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自主研制的数字高清晰度电视 (HDTV)功能样机已在中央电视塔成功地进行了广播试验。这表明我国不仅基本掌握了先进的数字电视技术,而且具备了全面开展国家广播电视产业升级换代的开发能力。一批代表着中国最高水平的高清晰度数字彩电 TCL王牌 DTV2 2000于 1999年正式落户中央电视台播出部,用作中央电视台数字高清晰度彩电 (HDTV)试验系统的演播监示器。在 1999年建国 50周年的大庆时刻,我国已成功地运用高清晰度电视技术转播庆典活动实况。 目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正在积极推动数字化,中央电视台的演播室已有一半经过改造转化…  相似文献   

2.
选择新闻系,对有些人来说,也许是从小就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期待;不过对于我来说,或许巧合多于愿景.彼时我对这个行业还没有深入的了解,懵懵懂懂撞进了新闻系;但在后来的学习和实践中,我还是喜欢上了新闻. 我曾在校媒网站做记者,也曾在四家性质不同风格各异的报纸实习过.2013年,我在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部实习,那是我第一次参与到监督和调查报道中去.  相似文献   

3.
浅谈彩色报纸的编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最近几年 ,彩印报纸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人们看过彩电以后 ,还会要看黑白电视吗 ?”据此 ,自信的编辑们认为 ,黑白报纸只要加上彩色 ,就一定会更受读者欢迎。于是 ,报纸版面上不仅图片是五颜六色的 ,就连标题乃至底纹都是五彩缤纷的 ,好像不多用些色彩就不好看 ,就对不起价格昂贵的彩印设备 ,也称不上现代化的彩印报纸。也许 ,五光十色的标题和图片确实能使版面“漂亮”起来 ,一下子吸引一些读者的注意 ,但这并不是现代报纸的标准。要编好符合现代要求的彩色报纸 ,编辑必须对色彩的构成和功能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 ,并根据现代读者…  相似文献   

4.
可读性这个概念,也许可以从不同的论著和教科书中找到不同的解释。而我个人倾向于认为,报纸的可读性,是指一张报纸吸引群众自愿阅读的性质。 可读性,是任何报纸不能忽视的问题。这一方面是因为可读性是读者对报纸的需求,是报纸吸引读者的要素,缺少可读性的报纸难以赢得众多读者;另一方面是因为报  相似文献   

5.
崔巍 《记者摇篮》2005,(3):45-45
现令报纸之间的营销鏖战空前惨烈。为刺激读者订阅,报纸向你送豆油,我送大米;零售上,你兑奖给彩电,我兑奖给现金,你在电视上宣传,我利用其他媒体反击。打来打去,读者越来越挑剔,报纸之间的“博弈”也没有名符其实的“赢家”,成了名符其实的“负和”游戏。传统的营销理论在此失灵了。  相似文献   

6.
评论一直是企业报的弱势,《七台河矿工报》通过放大短评作为,发出正声音,弘扬正能量,使短评成为《七台河矿工报》吸引读者眼球的一个王牌。本文详细论述了实际工作当中的心得体会,结论是短评的作用不可忽视,它能让报纸电力十足。  相似文献   

7.
王心文 《档案天地》2010,(1):35-39,45
新中国刚成立初期.国民党特务在大陆活动猖獗。国民党保密局从台湾派遣“王牌杀手”封企曾密赴上海.执行“1243”行刺上海市长陈毅的任务。这项计划是由国民党保密局局长毛人凤亲自制订并经蒋介石逐字审核后予以批准,台湾方面认为此项计划“必能成功”,但是就在封企曾准备行动时,就被我公安机关破获.号称“王牌杀手”“杀人魔王”的封企曾最后伏法于上海龙华刑场……  相似文献   

8.
陈晓 《中国新闻周刊》2005,(2):i009-i009
2004年,TCL被认为是拓展海外业务,动作最大的一家国内家电企业。对于这条曲折的海外扩张之路。李东生引用了曾国藩的一句名言:屡败屡战,终于功成。  相似文献   

9.
我在五十岁以前,有三十年的时光断断续续地过着报人的生活。我在少年时代便对报纸很有兴趣,喜欢读报。还在家乡私塾读书的时候,就曾给太原的报纸投过稿,开始同报界接触。到太原上中学后,经常给报纸写稿,担任特约访员,并曾代理过报馆的总编辑。到北京上大学后,和报纸工作有了更深的关  相似文献   

