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作为电视灵魂的直接体现者——节目主持人,在电视节目的制作中,应该怎样把握创作的激情?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美学追求?这是每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从业人员都应该认真思索、无法回避的问题。笔者认为,从美的形态来说,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美应该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艺  相似文献   

2.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的追求。从一定程度上说,主持人是美的使,创造美是节目主持人义不容辞的责任,美是衡量节目主持人语言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也是节目成败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张晓克 《新闻知识》2002,(10):54-54
一名广播节目主持人是否合格,最终要由听众来说话,因为听众是评委,听众是“上帝”。听众希望我们的节日丰富多彩,希望在广播中听到的主持人的声音不是千人一声,希望每位节目主持人有才华、有权威、有个性。由此,我想到一个问题:对于广播节目主持人来说,什么样的个性才是成功的个性呢?  相似文献   

4.
孙晓菁 《视听纵横》2005,(4):106-107
对于电视主持人来说,有声语言并不是与受众的唯一沟通方式,因为通过电视画面,主持人的眼神、表情、身姿、手势等等都可能与节目内容产生关连。因此,非言语信息的运用,对电视主持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非言语信息,别称为身态语言,是不用嘴说的语言。  相似文献   

5.
对于电视台来说,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建立与市场接轨的激励机制.无疑是打造名牌节目主持人,稳定节目主持人队伍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中央电视台著名化妆师徐晶将主持人形象塑造提炼为三个层面:形美、色美、韵美,给笔者以深刻的启发。在传媒业迅猛发展的今天,节目主持人造型不但代表着节目的形象,而且引导着时尚的风潮。仔细探究节目主持人的造型,我们发现,无论是追求端庄大方的新闻评论类主持人、或是追求个性华丽的综艺娱乐类主持人、还是追求清新自然的生活谈话类主持人,他们的造型都可以从形美与  相似文献   

7.
节目主持人的出现,丰富了广播电视的语言表达样式,突破了以往的传播模式,特别是“热线电话”的开通,使主持人与受众的双向交流更加直接、具体。节目主持人要讲究语言艺术,注重提高语智水平,追求主持语言的规范美、情感美、鲜活美、品位美、个性美,已成为社会发展对主持人提出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8.
对于电视主持人来说,有声语言并不是与受众的唯一沟通方式,因为通过电视画面,主持人的眼神、表情、身姿、手势、修饰等都可能与节目内容产生关联,与受众更好地沟通,因此,非言语讯息的运用,对电视主持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非言语讯息,别称人体语言,身态语言,形体语言,行为语言等,对于口头语言来说,上述这些称谓是转意上的语言,就是说它们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语言,但又能起表意的语言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主持人节目的发展,提高节目主持人的素质日益成为十分紧迫的重要课题,培养造就一大批高水平,受群众喜爱的主持人,不单是主持人节目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节目整体质量,发展广播电视事业的需要。节目主持人是展现自我、树立形象的职业。从一定意义上说,它的成功就是成功地展示自身素质的过程。所以,素质对节目主持人来说就  相似文献   

10.
钟扬  于皓  广雷 《中国广播》2008,(11):53-55
现在越来越多的广播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同时,都已经开始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声音”的优势了。几乎每个主持人都有过录制节目片花、版头、公益广告的经历,而且越来越多的主持人开始涉足广告、影视片的录制,无疑,声音的运用对主持人来说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1.
电视作为一项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其传播要具有美感,而主持人作为电视传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所具有的"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至关重要。因此,主持人是否具备"美"的特征,是一档电视节目能否达到其传播目的的关键所在。本文从电视节目主持人形式美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美学特征的分析,探讨什么样的主持人才是"美"的,具备什么样的"美"才能使观众对主持人产生审美观照,进而达到节目观赏时的审美愉悦。  相似文献   

