 Ag的价电子层为4d~(10)5s~15P~0,Ag~ 的价电子层为4d~(10)5s~05P~0·Ag~ 与NH_2成键,是Ag~ 的一个5s~0和一个5P~0进行sP杂化,组成两个空的sP杂化轨道。每个空的sP杂化轨道,接受一个NH_2中的N原子提供的一对孤对电子而形成σ配键。图示于下:  相似文献   

6.
采用GGA-PW91方法计算了未掺杂时Al_2O_3晶体和不同电场下Al_2O_3晶体的能带结构、态密度,并计算了Sc掺杂Al_2O_3晶体的能带结构和态密度.结果表明:未掺杂时Al_2O_3晶体能隙值为6.639 6 eV;随着Z轴方向的外电场增大,Al_2O_3晶体能隙值逐渐变小;O 2s态和2p态的态密度跨度变大,并向低能带偏移;Al原子的3s、3p态的态密度低能带跨度变大,高能带向费米面偏移;Sc掺杂Al_2O_3晶体后能隙值变小,在高能区产生了新的能带并向费米面偏移.  相似文献   

7.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平面波超软赝势,对镁离子掺杂的钙铝氧化物磷光体(Mg0.5Ca0.5Al2O4)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杂质的引入使材料的带隙降低了0.43 eV,光学吸收范围展宽,吸收强度增大,在低能吸收区出现一个额外吸收峰.对电子结构的分析表明,杂化了的Ca3d轨道与O2p轨道的强相互作用占据着导带底部,镁杂质能级进入导带靠近导带底部是决定掺杂材料光学性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在多原子分子中,元素的电负性受所连原子(或基团)、原子的杂化方式及氧化态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吸附Ti原子的石墨烯纳米带(Ti@GNR)的电子结构及其在储氢方面的应用.计算结果表明:Ti原子的部分电子转移到石墨烯纳米带的π*电子态形成激化电场,由于激化电场的作用使得氢气和Ti@GNR之间的作用力增大;同时Ti原子的d态电子和氢气的σ电子形成杂化也使氢气的吸附能增大.进一步研究表明,Ti原子在GNR上不容易形成金属团簇.  相似文献   

10.
判断分子的几何构型归结为判断中心原子或离子在成键时采用何种方式杂化,这常常是困绕学生的问题。本文推导出一种简单判断分子或离子的杂化方法及无机分子或离子含有大π键的情况,规则如下: (1)确定中心原子及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VEN) (2)观察和中心原子相连的原子数目(AN)。即σ电子的轨道占有数目 (3)计算中心原子的弧对电子对数(PEN)  相似文献   

11.
Titaniumalloyisakindofdesirablemetallicbioma terialforimplantingandrepairingbodyhardtissuesduetoitsbetterbiocompatibilityandmechanicalproper ties[1,2 ] .However ,itcansuffercertaindisadvantages ,suchaspoorosteoinductive ,andlowcorrosivewearresis tance .So ,itisveryimportanttoimprovethejointprop ertiesbetweentitaniumalloyandhumanbody .Hydrox yapatite(HAP)isknowntobebiocompatibleandtoformadirectbondwiththeneighboringbonesduetoitscrys tallographicalandchemicalsimilaritywithvariouscalci fiedtissu…  相似文献   

12.
镁合金板材塑性成形加热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镁合金在常温下不容易进行塑性变形,一般变形温度必须在150℃以上。为了方便在一般万能试验机上开展镁合金板材力学性能实验研究,本文设计了适用于镁合金拉伸和拉深试验的智能型加热系统,并利用该加热系统进行了镁合金板材拉伸实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了固溶热处理和挤压工艺对于AZ31镁合金强韧化的影响。AZ31镁合金经过固溶热处理后,微观组织观测表明晶粒明显细化,平均尺寸从250μm减小为25μm,配合挤压成型AZ31镁合金的力学性能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不同B4C含量的Si3N4陶瓷的力学性能研究,探讨了B4C相变对Si3N4陶瓷的强度和韧度的影响,分析了各种增强与增韧的机制,并用能量平衡理论讨论了强度和韧度增加的原因.结果表明,利用应力诱导相变效应,可以有效地提高Si3N4陶瓷的弯曲强度和断裂韧度.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制备4种不同锰镍比的TWIP合金铸铁,研究了锰镍比对Fe-Mn-Ni系TWIP合金铸铁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锰镍比从3∶2、2∶1、3∶1和4∶1逐渐增加,铸铁铸态组织中的碳化物含量增加。在1 050 ℃保温10 h后进行水淬,就能使碳化物分解,获得单相奥氏体基体组织。经过热处理后,锰镍比为3∶2的TWIP合金铸铁力学性能最佳,其抗拉强度为885 MPa,伸长率为29.7%。  相似文献   

16.
Using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 the contact between the scandium (Sc) and semiconducting carbon nanotube (CNT) is investigated. This is one of the best quality of n-type contacts. Two junction models with (8,0) CNT on low-index Sc surfaces are constructed to elucidate the structural and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Sc/CNT junctions. Analyses based on density of states and charge difference reveal that strong chemical bonds are formed between Sc and C atoms due to hybrid states of Sc 3d state and C 2π state. With respect to Ti(0001)/CNT junction, we find the dipole layer formed at the interface of Sc(0001)/CNT is comparable with that of Ti(0001)/CNT but gives a negative barrier at the interface.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excellent contact properties of Sc metal electrode are caused by its low work function and excellent binding with CNT.  相似文献   

17.
高硬度等离子弧粉末堆焊层的纤维纵向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一种用于高硬度等离子弧堆焊层纵向强化的纤维强化法 .通过对纤维增强等离子弧堆焊层的制备工艺及纤维加入量对堆焊层纵向断裂韧性的影响研究 ,发现选择具有高熔点和高强度的 W-Mo合金纤维作为堆焊层的增强纤维不仅具有较好的工艺可操作性 ,而且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在成分 (质量分数 )为 F e-2 0 % B4C复合粉末等离子弧堆焊层中加入体积分数为 4.8%的 W-Mo合金纤维 ,即可使堆焊层的纵向断裂韧性提高 3 3 .5 % .  相似文献   

18.
为得到高稳定性的电接触材料,向Ag-Mg-Ni合金中添加稀土元素Ce、Y,研究稀土元素对内氧化型银镁镍合金组织、力学性能及电阻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加入Ce、Y后的内氧化银镁镍合金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电阻率略有升高。相对于Y元素,Ce元素的添加使合金强化程度更高,更有利于合金力学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采用搅拌摩擦焊技术对6061-T5铝合金进行焊接,分析了焊接速度对接头成形、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焊接速度的增加,沉淀相固溶度下降,晶粒细化;焊接速度过大时,热输入不足,呈现原始态组织.当转速为800 r/min,焊接速度为60 mm/min时,接头成形良好,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值.采用合适的搅拌摩擦焊工艺参数,6061-T5铝合金能实现可靠的连接.  相似文献   

20.
通过改变碳纤维在混凝土中的掺量,探讨碳纤维对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碳纤维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基本没有影响,但对混凝土劈拉强度的影响较显著。当碳纤维掺量为0.08%时,劈拉强度可较素混凝土提高43.3%。同时碳纤维还可明显改善混凝土试件的破坏形态,使试件裂而不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