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强 《编辑之友》2015,(9):65-68
着眼整体和宏观,对未来事态发展作出预测,是数据新闻的一大优势.要让“数据驱动”和“叙述驱动”合力推进数据新闻的生产,必须处理好“总体样本”与“个体故事”之间的关系.以下3种方式可以有效弥合二者之间的裂隙:一是以人性化视角进行数据挖掘,二是对数据进行“语境化”处理,三是数据新闻的“众包式”生产和个性化定制.这些构成了数据新闻叙述策略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2.
“数据驱动”与“叙述驱动”:数据新闻生产的双重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强 《编辑之友》2015,(3):80-84
大数据时代,“数据驱动”的新闻文本形态多样,对新闻叙事的传统构成了极大挑战.一些数据新闻显示出一种数据信息僭越新闻故事的倾向,新闻生产正面临着叙事危机.事实上,数据新闻仍然应当坚守新闻本位,“叙事”要素不可或缺,它更应当被视为一种“叙述驱动的数据分析”.“数据驱动”与“叙述驱动”构成了数据新闻生产的双重动力,它融合了新闻报道的“信息模式”与“故事模式”,最终生成一种易于被受众接受的“有趣且重要”的新闻.  相似文献   

3.
“大数据”连续两年成为中国传媒业年度热词,其间形成的“数据新闻”将成为未来新闻生产的基本工具,并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关于数据新闻论文的检索与研读,结合中国媒体数据新闻实践案例的相关剖析,试图对中国数据新闻的内涵与特征进行描述和梳理,同时展现中国数据新闻最新发展水平,从而对目前中国数据新闻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付砾乐 《青年记者》2016,(24):85-86
新华网从2012年开始探索数据新闻的可视化,开辟“数据新闻”栏目,是国内较早开展数据新闻实践的媒体机构之一,目前累计播发的数据新闻作品逾千期.该栏目以“用数据传递独特新闻价值”为理念,以“数读新闻、图观天下”为口号,通过数据和图表传递独特新闻价值、剖析新闻真相,为受众挖掘新闻的深层信息.2013年,新华网多媒体产品中心在国内率先成立数据新闻部,包括数据记者、数据编辑、可视化设计师、前端工程师等近20名核心成员,主要负责更新数据新闻栏目并开发新华网全网重点创意产品,致力于发展数据新闻、视觉传达、交互设计等内容,打造高品质、新形态的新闻产品.  相似文献   

5.
写出更多好新闻,是每一名财经记者的梦想。从笔者多年的新闻实践看,相对而言,“小中见大”的作品获奖的可能性较高。学会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用好“大”“小”辩证法,既是财经记者的基本功,也是斩获好新闻奖项的法宝。  相似文献   

6.
“纸媒+互联网”的融合是“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一体化深度融合.农村大众报坚持以正确的思想方法、崇高的人生境界、良好的工作作风推动报纸的转变转型,打造“三农”领域的新型主流媒体. 于记者个人而言,就是不但要采写新闻,而且要采集数据信息;不但要能采稿子写稿子,而且要成为农民活动家,要到村里去和农民打成一片,能给农民讲课,能坐下来跟农民唠家常,也能挽起袖子跟农民一起干活.  相似文献   

7.
韩晗 《出版广角》2015,(2):47-49
每逢岁末,必是各个行当最繁忙的时刻.近年来,“盘点”几乎成为出版业及其专业媒体必须完成的“规定动作”.在盘点的过程中,因为角度不同、专业程度不同、目的不同甚至数据来源、统计方式不同,所总结出的“年度图书排行榜”(以下简称“图书榜”),也是五花八门各不相同,“读榜”也成了出版业人士与专业媒体的嘉年华.  相似文献   

8.
张翔 《记者摇篮》2005,(9):40-41
近年来,电视新闻界越来越多地使用一个新的名词:“民生新闻”。越来越多的地方台不约而同地把本土化特色浓厚的民生新闻当作竞争时代拓展生存空间的神奇法宝,把“关注民生”作为自己节目的宗旨。南京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则被奉为民生新闻的典范,为许多电视人所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9.
继2009年《卫报》的数据新闻报道实践之后,多家媒体机构开启了数据新闻报道之路.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数据新闻这种新兴的报道形式应运而生,它的出现使得传统的新闻生产流程发生改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新闻发现以及报道的准确性.国内对大数据舆论关注度较高,为数据新闻在新闻行业的实践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我国数据新闻栏目日益增多,包括央视在内的各大媒体对数据新闻的热度持续增加,如网易的《数读》、新浪的《图解天下》、腾讯的《新闻百科》等,对我国新闻行业的整体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然而数据新闻“热”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问题,例如数据呈现的效果问题、价值开发与选题问题、数据来源过窄问题等等.正是因此,数据新闻产生了双重影响,促使数据新闻与传统新闻之间产生了博弈.  相似文献   

10.
《农民陈行忠创办华夏现代农业研究所》获2010年度中国县市区域报好新闻一等奖、中国地市报好新闻二等奖,《桐照渔民清退2.6万只养殖网箱修复海洋生态》获2011年度浙江新闻奖三等奖……在县市报从事记者工作以来,我有6件作品被评为中国县市区域报好新闻一等奖,有3件作品被评为浙江新闻奖三等奖。回望采访之路,我深深感受到,新闻“活鱼”无处不在,要想抓住“活鱼”,就要沉下去、钻下去、挖下去,  相似文献   

