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视野     
《新闻实践》2012,(7):78-79
新浪发布全国首个政务微博运营规范手册 5月15日扬子晚报报道:5月14日,新浪发布全国首个《政务微博运营规范手册》,公布了政务微博信息发布的诀窍:政府机构微博发布信息的“十二要”、“十二戒”以及官员微博信息“十三忌”,让政务微博“接地气”有“规”可循。这部手册详细归纳了政务微博如何服务民生,比如,要敢于面对围观谩骂、要及时处理投诉质疑、要在重大事件中快速发声等“十二要”;戒不与网民互动、戒关闭评论功能、戒说官话打官腔等“十二戒”;以及政府官员在发微博时忌微博无度,在岗时间刷屏、情绪失控、大开骂战等“十三忌”。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从政府传播的视角出发,考察广东省三个政务微博——“广州公安”“莞香花开”和“广东共青团”的传播行为和特点,发现三个政务微博的发布形式兼具主动和原创,对于网民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在内容发布上仍以宣传为主,以解释、沟通、引导为目的的内容为数有限,对微博评论的回复率较低.笔者认为,以微博为典型代表的社交媒体对原有的官民沟通格局带来了新的变化,展示的是当前社会政府与民众的一种“微关系”,政务微博是需要政府部门重视并积极打造的一个“关系场域”.研究建议,在新媒体环境中政府需了解新媒体传播模式,政务微博运营应当利用新媒体特性畅通民众言路,积极营造畅通有效的社会沟通机制.  相似文献   

3.
政务微博集群化主要是指以微博"发布厅"的形式聚合各政府职能部门的微博,使其联合成群,整合资源、集体发声。本文将对"湖北微博厅"发布的微博信息量、微博评论量、转发量、政务微博内容分布情况等进行量化分析,探索出影响政务微博影响力的一些路径,力求为中国政务微博的发展提供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王毓琦 《新闻世界》2013,(6):255-257
2010年,全国刮起“微博问政”新风。公安微博“平安北京”作为政务微博的先行者,同时也为其他政务微博树立了一个可参照的范本。本文以“平安北京”为例,通过分析其传播特点和成功经验,由点及面的阐述当前政务微博的运作方式,为各地政务微博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毛高杰 《新闻界》2012,(7):49-52
政务微博在应用中存在“娱乐化”的问题,主要由于微博自身的娱乐化特性、政务微博的定位模糊,以及缺少明确的政务微博相关的系统化制度标准.“娱乐化”问题影响了政务微博应用的实际效果,需要从公共参与的角度进行实证调查,准确定位政务微博的功能与价值,并通过系统的制度加以维护,使政务微博的优势真正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6.
2011年被称为“政务微博元年”,政务微博发展迅速,成为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进程中的又一标志性现象.然而,政务微博热并未带来政务实践的实质性变革.政府部门在政务微博创建过程中仍然存在对政务微博使用目的模糊,对政务微博功能认识不足等明显问题.  相似文献   

7.
陈扬  房雅倩 《新闻世界》2013,(4):127-129
201.1年被媒体人称之为“中国政务微博元年”,在政务微博迅猛发展的这一年,我们见证了“可平安北京、面上海发布”等政务微博的问世,而面问政银川的异军突起则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政务微博的一些发展新思维。本文将通过对国问政银川微博的一些具体分析来尝试探讨中国政务微博发展的一些新思维。  相似文献   

8.
刘明远 《传媒》2016,(11):64-65
政务微博是我国政府工作形式的一种创新,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务微博的作用,需要提高政务微博的传播影响力。《2015年政务指数微博影响力报告》指出,截至2015年年底,新浪微博平台认证的政务微博已达15万多个,政务微博的发博量达2.5亿,阅读量达1117亿。2015年省份政务微博竞争力排行榜中,广东省名列第五,成绩突出。广东省政务微博“@中国广州发布”当前微博数量为36669篇,“粉丝”数量为434万,且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自媒时代的到来,政务微博已成为新形势下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公开政务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增进政民互动的重要平台。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政务微博应用的通知》精神,省档案局主动适应形势需要,于8月8日正式在新浪和腾讯网两大平台开通了政务微博——“四川档案”。“四川档案”作为省档案局官方微博,试运行两个多月来,在及时发布权威信息、解读档案法律法规、传播档案文化、增强社会档案意识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日前拥有粉丝3万余人,共发布各类信息100余条,收到网络留言评论130多条。  相似文献   

