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伊蕾在其《被围困者》中,以诗的语言塑造了一个"被围困者"的女性形象,展示了女性在男权话语下的生存状态与生存体验,进而揭示出每一个生命个体在现实社会中的生存困境与生命悲剧。诗人从关于存在的追问孤独的体验中揭示出生命个体在现代生存困境中的极端体验。同时,诗人在极端体验中进行叛逆和突围,实现灵魂的救赎,从而体现了诗人对每一个属己的生命个体的最深刻、最本质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2.
流亡者中的知识分子往往借助写作的方式寻求对自我流亡身份的认同、对自我无家情境中心理上"在家"的慰藉、对自己逃脱种种破碎、断裂生活状态的安抚。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文学洛神"的萧红,与其流亡的生命体验相随,其文学活动始于自我流亡,然亦终于自我流亡;在短暂的生命历程中,书写了属于自己的流亡话语,"流亡"成为其写作最基本的叙事动机和叙事主题。然而任何流亡话语都是一种隐含着多维度人的存在处境和精神处境的话语形式,个体的发声可以被看作是一类人的发声,从而使个体性的话语演变为公共性的话语,意识形态的话语。萧红在流亡体验中的文学发生与文本表现,亦是如此。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诗人冯晏深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诗作中浸润着对个体生命存在问题的深沉思考。在哲理长诗《纷繁的秩序》中,诗人积极建构存在维度上的自我,书写自身的忧郁体验与个体价值的积极探索,剖析死亡的价值。诗歌语言由于哲理的润泽而具有超越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三星草》的作者们采用十四行诗体 ,绝非仅是对一种西方诗体式的接受和移植 ,而是用这种体式表现出一种真正的现代意识 :个人的生命体验 ,个体自我个性的张扬。与此同时 ,还蕴蓄着浓烈的将个体自我与群体自我贯通融汇的意向。于是此诗集又显现出中国文化传统色彩。这不独体现着中西文化的整合 ,也匡正了中国现代诗歌史上抒情主人公的两种偏颇 :在个体自我与群体自我中总是偏于一极。更应首肯的是 ,他们无论是对个体自我抑或群体自我都具有一种超越意识。整部诗集浓郁与厚重的美学风格 ,正源于此 ;诗人们也因之创获了哲人质素。某些诗章昭示出诗人们与鲁迅的精神关联 ;其实他们所独创的这种汉式十四行 ,亦正是贯彻鲁迅“拿来主义”思想文化路线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唐代诗人李颀大量描写人物在文学史上有极重要的意义。李颀人物诗的独创性表现在:有浓厚的生活化气息,重视个体生命价值,塑造的人物多平和淡然、不拘礼法,诗人对人物性格、气质等深层方面进行多维透视。产生这些独创性的原因在于:盛唐时代文化背景、社会氛围、宗教思想的影响,个性解放意识进一步觉醒,诗人自我价值认同中的平衡和肯定自我的体现,对“人物”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生命的叙述与倾听:试论道德教化的对话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想的道德教化是基于生命的叙述与倾听的人与人之间的对话,是就个体生命的存在本身来显现个体生命的伦理关涉。传统道德教化突出教化者的威权性,是独白性的道德教化。现代性道德教化追求个体生命价值与尊严的凸显,对话性乃是现代性教化的基本特征。培植对话性道德教化理念的关键问题是:生命世界的凸显,个体性话语的培植,自由自主的交流情景,开放的话语空间。  相似文献   

7.
写作是一种对话,是个体与自然、社会、人生以及自我的对话。一个人能顺利进入写作状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自我话语内容的丰富程度以及自我话语形式的发展水平。文章阐述了优化写作者话语形式的主要途径:找准理想话语形式的参照,遵循远近结合的原则,确定话语形式的方向;通过复述、仿写、诵读与倾听等一系列对话方式,在反复实践中促进自我话语形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翟永明的诗歌从关注女性命运开始,揭示了女性生存的命运和本质,以自白式的诗歌话语淋漓地表达情感。而后,诗人逐渐转变自己的话语方式。"超越"是翟永明的关键词,从表达女性意识到将个体经验与历史、现实语境相结合,诗人走向了更为宽阔的诗歌表达领域,在诗歌话语的转变与超越中,不断成熟。  相似文献   

9.
诗人但丁在《神曲》中展示了一幅人之生命沦落的图景,并把人的沦落之因主要地归结为自由意志的作用。但他并不因此而完全否弃自由意志,他认为人要获得救赎,既要依靠上帝的恩典和启示,又依赖于个体自我主动求善的意志。但丁对人的生命救赎之道的探究,对于人类生命诉求中的一些终极理念的肯定,以及他对自我的严格审视,都使他以终极性的关注和关怀超越了一般的基督教诗人。  相似文献   

