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阐述了玉米保护地立体栽培技术,该项技术是当前农业生产投资少、见效快、受益大的新举措,有可行性、可操作性,符合推广要求,前景广阔。本文介绍了玉米保护地立体栽培的由来、技术模式、产量效益等。  相似文献   

2.
蔬菜病虫生态治理,是指蔬菜在栽培过程中,通过耕作、栽培、灌水、施肥、整枝打杈等技术,温、湿度调节等综合生产措施,创造一个有利于蔬菜生长,增强蔬菜生长活力及抗病虫能力,使蔬菜高产、优质、高效,而不利于病虫害繁殖扩展的生态环境条件,从而减轻其为害的综合防治措施。采用生态治理防治病虫害,可避免化学防治造成的农药污染,对人畜安全。进行保护地蔬菜主要病虫生态治理,充分发挥菜田生态系统的整体作用,对发展优质净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及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论述了我区保护地蔬菜与主要病虫害互作系统演化规律,对主要病虫害发生变化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防治试验,提出了我区保护地蔬菜主要病虫害的生态治理措施与对策,对指导我区保护地蔬菜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发展蔬菜生产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秀刚 《资源科学》1995,17(5):73-77
本文通过对达拉特旗设立典型农业利用大棚、温室种植蔬菜的试验示范,从菜种、品种选择、育苗技术、田间栽培管理、施肥以及种植制度等方面探讨了适宜本地区的保护地蔬菜生产体系,并通过产入与产出比为中国落后农区的菜农指出了一条发展经济达到小康的出路。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达拉特旗设立典型农户利用大棚、温室种植蔬菜的试验示范,从菜种、品种选择、育苗技术、田间栽培管理、施肥以及种植制度等方面探讨了适宜本地区的保护地蔬菜生产体系,并通过产入与产出比为中国落后农区的菜农指出了一条发展经济达到小康的出路.  相似文献   

5.
王全 《华夏星火》2004,(1):61-62
为了满足人们对新鲜蔬菜日益增长的需求,除露地蔬菜种植外,保护地发展也十分迅速,通过设施园艺栽培不仅可以生产反季节的新鲜蔬菜解决淡旺季节的矛盾,而且可以取得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黄瓜又是我国人民十分喜爱的蔬菜,因此无论从人们需求考虑还是从生产者利益考虑,保护地黄瓜生产大有潜力,设施栽培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翠绿黄瓜是从荷兰引进的水果型黄瓜的品种,该品种属雌性,瓜码密,节节有瓜,主侧蔓均可结瓜,无刺,瓜长12-15cm,果实脆绿,口感清香,风味浓郁,在长江流域适作春、秋两季保护地栽培。平均每667m^2产量3000kg,高产可达5000kg,生长势强。笔经过3年栽培种植,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作如下总结,以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蔬菜保护地栽培历史悠久,设施栽培已成为农业产业结构中不可替代的发展模式,本文综述了我国蔬菜保护地的发展状况以及蔬菜保护地的土壤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8.
我国保护地农业及其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地农业是一种人类强烈干预自然生态环境的农业生产形态,因而,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许多有别于一般农业的特点。尤其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给保护地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社会环境条件。因此,本文在阐述保护地农业特点的同时,着重论述了保护地农业所蕴涵的基本理论问题保护地农业、主动生态  相似文献   

9.
黄瓜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蔓枯病,是保护地黄瓜生产上发生普遍而又严重的病害,我区黄瓜种植区均有发生,尤其以拉萨、林芝、山南、日喀则等地城郊菜田保护地发生严重,常造成产量损失20%-30%左右。本文结合试验研究结果、黄瓜主要病害的症状特点、传播途径与发生规律,提出了保护地黄瓜主要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与措施,对指导我区蔬菜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发展优势、高产、高效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草莓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株丛总高度不超过35厘米,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小浆果。在世界各国的小浆果生产中,草莓的产量及栽培面积一直居于首位。草莓对气候条件的适应性较大,几乎世界各国都有草莓栽培,我国从南到北也都有栽培。草莓果实柔软多  相似文献   