10.
袁晓川  刘昱 《青年记者》2020,(11):90-92
我国政务微博自2009年开通,截至2019年6月,31个省(区、市)均已开通政务微博,仅新浪平台认证的政务微博数已达13.9万个①.相关政策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的出台,使得政务微博的发展由“自由生长”转向“有序管理”.政务新媒体的社交媒体属性明显,在政务公开、政务管理、政务服务中强调与公众的互动、沟通.  相似文献   

11.
历经3个月的组织筹备,四川省档案局政务微博“四川档案”于8月在新浪网、腾讯网正式上线,入驻“四川发布”政务微博发布平台。目前,部分市(州)、县(市、区)档案局也逐步开通政务微博,档案工作的微博时代已经来临。  相似文献   

12.
“北京微博发布厅”11月17日开始上线运行,首批共有20个北京市政府部门的政务微博加入“发布厅”,7个部门的新闻发言人开通个人微博,通过“发布厅”与网友沟通。据了解,这是全国各省市区开通的首个省级政务微博发布群。  相似文献   

13.
自2009年中国政务微博问世以来,政府部门开办微博的热潮延续至今,在网络这个舆论阵地上形成了一股势不可挡的“政能量”.而对这股“政能量”的有效管理及合理运用,势必促使其进一步成为创新社会管理的“正能量”.本文以“南京发布”为例,阐释了当前政务微博的使用现状,剖析了相关部门对政务微博的管理及维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以期促使政务微博进一步从网络上的“政能量”向推动社会进步的“正能量”转变.  相似文献   

14.
姜巍  传馨 《报刊之友》2014,(9):15-17
微博时代,政务微博成为政府形象输出的另一个出口,政务微博的建设对于处于转型时期的政府形象有重要影响。前微博时代,政府形象的塑造主要由大众传媒和政府自身完成,微博产生后,政务微博成为了政府形象展示的另一个途径,在公共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平安广州”等三家政务微博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地方政务微博在塑造政府形象中的作用,并探讨利用政务微博塑造政府形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前,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和官员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活跃在微博之上。在政务微博繁荣发展的同时,也有人担心:政务微博会不会成为“作秀”的工具?  相似文献   

16.
肖擎 《新闻前哨》2013,(9):46-46,63
2012年7月23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推出评论栏目——"你好,明天",每天临近午夜更新。这个栏目紧扣热点,积极发声,精炼有度,既区别于《人民日报》的纸媒评论,也区别于网络微博上的"散户"评论。随后,一些传统媒体相继推出微博评论栏目,如新华社新华视点的"新华微评",《南方都市报》的"南评晚钟",《新京报》的"新京报快评"等。还有一些媒体,虽未以特定栏目命名,但观点、态度大量存在于微博文字中,都各自赢得了关注。这些媒体都有自己的传统评论样式,  相似文献   

17.
政务微博的传播内容主要集中在生活服务类信息、政务类信息、新闻信息和其他信息四类,这些信息具有利益相关性、信息形象性、话题争议性、信息实用性和符合新闻价值要求等特征。政务微博的信息发布不能把评论量和转发量的高低作为唯一依据,而应该综合考虑权责标准、效益标准和受众关注三个因素。本文以"@北京发布"为个案,探讨政务微博传播的内容特征和发布标准。  相似文献   

18.
依据微博及时迅速、互动性强的特点,可以预见的是,政务微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将发挥更大的作用。综合政务微博在2011年的一些表现,笔者认为,优秀的政务微博应该符合"不失位、不错位、不越位"这三个标准。  相似文献   

19.
蒋琳 《中国传媒科技》2012,(20):113-114
政务微博作为一种典型的新媒体,在一些具体的新闻事件中体现着议程设置所呈现的新问题.本文从政务微博的视角来阐述议程设置理论的新特性,主要探讨政务微博中表现出的“议程设置”新特性及新问题;还对在新媒介环境下,就政务微博如何发展和利用议程设置理论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20.
冉明仙  王枫 《青年记者》2016,(18):74-75
触点(Contact Point),实质是品牌与用户接触之地,即承载营销信息的载体.政务微博本质上是网民与政府接触的地方,即承载营销政府形象的载体,是由政府机构或公务人员因公共事务开设的微博,是一个用于“收集意见、倾听民意、发布信息、服务大众”的官方网络互动平台.自2009年11月我国第一个新浪政务微博“@桃源网”由湖南省桃源县开通以来,我国政务微博总数超过14万个,①但其中成功问政沟通的并不多,如何提升政务微博问政沟通效果,是很多政务微博管理者都很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