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7 毫秒
1.
一九一九年,我国爆发的五四运动,“是在当时世界革命号召之下,是在俄国革命号召之下,是在列宁号召之下发生的。”(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它是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标志着我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五四运动所进行的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两大旗帜的文化革命,也在斗争中立下了伟大的功绩。 我国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郭沫若同志,就是在五四运动前后开始他的文学活动的。在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和中国人民空前高涨的革命热潮推动下,他站在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以文艺为武器,挥戈上阵,投入到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洪流中去,鼓动人民改革社会的斗志,唤醒“睡狮”般的祖国。在一九一九年与一九二○年之交,郭沫若几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小说曾出现严重的“污浊现象”。文学商品化和社会进步受挫虽是原因.但更根本的原因是先进文化缺位:一方面当时小说的读者群和作者群不具备先进文化,另一方面当时的精英们未能以先进文化引导小说创作。  相似文献   

3.
托洛茨基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和文学的学说,建立在他关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上。“无产阶级文化”和“无产阶级文学”这两个术语以及托洛茨基对它们的阐述,具有合理的内核,在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建设过程中,具有先导的作用和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4.
“文学散文”概念的提出是一次对散文“在”本体的文学性的逼近。它的产生是 2 0世纪初西方文学观念引入当时中国文坛的结果 ,源于当时作家对西方文化、思维霸权的敬畏和遵从。“文学散文”从众多的散文文体中凸现出来 ,标志着 2 0世纪中国散文依据文学性强弱来划分散文等级的制度已开始形成 ,而这种制度的形成与当时作家对文学的高度重视是密不可分的。其实对散文本体而言 ,以“文学散文”指称 ,还是以“文章”指称 ,都不过是一种命名而已 ,它不可能改变散文的正宗 ,这必然导致人们对散文本体认识的“遮蔽” ,并深深地影响了 2 0世纪中国散…  相似文献   

5.
我们从上面的论述中除了清楚地看到韩国“解放空间”时期,有关“民族文学”的论争直接受到中国政治思想及文化影响之外,令人惊异地发现这次论争的有关三方——“朝鲜文化建设中央协议会议”、“朝鲜无产阶级艺术同盟”、“中央文化协会”——无论是左翼内部即“朝鲜文化建设中央协议会”和“朝鲜无产阶级艺术同盟”之间的文学主张和分歧,还是右翼的“中央文化协会”的文学主张及与左翼的争议,均与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中国现代文坛上的文艺思想斗争相似得如出一辙.如果说有所不同的话,那只是争论持续的时间和激烈的程度及其结局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6.
六十年前,北京天安门前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爱国民主运动,促使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成为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历史的转折点。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政治革命,又是一次伟大的文化革命。1915年9月,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进行西方资产阶级文化思想的宣传,提出了“民主”和“科学”两个口号,向中国传统的封建文化思想展开猛烈的进攻,揭开了五四文化革命的序幕。当时所谓“民主”,系指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所谓“科  相似文献   

7.
苏联部分 第一节 概述 主要介绍了从1917年“十月革命”到1953年斯大林逝世这一期间苏联文学近四十年的大致发展情况。教材上划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十月革命”后初期和二十年代文学。当时的作家队伍分为“左”、“中”、“右”三类。文学团体多,相互间争论激烈,争论的焦点在于新的无产阶级的文化同遗产之间的关系,再就是革命后文化事业的领导权问题。针对这种情况,1925年,俄共(布)  相似文献   

8.
茅盾是我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革命文学家、文化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原名叫沈德鸿 ,字雁冰 ,浙江桐乡人。他早年积极参加了“五四”运动和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 ,是中国最早的一批共产党员之一。1 92 1年茅盾与叶绍钧、郑振铎等人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 ,大力提倡“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当时 ,他主要从事文学批评、理论研究和外国文学的翻译介绍工作。从 1 92 7年起 ,才以茅盾为笔名开始文学创作 ,他写了大量的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 ,《子夜》是他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创作的一部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被认为是新文学运动中长篇小说…  相似文献   

9.
1928年,鲁迅与创造社、太阳社发生了革命文学论争,这场论争给双方乃至整个左翼文艺界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但“异中求同”使双方实现了“人和”。使左翼文艺界内部的原动力被激活,使左翼文艺界实现了“优胜劣汰”,使进步知识界明确、认同了无产阶级文艺和文化的存在合理性,进而为中国左翼文学的发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相应的舆论准备。  相似文献   

10.
左翼文学有两个传统:上海传统和延安传统。新中国成立后,延安传统最终确立了自己的文化霸权,并形成了以阶级斗争为想象基础的无产阶级美学范式。“后文革时代”,中国重返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左翼文学陷于沉寂。不过,中国的市场意识形态在催生了一个世俗化社会之后,也带来了反向的文化实践,新左翼文学的兴起就是这种反向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新左翼文学继承的是上海传统,延安传统被搁置于文化视野之外。左翼文学的再次“兴起”折射出当下中国激烈的阶级矛盾和文化斗争,同时也是前期社会主义的政治想象在后革命中国的历史性复兴,呈现了一个被“大国崛起”时代有意忽视的“另类”现代性叙事。  相似文献   

