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曾经读过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妈妈喜欢吃鱼头》:我小时候一个月难得吃上一次鱼。但每次吃鱼,妈妈总会先把鱼头夹到自己碗里,将鱼肚子上的肉夹下,仔细挑去刺,再放到我碗里。当我吵着要吃鱼头时,她总是说:“妈妈喜欢吃鱼头。”……初为人母的我,也继承着博大的母爱精神,迅速进入“吃鱼头”行列。餐桌上最大的虾、最肥的蟹是儿子的;面对价格不菲的童装总是出手大方;看电视时义无反顾地锁定儿童节目;星期天为了陪儿子上公园,常常放弃与朋友的聚会……当这一切换来儿子甜甜的一声“妈妈,你真好”时,我回以微笑,心里充满了无尽的欣慰。如果没有那…  相似文献   

2.
看过上期《语文世界》的小朋友们,是否还记得《妈妈喜欢吃鱼头》那篇文章,你是不是还在为那句“妈妈喜欢吃鱼头”的话而感动呢?母爱,是寒冬的太阳,黑夜的明灯。母爱带给我们的是温暖、是感动。如果说父爱与母爱之间有什么区别的话,我要说,母爱是无微不至的,犹如涓涓流淌的溪流;父爱是伟大而深沉的,像大山一样厚重、朴实。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父母那份浓浓的爱吧!爸爸喜欢吃面条主持人丹 丹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与学生一起欣赏陈运松的散文《妈妈喜欢吃鱼头》。文章写了“妈妈”、“外婆”、“妻子”三代母亲自己吃鱼头,把鱼肉省给孩子吃的故事,以小见大地歌颂了母爱的伟大,褒扬了中国女性克己为子的传统美德。选材精巧,立意深刻,读来催人泪下。不少同学在谈阅读感受时说:“我妈妈也‘喜欢’吃鱼头,可我原来怎么没发现呢?”是啊,我们为什么没发现呢?其实,我们的生活同样丰富多彩,到处充满着感动,只是许多同学往往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对内心感受放任自  相似文献   

4.
曾经看到过一个调查:“有60%的小学生不知道妈妈喜欢吃什么;有40%的小学生不知道妈妈的生日;有80%的小学生觉得妈妈最爱吃鱼头、鱼尾。”我想我应该“榜上有名”吧,所以,我要好好弥补一下我的“过错”。  相似文献   

5.
妈妈喜欢吃鱼头 陈运松 在我依稀记事的时候,家中很穷,一个月难得吃上一次鱼肉。每次吃鱼,妈妈总是先把鱼头夹在自己碗里,将鱼肚子上的肉夹下,极仔细地捡去很少的几根大刺,放在我碗里,其余的便是父亲的了。当我也吵着要吃鱼头时,她总是说:“妈妈喜欢吃鱼头。”  相似文献   

6.
妈妈有太多的“怕”。每当她将饭菜端上桌,总说:“你们先吃吧,我现在还不想吃。”等她上桌,一看鱼基本还没动过,就拿起筷子,将鱼肉三下两下地拨到我碗里,而将鱼头连着那根蜈蚣似的鱼椎骨夹到了自己碗里,一边还好像占了便宜似的得意地说:“我最爱吃鱼头了,鱼头吃了人聪明。我胃不好,鱼肉吃了我怕不易消化。”鱼肉怕不消化,那么糖总容易消化吧!一次叔叔给我一大块进口高级巧克力,我想让妈妈尝尝鲜,便将它带回了家。谁知妈妈又说;“巧克力太甜,我的牙齿吃了就疼。”一开始我还以为这是真的,可久而久之,妈妈太多的“怕”使我产生了疑问。于是我…  相似文献   

7.
口味不同     
真是怪事,小时候,我和妈妈的口味总是不同。那时,我家的主食是玉米饼子和地瓜,就的是咸菜,只要是我喜欢吃的东西,妈妈总是“不喜欢”吃,妈妈说她和我的“口味”不同。比如,我喜欢吃白白的馒头,妈妈却“喜欢”吃黑馒头;我喜欢吃鱼肉,妈妈却喜欢吃鱼刺和鱼头;我喜欢吃瘦肉,妈妈却喜欢吃咸菜。  相似文献   

