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报自选动作能不能搞好,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新闻发现力的强弱。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性是善于发现新鲜事物,揭示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这种“发现力”往往在自采新闻和自主策划中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2.
邵奎 《军事记者》2011,(2):72-72
所谓新闻发现力,就是通讯员在具备新闻敏感的基础上,把他人没有发现的新闻及时准确地报道出去的一种能力。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在《记者的发现力》中提到:“新闻工作者善于发现新鲜事物,揭示事物内在规律的能力就是‘发现力”’。那么,通讯员应该如何培养新闻发现力呢?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发现力”?“发现”是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者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我们把新闻工作者善于发现新鲜事物、揭示事物内在规律的能力称作“发现力”.“发现力”主要表现在善于发现或者找到世界上迄今还没有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广泛传播的、鲜为人知的新鲜事实;善于发现或者澄清社会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重大事件的事实真相;善于发现或者提练出有助于解决当前各种困难和社会矛盾的新鲜经验;善于发现和捕捉给人以启迪的新思想,深刻地揭示改革开放大潮中人们观念上的新变化;善于发现和表现最能体现时代精神、对人们有极大的激励和鼓舞作用的典型人物;善于发现能够体现事物发展规律的新的苗头、新的动向,准确地预测和描绘事物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发现力是记者必备的素质。所谓发现力,是指新闻工作者善于看出新鲜事物、揭示事物内部规律的能力。 增强发现力,能辨是与非,能识真与假,能把握动与静,能分清  相似文献   

5.
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为广大新闻工作者宣传、记录、讴歌新时代提供了广阔空间。本文结合在福建宁德闽东日报社的新闻工作实践,围绕“到田间地头寻找好新闻”“把准乡村发展脉搏”“善于总结典型经验做法”“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四个方面,尝试分析新闻工作者在乡村振兴报道中如何增强“四力”。研究发现,嵌入基层是新闻工作增强四力的实践指导,蹲点调研则是新闻工作者在农村基层采访报道的必要手段,还应强调培养批判性思考能力、提高媒介素养能力以及提升新闻报道的专业性与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6.
新闻,通常是以“新近发生的事实”这一基本原理为基础和出发点的,即着眼于动态性事物的报道。然而,作为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不仅要具有迅速及时地反映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及社会生活中的新事物、新情况的能力,更要善于从平常的静态事物中捕捉新闻事实,并最大限度地发挥新闻事实的最高效  相似文献   

7.
在新闻界,有句行话叫“处处留心皆新闻”。这里所说的“留心”,是指我们的记者(通讯员)善于用心去“找新闻”,即善于用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眼光去发现和捕捉各种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进而深入采访,写出鲜活的好新闻来。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转型期,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受众愈来愈关注新闻信息的深度价值。新闻工作者不仅是时代的记录者和瞭望者,更应积极发挥其引领的作用。为此,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揭示事物的本质及规律,并对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准确判断,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相似文献   

9.
新闻信息资源,是以新闻传播者为主体、以新闻传播为目的指向的实践活动的对象,是客观事物新近所发生的相对变动、以及与变动相关的各类信息,是具有新闻传播价值的、表象和潜在的信息之和。采集新闻信息资源,是新闻实践中的重要一环。多向思维和经济行为,是记者在新闻实践中以较小的投入,获得关于客观变动丰富、深层次信息的重要途径。   一、多向思维   记者应该有“发现力”,包括善于发现新鲜事实;善于澄清重大事件的事实真相;善于提炼有用的新鲜经验;善于捕捉观念上的新变化;善于表现典型人物;善于发现能够体现事物发展规…  相似文献   

10.
这里所说的新闻工作者的“常态”,就是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随时以新闻眼、新闻耳、新闻真,在身边耳目能详的事物中捕捉新闻。干新闻工作和别的职业不同,无论你是在何种场合,或休闲度假,或与人交谈,你随时得捕捉新闻线索,眼、耳、鼻常年处于战备状态。保持新闻“常态”,是一个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能够保持新闻常态是进入角色、当一名合格新闻工作者的必要条件,但仅仅这样还不够,还必须有高昂的新闻兴奋点。 所谓“兴奋点”,当是指新闻工作者的思想和精神始终处于临战状态,一旦发现线索,即刻出击,马上干起来,这类记者的脑子常…  相似文献   