11.
一“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是中国共产党策划组织和直接领导的推动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文学团体。它的成立,一方面显示了在党领导下的无产阶级文学队伍的成长和壮大,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中国的伟大胜利;另一方面,也标志着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围勦”政策的可耻的失败。它的成立的原因:在社会政治方面,是党单独领导中国革命运动,这就决定了在文学上也要水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同时,毛泽东同志等所创立和领导的革命根据地的不断扩大,也给进步的文学工作者以极大的鼓舞。在文学本身方面,自“五四”以来党对“革命文学”的提倡特别是1928年“革命文学”论争的开展,也为左联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和理伦的基础。由此可见,如果我们要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要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革命文学”的提倡问题就不能不被列为重要问题之一。但是,就像这样重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六、“左联” “左联”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1930年3月成立于上海,是创造社、太阳社与鲁迅、茅盾等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文学论争的结果。在成立大会上通过了左联理论纲领,鲁迅作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重要讲话,对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倡导时期的经验教训作了科学总结。“左联”以鲁迅为旗帜,掀起了一场左翼文艺运动。它的主要成绩在于,建立了各种研究会,主要是成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翻译、介绍和研究工作,加强与世界文学、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联系;出版了数十种机关刊物,热心培养了一大批作家,推动革命文艺的繁荣;粉碎了国民党的文化“围剿”,开展文艺思想战线上的斗争,展开文艺大众化的讨论;建立中国的革命文艺理论;加入了国际作家联盟,使中国的左翼文艺运动与国际进步文艺界得以相互支持和声援。  相似文献   

13.
一鲁迅在他光辉的战斗一生的后期,除了以极大的革命热情译介苏联的无产阶级文学作品外,仍然十分注意向读者介绍世界被压迫民族文学和十九世纪俄罗斯进步文学。这不仅出于现实斗争的需要,从文学的社会作用这一角度考虑的,而且也着眼于艺术技巧上的学习和借锰,以促进中国革命文学创作的茁壮成长。在当时鲁迅所介绍的弱小民族文学中,西班牙现  相似文献   

14.
苏联文学并不是广义的苏联各民族文学。教材上所涉及的是自1917年十月革命后到1953年斯大林逝世为止,以俄罗斯文学为代表的苏联文学。这一章共三节内容。第一节主要了解苏联文学的分期、各个时期文坛的重大事件,代表作家作品的情况等。第一阶段,十月革命初期和二十年代文学。这是苏联文学的创建时期。当时的作家队伍由于对十月革命的不同态度划分为“左”、”中”、“右”三类。文学界团体林立,相互间争论激烈。焦点在于新的无产阶级文化与遗产的关系,革命后文化事业的领导权问题。鉴于这种情况,1925年俄共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中,“无产阶级文学”是一个不确定的概念,常被与“左翼文学”、“革命文学”等同起来。本文从历史事实出发,对它进行了新的界定,分别论述了其发生与发展,同时对无产阶级文学的价值估断等问题,也表述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诗歌,这个重要的文学形式,数千年来一直为古今中外的广大人民所喜爱。许多文学家的创作生涯是从写诗开始的。因此,曾有评论家这样说:“诗是文学的灵魂”,文学家不懂得诗,“那将是一个悲剧”(唐弢《诗人,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载《诗刊》1978年第8期)。我国的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翻开中国文学史书,我们为有数量浩瀚的优秀诗篇,为有“涛经”、“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的众多成就而骄傲;同时,也为有像(?)  相似文献   

17.
高尔基是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伟大导师列宁称颂“高尔基毫无疑问是无产阶级的最杰出的代表.”①我国伟大的革命作家鲁迅也推崇他,说:“至于高尔基,那是伟大的,我看无人可比.”②高尔基的创作,继承了巴黎公社文学的革命传统,开创了世界无产阶级文学进一步发展与壮大的新时期,影响极为深远.高尔基是以浪漫主义创作进入文坛的,所以,研究高尔基早期的浪漫主义创作,对我们研究高尔基的创作道路和他的全部作品,都很有帮助.高尔基开始文学创作活动正是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当时,俄国解放运动进入第三个时期,即无产阶级革命时期.一八九五年列宁建立了“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工人运动已在俄国逐步开展起来,并开始与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相结合,人民群众的革命情绪日益高涨,迫切要求改变沙俄统治的黑暗现状,憧憬新的未来;民粹派则遭到了彻底破产,一部分知识分子和(?)为革命老的人表现了消极、悲观、颓废的情绪,这在当时俄国的文艺界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18.
现代东方文学是指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到五十年代末亚非各国的文学。它主要由民族民主进步文学和无产阶级文学两大文学思潮构成,而以民族民主进步文学为主流。它在东方民族古老的文化基础上发展,以东方民族解放斗争的现实生活作肥沃土壤,表达了东方人民的思想、情感和愿望,是东方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1现代东方文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初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在近代东方启蒙文学的基  相似文献   

19.
鲁迅与苏联"同路人"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月革命后苏联出现的“同路人”文学樗着当时苏联文学的最高成就,鲁迅积极译介“同路人”文学,并对这一文学多有论述。鲁迅对“同路人”文学的态度有时也很复杂,这与他对中国共产党无产阶级文学的态度相关,“同路人”文学的现代主义艺术质素,其对陀思孕耶夫斯基心理现实主义艺术的师承,是鲁迅亲和“同路人”文学的又一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胡适文学观的形成是在20世纪初期,受当时新文化思潮和现代西方思想的影响,尤其是近化论思想的影响,使胡适逐渐形成了进化的社会观和文学观。1910年胡适留学美国,潜心研究中国文化与文学,提出了“诗国革命”的主张,同时开始了白话文诗歌创作。1916年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第一次公开系统地提出文学改革的理论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