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一位"无合格学历、无高级职称、无一篇论文发表,只有与自己同心的学生"的"三无一有"教师,到成为"全国模范教师",其原因只在于凭着良心充满激情一门心思地爱学生,用心感化学生,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学习。  相似文献   

2.
当前,无论是教育理论工作者,还是广大一线教师,对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成效存在一种普遍认同:效果不佳,成效低下.郑金洲教授曾撰文指出,中小学教育科研存在"有行动无研究、有研究无成果、有成果无转化、有方法论无具体方法、有定性无定量、有叙事无提炼、有课题无问题、有师本无校本、有分析无元分析"等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3.
当前,无论是教育理论工作者,还是广大一线教师,对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成效存在一种普遍认同:效果不佳,成效低下。郑金洲教授曾撰文指出,中小学教育科研存在有行动无研究、有研究无成果、有成果无转化、有方法论无具体方法、有定性无定量、有叙事无提  相似文献   

4.
冯怡 《考试周刊》2013,(24):174-175
礼仪无大小、无轻重、无缓急,代表着一个人的道德素质修养,是人这一生一直用到的一种表现自己的形式。  相似文献   

5.
教学如种树     
【正】一棵果树,需要有扎实的根系,粗壮的茎干,繁茂的枝叶,盛开的花朵,最终方得硕果累累。这是生活的常识。一堂好课,一堂真正有实效的好课,也需有根、有茎、有叶、有花,才有果。根、茎、叶、花是教学过程,果是教学目标。教学如果无根、无茎、无叶、无花,也即无过程,而直接要果实,如同小时候学过的语文课文,"我要的是葫芦",是件可...  相似文献   

6.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无子果实”是一个教学难点,全面、深入、细致地讲解了果实的形成原因,无子番茄、无子西瓜的产生原因以及无子西瓜有子的原因,一步步揭开“无子果实”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7.
道德无思表面上是一种对道德的漠视,深层次上则是一种责任的缺失。道德无思不是一种单纯的社会现象,道德无思有其广泛的社会根源,如电子媒介对道德思考的钝化、官僚体系对道德思考的束缚、迷信权威对道德思考的蒙蔽等。道德教育不能无思,可以通过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道德反思能力,培养学生的媒介意识,树立正确的示范榜样等方面来抵御道德无思的蔓延。  相似文献   

8.
当下,学校都非常重视特色文化建设,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虚无化,无实质研究。有的学校有文化标签,无建设行为;有归纳过程,无演绎过程;有顶层设计,无实践支撑,导致学校文化建设停留在理念层面,没有对学校办学行为起到实质性的促进作用。二是空泛性,无自身特色。办学思想、办学方略、办学目标、管理理念、校训校风等方面,口号一大堆,“争创一流”“以人为本”“人民满意”等,空洞无物,千校一面,无学校个性。三是割裂式,无整体设计。学校内部,办学特色建设、学校管理创新、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学生个性发展等,一个领域一个工作理念,一个领域一套评价标准,学校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思考和整体部署。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青山不可无绿水,古木不可无枯藤。而我认为:野花不可无粉蝶,江南不可无翠竹。 我的故乡虽不是江南,却也常常看得见一簇簇、一排排浓郁的翠竹。让人无限神往、由衷感叹!  相似文献   

10.
村南系列甲骨卜辞中无名组是继历组卜辞之后的又一村南系甲骨卜辞类型,其亚类型又可细分为历无类、无一类、无二类、非典型无二类、无三类、无黄类等。其中历无类卜辞是历组和无名组之间的过渡。无一和无二类有相同的称谓系统、钻凿形态、人物和事类、同文卜辞、习语等,其多数属商王康丁至武乙时的遗物。无一类多数使用左肩胛骨,卜字中表兆枝的笔画左行。无二类习用右肩胛骨,卜字中表兆枝的笔画右行。无一、无二类的占辞“吉”字写法迥异。无三和无黄类的占卜内容以田猎为主,主要是商王武乙的遗物。  相似文献   

