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一、在班主任的工作实践中,要处理好学生的“不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宜冷静不宜冲动。当学生的“不敬”发生时,作为班主任,不生气,是不可能的,但班主任必须顾及自己的情感带来的后果,要以理智战胜情感,冷静处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职业意味着他放弃了个体喜怒哀乐的权利,应使自己胸怀宽广。”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要在平静的水面击打出浪花,只轻轻拍击一下是不行的,而应把手插入水中,用力推动,且越是持续推动,则后浪推前浪,水势愈汹涌。因此,“不敬”事件发生后,老师不要急于采取行动,而要静下心来,想想自己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有…  相似文献   

2.
有些班主任面对突发事件,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失去了往Et的冷静和理智,结果导致教育失败。事后他们常以“恨铁不成钢”“好心办坏事”为自己解脱,而下次再遇类似情况,他们又重蹈复辙。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他们缺乏班主任应有的情感素质,缺乏情感调适能力。  相似文献   

3.
班主任要学会“情感激励”黄林戴安庆情感通常是指人们对周围事物、对于自身以及对于自己活动的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情感激励”就是教育者以这种态度和体验对被教育者进行诱导激励,从而达到增强教育效果的一种教育方式和方法。在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实施情感激励,以...  相似文献   

4.
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所谓的“犟”学生,他们有的任性、有的固执、有的“吃软不吃硬”。班主任碰到这类学生十分头痛和恼火。作为班主任要冷静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恰当选择处理方式,注重情感熏陶与引导,静待花开。  相似文献   

5.
班主任工作,尤其是中学班主任,担子重,压力大,风险高,被有些网民评选为“十大高风险工作”之一。而笔者身边的班主任,大家普遍喊“忙”,集体叫“累”。累本正常,忙也合情,只是我们的班主任,是否该冷静反省一下,自己忙得可有章法?累得可有效果?我们的“投入”与“产出”比例是否恰当?学者胡绳先生曾讥笑有些人“只做不想”,如同拉磨的驴一般。我们决不可落入到“事物主义”的圈套而不知反思。  相似文献   

6.
班主任工作中的「暗示」艺术灯塔市第二初级中学金竹影张颖“暗示”是一种心理影响,即用一种不明显的方式向他人发出某种信号,使他人得到信息后,在不知不觉中做出反应。在班务工作中,班主任巧妙地运用“暗示”的手段,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调整自己的情感、语言和行动...  相似文献   

7.
“暗示”是一种心理影响,即用一种不明显的方式向他人发出某种信息,他人得到信息后,在不知不觉中作出反应。在班务工作中,班主任运用“暗示”手段,能使学生于不知不觉中调整自己的情感、语言和行动,从而达到教育要求。情感的调整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班主任处理这类课堂突发事件,前提是要有耐心和爱心,其次是要讲究艺术和方法,应当做好“五大员”。1.“消防员”自己的“辖区”出现了问题,而且如此恶劣,作为班主任,心中自然会升腾起一股无名火,但此时最忌讳的就是情绪激动,行为偏激。因此,班主任首先应该自我提示,用“冷静水”浇灭自己心中刚刚燃起的火苗。学生虽然犯了错,但对遣送他进办公室的任课老师定然心怀怨恨,对眼前的班主任也会产生  相似文献   

9.
谈谈“微笑带班”○李玲玲(南昌市京山中学)我从教多年,做过较长时间的班主任。作为班主任,我主张“微笑带班”,也就是说,在教育工作中,通过“微笑”去追求积极的情感效应。班主任的教育行为,对学生来说,是产生情感的源泉。情感在教育实践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任课教师向自己反映学生在课堂上的违规行为,我们姑且称之为教师的“告状”。班主任面对这种“告状”,往往感到棘手:因为“告状”者的身份特殊(是学生的老师同时又是自己的同事),处理重了,会伤害学生;处理轻了,教师会不满,影响教师之间的和睦。班主任如何恰到好处地应对这类情况,本文对此作一些探索。一、冷静面对教师的“告状”可以这样认为,自从有学校以来,学生在课堂中的各种违规违纪、不适当的行为,就一直困扰着学校、教师、家长。学生课堂违规行为既然是一个长期的、普遍性的问题,那么班主任就应该这样做。1…  相似文献   

