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论现代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地位及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体育教学环境中的师生地位关系的研究,提出体育教师与学生的良好有效的地位应该是:学科类体育课程为“主导与主体”;活动类体育课程为“指导与主体”。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使学生自觉自愿地去学习、去锻炼。同时强调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并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热爱学生,与学生交朋友,只有这样体育落实素质教育才可能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2.
面对素质教育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才素质作为重要内容和目的的教育 ,是一种现代化教育观念。它以教育为本体 ,以发展和合作为本位 ,教育的存在与发展功能是本体性的 ,体现为终极目标。在这样的主体教育价值观规范下 ,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 ,都是主体 ,师生之间是平等主体的双向交流的关系。这样的教育观决定了实施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学和体育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教师素质是教师在育人和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以及潜在的稳定的必备的职业品质 ,是教师职业形象、育人的知识结构和教育能力的综合反映。本文主要就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学和教师素质的…  相似文献   

3.
宋不理 《精武》2012,(23):47-48
学校体育课堂教学是在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由教师指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本知识、运动技术和技能.进而连到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形成良好意识品质的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教学过程。它在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泰,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体育在“大教育环境中”的地位被人为的削弱,为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正> 体育教学过程中,作为反映师与生、教与学关系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一提法,似乎已被人们接受,甚至有的体育教师认为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原则。笔者认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必要的,运用现代教育学和体育教学理论充分揭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主体地位,这无疑是符合教学的客观规律的。但是,把“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两个概念合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教育与社会进步不相协调的现状,党和国家提出了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要求。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指出了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面临教育目标的重大转变,作为教育行为的执行者——教师如何调整自己以适应时代的要求,达到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专业素质,是值得我们体育教师深思的课题。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主要方面,在当前基础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时期,中小学体育正在探讨学校体育的改革方向,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应尽快适应这种改革,不仅要更新教育思想,更要更新自身的专业素  相似文献   

6.
体育教学双主体性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教学的双主体性规律,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同时存在着两个主体,即教的主体———教师和学的主体———学生。体育教学的主体具有双重性,即教师既是教的主体,又是学生学的客体;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又是教师教的客体。体育教学主体的活动具有双向性,师生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推动着体育教学过程的发展,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一、体育教学过程的主体与客体体育教学中所谓的“主体”和“客体”,主要是指教学活动中的“主动者”和“对象”。体育教学过程是由体育教师、学生和教学影响(指置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  相似文献   

7.
论体育教育过程中学生个性发展的内涵及其实施办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素质教育”的观点出发,借助心理学、教育学和行为科学的某些知识,对学生个性特征与体育学习行为的关系问题进行分析为切入口,揭示了体育教育过程中学生个性发展的内涵。指出。发展学生个性。既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概念,也是体育教育过程中的制约学生个体体育行为的一个重要变量。在体育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使每一个学生适应其能力与能倾,同社会要求和体育教育要求相一致。实现其最大限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体育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献资料和访问调查法,对体育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双主体”教育思想、原则与教学实践进行研究。研究结论:实施创新教育,应加强师生双向交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转变观念,转换角色,提高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用自己的行为来教育学生。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再次对体育教学中的“主导”和“主体”进行探讨。分析了体育教师的主导性、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及体育学习中主导性与主体性的关系。认为: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相辅相成,在体育教学中要通过强化教师的主导性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将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0.
论“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关于“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的困感。“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的概念及其关系在体育教学理论研究中一直没有得到清晰的阐述,在体育教改实践中也一直缺乏正确的指导,基层体育教师当然也就很难说清楚了。日前笔者在某地.遇到一位为新课标培训的作课教师,并进行如下一段对话:  相似文献   

