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案再释     
在迄今的中国学术史研究中,学案史董理依然称得上是一个新领域,可以深入开拓的空间还很大。就拿"学案"一语的解释来说,至今也还没有一个形成共识的定论。经过反复思考和研究,认为,学案体史籍是我国古代史家记述学术发展历史的一种独特编纂形式。其雏形肇始于南宋初叶朱熹著《伊洛渊源录》,而完善和定型则是数百年后。清朝康熙初叶黄宗羲著《明儒学案》,它源于传统的纪传体史籍,系变通《儒林传》(《儒学传》)、《艺文志》(《经籍志》),兼取佛家灯录体史籍之所长,经过长期酝酿演化而成。这一特殊体裁的史书,以学者论学资料的辑录为主体,合案主生平传略及学术总论为一堂,据以反映一个学者、一个学派,乃至一个时代的学术风貌,从而具备了晚近所谓学术史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何唯 《广西教育》2011,(32):13-14,23
“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为教学主导,学生为学习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在此过程中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师生共同研究学习。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它更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更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二册第六章第四节《苯酚》的教学为例,说明如何以“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3.
《红学学案》虽是为红学学人著史,但又非仅仅停留在述评层面,其还体现了作者敏感的问题意识,即以学案体为新时期红学学人著史的意识、以“了解之同情”的态度“立言”的意识.因此,《红学学案》在作者的“问题意识”之上,“了解之同情”之下,为当今红学研究指明了一条更加理性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关于《宋元学案》的作者,学界或以为黄宗羲,或以为全祖望,或以为黄、全二人,而少有提及王梓材、冯云濠的。本文通过对《宋元学案》的具体内容的分析综合以及对它得以问世的复杂过程的文献追溯认为,《宋元学案》是黄宗羲、全祖望、王梓材、冯云濠等前后相继、死生以之的一部代表中国古代学术史编纂最高水平的不朽巨著.  相似文献   

5.
一直以来,“学案教学”模式由于突出实用性,紧扣教学实际,力求知识与能力并重,深受师生的好评。实践表明,“学案教学”尤其适合新课程下的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有利于学生对已有知识内容的建构和充实,并在建构的过程中巩固基础,提升能力,决胜高考。下面就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Ⅱ第二单元第2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例,就学案的基本构成和作用谈谈“学案教学”在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论语学案》是刘宗周在万历年间教授学生的讲稿,代表了他不惑之年前后的学术思想。刘氏虽学宗程朱,但又深受心学影响,在理学和心学交汇下,其治学呈现出了自己的特色。这在《论语学案》的注释中有明显的体现。其一,重慎独,针砭王学未流;其二,统合理学、心学。  相似文献   

7.
关于《宋元学案》的作者,学界或以为黄宗羲,或以为全祖望,或以为黄、全二人,而少有提及王梓材、冯云濠的。本文最过对《宋元学案》的具体内容的分析综合以及对它得以问世的复杂过程的文献追溯认为,《宋元学案》是黄宗羲、全祖望、王梓材、冯云濠等前后相继、死生以之的一部代表中国古代学术史编纂最高水平的不朽巨著。  相似文献   

8.
蒋介石对民主党派、文化人的印象坏透了,他认为中国的知识分子许多都是糊涂蛋,在日记中大骂文化人。但是,蒋介石很爱读书,对自己的文采也很得意,许多文告都是他亲自撰写的,他在日记中形容自己“笔力雄健”。抗战期间,蒋仍保持读书的习惯。他最常读的书是《宋元学案》和《明儒学案》,这两本书讲的是宋、元、明三代理学家的思想和学术传承,其中包含了许多个人道德修养与待人接物的道理。  相似文献   

9.
钱宾四(穆)先生早年著《清儒学案》,因稿沉长江而失传,所幸有《清儒学案序目》将其大要先期刊出,因此,原稿虽失,精义尚存。研读《清儒学案序目》可知,钱先生以为,以学案体记清儒学术,有唐镜海(鉴)、徐菊人(世昌)二家在先,但一嫌陋狭,一嫌泛滥,均无法与《明儒学案》、《宋元学案》相提并论。清代学术有两个特点最宜注意。第一,“理学本包孕经学为再生”,清代并非“理学之衰世”。第二,清代理学“无主峰可指,难寻其脉络筋节”。故仍主张用学案体。他的《清儒学案》即围绕64位案主,分四阶段述一代理学之演进。第一阶段晚明诸遗老之精深笃实,远迈宋明;第二阶段顺康雍时理学成为压束社会之利器;第三阶段乾嘉诸儒沉浸经籍,“理学本包孕经学为再生”,与晚明诸遗老异曲同工;第四阶段为晚清70年,道成同光四朝,理学俨若复兴,然而,倏尔之间便成陈迹,其成就尚不及顺康雍时期,问题之症结乃在不能因应世变,转而益进。  相似文献   