11.
一、背景资料求助者:小惠(化名),女,10岁,小学三年级学生,汉族,无宗教信仰。在父母陪同下前来求助。在班级担任班干部,学习优秀,在老师、同学和父母眼中是懂事、优秀的孩子。身体健康,无病史,无明显躯体状况。 (一)父母陈述  相似文献   

12.
我校是地处西南地区贫困县县城的一所省级示范性高中。学校给2014年入学的高一新生开设了心理课,将生涯规划教育纳入了课程体系中。一年来,作为一名心理教师,笔者在指导中遭遇无理论支撑、无标准、无体系和学生无基础等尴尬,由此引发个人关于学生生涯规划教育中理论基础、各个学段指导原则、内容、方法以及体系建立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节点构成了超文本文学的文本内容,它实现了“从原子向比特的飞跃”.其物理特质表现为“无”,即无形态,无限复制、修改、移动和无距离传播,这直接导致了文本的“未完成性”;其存在特质则是一种非物质性的数字存在,比特符码的语词本身、词与物的关系等都遭遇了不同于传统的变化,词与物走向了一种模拟的统一.与此相应,在文学效应上则易产生一种无定性、沉浸式体验.  相似文献   

14.
<正>苦于家底太薄,这三十年来的学校发展多着眼于一个"有"字:从"一无两有"到"一无多有"。这里的"无",是指"无危房",是底线要求。人命关天,谁也不敢马虎。从"无"出发,"有"便成了一个开放性的奋斗目标。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终于有了教室、课桌凳,有了一幢幢高楼,有了自动开关的校门,有了塑胶跑道、风雨操场,有了各种实验室  相似文献   

15.
《同学》2002,(11)
1、冷漠自傲: 莫名其妙拒人于千里之外,一副无一友与之交心、无一人可与相比的架势。2、无同情心: 女性的同情心使女性独具魅力,对弱者和受欺负的小孩、小动物没有一点怜悯和同情,这就会使人想到狠、辣。  相似文献   

16.
仲玉梅 《新高考》2010,(12):6-7
高三学生,谁不想高考作文能"一鸣惊人"?而平日作文备考的实情却是学生经常沉陷于作文素材的"汪洋",困惑于层出不穷的写作技法指导,考场上应急拼凑的又大多是"无素材、无中心、无思路、无文采"的平庸之作。那么,该如何利用高三有限的时间快速提高考场作文的得分呢?笔者认为,高三作文备考必须落实如下的几个"一"。一、积累能"多用"之"一材"作文素材不在多,而在精。试想,课堂上学了那  相似文献   

17.
要无一遗漏、无一差错地记牢、记准世界各地的气候,决非易事。本文从以湘教新版教材为基础分析了中学地理气候教学的一些方法扩展到中学地理教学创新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马继红  翟翠花 《考试周刊》2014,(42):183-184
<正>无字图画书主要依靠图像进行文本叙述、表情达意,视觉语言真实、鲜活、生动。正因为书是无字的,所以每一个读书的孩子都可以根据画面和自己的想象,各取所需,自己创造出独特的故事,这就让文本有了多重解读的可能性。我们在教学中相机"无中生有"地利用好无字书这一特点,能很好地促进低段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达到"无中胜有"的效果。一、读无字图画书:和画家共讲好故事如在落叶飘、雁南飞的时节,我们阅读美国帕特里克·麦  相似文献   

19.
徐斌 《江西教育》2012,(Z2):42-43
几年前,笔者曾经就当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提出几个"误区"(详见2005年《小学数学教育》第10期《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误区剖析》一文),其中特别提到课堂教学的"三无现象",即无看书、无板书、无作业。  相似文献   

20.
童斯琴 《海外英语》2013,(23):280-282
英语无灵主语句是一种在英语书面语中常见而又独特的语言现象,是点亮英语语言的重要句型。该文考察了两类无灵主语句—修辞型无灵主语句和句法型无灵主语句在《红楼梦》霍克斯译本和杨宪益、戴乃迭译本中的使用及功能,折射了两个译本语言上的差异,对英译汉语典籍、有效弘扬中华文化也是一种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