11.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教育活动能否顺利完成及教育质量的高低,对师生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推动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因素。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改革,师生之间的关系也相应地发生一些改变。比如师生感情淡漠、师生关系不够民主、平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拟以我校大一大二学生和所有公体课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等方法,了解目前我校公共体育课的"师生关系"现状,并对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为我校更好进行公共体育教学提供第一手材料。通过调查分析得出:1.当前高校体育师生关系在整体上还是比较和谐的,但是在"师生关系和谐"的广度和深度上体育教师和学生认识不同。通过双样本T检验男女生之间和不同院系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2.体育教师和学生对沟通程度的回答差异较大,这既反映了师生之间对师生关系认识上的差异,也反映出师生间缺乏沟通与交流的现实。3.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对体育课教学效果有比较强的影响。4.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品质在学生心目中列前三位的分别是:第一、对学生热情、耐心、理解;第二、灵活安排教学;第三、公正、公平。在体育教师心目中列前三位的分别是:第一、对学生热情、耐心、理解;第二、学识渊博,技术水平高超;第三、关心学生、善于与学生交往。5.体育教师认为影响高校体育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体育教师、社会环境和学生,而学生则认为是体育教师、学生和场地器材。  相似文献   

12.
Educators have a responsibility to provide safe space, but gay and lesbian youth face particularly hostile environments. This initial study surveyed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n = 82) and young adults (n = 77) about their perceptions of homophobic and heterosexist behaviors withi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teachers' use of inclusive behaviors. Most teachers and both gay and straight students witnessed heterosexist and homophobic behavior, and most lesbian and gay students had personally experienced homophobic behavior. These data indicate that homophobic and heterosexist behaviors are common in secondary schools, that teachers intend to provide a safe space, and that techers fail to confront heterosexist or homophobic behaviors and take proactive steps to create an inclusive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3.
顾芬华 《体育科研》2002,23(4):42-44
对个性的概念和体育教学过程属性的简要分析后 ,对体育教师的个性特征在体育素质教育中的价值作了初步探讨 ,认为体育教师的个性特征可以激发强化学习动机 ;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提高体育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 ;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有利于体育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影响体育教师的教态 ;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体育课教学中教育情感与和谐师生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教育情感是建立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基础。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而且也是学生提升学习动机的需要。在体育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探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合作时,阐明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主体对主体的关系,这是处理好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关系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刍议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师施教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提出的一种教育思想,要求体育教师不仅要具备多种能力,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把所具备的这些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运用于教学实践,对学生施加影响,这种影响力,感染力和多种能力的结合称之为施教能力。这是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应注意的问题。从教学过程各环节分析论述体育教师能力的培养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排球教学一直是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排球具有提高运动能力、合作能力和增强身体素质等作用。由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能更快地让学生学习及掌握排球能力是对教师的考验。目前,排球教学中仍然存在教学单调、学生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而“翻转课堂”的优势由此显现,它可以实现教学主体的转换,使学生成为“主人公”,自主掌握学习的能力。这种彻底颠覆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无疑将会给中国体育教学领域带来一场全新的革命。  相似文献   

18.
体育教师改变与课程改革密切相关,是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力。在课程实施中,既要妥善管理实施的“步伐”,处理好体育教师渐进性改变和根本性改变的关系,又要从专业、资源、制度和文化入手为体育教师提供必要的支持,引领其改变的方向。大学体育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往往是一种教学相长的关系。大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申可以得到精神上的回报和学术上的收获;在科研中可以不断发现新知,克服职业倦怠。他们要想取得杰出的成就,就应努力追求以学问为乐趣的境界,以学术为志业,以做学问为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19.
现实表明,学生在接受了长达若干年体育教育之后,能够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坚持终身体育自主性行为方式者并不多见.并以此为研究目的,并得出如下结论:1)男、女生性别,在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方面存在着极其显著性差异,这种差异,是由生物学特征所决定的,而并非是同样好的运动环境和教育因素所能解决的差异存在;2)体育成绩差的学生在对体育锻炼的喜好程度上有着非常显见的因果关系;3)教师在教学手段与培养学生体育锻炼能力和习惯的关系问题上约有47.8%的教师持有低认可,这无疑是影响教师教学行为投入不足的一个教育因素.  相似文献   

20.
周志华 《湖北体育科技》2003,22(2):254-255,258
通过对现行体育考核方式存在的弊端分析,阐述体育考核改革的必要性。从考核的内容、方式及控制几个方面对考教分离与分阶段考核进行了设计。在实施中发现:这种考核方式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师生关系的改善,能调动教师积极性,增加教师危机感和紧迫感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