11.
冼晓露 《新闻世界》2014,(12):87-88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据新闻被越来越多的媒体所重视,数据可视化成为近年来新闻业界的热点话题。本文以新浪“图解”专栏的相关数据新闻报道为例,从数据新闻选题的构成、数据的挖掘与分析、数据新闻表达方式等方面分析数据新闻实践的特点与不足,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数据新闻(data journalism),是指在新闻实践中引入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过滤来创作新闻的方式,又称数据驱动新闻。作为一种跨学科跨领域的新的新闻报道形式,国内数据新闻可视化的实践和探索才刚刚起步。与其他门户网站相比,财新网“数字说”的数据新闻可视化的实践和探索可圈可点。以年度大作--《老虎家族:周永康关系图》为代表的数据新闻可视化产品不管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设计上都得到了广大网民的好评,传播效果好,其设计的数据新闻产品日渐凸显财新风格。本文通过分析“数字说”的数据新闻可视化实践,探析当前国内数据新闻可视化的操作,并提出数据新闻可视化的三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梁红玉 《青年记者》2017,(15):51-52
数据新闻起源于计算机辅助报道,历经精确新闻、数据库新闻的演变,到2009年英国《卫报》设置“数据博客”版块,才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数据新闻.“数据博客”每天都会对Google电子表格中的数据进行搜集、统计和分析,借助可视化图表帮助广大的读者解读和理解移民、温室气体排放以及棱镜事件等重大社会热点问题.国内探索数据新闻的实践始自门户网站.搜狐网在2011年推出了最早的数据新闻栏目“数字之道”,网易的“数读”、新浪的“图解天下”和腾讯的“数据控”随后上线.之后,传统媒体也开始探索这一新兴的新闻报道方式,《新京报》开辟了专门的数据新闻栏目“图个明白”,《瞭望东方周刊》顺应大数据变革进行全刊改版,新增“数读”栏目.  相似文献   

14.
2012年元旦刚过,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公布了 2011年度“扫黄打非”十大数据.通过与2011年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公布的2010年全国“扫黄打非”十大数据进行对比后发现,201 1年全国共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件数,比2010年的4437 3万件增长了 15%,其中,淫秽色情出版物增长了 26%,侵权盗版出版物增长15%,非法报刊增加了17%.201 1年全国查处的各类“扫黄打非”案件也比2010年度增长了 11%.  相似文献   

15.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集中讲好中国故事”.总书记强调,新闻工作必须适应变化,创新方法手段,要善于表达.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大数据出版”的概念入手,指出“大数据出版”不仅有数据挖掘还有知识增值,是出版界的革命.图书馆与出版业息息相关,“大数据出版”的出现给图书馆知识服务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主要表现在资源建设和知识服务效率上.图书馆知识服务要从转变采购模式、提供差异化知识服务、组建专业人才队伍三方面努力迎接“大数据出版”的到来.  相似文献   

17.
李斌  陈勃 《编辑之友》2016,(8):58-61
自新华网对2013年十大年度“反转新闻”进行盘点以来, “反转新闻”引起了业内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因为同那些重大的、正能量的新闻相比,频频热演的“新闻反转剧”似乎有时更让公众“津津乐道”.所以,基于其不同于其他新闻事件的特性,研究“反转新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试从“反转新闻”的传播路径入手,在分析“反转新闻”成因的基础上,从立法、媒体和记者三个角度分析规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2011年底,国内新闻网站、门户网站纷纷开通了数据新闻板块。笔者之前的研究发现,早期国内的数据新闻报道和呈现方式单一,停留在图表新闻的阶段,并未达到新闻叙事层面,报道的质量和影响力还有待提高。①近些年,数据新闻概念在新闻界逐渐流行,相应的报道手段、工作流程逐渐呈现职业化特点;不仅如此,不少用于数据新闻报道的软件工具诞生、发展,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数据新闻作品的形式。借用这些作品形式,数据新闻得以展现新闻的叙事特征。全国“两会”作为国家政治生态的重要周期性节点,向来是各类媒体尝试新型报道手段、吸引受众的“试验田”。早在2013年,新华网就尝试将数据新闻作为一种独立的报道形式,并建立了国内媒体中较早的、专业生产数据新闻作品的团队。2015年3月,人民日报以“全媒体”为方向推出了名为“中央厨房”的报道模式,进行了“两会”报道的尝试;在“中央厨房”的报道作品当中,数据新闻是一种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19.
数据时代,“数据”不只成为社会热词,同时也成为若干学科的重要植入性概念。作为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的名词术语,对其进行历史语言学的概念史的考察,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从历史渊源角度看,“数据”(Data)应发源于数学领域,是从几何领域欧几里得的“已知条件”而来。Data具有“已知条件”“资料”“依据”三义,汉语“数据”则具有“以数为据”的涵义,两者具有一定的互通性。在“档案数据”的内涵争议中,将“档案”仅视为“数据”之定语与修饰词,是一种对于计算机或计算主义的屈从,并产生了诸多歧义。从数据的档案属性和同义复词视角分析,数据即档案,“档案数据”中的“数据”,可视为对“档案”的重申。  相似文献   

20.
谈到新闻播音,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播”,一种是“说”.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深深感受到:新闻播音不可一味地“播”,也不可单纯地“说”,要宜“播” 则“播”,宜“说” 则“说”,“说”、“播”结合.有什么样的内容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