11.
西宁地区保护地土壤养分与蔬菜施肥技术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1999年,通过对西宁三区一县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等68块保护地的土壤养分含量测定,施肥技术调查,并以山东寿光蔬菜基地5个标准养分级别为依据,对西宁地区保护地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评估,提出施肥技术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12.
由阜阳万里常青苗木生产有限公司培育出的“高峰牌速生竹柳”(以下简称高峰竹柳)成了近几年苗木市场上争相抢购的苗木新宠,由于它具有生£∈快、抗性强、材质优、高密植等诸多优点,是容易种植而又经济效益可观的一个优秀树种,被称赞为速生的“绿色银行”。  相似文献   

13.
辣椒是我区保护地栽培的主要蔬菜种害之一,但品种类型较少。为不断丰富我区辣椒品种,改善辣椒品质,有效提高辣椒产量,近年来,我所从湖南蔬菜所引进4个品种,筛选出适合我区栽培的湘研11号、湘研13号两个微辣型辣椒品种;又从四川、辽宁、中国农科院、陕西等地引进部分辣椒品种并和西藏当地品种进行品种比较和栽培试验,筛选出攀峰、川椒A2两个品种。  相似文献   

14.
该实验是通过引进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草莓品种章姬、枥乙女、丽红、丰香、红颜在西藏拉萨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高效温室进行栽培,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比较,着重分析五个草莓品种的生长结果习性、果实的经济性状以及物候期等。初步得出以下结论,若以讲求经济成本低、果实产量高以及品味优等综合性特点,选择主栽草莓品种章姬;若以讲求周期短,首选章姬,辅助品为丰香;若以讲求果实品味优,首选章姬,辅助品为枥乙女;若以讲求产量,首选章姬,辅助品为红颜和丰香;建议在拉萨栽培草莓,一般不选择草莓品种丽红。  相似文献   

15.
香椿     
《中国科技信息》2003,(13):34-34
香椿,又名椿花,香椿头、香椿芽,科香椿属。香椿原产于中国中部,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记载,在华北以南均有栽培。但传统上的香椿的栽培多为林木,而且以家居四围、院落或村边零散栽培较多。作为蔬菜食用,以自然采集为主。近年来,对其营养价值的研究促使其消费猛增,随之也出现了集约化栽培形式和多种保护地栽培形式。虽如此,但香椿作为蔬菜的栽培并不普遍,而全国各地散生的成千上万株香椿仍作为野菜栽培是一部庞大的资源,其采集、食用、加工近于野生蔬菜。因此,作为野菜介绍更适当一些。  相似文献   

16.
我国已形成类型多样、功能较齐全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在保护重要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我国保护地基本上实行的是"抢救式保护"策略,注重保护地数量和面积的扩张,忽视管理质量和能力的提升。保护地的建设与管理,已跟不上新时代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对推动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改革提出了迫切需求。本研究在分析当前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面临的缺乏顶层设计、法律体系不健全、多方参与不足、资金短缺、土地权属不清、保护与发展矛盾突出、管理能力薄弱等一系列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动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顶层设计、系统规划和立法安排,完善保护地产权制度,建立保护地治理体系,实现多元共治,拓展保护地空间治理范围,促进保护地与周边区域协调发展,建立保护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何淑琴 《青海科技》1995,2(4):47-49
本文介绍了我省丰富的石膏资源,并结合国内外石膏生产情况,阐述了石膏产品的开发前景,提出了适宜我省开发的几种产品。  相似文献   

18.
天津市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朱静华副研究员主持了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保护地主要蔬菜安全生产技术的研究与示范”项目(项目编号:07ZCGYNC00800),针对天津市保护地蔬菜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运用计算机新技术(GPS和GIS技术),结合应用平衡施肥、控制蔬菜和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国家加大了林木种苗投入,重点建设一批林木种苗工程项目,林木种苗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同时林木种苗生产社会化的趋势十分明显,全社会各行各业包括外资参与林木种苗生产经营,特别是观赏苗木生产个体生产的比例更高。论述林木种苗产业化的技术策略,重点分析了现赏绿化苗木产业化中的品种选择、新技术、新成果的组装配套应用等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国家加大了林木种苗投入,重点建设一批林木种苗工程项目,林木种苗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同时林木种苗生产社会化的趋势十分明显,全社会各行各业包括外资参与林木种苗生产经营,特别是观赏苗木生产个体生产的比例更高。论述林木种苗产业化的技术策略,重点分析了现赏绿化苗木产业化中的品种选择、新技术、新成果的组装配套应用等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