8.
在我依稀记事的时候,家中很穷,一个月难得吃上一次鱼肉。每次吃鱼,妈妈总是先把鱼头夹在自己碗里,将鱼肚上的肉夹下,极仔细地拣去很少的几根大刺,放在我碗里,其余的便是父亲的了。当我也吵着要吃鱼头时,她总是说:“妈妈喜欢吃鱼头。”我想,鱼头一定是很好吃的。有一次父亲不在家,我趁妈妈盛饭之际,夹了一个,吃来吃去,觉得没鱼肚上的肉好吃。  相似文献   

9.
很多年以前的《故事大王》曾经刊登过一篇讲述抗美援朝期间我军狙击战术的儿童故事《冷枪战》,深得童年的我的喜欢。现在想来,那大概是我第一次听说到狙击战术。根据后来公布的资料显示,当年在朝鲜志愿军的冷枪战确实让美军吃足了苦头--特别是我军的狙击之王张桃芳  相似文献   

10.
红加吉     
加吉鱼,肉质细嫩,味道鲜关,极为名贵,由于其常为喜庆宴席上的佳肴,并有“一鱼两吃”的习惯,故称加吉鱼。其中,红加吉鱼尤为上品。刘老汉吃过多少条红加吉,已经数不过来了。但他从来没有“一鱼两吃”。他的习惯是将鱼刮鳞开膛,洗净,扔锅里,撖盐,“咕咚咕咚”烧一阵,盛盘上桌,吃净鱼肉,完事,鱼头喂猫。对于一鱼两吃、鱼头还要熬汤这种做法老刘认为纯粹是扯淡。  相似文献   

11.
有一幅漫画,后来进入了高考作文题,漫画的题目是《妈妈喜欢吃鱼头》,讽刺的就是在餐桌上养成的自私自利、自我中心的不良习性。请看学校里用餐方面的种种“丑陋”现象吧——有的同学浪费粮食,盆子里还有许多米饭,就和剩菜倒在一起;有的同学饭后不能按要求收  相似文献   

12.
世界末日     
那一段时间真的很喜欢周杰伦的《世界末日》,阿J曾经为我唱过。阿J喜欢周杰伦,他欣赏那种洒脱,因为他没有。他叫自己Jay,所以我叫他阿J。阿J是我的同班同学,与他接触的次数在记忆中几乎是零,直到最后那学期的有一天……“想哭/来试探自己麻痹了  相似文献   

13.
吃蟹(节选)     
郭凌 《中文自修》2023,(22):22-24
<正>很多同学都吃过大闸蟹,也写过以“吃蟹”为主题的作文,你们是怎么写的呢?大作家丰子恺也写过一篇关于蟹的文章,在文中,他回忆了儿时与父亲、家人吃蟹的故事。本期,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丰子恺的《吃蟹》。丰子恺 第二件不能忘却的事,是父亲的中秋赏月,而赏月之乐的中心,在于吃蟹。(作者开门见山地点出了文章的主题——吃蟹)我的父亲中了举人之后,科举就废,他无事在家,每天吃酒,看书。他不要吃羊、牛、猪肉,而喜欢吃鱼、虾之类。而对于蟹,尤其喜欢。自七八月起直到冬天,  相似文献   

14.
画面一:点点(系化名)对正在盛菜的老师说:“老师,我要吃瘦肉。”老师问:“那肥肉谁吃呢?”点点说:“我妈妈爱吃肥肉。”点点还告诉老师,妈妈不爱吃好东西,好东西都是他吃。画面二:80高龄的张奶奶住院了,子女们端来了她爱吃的鱼头。望着鱼头,张奶奶流下了苦涩的泪:“我吃了一辈子鱼头,还没吃过鱼肉呢。”以上两幅画面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不少孩子的父母认为这是在爱孩子,好东西让给孩子吃,让孩子生活得幸福是天经地义的事。孰不知这样溺爱孩子,其实是害了孩子。到头来这种“甜蜜的爱”只会结下像张奶奶这样“苦…  相似文献   

