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习目标导航】 1.理解课文内容,正确翻译课文,积累文言词汇和文言常识,培养良好的文言语感。 2.识记作家作品常识,掌握游记散文的特点。 3.养成诵读的习惯,提高诵读能力,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并摘抄品味名言警句。  相似文献   

2.
一、丰富学生书面语言1.紧扣语文教科书,做词句摘抄卡。自古以来,潜心治学的人都很重视写笔记,作摘抄这种积累知识的方法。现代著名教育家徐特立曾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有鉴于此,我强调学生将所学课文中遇到的新鲜或生疏的词、成语逐个记下,搞清弄通,特别是将课文中的精彩语句、名言警句、典故范例等随课摘录,长期坚持,就可积累下大量的语言资料,成为写作时语言信息的宝库。2.留心课外生活,做语句纸条卡。古今中外卓越的学问家都非常重视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积累知识。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曾公开了他多产蛋秘密,这就是"身边永远带着铅笔和笔记本"。为此,我要求学生把平时在生活  相似文献   

3.
<正>《文赋》中有言:"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意思是说,在关键、紧要处用上一句或几句精辟的话,就会成为一篇文章的警句。这里所说的精辟的话可以是名言警句素材,也可以是古诗词,还可以是典故、谚语、俗语等。那么在高考写作中如何运用这些名言警句素材,最终达到立"片言"而成一篇之"警策"呢?【技法指津】一、居于题目用名言警句做题目,可使题目更醒目,引人入胜。(一)直接引用。如:《有一种爱叫放手》(2014年课标卷),《敢问路  相似文献   

4.
《生命的支柱》是一篇讲读课文。如何教这篇曾在1983年全国好新闻评选中获奖的通讯呢?起初,我设想了许多方案,但都不尽人意。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翻到了平时搜集整理的“名言警句录”,这使我茅塞顿开,于是采用了名言警句贯穿教学始终的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前 ,语文教学的倾向是把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割裂开来 ,使得学生普遍认为学课文与做作文毫无关系 ,其实语文课本都是古今中外的典范文章 ,通过分析引导 ,能使学生从中悟出写作的门径来。生活是写作之“源” ,这是常理 ,在这里我也不妨把语文课本比作写作之“流” ,利用课本这个“流”来引导学生写作 ,能使学生思维畅通 ,受益非浅。一 用课文中的名言警句给作文命题课本中的名言警句言简意赅、生动形象 ,包含了深刻的哲理 ,给人以启迪。首先 ,课文中许多名言警句其实也就是一个个明确的课题或论点。如写忧患意识就用“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相似文献   

6.
<正>《文赋》中有言:"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意思是说,在关键、紧要处用上一句或几句精辟的话,就会成为一篇文章的警句。作文中,如果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精辟的话,也可以借用名言警句来实现这一目的。一、题目引用用名言警句做题目,可使题目更醒目,更有吸引力。如,《有一种爱叫做放手》《敢问路在何方》《路曼曼其修远兮》《横看成岭侧成峰》等题目直接引用了歌词和诗词中脍炙人口的句子,读来感觉十分亲切,又有  相似文献   

7.
<正>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课堂教学面临的迫切任务。怎样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用好教材中的名言警句,充分发挥名言警句的教学价值,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名言警句是真理的再现,是"浓缩的智慧"。课堂上用好名言警句,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学习效率、提升核心素养等都具有重要作用。笔者试以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教材出现的名言警句为例,探讨核心素养视域的名言警句运用技巧。  相似文献   

8.
一上课,我按常规先做名言警句填空练习(这一内容近几年高考必考,同时,掌握一定数量的名言警句,对学生写作帮助也很大。我于是就将筛选的近三百则名言警句放在高一第一个学期教给学生,每节课前记两则)。我在黑板上板书了“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月何日照我还。”学生填完之后,我告知他们,其中的“春来江水绿如蓝”“春风又绿江南岸”两句诗中的每句都又恰好包含了一位现代作家两篇散文的题目,待学生指出是朱自清的两篇文章,我又擦去其他的字,并用书名号框起《春》和《绿》。接着便带领学生复习《春》中对“绿”  相似文献   

9.
一、贴近学生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可以把相关知识原理用发人深思的名言警句、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作为载体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能够在一瞬间打动学生的心灵,一下子让学生进入我愿学习的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如我在《控制情绪》一课教学时,首先,列举了有些学生在考试成绩不理想时会骂人、摔课本的情绪变化。然  相似文献   