12.
刘力军 《新闻传播》2006,(12):62-63,65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思想的载体。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体态语言是构成人类语言的三种形态,广播电视主持人在工作中主耍使用口头语言和体态语言。因此,主持人的语言能力如何。直接影响着与受众的沟通。影响着节目的进程、质量和品位,影响着传播效果。主持人的语言有其自身的特点,把握语言特点,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对主持人来说至关重要。主持人语言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主持艺术是主持人的创造性思维在主持方式,主持过程中的具体展示。主持是表达的艺术,也是接受的艺术。它意味着作品必须首先转化为主持人的讲解内容.进而转化为听众的理解内容.从主持人的播讲.到听众的理解,经过了两个接受环节:一是主持人对作品内容的把握,二是听众对主持内容的接受。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说.主持人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媒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节目主持人更是为干家万户所瞩目。现在受众的欣赏品位越来越高,对节目主持人也越来越挑剔。从整体上来说,一档节目的成功与否,或一个节目主持人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持人在整个节目中的准确的角色意识和对受众的心理研究。  相似文献   

15.
创造性思维和良好的语言修养是通过主持人的主持过程来体现的,在这种过程中,主持人之间的配合是否默契,与整个节目是否协调,这对广播节目实现整体美是非常重要的。假如一组节目的创意、内容都不错,可是主持人之间的配合不好,或是主持人一味自我欣赏、自我表现,忽视了与广播节目的衔接、与听众的交流,那么,它就破坏了广播节目的整体美。因此,探索和重视广播节目主持人的配合技巧,既能提高主持人的素质,也能体现节目整体美。  相似文献   

16.
陈虹 《新闻界》2006,(5):96-97,62
主持人是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的一座“桥梁”,在传递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广播主持人来说,有声语言是其表达节目内容的唯一手段,但对于电视主持人而言,有声语言并不是与受众沟通的唯一方式,因为通过电视画面,主持人的表情、手势、服饰、坐姿等等都可能与节目内容产生联系。与受众取得更好的沟通。因此,在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种种传播手段中,除语言符号外,非语言符号的运用也成为主持人传播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7.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是一句广告语,对于电视新闻播音员、主持人来说同样适用。电视节目主持人要想取得更美、更好的屏幕形象,除了在播音基本功、心理调整、美容化妆、姿态服饰方面下功夫外,还要在一些细节方面狠下功夫,才能实现内容与形式、静态与动态、有声与无声、阴柔与阳刚的最佳组合,取得满意的效果。一些电视节目主持人具有专业工作基本素质,但节目播出后观众反应冷淡或颇有微辞,这与电视节目主持人平时对一些细节、一些“小事”注意不够有关。 交流意识不强。主持人在采访活动中往往只注意自己怎样提问,没有考虑对方怎么回答,回答什么,使采访显得生硬、呆板。一些主持人由于心中没有想观众,和观众的交  相似文献   

18.
罗欣 《记者摇篮》2008,(10):57-58
品牌意识,对于节目主持人来说,是在驾驭节目整个过程中,自始至终对建造品牌节目的追求。主持人的品牌意识总体上是具有共性的,其精髓是相通的,但不同类型的节目主持中又具有个性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从某种意义上说,主持人是一种“角色”,人们对不同栏目的主持人有一种先入为主的“角色期待”.主持人应遵循这一规律.从第一次为受众服务时就要以鲜明的格调和造型给受众亲切的认同感,而充满亲情温馨气息的“现代主妇型”在“为您服务”这个特定的主持人节目中是很美的,那不是明艳之美、华丽之美,而是一种气质美、人情美、充实之美.  相似文献   

20.
林黎 《视听纵横》2005,(4):99-100
主持人、播音员对于人们来说不是陌生的,随着现代化传播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主持人、播音员已经广泛深入地走进当今社会各个领域,并以其特有的身份出现在广播电视的前沿。有关主持人、播音员的论述较多、争论也多,至今没有一个完整、确切的定义,这充分显示其职业自身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