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的认识是有局限的,对圣贤、名著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恰当的原则是"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一部优秀的书稿,体例要严整,名称与内容要相符。这两点是刘知几审读的重要观点。这种观点对我们今天审读书稿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审读试题是命题工作从经验化走向科学化的应有之义,审读试题“二维标尺”是命题者命制试题、同行评估试题及跨学科借鉴命题经验的重要方法。审读试题“二维标尺”包含立意和科学性与六个具体指标,它在审读试题工作中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科技书稿创新的层次性与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根据新闻出版署颁布的《图书编辑工作基本规程》,审稿是编辑工作的决定性环节 ,“是一种对书稿进行科学分析判断的理性活动”,是编辑代表社会和读者行使的一种职能。在具体的编辑工作中 ,特别是在审读科技类书稿时 ,编辑必然会面对评价书稿的问题 ,包括语言特色、文字功夫、材料组织状况、论证的严密性、逻辑关系的完备性、实验方法及数据处理的情况、谋篇布局等 ,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评判视角就是对书稿创新性的评价。这种评价不仅事关出版者或编辑的审稿能力、组织策划能力 ,也事关整个出版工作的声誉和水平 ,事关文化积累的深度与…  相似文献   

4.
关于著述写作中的几个问题黄善芳笔者在出版社搞编辑工作多年,从自己编辑加工和复审、终审的大量人文社会科学的书稿以及阅读所及的其他同类书籍看,从内容到形式,从语言到文风,从表现方法到艺术技巧,都存在着较多问题,这也是我们每一个编辑在审读、加工书稿过程中要...  相似文献   

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报刊审读应运而生并在全国迅速铺开。它以扶植与监督的方式,促进了报刊的发展与繁荣。陕西的报刊审读工作起步较早,在建立审读机制、创建审读结果传递渠道、实施“6结合”的审读方法,探讨审读学体系构成及自身规律等方面为兄弟省区奉献了经验。从理论层面论述了报利审读作为一种反馈机制,属于大众传播学的重要构成。  相似文献   

6.
学术期刊出版后的审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刊后审读是改进和提高编辑,出版质量的重要举措,审读的形与方法呈现多样化,就学术期刊而言,内部审读、编委会审读、编辑专家审读,作与读审读,同类期刊互审,管理部门组织集中审读等方式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7.
《九寨民俗——一个侗族社区的文化变迁》一书书稿,是在1995年11月27日晚交到我手上的,收到书稿后我立即进行了认真的审读,读后有如下意见。 一、该书稿选题较好。 文化变迁,一直是近年来国际学术界广泛关注的一个学术热点和课题,其背景与迅速蔓延的工业化、城市化及西方化有关,因而这样的课题研究对于非西方国家和地区尤其具有现实意义。这本书稿选择九寨社区作为研究的对象,是很具有典型意义的。九寨位于贵州省锦屏县的西北部山区,正处于侗族文化的一个分水岭和交汇点上,其文化风俗既不同于汉化程度非常明显的北部侗族地区,  相似文献   

8.
受新世纪出版社的委托,本刊承担了编写《百年中国儿童世界》的重任。该书约130万字和2000幅照片,从人口、卫生、教育、文学艺术、玩具、游戏、组织、法规、生活用品、出版、对外交往等若干方面,来反映20世纪中国儿童难忘的生活。经过众多专家的艰辛努力,书稿已陆续完成,不久将与大家见面。在审读北京师范大学研究员赵忠心先生的“家庭教育卷”时,我们深感前人的一些见解极为珍贵,尤真是鲁迅先生的呐喊,至今仍值得广大父母与教师倾听和三思。为此,我们先精选部分篇章奉献给读者朋友。今后我们还将陆续摘发一些其它内容。  相似文献   

9.
一、框架曾和孔企平教授一同审读教师教学用书初稿。我刚打开书稿一字一句地往下读,他却拨动鼠标已经看到书稿大半了,而且还在快速地向下翻阅。"你在找什么?"我好奇地问。"看小标题。它的框架。"我是一线教师出身,与教学专家、学者、大学研究人员相比,我深深体会到,除了自身专业知识方面的欠缺外,最重要的是缺一个科学的思维框架。我的观点和判断常常来源于自己粗浅的经验、一时的想法,而缺少深入思考的过程。我的框架是含混的,而专家们的思维框架  相似文献   

10.
“学校艺术教育研究丛书”是国家教委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的“学校美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的科研成果。课题组由国家教委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赵讽教授任顾问,由艺教委副主任武兆令教授牵头组织一些高等院校多年从事美育、艺术教育理论研究的学者参加研究,并研阅、审读了“学校艺术教育研究丛书”的全部书稿。“学校艺术教育研究丛书”的编著出版,对学校的美育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的教育事业,要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发展,在普通学校中实施美育是一个重要环节。美育,包含多方面的内容,而艺术教育是在普通学校中实施美育的主…  相似文献   