11.
在全媒体时代,“四力”是专业新闻工作者的“生命力”,也是必修课。从“‘脚力’是淬炼新闻精品的前提”“‘眼力’是发掘新闻的基本功”“‘脑力’贯穿新闻工作始终”“‘笔力’是‘四力’落地的最终反映”四个方面进行阐述,论证增强“四力”将进一步巩固专业新闻工作者的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12.
一位老新闻工作者说:“新闻记者的第一技能不是写作而是发现。”发现乃新闻之母有两层意思:发现,是事实转化为新闻的关键一步;新闻属于发现,没有发现就没有新闻。 何谓发现?发现即所见与众不同,见出人所未见,对生活的观察独具慧眼。对事物的体认独出机杼。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认为:“发现”是一种力量,记者的生命力其实就是发现力。优秀新闻作品大多始于记者的发现。 法西斯灭亡十多年后,作为纳粹德国设在波兰的一个大屠场的奥斯威辛集中营成为历史的陈迹,这里再没有什么重要事情发生,有的只是每天不断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  相似文献   

13.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江泽民总书记对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提出的要求,这是一项根本性的任务。在日常的工作中怎样提高新闻报道质量,途径很宽,方法也很多,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要有准确的眼光和高超的新闻写作技巧。准确的眼光可让人识别新闻的价值,高超的新闻写作技巧,能保证你的报道为人们所喜欢,从而实现内容正确和完美形式的巧妙结合。本文着重从挖掘新闻内涵这个角度谈提高节目质量的几点看法。一、善于发现新闻,充分表现主题发掘新闻,首先要发现新闻。生活中处处有新闻,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发现。没有从一般的事物中发现新闻…  相似文献   

14.
“没有发现就没有新闻”,这一命题已逐渐成为新闻工作者的共识,也许还会成为评价新闻的诸多尺度中的一方面。众多新闻工作者从他们自身的新闻实践和理论探索中发觉,对于新闻发现——这一新闻学教科书中缺乏相应地位而新闻实践中又是时常碰到、急需解决的课题,应当至少是在应用新闻学中提升它的地位,在新闻成果评价体系中占有它应得的一席之地,才能够促使新闻竞争在更深层次上达到新的高度。 长江日报社副总编辑潘堂林同志新著《怎样发现新闻》在研究新闻发现方面,提出了“新闻工作者第一素质是发现”等诸多颇有新意的创见,并从大量的新闻实践中归纳和阐述了新闻发现的多种渠道,以及如何提高新闻发现力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5.
新闻是新近发达的事实的报道。那么从事实 转化为报道,首要的工作是发现。发现了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才能把它采写(制)成报道。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发现就没有新闻,每个新闻工作者都应该积极开发自己的发现力。 什么是发现?《辞海》的解释是,本有的事物  相似文献   

16.
衡量一个记好与差的一把重要标尺,就是记的“新闻发现力”。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说:“‘发现’是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新闻发现就是把前人没有报道过的新的事物和新发现的规律及时准确地传播出去。”可见,一个优秀的新闻记,第一技能不是写作,而是发现。那么,新闻发现力培养的路径何在呢?  相似文献   

17.
有经验的新闻工作者,不乏这样的体验——发现新闻线索,写出有价值有影响的新闻作品,并非全部来自正儿八经的采访和不厌其烦的座谈,有不少都是在“漫不经意”中偶然得之。其实,这偶然中包含着必然,是随处留心和敏感的新闻嗅觉使然。许多优秀新闻工作者的才能,大多都是表现在感受事物,反映事物具有高度的敏锐性这一点上。听到一件事情,能够引起许多的联想;看到一点“苗头”,可以迅速发现底下的一个“大萝卜”;在掌握了材料之后,又能够及时准确地把它反映出  相似文献   

18.
从群众看问题的立场和视角去认识、分析事物,是新闻工作者增强群众观念、强化责任意识、增强大局观的必要渠道,也是记者提高新闻发现力的有效途径。用群众的视角去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甚至可以让记者从广告信息中也能发现新闻——立足于群众,从群众的所急、所需、所喜、所恶去想问题、做事情,可以让我们坐享许多送上门来的新闻。  相似文献   

19.
当今社会,新观念、新做法、新事物,令人目不暇接,可供记者选择报道的新闻事实如“恒河沙数”,身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是否善于区分有效信息和无效信息、高效信息和低效信息,迅速发现新闻线索,传播富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就取决于记者发现能力的强弱了。  相似文献   

20.
《不除积弊没有出路》之所以能够获得河南省好新闻奖一等奖,“功于观察,成于精心”是其主要原因。 新闻出自客观事物的变动。没有客观事实的变动,就没有人们未知、欲知、应知的新闻。只有事物的变动,才能构成新闻的两个要素:一是新闻本体,回答这件事为什么能成为新闻。二是构成新闻的根据,回答这件事为什么现在会成为新闻。一件事具有了新闻价值,在变动着的当时就可以构成新闻。 那么,新闻工作者发现事物变动的途径是什么?是对事物的观察。这种观察不是一时一事的,而是日常的、持久的;这种观察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逐步培养而成的。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善于从观察中发现中央在一定时期政策上的调整,并以此作为判断、取舍新闻事件的指导思想,把中央的精神和要求与当前实际紧密结合,让读者通过报道来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