15.
《妈妈喜欢吃鱼头》1.“我”的妈妈、“我”的姥姥和“我”的妻子。2.津津有味、无人问津。3.因为妻子做了妈妈后,懂得了疼爱女儿,为了把鱼肉留给女儿吃,宁肯自己吃鱼头。4.“而立之年”是指一个人30岁。类似的词语还有不惑(40岁)、花甲(60岁)、古稀(70岁)等。5.因为天下所有的妈妈都有爱子之心。《母鸡》1.(3) 2.诚实、出其不意、警惕、凄切。 3.作者主要运用了神态和动作描写,从保护小鸡、喂养小鸡、哺育小鸡等方面,描写了母鸡的慈母形象。4.母鸡伟大。因为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它是一个英雄。第9期“阅读月赛”答案提示…  相似文献   

16.
在我依稀记事的时候,家中很穷,一个月难得吃上一次鱼。每次吃鱼,妈妈总是把鱼头放在自己的碗里,将鱼肚子上的肉夹下,极仔细地挑去很少的几根大刺,放在我的碗里,其余的便是父亲的了。当我也吵着要吃鱼头时,她总是说:“妈妈喜欢吃鱼头。”我想,鱼头一定很好吃。有一次父亲不在家,我趁妈妈盛饭之际,夹了一个鱼头,吃来吃去,觉得没有鱼肚子上的肉好吃。那年外婆从江北到我家,妈妈买了家乡很珍贵的鲑鱼。吃饭时,妈妈把本属于我的那块鱼肚子上的肉,夹了放进外婆的碗里。外婆对妈妈说:“你忘了,妈妈最喜欢吃鱼头。”外婆眯缝着眼,慢慢地挑去那几根大…  相似文献   

17.
【苇月的话】在本刊2005年举办的"苏教杯·我最喜欢的一篇语文课文"征文大赛中,很多同学不约而同地投了《孤独之旅》的票,还在文章中表达了自己对《草房子》的喜爱。如果你喜欢《孤独之旅》,喜欢《草房子》,如果你还记得苇月曾经推荐过的《青铜葵花》,那你也一定会喜欢这本《香蒲草》,喜欢"香蒲草"系列里的其  相似文献   

18.
河风 《青海教育》2002,(11):6-7
很久以前读到过一篇美文,讲述一个打小生活在困难家庭的孩子,大学毕业后,拿到第一个月工资,首先给最疼爱自己、含辛茹苦供自己上学的母亲买了两斤鱼头。在她的印象里,鱼头是妈妈最最喜爱的食物。但是,当妈妈看到女儿提来的充满拳拳赤子之心的鱼头时,眼泪像断线的珍珠一样落了下来。她哽咽着说:孩子,我哪儿是喜欢吃鱼头,我是为了让你们多吃点鱼肉,我舍不得和你们分那少得可怜的一点鱼肉啊。为了让孩子心安地多吃一点有营养的食物,当母亲的就作假说自己最喜欢吃鱼头,甚而至于说自己喜欢嚼鱼刺。舐犊之情,透过书页,浸湿了我们的…  相似文献   

19.
一、研究背景 曾经有一个教育家说过这么一段话:“我听到的,我会忘记;我看到的,我会理解;我做过的。我会掌握。”这段话使我深受触动,由此,我确立了自己在《幼儿教育学》中教学的理念,那就是:“做”中学和提倡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教师应尽一切可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看、去做、去发现。  相似文献   

20.
曾经有教师在教《统计的初步认识》时有下面几个片段:第一次试教时,教师要求学生想一想自己最喜欢吃什么水果,然后把手中的小磁铁放到相应的水果下面进行示范,边摆边说“:老师喜欢吃桃子”,把一颗小磁铁放在桃子图画的下面,最终的结果是喜欢吃桃子的学生最多。第二次试教时,教师也要求学生想一想自己最喜欢吃什么水果,然后把学生手中的小磁铁放到相应的水果下面。在摆的过程中教师说了这样一句话:“都是桃子啊?!”观察了一会儿后,对学生说“:喜欢吃桃子的小朋友如果想改成其他的,可以上来改正。”第三次试教时,师生一起统计学生最喜欢玩足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