11.
实行印前审读 提高学报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印前审读,是减少差错,提高期刊编辑质量的有效方法.认为由编辑部、专家和主编三方联合审读效果较好,坚持严格的印前审读,可提高办刊的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12.
审读编辑作为图书质量的直接责任人,在图书质量把关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由于诸多原因,审读编辑多数会遇到“职业高原”现象,如果长期受困于此,将既不利于其职业生涯的延续,也不利于出版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文章试图从分析审读编辑“职业高原”现象的成因出发,为审读编辑突破“职业高原”现象寻找对策。  相似文献   

13.
文章阐述了编辑工作中三种审读类型及其意义,讨论了文科学报在实践中如何进行三种审读。还探讨了编辑部在学报出版后的审读问题,认为对提高学报质量和编辑水平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本足有一斤多重的厚厚的书稿《掘开生活之源,引来创作清泉》是书稿中的一部分,洋洋数十万言,摸起来就放不下,一气儿读完;语言如山涧流水,清澈纯净,朴实无华;内容如一块硕大的璞玉,于原生态中见精华;读来,心灵震颤,由衷赞叹:好个王香兰,十年磨一剑,“亮剑”语文界,“扬眉剑出鞘”。这是我阅读该书稿的真实情景和感受。  相似文献   

15.
有一位热心记者给我捧来了一叠书稿,书名为《风展国旗舞蓝天》,作者是东莞市长安中学的昊房添副校长。当时正值年关,事务缠身,但我还是挤时间将书稿通读了一遍。对这份书稿产生兴趣,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杨金 《云南教育》2005,(17):20-20
十年前,编写《中学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一书日寸,谈到课外活动。我认为“课外活动是正课的补充和延伸。”审读的同志认为:“这种提法不妥当,课外活动是一种校园文化。”我申辩:“这是角度的不同。在语文教师看来,就是正课的补充和延伸。”好在编审都同意这个提法,没有被删去。以后,我给每届学生都讲:“语文要学好,功夫在课外。”教着教着,我越来越感到语文课离不开活动。  相似文献   

17.
论文审读是责任编辑首先需要做好的重要工作,论文审读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刊物的选稿和用稿质量,因此责任编辑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论文审读能力。对此,德国现代哲学的高峰——胡塞尔现象学以及以其为基础的哲学解释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通过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和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方法,我们能深入到论文审读活动本身,看到其在纯粹意识中被建构或显现的本质过程或结构。责任编辑在进行论文审读时,在纯粹意识体验和日常生活体验中进行着的日用而不知的活动,还存在着一些比较难以克服的问题。通过对论文审读活动本质的揭示和反思,将有利于责任编辑以“面向事情本身”的态度去从事论文审读活动,有利于责任编辑真正做好论文审读工作。  相似文献   

18.
辨析语病,是近十几年高考语文必考的题型之一,在这里,笔者向大家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辨析语病方法(一)关键词审读法一个句子,如果多次出现“不”、“没有”之类的否定词,很有可能出现语病,即句子字面意义可能和要表达的意义正好相反。一个语句,若出观“能否”、“是否”、“有没有”之类的两方面的词语,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这个句子可能犯有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的毛病。一个语句,若出现了关联词语,我们就要考虑,关联词语的搭配是否恰当,是否放错了位置,是否使用不当等。此外,并列词组的运用,常常犯有前后部分搭配不当的毛病。…  相似文献   

19.
《师范教育丛书》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应全国中小学教师提高教育专业水平的急需而组织力量撰写的,先出十种。主编者为此拟订了《师范教育丛书编写要求与体例》。我在写稿实践中,深感“本丛书的书稿要具有理论结合实际的特点……”“本丛书的书稿要具有中国特色……”这两条要求的重要性,並为达到要求而进行过探索。只是限于个人水平,距要求尚远,还可能有违背之处。在《教学原理和方法》将出版之际,回顾一下这方面的经验教训以自勉,并求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20.
本报讯受新闻出版总署委托,全国教育教辅类报纸审读中心,本着“公正、公平、客观”的原则,开展了对全国教辅类报纸的审读工作。2005年,该中心审读了56种教辅类报纸,审读结果显示,其中有19种报纸达到质量优秀水平,有31种报纸达到质量良好水平。《语文报》以其高质量、高品味赢得了专家的普遍好评,审读总成绩名列第二名(与其他两报并列)。语文报社总编辑蔡智敏参加了这次质量检查工作会议,并作为先进单位代表在会上介绍了办报经验。(金运)《语文报》质量优秀,审读总成绩名列前茅@金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