10.
用艾略特本人的“非个性化”理论解读其代表作《荒原》,从诗中主人公的身份、地位和口气的变化,可看出诗人有意识地对传统的抒情主体作了一番自我消解,主体在自身的解构中形成自己,在他者的话语中体现自己的话语,展示主题  相似文献   

11.
穆旦早期的诗歌作品,表现了诗人与世界之间的异己性关系。这种异己性关系是穆旦接受中外现代主义诗歌传统影响的基础。在个人与世界的异己性关系中,穆旦认为个人的存在是自明的,认同了中国现代启蒙思想中的个人观念。这种认同导致了个人真实性的丧失,形成了其诗歌中分裂的自我形象。穆旦的诗歌创作,正是以其早期诗歌中分裂的自我形象及其困境为起点展开的。  相似文献   

12.
穆旦的诗记录了诗人希望与绝望心灵轨迹,残酷的现实和坚定的执着交织在一起,使得穆旦和他的诗文形成一种痛苦的扭结状态。现实的虚无与心灵深处的理想难以取得平衡。穆旦时刻处于二者之间的游离徘徊之中。  相似文献   

13.
穆旦20世纪40年代诗歌中“上帝”字眼以及“神”、“主”等类上帝字眼的大量频繁出现,构成诗歌文本的特色,使他的诗歌文本呈现出浓郁的基督教色彩。本文以“上帝”这一意象入手,通过对他诗歌中上帝内涵的深入分析,探讨他将上帝意象引进诗歌文本的原因,进而诠释上帝意象在穆旦诗歌中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穆旦诗歌实现了关联词的使用与自我诗歌追求的有效性统一,这种统一既表现在关联词所显示的属性特征与穆旦诗歌嘻求丰富及明确传达丰富的一致上,也表现在关联词与穆旦"理性抒情"及诗歌叙事化主张的相融上。关联词入诗显示了穆旦诗歌的现代性追求,有效地促进了穆旦诗歌别样诗美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穆旦诗与中国传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旦虽然是一位现代诗人,努力保持着与传统的距离,但不自觉间,又与传统发生着种种联系。他不仅接纳了传统文化中与现代观念相符合的部分,同时也能站在现代立场上对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作出深刻批判;不仅对精英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和领悟,而且对民间文化也有丰富的浸染。他的诗歌形式传统痕迹较少,但却不能割断传统的脐带,在语言运用和意象营造上,仍然可以见出传统文学的印记。穆旦是中国人,他的诗不是舶来品,而是地道的现代汉诗,是对悠久的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穆旦的诗歌中,“我”的言说、理性的思辨色彩以及独特的受难意识等使他的诗歌充满复杂性和智性,他用各种强烈的个人经验(个人性)来表达一种普世的价值观(公共性),并且能够保持其经验的独特性,使他的诗歌走出自我宣泄的个人性而走向具有普遍真理的公共性,上升到对生命的追问,对人生的终极关怀的高度,创建了属于穆旦的独特的诗歌体系。  相似文献   

17.
从个体生命、群体精神和民族文化三个方面来揭示穆旦诗的子宫意象的内涵,可以窥视到穆旦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自觉地赋予该意象以中国特色。穆旦对于个体生命、群体精神和民族文化具有浓厚的中国期待,穆旦的这种中国期待根源于他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热爱。  相似文献   

18.
1994年以来,在"大师事件"的影响、批评家的阐释、文学史的形塑、文学教育的孵化、权威选本的推介等合力运作之下,穆旦诗歌的经典地位得以确立.在经典化的阐释共识中,穆旦的现代主义诗歌在新诗史上的关键地位得到确认,其"潜在诗歌"成为珍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其诗歌翻译成为当代"诗人译诗"的典范,其独立的人格姿态被誉为"鲁迅风骨"...  相似文献   

19.
读穆旦的诗,人们往往读到的是陌生化的语言,独特的意象,感受到的是诗人隐藏于诗句中的沉雄的力量,近于荒诞而又饱含理智的情感内蕴。然而,当我们以以往的阅读经验来读他的《冬》时,却发掘出一个别样的穆旦,看到一种仿佛洗尽铅华、不再拥有金属质般外表的诗体,这是我们并不十分熟悉的穆旦与他的诗。但是诗中饱含的沉重的历史反思、民族审视却是一以贯之,依然跳动着诗人智慧的良心。其表现的对于"文化大革命"的别样思考是我们在同时代诗人的诗中所难以发现的,也是我们所要关注的"诗心"所在。  相似文献   

20.
穆旦笔下的身体意识最早出现在《野兽》一诗中,此后,身体与穆旦的创作主题融合,成为揭示“此在”真实境遇的一种角度,通过身体揭示孤独、虚无的真实处境。不仅如此,穆旦还将这种身体意识推广到大自然之中,营造一个欲望燃烧的大自然。最终,由于不堪虚无的折磨,他把身体推上了神坛,不过,这只是一次短暂的精神慰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