10.
一场正在进行之中的中欧彩电大战,时下正成为海内外关注的焦点。针对欧盟的反倾销提案,我国厦华、长虹、创维、TCL、海信等9家  相似文献   

11.
随着报业竞争的加剧,各地市报晨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作为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晨刊在可读性、趣味性上下足了功大,赢得了读者的喜爱,形成了不同的特色。但是,相对于正刊而言,晨刊的权威性、公信力似有不足。而权威性、公信力是报纸不可或缺的“王牌”。那么,如何提高地市报晨刊的权威性、公信力呢?我觉得可以概括成两句话,即大事“化”小和小事“做”大。  相似文献   

12.
王建 《新闻知识》2007,(6):87-88
深度报道历来被称为报纸宣传的“重武器”,是报纸与其他新闻媒体竞争的一张王牌。地市级党报相对中央和省级党报而言,地域受限,读者范围小,竞争力弱,参与媒体竞争既不如省级党报,也不如一些都市报。在这种情况下,地市党报必须对自身优势进行准确  相似文献   

13.
在与网络、电视等媒体的较量抗衡中,报纸对新闻的反应如何“提速”,引发报人不断的思考与尝试,早报晚报滚动发行、当日重大突发新闻报纸加印等都在“快”字上作了良性的实践。快速反应与深度报道成为现代报纸“立报”的两张王牌。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在没有充裕时间进行多方面采访,缺少理性挖掘的情况下,怎样在第一  相似文献   

14.
<正>大学毕业分到机关工作两年后,也许组织部门认为我还有点文字写作能力(曾在报纸上发表过几篇稿子;1956年全国第一次真理问题讨论时,当时19岁"大二"的我在大学学报发表过一篇八千字论文),于1960年9月将我调转到黑龙江日报驻嫩江地区记者站工作,意外地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刚调到报社工作,恰逢国家三年困难时期。那时的报纸宣传与大跃进年代有所不同,属于全市、全县性的综合报道很少,要求大量发表由基层厂矿商店车间班组和乡村  相似文献   

15.
一个新闻评论工作者对报纸上的楷体字往往有特殊的敏感。近一年,我开始注意《环球时报》(下称《环球》)刊发的楷体字——社评。一家报纸能够不间断地发表社评,没有足够的办报经验和高度职业化的团队,是很难做到的。也许是因为职业关系,我对评论作品比较挑剔。正如经常鉴赏佳茗,一般茶品很难得到  相似文献   

16.
声音     
《网络传播》2006,(11):87-87
“也许有一天,会有一个读者群体会习惯于阅读报纸的在线版,就像我65岁的父亲每天早上对待他的报纸一样。”  相似文献   

17.
1994年4月17日,新华社播发了《我国科学家首次确认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的报道。这篇900多字的消息一经发出,就被全国28家省、市报纸采用,其影响之大,可想而知。 那么,这一新闻是怎样发现的呢? 首先要说到南迦巴瓦峰。1994年我曾采访过当时从南迦巴瓦峰地区探险考察回来的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杨逸畴,并写了通讯:《“神山”探索记》在《人民日报》配照片刊登出来。这便是大峡谷报道的最初积累。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 日前,长安县在全县宣传暨环境容貌整治表彰会上,特将26台崭新的TCL彩电,奖给了为该县对外宣传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对此,县长钱引安简洁地说:“奖得值得,拿得应该!”  相似文献   

19.
研究报纸版面的革新,尤其是国外报纸头版版面的革新,是国际新闻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我手头有一册《国际先驱论坛报1887年至1992年头版版面精选》(THE FRONT PAGEFKOM THE INTERNATIONAL HEKALD TRIBUNE 1887-1992)。研究这家美国报纸100多年来报纸头版版面的变化,对于我们的国际新闻研究和革新版面,也许会有启发。  相似文献   

20.
偏爱副刊     
于冠深 《青年记者》2009,(14):124-124
我之所谓副刊也者,是指报纸的文学副刊。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对副刊议论不少。有论者著文,说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随着文学的式微,报纸的副刊也衰落了,此乃新闻规律使然。诸如此类。单从现象入眼,有些报纸的确对副刊压缩版面,减少期数,甚或干脆取消。我认为这样做是一种失误。文学发展的轨迹,不是直线型的,有起伏乃正常现象。不是说文学就是人学?那么,也许可以这样认为:在人类消亡之前,而且文化素质不断提升的情况下,文学便不会式微,副刊不应该也没有衰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