10.
一、引用名言,激发兴趣即引用名言警句、诗词、成语等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学《师说》一文,我设计的导语是:“同学们,在从师求学上有个成语叫‘能者为师’:还有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我们今天学习的《师说》一文,作者就引用了这句名言。那么,作者为什么要主张‘能者为师’呢?作者引用孔子名言的目的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唐宋八大家之首的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韩愈的《师说》,希望大家能在文中寻找到答案。”教师不是一上课就和盘托出,而应该随着学习过程的展开,相机分步揭示。兴趣是创造性地学好语文的重要心理品质之一,教师要引导学生认同教学目标,以激发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引用名言警句、诗词、成语等来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  相似文献   

11.
深海采珠     
<正>记得小学的时候,语文老师常常会在作业里布置一项"摘抄"。那时看的书并不多,往往是在书店里买一本《好词好句》,内容从名言警句、风景描写到人物心理活动无所不包,并且分类细致,只要一摊开,就有大把大把的好句子可以记录。而那时也不过二三年级,写作水平要求并不高,因此以这样大批量且语言风格类似的段落来填充对付也绰绰有余。  相似文献   

12.
格言警句是人类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它以简洁的语言形式表述了丰富深刻的哲理,闪耀着人类聪明睿智的理性光芒,对人们的学习、工作、为人处世等都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为了激励学生成长,并配合实施学校的“三五”德育工程“每月记诵五句名言警句”这项内容,我们班一直定期举行“格言交流促进会”。 “格言交流促进会”的内容是:展示自己所摘抄的名言警句;讲述格言警句所揭示的教育意义;向全班同学推荐自己最喜欢的一句格言;根据每个同学的特点,相互赠格言,共同进步。 在“格言交流促进会”上,同学们纷纷将自己摘抄的格言警句展示…  相似文献   

13.
徐青霞 《湖南教育》2002,(24):53-53
集腋成裘,厚积薄发。要求学生善于积累各种写作素材,经常性地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摘抄书中的名言警句、优美词句、精彩片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教学中,用音乐或歌声来感染学生,能使学生感受到轻松和自然;用绘画激发兴趣,可以开启学生的想象力;摘抄名言警句,可以让学生得到启示和激励;开展活动体验,观看影碟,合作学习,让学生体会学习的愉悦,感受语文的春天。  相似文献   

15.
<正>【技法指津】《文赋》中有言:"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意思是说,在关键、紧要处用上一句或几句精辟的话,就会成为一篇文章的警句。这里所说的精辟的话往往是考生写作常用的名言警句素材,其可以是古诗词、名人名言,亦可以是典故、谚语、俗语等等,那么高考作文如何运用这些名言警句素材,最终达到立"片言"而成一篇之"警策"  相似文献   

16.
名言警句在语文教学中的积累是十分必要的,是语文教学活动中学习运用的重要内容之一。平时在期考和中考中也都有这方面的内容。名言警句积累的方法很多,在这里,我就如何在班里组织学生开展名言警句的积累谈一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17.
《同学少年》2015,(6):12-13
<正>名言警句犹如人类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颗珍珠,经历了时间的淘洗,或流淌着岁月的血液,或镌刻着历史的沧桑,或折射出深邃的智慧,或散发出古朴的幽香……它们或精致,或典雅,或幽默,或睿智,或深沉凝重,或清新飘逸……它们引人思考,催人奋进,散发着恒久的艺术魅力。阅读、品味这些名言警句,可以获取无限的精神营养,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如果能在作文中合理运用这些名言警句,可以使见解变得深刻,为作文增添色彩,提升品位。《文赋》中有言:"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意思是,在文章关键的地方用上一句重要言论,即可成为全篇的警策。所谓"警策",就是精炼扼  相似文献   

18.
1.摘抄簿请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摘抄簿。在读书过程中,如果遇上生疏的词语,深刻而凝练的名言、警句或者小巧玲珑的精段,可将其摘抄下来。引导学生摘抄生疏的词语时,要注意让学生将含此词的语句全抄下来,并注明读音和词义。  相似文献   

19.
所谓点睛之笔,就是一篇课文中写得最精彩,又最能揭示文章主旨的语句。在语文教学中突出点睛之笔的教学,让学生领悟并牢记课文中的佳言警句,对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语文能力是很有益处的。一、摘抄点睛之笔,以文传道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常常会读到一些精悍短小、寓意深刻、启迪奋进、发人深省的点睛之笔。如果学生能及时将其抄写在专用笔记本上,一则可以帮助理解课文,加深记忆,方便引用;二则可能对儿童灵魂的塑造,以至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例如《落花生》中:“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20.
张淑梅 《高中生》2013,(18):12-13
写作时巧妙地引用,把富有表现力的文字乃至蕴含其中的情感、旋律"嫁接"到作文中,使其成为文章的"亮点",可以使文章深刻鲜活起来。这样的"嫁接"可以引用名言警句、歌词、现代诗歌等,"手术"小,效果好。引名言警句名言警句,是前人的体验、总结,精辟并蕴含深刻的哲理,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作文中巧引名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