10.
学案体由案主简介、案主评价、案主资料汇编三部分组成.《明儒学案》亦是如此.从《明儒学案》案主资料汇编方面看,黄宗羲对绝大多数著者的案主资料汇编都是合理的.然书目繁多,一人能力有限,对一些文献看不到也是正常的.从颜均、何心隐、陈九川的例子看,黄宗羲对文献的选择的确又是存在问题的,要么没有看到,要么视而不见.纵然瑕不掩瑜,但这终究是《明儒学案》的不完美之处,这也是我们后人阅读《明儒学案》所应注意的.  相似文献   

11.
《明儒学案》不为李贽立学案,不是出于门户之见,而是由黄宗羲的学术史观所决定的。黄宗羲主张打破学术门户,在明末清初阳明心学成为众矢之的的学术背景下,亟辩儒释界限,力主心学非禅学,反对人们将王门后学的禅学流弊加在阳明头上,并细致区分了王学末流的学术归属,认为有儒学中夹杂禅学,但仍为儒学者;有失却儒学本质,归于禅学者。李贽是极端“狂禅”,且落发为僧,其学术已失儒学本质,被黄宗羲划归禅学,从而在总结明代儒学发展的《明儒学案》中悄然隐去了李贽。  相似文献   

12.
《学案》教学法的认识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教学的改革正在深入发展,各种教法层出不穷,但有一个共同原则,那就是“三个为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如何将这三者有机结合,是每一个数学教育工作者追寻的目标.笔者经长期思考,实施了《学案》教学法.在实践中,逐步体会到《学案》教学法是博采众长,又富有特色的新教法.它集中了如自学讨论法、诱思探究法、自学程序法、自学提纲法等的长处,又有所突破、创新.《学案》教学法是“三个为主”理想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近日偶读《鲁迅学案》(《民国学案》第四卷,湖南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版),觉得缺了许多东西,很是遗憾。例如在“学术旨要”部分只讲《中国小说史略》、《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汉文学史纲要》以及《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拿来主义》、《门外文谈》等几篇文章;而鲁迅另外一些重要学术文章,则完全略而不提,例如《破〈唐人说荟〉》、《宋民间之所谓小说及其后来》、《六朝小说与唐传奇文有怎样的区别》、《〈何典〉题记》、《〈游仙窟〉序言》、《选本》等等。如果“旨要”部分因为受体例限制不能涉及得太多,那么在“案主行状”部分似乎可以提到一下。  相似文献   

14.
罗钢教授的"《人间词话》学案研究"对学术界广泛认可的"中国古代意境说"提出质疑,认为王国维"境界"是德国古典美学的横向移植,与中国古代美学无涉。两种观点各有其合理性,同时存在着不可回避的逻辑缺陷。"《人间词话》学案研究"带给我们的困惑根源在于中国学者面临"失语"的文化困局,仍旧遵循着中国传统学术话语模式下以经验型的方式阐述特定概念的思维,遮蔽了《人间词话》作为新旧交汇之际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宋元学案》附录的《苏氏蜀学略》是清代学者全祖望补撰的。他违背了黄宗羲原著的宗旨,又依照理学宗传拟定苏氏蜀学的学术渊源,并以为蜀学出于“纵横之学”而“杂于禅”;这些都是极不恰当和非常片面的。然而若将今本《宋元学案》视为宋元学术思想史,而不仅仅是理学宗传史,则它又具很丰富的学术思想史料的价值。《蜀拳略》是第一次将蜀学上升到学术吏的高度,这对晓清以来将蜀学作为具有地域特色的拳术的复兴,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主要论述了什么是学案、多媒体学案较之传统学案的区别和优劣势以及设计多媒体学案应注意的问题,最后以师专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为蓝本设计一个实例来说明如何设计多媒体学案。  相似文献   

17.
本文作者以一堂公开课案例谈《历史与社会》的学案设计,首先对案例进行了描述,其次详晰了问题的解决过程,最后开展了反思,旨在说明学案设计要巧设妙导,这样才能水到渠成地达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8.
近读青岛市历史教研员陆安老师发表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年第3期上的文章《阉割课堂:“学案导学”大行其道的必然后果》,深有感触。  相似文献   

19.
"自得"和"宗旨"是黄宗羲编撰《明儒学案》一个重要方法,也是指导和规范心学发展的重要原则。学贵"自得"的"自得"是一种强调主体意识的治学精神,是黄宗羲编著《明儒学案》时选案的重要参考;"宗旨"不但是对"自得"的肯定和提升,而且体现了黄宗羲的学术脉略和治学精神。"自得"和"宗旨"既是我们后人研究黄宗羲和《明儒学案》所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又为我们以后编撰学术史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近来,特别是《中国教育报》3月11日刊载我们撰写的《让“学案”带出好教师、好学生》一文以后,我们收到了许多来信和咨询电话,许多朋友向我们索要学案材料、课题实验方案,更多的是想了解学案的编写与使用的有关情况,并渴望得到指导和帮助。为了加强沟通与交流,进一步推动“新课程背景下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方式研究”这一全国规划课题的深入开展,积极探索和完善让“学案”带出好教师、好学生的操作系统,本文拟从课题研究的基本定位、“学案”的编写与操作、“学案”课堂的评价与管理等方面加以阐述,并进行“学案”举例,以期与大家一道实实在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