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文化、科学与技术的创新来自人与自然共存的生命绵延过程.来自人类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与对话,来自人的直觉的生命冲动和人的理性追求,具有丰富的生命色彩。生命冲动是所有生命体的内在的本质要素.是所有事物之中的持续运动着的创造力.是能动的、向上的、活生生的、持续的“原始的生命动力”.是创新的源泉。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教育应该激发学生的创造的生命冲动。  相似文献   

2.
(一)在质疑驳问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来自质疑驳问。只有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掘教材  相似文献   

3.
生命是要不断超越自己的,自我超越并非为了一个终极的目标,因为我们有我们自己的内在的生命冲动——我们的好奇心、我们的好胜心、我们对现状的纯粹的不满与改变的冲动,我们尽管不知道前方是什么但是我们要一直走下去的决心勇气和力量——所有这些就是我们作为人的生命本身的冲动。  相似文献   

4.
课程改革是创新和继承并存的问题,课程理念的创新来自于实践,是对素质教育的深化.目前数学教学正面临着一个活跃而兴奋的时期,但投入与参与,关注与思考,是我们献身且热爱这个职业的人应具备的态度.面对种种新思想的冲击,我们不应该一味地盲从和冲动,冷静的理性思考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5.
人对幸福的追求需要内在精神动力,这种动力来于人对自我发展本身的自觉,来自人对生命价值与人生目标清醒的自我意识,来自人对探索与认识世界的冲动与觉悟。只有当人对世界的探索及自身的发展具有理性自觉的时候,才会产生强大的发展需求和发展动力,才会为实现自己的人生幸福做出不懈的努力。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贯穿在人类认识、协调、利用自然的科学技术活动与人类探索人世、处理人世的人文活动过程中的精神实质,它们唤起人追求幸福的欲望和需求,激发起人追求幸福的动机和动力,支配和支撑着人的终身发展。  相似文献   

6.
所谓激情,是指个体的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是在外界刺激的强烈或长期作用下,人的情绪短促的释放和宣泄。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本文中的"激情"是指一种为了理想的管理目标而不顾一切去努力的来自生命内部的积极的情绪冲动。  相似文献   

7.
生命是一种永恒的冲动,生命是人的本质。大学教育就是寻求途径达到升华生命的目的。大学教育应该通过树立终极意义的世界图景,培养人获得他人良好形象的能力、培养人打开心灵的窗户的能力,培养人正确的政治导向以及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8.
语文学的历史性转向——言语生命动力学语文学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试图建构“言语生命动力学”语文学。主题词“言语生命”,意思是人的生命最本质的特性是“言语”;人的言语行为发生,源于人原始的生命冲动与言说欲求;以言语表现来证明生命的存在,是作为个体的人的“原欲”,也是人类这一物种的“原欲”。“言语生命”,作为我们认识语文教育与一切语文现象的基本出发点,是对传统语文教育价值观和方法论的颠覆和更新。  相似文献   

9.
人的生命有肉体与心灵二重性,也存在追求幸福的内在冲动,所以,人只要活着,就会感到精神紧张。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导致社会分裂,诱发并加重了人内心的紧张,这是现代人心理问题多发的根本原因。宗教可以在现代人心理健康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通过人性革命使个人融入宇宙生命中,创造生命价值,获得幸福,是现代人实现心理健康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卷首语     
我想散文是一只朴素的蝴蝶标本,这种突然的凝固让人感受到生命灵动的飞扬和内在的张力。具有个性化的生命体验和语言的千姿百态,都必须突出“这一只”蝴蝶飞翔的姿态与节奏。相对于写作者,一种接近和正在接近的生命抚摸,都应该让人感受到生命的鲜活和引起创造冲动。  相似文献   

11.
怀特海的机体哲学是思辨哲学,倡导创新精神。在以过程哲学为逻辑起点的教育哲学思想中,创造性这个范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育的目标应该培养创造性人才,怀特海的创造性是对人的自我建构的强调,是对人本身价值的重视。在怀特海提出的教育节奏等理论中,体现着对生命内部创造性冲动的保护和引导。  相似文献   

