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文评语必须改革,朝着"以做人为作文之本,用作文促进做人"的方向改革,并以此为契机教育学生边作文边做人。要有意识地用评语引导学生去表达自己的心声,实现生命的需求,并在评语中渗透做人原则、是非观念、个人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等多种因素,使作文教学真正做到"人"和"文"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老师讲讲"三段论",学生写写"假大空",如今作文教学也能列出一条条"应试宝典"。近日松江区教师进修学院组织了一场名为"作文与做人"大型教研活动,老师们对这一现象作了深刻的剖析和反思,提出作文教学"养气"重于"养技",应尽早跳出应试泥潭。作文已异化为应试工具"教得费劲,学得差劲,都说没劲",是当前中学作文  相似文献   

3.
简迎春 《快乐阅读》2011,(21):158-15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综合工程,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笔者想就几年来的作文探索,就"制约学生的作文水平""作文的训练""作文的批改"三方面谈点个人的浅见:①研究并解决"制约学生的作文水平"的因素,为学生写好作文扫平障碍;②作文如做人,要想写好作文,先要做好"人";③在作文批改上,实行"师生齐动手,大家一起来",把批改标准下放给学生。  相似文献   

4.
初中作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作文中主动表现自己,把自己的生活与情感真诚地倾诉在作文之中,通过教师有的放矢的批改,把"做人"与"作文"贯通和统一起来,以适应自身生存、享受和主动发展的需要,并反过来提高自己"做人"质量。本文结合作文批改教学实践,探讨了作文促进做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的作文教学思想的精髓是"教作文与教做人的统一"。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往往只重视写作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品德教育的渗透,导致学生作文中"人文分离"的问题十分突出。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生作文的同时,千万不要忘了教学生如何做人。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当前考场作文评改中存在的问题,从五个方面阐述考场作文评改应注意的问题。第一,要把握主题的表现方式。第二,要把握学生的写作水平。第三,要把握作文教学的目标。第四,要把握学生的生活实际。第五,要把握评卷时间。最后总结"作文"如"做人",作文教学及评改导向对学生的成长和社会风气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作文与做人     
曹金霞 《小学生》2012,(10):15-15
<正>作文教学必须为培养一代新人服务。叶圣陶先生说:"文当然是做的,但是要紧的在乎做人。"做人,乃是人生的首要一课。多年来,我在作文教学中,一手抓作文能力的培养,一手抓道德的熏陶,教育学生"作文与做人",优化育人环境,促进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同时学生更受到思想品德教育,我的做法是:一、教育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文章,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反映的产物。作文的大量题材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在教学中,既要指导学生认识生活、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是中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让诸多语文老师和学生普遍望之畏然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应对当前作文教学现象有理性的认识。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当一种或几种模式根深蒂固时,学生的作文将会出现千篇一律的"奇观",而并非百花齐放,各具特色。如,写议论文就好比给学生一个货架,这个位置放"是什么",那里放"为什么",再摆个"怎么样",看似琳琅满目,岂不知公式化、模式化的写作是作文大忌。  相似文献   

9.
"作文与做人统一"是叶圣陶先生反复论述和一生追求的作文教学目标。通过作文教学使学生追求生活的充实,培养美好的情感;写诚实的话,做真诚的人;养成良好的习惯,成就终身受用的本领。不仅可以取得作文教学的成功,也能为培养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作文与做人统一"是叶圣陶先生反复论述和一生追求的作文教学目标.通过作文教学使学生追求生活的充实,培养美好的情感;写诚实的话,做真诚的人;养成良好的习惯,成就终身受用的本领.不仅可以取得作文教学的成功,也能为培养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叶圣陶作文教学思想研究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圣陶作文教学思想内容丰富,但散见于各种文章、讲话、题辞中.文章对此进行了梳理,力求全面、准确地把握其作文教学思想,以期对今天作文教学改革有一些启示.叶圣陶先生关于"作文是生活","是应付实际需要"的作文观,与新大纲注重学生"写作习惯的养成",将作文"作为生活、生存方式对待"的主张是一致的;叶圣陶先生一贯强调"做人和作文的统一","要写诚实的自己的话"的写作态度,对今天革除学生虚假作文、"人文分离"的弊病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赵霞 《语文天地》2013,(19):77-78
新版《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充分体现了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的新理念。语文教师应当改变过去只重分数重技能的教育观,积极探寻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途径与方法。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领域。叶圣陶先生在《作文与做人》一文中也强调指出:"作好文,首先要做好人。"综观江苏省近几年高考作文:2002年"心灵的选择",2003年"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2006年"人与路",2009年"品味时尚",一直到2010年"绿色生活",2011年"拒绝平庸",2012年"忧与爱"等,越来越彰显对学生人  相似文献   

13.
对学生的作文评价,教师要善于蹲下身子和学生说"悄悄话"。对话式评语,是融洽师生关系的"调和剂",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催化剂",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沃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试金石"。教师要把作文评价的落脚点放在激励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在作文教学中用"心"和学生"悄悄"对话,那我们的作文教学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对学生的作文评价,教师要善于蹲下身子和学生说"悄悄话"。对话式评语,是融洽师生关系的"调和剂",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催化剂",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沃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试金石"。教师要把作文评价的落脚点放在激励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在作文教学中用"心"和学生"悄悄"对话,那我们的作文教学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王秀兰 《现代语文》2012,(7):150-151
作文历来是语文学科的"重头戏",几乎占据了语文成绩的"半壁江山",作文教学也得到了语文教师的格外重视。激发兴趣是作文教学的永恒主题。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注重激发写作兴趣"。因此,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是提高作文能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被视为语文教学的难点,学生消极对待作文."无话可说、无从下笔、生搬硬套、凭空想象"是通病,是焦点问题.新课程理念下的作文教学给教师提供了极大的创新空间.如何将这一理念体现到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教师只要遵循教育的规律,旗帜鲜明地加强学生基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使学作文与学做人走向高度统一,注重合作分享是习作教学的又一鲜明新理念.在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树立责任心和责任感;"通阻开源",逐步克服畏难心理;培养作文兴趣;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7.
林运法 《文教资料》2011,(30):95-96
既教作文,又教做人,是魏书生作文教学艺术的核心。在作文教学中,魏书生让学生逐步地认识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激励自我和展望自我.进而达到作文与做人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8.
做人要真诚,写作文同样也要真诚。做人与作文密不可分,这是语文人文性在作文教学中应有的表现。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教育学生诚实守信,写生活真实之事;鼓励学生放胆作文,表内心真实之意;评价学生真心之文。树写作成功之感等方面阐述了“做人”与“作文”相长。切实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提高写作能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重点应该由学生的"写作文",转向教师的"评改作文"和学生有针对性地"修改作文"。作文批改应由原来的重技巧形式,转变为重内容情感。评改方式应该由目前的精批细改向单一渐进转变。作文评改的批语应该由抽象空洞转向具体明确且具有启发性。经过教师的评改和学生的修改,作文便可以一步步走向完美。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向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而作文评改过程又是制约作文教学发展的瓶颈。《语文课程标准》也特别强调学生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要求学生"能自己评改作文,互相评改作文,通过交流沟通以分享感受和见解。"因此,作文教学评价在学生自主互助下实行更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