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张斌 《新闻世界》2013,(6):116-117
面对新媒体对传统报业的冲击,党报副刊必须顺应变化,做出应对。一系列的改版,为副刊带来了新转机。改版不只是版式上的创新,更是副刊内容的变革。通过各个板块的重新组合,力求在新闻的“副刊化”和副刊的“新闻化”方面探索出一条纸媒发展的新路。  相似文献   

2.
党报副刊与新闻版一样,必须提高舆论引导能力。10余年来,“钱塘周末”作为一份综合性副刊,履行着《浙江日报》新闻版“延伸”与“补充”的功能,在受众中产生了深远影响。2005年8月,“钱塘周末”改版,使之从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一轮改版热不断升温,党报副刊何去何从?党报文化报道如何兼顾文化品位与新闻看点?<河北日报>"文化周刊"自1999年成立以来,不断探索与创新,文化品位与新闻创新互相促进、兼收并蓄之路渐渐成熟与完善.  相似文献   

4.
1994年元旦,《浙江日报》推出副刊"周末文荟",后更名为"钱塘周末".10余年来,作为一份综合性副刊,履行着《浙江日报》新闻版"延伸"与"补充"的功能,逐渐成为《浙江日报》的老牌名刊.2005年8月,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改版"钱塘周末",使之从综合性副刊转变为文化副刊.改版后的"钱塘周末",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首要位置,努力追求思想性、新闻性、可读性的统一,彰显党报副刊鲜明的文化品位,得到读者认可和喜爱.  相似文献   

5.
著名报人赵超构曾经说过:“新闻是报纸的灵魂,副刊是报纸的面孔,报纸耐看不耐看主要看副刊。”在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党报副刊要承担起“报纸耐看”的责任,就要结合当前的形势不断创新,贴近读者多层次的信息需求,使传统的副刊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临沂日报《周末》近年来对副刊进行了两次改版,  相似文献   

6.
党报文艺副刊是党报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体现党报质量与声誉的重要方面。而党报副刊编辑的素质水平对版面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确立责任意识,提高自身素质,是对党报文艺副刊编辑的基本要求。我所负责编辑的《天津日报·文艺周刊》,是一块出刊2000多期的知名版面,著名作家  相似文献   

7.
世易时移,党报副刊目前所处的传播语境与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是固守过去的传统做法,还是做出改变和创新,这关系到党报副刊的发展前景。与许多党报副刊相比,《厦门日报·城市副刊》的运作手法有诸多不同之处,在“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方面做了成功尝试,在  相似文献   

8.
2007年5月,《南京日报》全新改版,副刊按照报社"责任铸就形象"的总要求,突出"以和谐理念打造和谐副刊",推出了一些全新的副刊版面,得到社会好评,很好地发挥了党报副刊在体现和谐文化、促进社会和谐中应起的作用。我们将这次尝试归纳为以下三点。"以人为本",根据读者需求设置副刊版面,体现和谐文化的人文性  相似文献   

9.
党报文艺副刊是党报版面构成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一张党报如果没有文艺副刊就很难说这是一张完美的党报。而文艺副刊作品的体裁除了小说、散文、诗歌、书画、篆刻、文艺评论以外,围有花边的杂文则是党报副刊的旗帜和灵魂。历代名报和名报总编都十分重视打造副刊杂文这个品牌。  相似文献   

10.
进入新世纪,我们党报的副刊该如何面对新世纪的受众,使我们的副刊走出传统文学副刊的怪圈,面向大众,引导大众,服务大众,愉悦大众,从而使党报副刊成为党报这个整体的一块不可或缺的、有吸引读者魅力的独特的园地?这是摆在每个党报副刊编辑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1.
新政     
《青年记者》2009,(15):2-2
报型改为国际流行的瘦型报.前八版全部为新闻版,后四个版以生活服务类周刊、专版和副刊为主。与改版同步启动报网一体化采编.在河北新闻网推出"河北日报滚动新闻即时播报",提升党报在网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报纸的专副刊与新闻版一起构成了一张报纸的内涵与品位。长期以来,党报的专副刊都是以传统的文学性副刊为主,但是在当代丰富而多样化的社会环境中,读者喜欢什么样的专副刊?党报专副刊如何定位?版面如何配置?这些问题可能都需要做一番新的审视。本文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解放日报》《杭州日报》四张党报为例,剖析当下党报专副刊的发展态势和理念。  相似文献   

13.
地级党报是同级党委的机关报,是党的新闻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地级党报的天职。作为一名文化副刊的编辑,我在编辑《嘉兴日报》“五色螺”副刊的过程中,在把握好舆论导向方面,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文化副刊同样要把正确导向放在首位 党报尤其是地级党报的文化副刊有没有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问题?文化副刊究竟应当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问题放在什么样的位置上?在一个时期内,在上述问题上,并不是所有党报文化副刊的编辑及其领导,有着相同或基本一致的看法的。有极少数同志甚至主张“文化副刊的稿件应当‘软而又  相似文献   

14.
黄亚华 《新闻知识》2003,(10):51-51,59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如何保证党报副刊的导向正确性,如何使副刊成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最佳载体,又能保证副刊的知识性、趣味性、文化味,做到老少咸宜,雅俗共赏。我认为,要以“三贴近”为突破口,进一步使党报副刊在深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党报副刊与正刊的关系,副刊以文学形式为大局服务,副刊作品提升人民精神境界三个方面论述了党报副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纵观中国共产党八十多年的党报发展历程,有三次重大的改革:1942年延安《解放日报》为代表的改版、1956年北京《人民日报》为代表的改版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新闻改革。这三次新闻改革,有许多共通的地方,譬如都强调改进文风、办好副刊和征求读者意见等,但改革主线则是始终坚持和体现“三个代表”所  相似文献   

17.
党报副刊的优势在哪里?有的同志认为,党报的主要优势权威性集中体现在重大新闻报道上,副刊无优势可言,只有晚报才能赢得读者青睐。此观点有片面性。党报副刊的确要学习晚报副刊的不少长处,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放弃或漠视自身优势,只有强化和发展自身优势,孕育并凸现自身特色,才能选准突破口,在激烈竞争中占据制高点。  相似文献   

18.
当"一年一小改,三年一大改"成为常态,我国党报似乎陷入为改版而改版的误区,"万变不离其宗",若没找到"宗",党报改版就会在变来变去中迷失方向.<人民日报>作为党报排头兵,每次改版都引人注目,具有党报风向标意义.本文通过比较改革开放后<人民日报>三次重要改版,分析党报改版中"变"与"不变"的因素,望能给党报改革带来些许启迪.  相似文献   

19.
抓住四个方面 副刊作为报纸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党报的副刊,如何把它办成报纸的亮点,则是改进宣传艺术,提高宣传水平的重要途径。我认为,市、州党报围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抓好副刊出版,重点要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反映社会生活,镜头对准百姓 党报副刊,无论是综合性副刊或专题性专业性副刊,还是临时性专页、专辑、特刊,都应该是紧扣时代脉搏,昂扬向上,催人奋进,不做无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的深入,文化消费的多元发展,促使各地各级党报纷纷推出“周末版”、“双休刊”等文化副刊,以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那么,在竞争激烈的新形势下,怎样经营地级党报的文化副刊,才能使它赢得自己的读者,在对手如林的报界占有一席之地呢?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认为地级党报的文化副刊应在“地”字上做足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