12.
我们试图建构“言语生命动力学”语文学。主题词“言语生命”,意思是人的生命最本质的特性是“言语”;人的言语行为发生,源于人原始的生命冲动与言说欲求;以言语表现来证明生命的存在,是作为个体的人的“原欲”,也是人类这一物种“的原欲”“。言语生命”,作为我们认识语文教育与一切语文现象的基本出发点,是对传统语文教育价值观和方法论的颠覆和更新。人本主义、人文主义教育,不是标签或口号,而是有着具体、鲜活的时代性,具有对旧观念革新的意义。人本主义、人文主义语文教育也是如此。它是对在前的“工具性”、当下“的人文性”的消解,意味着语文教育返回“到人”,对人“的言语生命”的认识与彰显,是对个体言语生命的敬畏和珍爱,对人的生命潜能的顺应和尊重,对人生的精神抚慰和终极关怀。言语活动,是人类生命的本体属性;言语动机,源于人内在的言语生命冲动和欲求;言语生命意识,是人的言语活动最本质的动力源。言语动机最深厚、最有活力的渊源,是人的生命性,言语天性、个性,是人的言语生命潜能和自由能动性的释扬。言语学习与表现,要“以应人“”应性”动机为基本推动力,以言语上的自我实现为终极目的。这就是我们所理解并倡言“的人”本位语文教育动力指向。以应人、应性(...  相似文献   

13.
孟湘 《丽水学院学报》2005,27(6):26-29,33
文学的终极目的是人的生命的永恒,这个目的只有通过人的生命意象化和符号化才能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才能不仅仅是审美意象的创造和表现的能力,而且是一种生命永恒的冲动和渴望。应该说,文学家是肩负生命永恒的使命在文学符号中行走的高手。  相似文献   

14.
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中提出“生命之流”的冲动、勃发。他认为生命的冲动主要指内在于生命中不可抑制的“生命欲”,有了这种冲动,生命才会成为永恒变化发展的东西。语文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活动。首先是师生生命活动的一种体现,也是为了使生命更具活力、更具意义。因此语文课堂应让学生的生命充满无限的生命力,让学生鲜活的生命之花散发出迷人的芳香。这样,  相似文献   

15.
人类的活动从本质上说是维系生命的延续和发展。教育作为一种生命的传承,实质上就是个体生命依赖教育不断提高生命质量的过程,它的出发点和终极目的是生命的和谐、充盈与完满,是为了人有力量改变外来压力和内在冲动。忽视生命特征和生命规律的教育必将因为对个体生命成长的阻碍乃至戕害而在新的文化语境中被否定和扬弃。  相似文献   

16.
人类的活动从本质上说是维系生命的延续和发展,教育作为一种生命的传承,实质上就是个体生命依赖教育不断提高生命质量的过程.它的出发点和终极目的是生命的和谐、充盈与完满,是为了人有力量改变外来压力和内在冲动。忽视生命特征和生命规律的教育必将因为对个体生命成长的阻碍乃至戕害而在新的文化语境中被否定和扬弃。  相似文献   

17.
试图对“人是什么”作出新的阐释:人是写作的动物。写作的生命冲动,是人类的“原欲”,也是人类自我救赎、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18.
一、强化创新意识  首先是激发创新的欲望。也就是让学生有一种追求创新的念头和冲动 ,这种念头和冲动来源于正确的世界观和进取精神。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客观世界是运动的 ,是发展变化的 ,不是一成不变的。今天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是在扬弃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 ,而明天的、经过创造的文化和科技会比今天更好。因此 ,墨守陈规因循守旧是没有出息的。其次是激励创新的勇气。创新与守旧是互相对立的 ,要创新就必然要破旧 ,要破旧就必然会遇到阻力 ,因此 ,创新需要有勇气 ,要敢于迎接来自几个方面的挑战。其一 ,敢于向传统挑战。其二…  相似文献   

19.
语文生态课堂,旨在创设课堂内外人、本、精神相互依存、良性循环的动态平衡环境,激发人固有的语言发展和生命生长的潜能,培植积极向上的健康生命意识和言语的冲动、表现与创造,呈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多角度平等的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代作家安妮宝贝的长篇小说《春宴》中,作者通过描述书中三组人物的生存与实践,探讨了理性背后代表意志冲动的生命情感在何种程度上能令人从娱乐至死的时代发现自我、获得解放,意志所开启的非理性世界又究竟是如尼采所言能令人获得绝对的真实,抑或只是以情感探寻生命质地的主体必须穿越的幽暗隧道与海市蜃楼。若意志冲动造成的情感关系不过是现代个体必须穿透的一场幻觉,在这幻觉背后,柏格森所言的“记忆”或能将失陷的物理时间化作内在生命,以审美的方式取代伦理,令沉沦的时代与人重获救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