11.
近日,我出差与一位班主任谈及教育学生的心绪来,其不讳言:“我高兴时,学生可以‘享福’;反之,学生就要‘遭殃’…·‘·”闻罢,不禁引起了我的深思。从心理学的角度说,班主任的情绪在~定条件下会影响学生,使之产生同样的态度体验,形成一种较大的感染力;同时还具有动力与信号的作用,学生会通过它来表达态度、沟通情感。由于情绪具有这些特殊的功能,它可以影响整个教育的过程,因此在教育工作中班主任要很好地把握和表现自己的情绪。然而,如上所述的情绪表现,在教育工作中时有所见。有些班主任不能驾驭自己的正常情绪,每每因…  相似文献   

12.
“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是多数班主任反复提醒自己的一句话。然而很多时候,成绩成了衡量学生的唯一重要标准,情感的天平不由自主地发生了倾斜。许多本不该相提并论的概念被我们划上了等号,于是,我们的“平等”变成了实际上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13.
浅析班主任工作的“情”与“理”廖锦兴学校班主任工作对象是人,人是有思想,有情感的。班主任的思想教育工作必须“情”“理”结合,“情”“理”相济,这样才能相互促进,情通理达,提高思想教育。作的功效,体现出学校德育的功能。古人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做...  相似文献   

14.
教育也是一门艺术,班主任工作更是如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完善自我的教育人格,结合多年班主任工作的经历,我想青年班主任们均应时刻教育自己,反省自己,尤其要注意改变以下三种情感倾向。 一、“沸点低”,容易冲动 很多年青班主任(包括我自己)在班级管  相似文献   

15.
有些班主任一味强调自己的威信,忽视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使学生感到班主任“可畏”。于是班级工作常常出现这样的状况,班主任在场,一切都好;班主任一走,乱七八糟。为了使班级工作开展得生动活泼,稳步向前,我认为要使学生对班主任从“可畏”转变为“可敬”。教育家夏丐尊先生指出:“教育没有情爱,就成了无水之池”。班主任对学生的情爱则是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必要条件,更是搞好班级工作的关键。无数事实证明,班主任只有热爱学生,取信于学生,才享有较高的威信。那么,班主任怎样才能成为学生“可敬”的人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一些  相似文献   

16.
一次听班主任介绍经验,有位班主任眉飞色舞地介绍其如何安插一个不露“身份”的学生为自己提供“情报”,用这种方法来加强班务管理。愚以为,这种办法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7.
所谓“以情带班”就是班主任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班主任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因为情感具有迁移功能,一旦学生对班主任产生了感情,便会迁移到与班主任有关的其他对象上,如对班主任所任学科感兴趣,乐意接受班主任的教育,积极参与班主任组织的活动等等。  相似文献   

18.
常听个别班主任自豪地介绍自己的“经验”:要想知道班内哪个学生做了什么坏事,只要让同学之间相互检举… 这种“方法”似乎确实有一定的效果,殊不知这种做法却犯了个大错!这是教师在利用学生的善良,培养一种不良的品质,揭别人短、搞同学间不团结,往后何以发挥集体力量?再者,学生间发生的事情需要靠这种“检举”来发现可见班主任工作的被动与失职! 那是不是不用听孩子的话,光凭自己的“经验”就能够很好处理了呢?不!作为班主任应该主动去了解学生,心中装着每一个孩子,做他们的朋友,真正用班主任的爱心,听听孩子说什么,去感…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班主任在刚接新班时,要静心观察,遇到难题得先忍耐,甚至作退让。当然,这并不代表班主任没有原则,不负责任。尤其是面对一些“犟”学生、“硬骨头”,则一定要摸清他们的性格特点,采取恰当的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退”可为自己的工作留有余地,以“退”为“进”,有利于班主任更好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孙子日:“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相似文献   

20.
王宇江 《班主任》2001,(6):27-27
新形势下的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就给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舵手,班主任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一个好的班主任应该具有诸多美好的品质。我在教育过程中体会到,一个好的班主任应该做到“一像”“三不像”。一、是老师又不像老师。一个好班主任首先应是一个好老师。他(她)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要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要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有意义的活动。这就要求班主任不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其他学科知识。与此同时,班主任又不能过分强调自己的教师地位,认为自己什么都知道,什么都对,不能一切自己说了算。学生不能提出不同见解。如果班主任过分强调自己的权威,势必禁锢学生的思想,捆绑了学生的手脚,时间长了,学生便想挣脱这种禁锢,学生和班主任之间会形成紧张局面,从而动摇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所以,班主任既要有老师的尊严,又要放下老师的架子——是老师又不像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